打印

民间文学240课堂李雅欣小组讨论帖

回复 11# 的帖子

研究现状:(作为何莉同学的补充

主要内容:
1.关于小吃产生的故事
热干面

        20世纪30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有个名叫李包的食贩,在关帝庙一带靠卖凉粉和汤面为生。有一天,天气异常炎热,不少剩面未卖完,他怕面条发馊变质,便将剩面煮熟沥干,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案上的油壶,麻油泼在面条上。李包见状,无可奈何,只好将面条用油拌匀重新晾放。第二天早上,李包将拌油的熟面条放在沸水里稍烫,捞起沥干入碗,然后加上卖凉粉用的调料,弄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人们争相购买,吃得津津有味。有人问他卖的是什么面,他脱口而出,说是“热干面”。从此他就专卖这种面,不仅人们竞相品尝,还有不少人向他拜师学艺。
过了几年,有位姓蔡的在中山大道满春路口开设了一家热干面面馆,取财源茂盛之意,叫做“蔡林记”,成为武汉市经营热干面的名店。后迁至汉口水塔对面的中山大道上,改名武汉热干面。

TOP

武汉小吃与作家作品:

任常也在长篇小说"风流巨贾#里介绍了武汉小吃的讲究’:就说那面窝,有米面窝,豌豆面窝,糯米面窝,苕面窝,黄豆面窝,夹面窝,无心面窝,糍粑夹面窝,因时序不同,随着农作物上市早晚,时时变化着"

TOP

池莉就在她描写武汉人消的短篇小说《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中通过武汉市民聊天道出了武汉小吃的丰富多彩:“说那上海吧,十里洋场,过早吃泡饭;头天的剩饭用开水一泡就根咸菜,还是上海!北京首都哩,过早就是火烧面条,面条火烧、广州深圳,开放城市,老鼠蛇虫,什么恶心他们吃什么!哪个城市比得上武汉?光是过早,来,我们只数有点名堂的:老通城的豆皮,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蔡林记的热干面,谈炎记的水饺,田恒启的糊汤米粉,厚生里的什锦豆腐脑,老谦记的牛肉枯炒豆丝,民生食堂的小小汤圆,五芳斋的麻蓉汤圆,同兴里的油香,顺香居的重油烧梅,民众甜食的洑汁酒,福庆和的牛肉米粉,,过个早,面窝,糍粑,欢喜坨,酥饺,油核糍,糯米鸡,一样吃一个,好吃啊!"

TOP

万历三合汤传说

  据传,郧阳万历三合汤源于四百四十年前的明万历元年(癸酉年),鄂豫陕三地秀才于八月进郧阳抚治赶考,进郧阳府遇雨,只好暂住,恰巧三考生同住一客栈,当晚攀谈甚欢,考生间相互鼓励各得信心与动力,相互学习各得知识与荣誉,相互榜样各得认同与归属。次日临走,一位考生提议同吃一餐留作纪念。于是拿出各自带的(河南考生)牛肉、(湖北考生)粉条、(陕西考生)饺子(猴头)等物,放进一锅加些佐料煮熟,顿时,客栈内浓香四溢,锅内食物又鲜又香又辣。客栈老板心细,等客人吃毕走后,将三种食物记下细细研究,烹制出了风味独特的“郧阳万历三合汤”。三位考生参考后均榜上有名,由此更增加了三合汤的吉祥寓意,加之郧阳位于大岳山中,天南海北的香客朝拜武当时必吃万历三合汤,以讨得“三生万物”之富贵,并留有“天下香客朝武当,必吃万历三合汤”的美传。

TOP

回复 80# 的帖子

注: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

郧阳抚治于成化十二年(1476年)底由第一任巡抚左副都御史原杰建镇,总镇治所设郧县,并在此设有湖广行都指挥使司、下荆南道。抚治辖河南南阳府各州县,湖广安陆府(后为承天府,治今钟祥市)、荆门州、沔阳州、郧阳府、荆州府各州县,陕西汉中府各州县,以及陕西西安府之商州各县,四川夔州府各县。所辖共八府、九道、九州、六十四县。郧阳抚治自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建立,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裁汰。

TOP

湖北名菜——鱼圆传奇



鱼圆是湖北民间的传统菜品,逢年节喜庆,餐桌上都少不了鱼圆。鱼圆制作起源于楚文王时代。据说文王熊资一次食鱼时被刺卡住了喉,当即怒斩厨师,此后,文王食鱼,厨师必先斩鱼头,剥鱼皮,剔鱼刺,剁细制成鱼丸。

TOP

面窝的故事
面窝是武汉特有的,创始于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9年)。当时汉口汉正街集稼咀附近有个卖烧饼的,名叫昌智仁,看到卖烧饼生意不好,就想办法创制新的早点品种。经过反复琢磨,他请铁匠打制干把窝形中凸的铁勺,内浇用大米、黄豆混合磨成的米浆,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锅里炸,很快就作出一个个边厚中空、色黄脆香的圆形米饼。人们觉得很别致,吃起来厚处松软,薄处酥脆,很有味道。昌智仁称之为面窝,流传一百多年,成为一种价廉物美的特色早点。

TOP

回复 88# 的帖子

我觉得地域位置对于饮食文化有很大的影响,就像你之前所说的黄陂的饮食特点一样~

TOP

武汉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在长江和他最大支流的交汇处,被河流分为三部分。武昌,汉口,汉阳。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但最低气温高于0°C,这让武汉的饮食文化展现出很传统的中原饮食文化的特点,即在口味上讲究平衡,中庸,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武汉的小吃故事也会展现这样的思想,就像前文的热干面的故事,热干面的形成也是展现了这样的平衡,中庸的思想。

TOP

.小吃故事与城市文化的研究

在进行资料的查阅和整理的时候发现小吃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一环,是展现城市文化的一个特殊平台,而关于武汉小吃与城市文化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在《武汉热干面申遗引热议》这一文章之中,就从美食对于城市文化的重要影响来探讨小吃背后折射出来的城市文化与民间文化。文中表示热干面代表了武汉兼容并蓄的文化和细腻而粗犷的性格,是荆楚民俗和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饮食文化与申遗之间需要更加理性的思考。“申遗”的过程中究竟是民间文化的传承还是其背后商业价值的推动,不同的学者进行了讨论,总结下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热干面代表了武汉兼容并蓄的文化和细腻而粗犷的性格,是荆楚民俗和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一种流传巳久的美食,都蕴含了当地的市民精神和独特的文化取向。

TOP

回复 94# 的帖子

而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就巳经被列入世界“非遗"的饮食文化项目来说,比如法国大餐,就代表了一种社会习俗和独特的就餐礼仪;比如传统墨西哥饮食,其整个制作链条彰显了全民共享性;又比如韩国越冬泡菜文化’则宣扬了全民互助与共享的氛围;再比如曰本和食,则代表了新年夜的家庭温情。所以“申遗”对于饮食文化的发展有积极意义,比如而“申遗”有利于将制面技术发扬光大,有利于挖掘热干面背后的文化内涵。但另一类学者主要是从商业对于文化的影响角度来研究,认为“申遗”会导致民间文化的商业化,不利于文化本身的传承。

TOP

回复 96# 的帖子

对的~,我查找了很多的资料想从这个方向去看,但是现有的资料更多的从中国的饮食文化的角度,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地理特征的的角度来研究,关于武汉的地理位置和饮食文化的关系的前人研究较少,所以一方面打算再查资料,一方面再对比看看

TOP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的角度来研究武汉饮食文化,这里都提上来大家一起讨论看看
武汉小吃与作家作品:
    许多湖北籍的作家,或者以武汉为第二故乡的作家都在文学作品之中对于武汉的小吃有所描写。在他们的作品里,武汉小吃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任常也在长篇小说《风流巨贾》里介绍了武汉小吃的讲究:“就说那面窝,有米面窝,豌豆面窝,糯米面窝,苕面窝,黄豆面窝,夹面窝,无心面窝,糍粑夹面窝,因时序不同,随着农作物上市早晚,时时变化着”。而池莉也在她描写武汉人消的短篇小说《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中通过武汉市民聊天道出了武汉小吃的丰富多彩:“哪个城市比得上武汉?光是过早,来,我们只数有点名堂的:老通城的豆皮,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蔡林记的热干面,谈炎记的水饺,田恒启的糊汤米粉,厚生里的什锦豆腐脑,老谦记的牛肉枯炒豆丝,民生食堂的小小汤圆,五芳斋的麻蓉汤圆,同兴里的油香,顺香居的重油烧梅,民众甜食的洑汁酒,福庆和的牛肉米粉,,过个早,面窝,糍粑,欢喜坨,酥饺,油核糍,糯米鸡,一样吃一个,好吃啊!它或是平凡生活的文化结晶,或是表现了百姓生存之道的人生哲学,甚至有新的消费文化与旧的消费文化之间的碰撞,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解析,它们都为武汉小吃背后的文化的丰富添砖加瓦。与此同时许多的文学批评家采用社会历史批评的批评方法从社会的角度,生活的角度去解读那些作品,也为其小说中所想表达的饮食文化的具体化提供了可能性。

TOP

回复 98# 的帖子

 在资料整理的现状来看,有一些关于户部巷的研究
户部巷作为地名,历史相当久远。明朝嘉靖年间的《湖广图经志》里有一幅地图,上面清楚地标注着这条狭窄的小巷。由此看来,这条小巷至少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因东临负责管理户籍钱粮、民事财政的藩署(直属京城的户部)而得名。小巷临江靠码头,汇集江汉地区的丰富物产和南来北往的天下过客,便形成了以鲜、香、快、热为特点的汉味小吃。

  吃早餐在武汉方言中被称为"过早",市民喜欢到外面"过早",其中最常见的豆皮、面窝可追溯到清代,热干面则产生于民国年代,都可谓经久不衰。户部巷之所以能形成集中过早的地方,正是这种文化长期孕育的结果,并最终形成了独有的"汉味"特点。

  "汉味早点第一巷"扬名以后,吸引了一批百年老字号小吃企业扎堆于此,如四季美汤包、蔡林记热干面、德华酒楼、老谦记豆丝等;近年来已声名远播的汉味小吃品牌,如精武鸭脖、周黑鸭、新农牛肉、盈喜客中式快餐等也来此安家落户;还有户部巷本土孕育的石记热干面、陈记牛肉面、徐嫂糊汤粉、真味豆皮等。

  近年来,山西肉夹馍、长沙火宫殿臭豆腐……一批外地知名小吃,也入住此间。目前,户部巷各类经营门点约达600个,其中从事小吃经营近400户,经营品种千余个,传统汉味品种近百个。户部巷不仅成为品尝汉味小吃的首选之地,也成为遍尝天下美食的地方

TOP

回复 108# 的帖子

补充1
户部巷管委会的工作人员介绍,原来长不过150米、宽不过3米的百年老巷与武汉现代文明的发展差距明显。2002年,武昌区政府在重塑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按照"汉味早点第一巷"的定位,对户部巷进行了整体打造。2003年9月18日,重新打造的户部巷正式开街,小吃经营户由最初的12家增加到43家。自开街以来,武昌区先后5次共投资8000余万元,对巷内环境面貌实施全方位的综合改造和文化景观设计。

  2010年的最近一次整修,武昌区政府将其定位为“体现老武昌缩影,融合新时代气息,展示民俗文化,吸纳民众休闲,且具备旅游功能的文化特色园区”,主要体现“传统、文化、特色、休闲”四大特征。“武昌区政府在打造这片景区的时候,从建筑风格上有意无意地引导着游客:从‘明清古街’品尝汉味小吃,然后来到‘清末风情街’休闲、购物,感受当地精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沿着‘近代都府堤’来到红色景区,踏访血与火的革命足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