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240课堂柯勇小组课题讨论区

关于武汉地名的研究

比如:方位·标识·纪念—浅表性文化内涵的地名
武汉有大量地名的命名意义一看便知,它或表示地理方位,或起标记作用,或含纪念意义,可以分为几种。其一,以所处地理方位命名的地名,如沿河大道、沿江大道、拦江路、紫阳路、马沦湖、洲头街、洲尾街等。这些通过常规方式命名的地名数量极大。其二,由地名演化出的地名,即将街道所联接的两地为名,如路狮路、鲁磨路、汉群路、青王路、沙军路等,建国以来新辟的街道常以此法为名,有鲜明的标识作用。其三,以祖国疆域省市地名命名,如抚顺路、北京路、上海路、山海关路、长春街。这种命名方式在其它城市中也大量存在,但此街道与彼省市并无丝毫联系,只是纯粹的标记作用。但在武汉的这类地名有其时代特征,它成批地产生于原租界之内,这些由政府命名于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的地名,用以纪念祖国大批疆土被收复的吉庆之义。其四,以姓氏和人名命名,如易家墩、赵家条、熊家台、钟家村、徐家棚、任家路、张美之路、刘歌生路……这些地名表示该姓氏的人及家族
首居这一地段的意义,或为其土地的拥有者,或为街巷里分房屋的业主及其家属等。这些地名大多为口头流传,能因之追溯其源而古风犹存。

TOP

关于武汉地名的研究

四、社会历史文化
这其中又可以分为历史影响;楚文化的影响;文化心理的影响。
历史影响——
地名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地名文化源远流长,世代相传,既有人类向大自然拓荒足迹的反映,也有人类逐步走向文明的痕迹地名与文化紧密相连,不仅有着地理标识作用,更有文化传承的价值社会的发展,朝代的更替,仍有一些地名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在历史的长河中保留下来武汉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武汉的地名记录着城市发展的轨迹,也体现出深厚的底蕴。

TOP

关于武汉地名的研究

1、历史传说留下来的地名
历史文化内涵地名不仅仅是简单的符号,更是文化信息的载体,通过地名的考察可以获得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信息。如果某一地方有着独有的历史与命运,地名便是这历史命运的容器,比如古琴台、知音村、断琴口,就有着俞伯牙和钟子期弹琴听琴的传说武汉的一些店铺喜欢供奉关公,可见关羽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已经神化了洗马长街,相传关羽驻夏口时曾在这里洗马,故得名;又如卓刀泉,传说关羽在此驻营时,没有水喝,就用青龙偃月刀在
地上卓泉取水,一刀下去,泉水直喷,解了燃眉之急后人为了纪念关公,就将此地取名为卓刀泉。据说朱元璋派他的六儿子朱桢把守武昌,军队于是在此屯田,朱桢的仓库就称为广埠屯。

TOP

关于武汉地名的研究

2、来自经典古籍中的地名
武汉有江城的美称,来源于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和卢郢“黄鹤何年去杳冥,高楼千载倚江城”的诗句。崔颢的《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其中的黄鹤楼鹦鹉洲汉阳是古代的地名,这些地名也因崔颢的不朽诗句而广为流传惠济路的地名亦取自于典故晋代陆机谢平原内史表"记载:皇泽广被,惠济无远,意为施惠于人一元路取自《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意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四维路取自管子"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含义;楚材街取自惟楚有才的牌楼名;还有积庆里来自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里仁巷取论语:里仁篇"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之意。

TOP

关于武汉地名的研究

楚文化的影响——
2、折射楚人的价值取向
武汉地名深含着一种文化底蕴,它折射楚人的价值取向与文化观念。如有关“黄鹤楼”的传说早已被人们烂熟于心,然而其中所蕴含着的楚人乐善好施精神未必为人注意。虽然姓费的白胡子老头喝酒后总不给酒钱,辛氏店老板照样热情不减,毫不怠慢。于是,才有了墙上的“黄鹤”,当然也有了滚滚而来的银子。更为可贵的是,当“昔人已乘黄鹤去”后,辛氏也没有“人走茶凉’,,而是特意筑楼纪念。其实,黄鹤楼原本是三国的吴王孙权修建的一处军事设施,因为立足于黄鹊矶而得名。但是,千百年来,人们仍然对这个美丽的传说深信不疑。因为这个传说体现了楚人的许多美德。如今,“黄鹤楼”早已不仅仅是一座名楼的称呼了,而是一串地名的主语。透视“黄鹤楼”的传说,可见楚人的文化观念与价值取向

TOP

关于武汉地名的研究

武汉地名中的价值取向不仅体现在道德伦理方面,还反映在民族情感上。旧中国受着半封建半殖民的统治,不可避免地在地名上留下了许多斑点。尤其是汉口租界区的地名,如同那里建筑物上飘扬的万国旗,五颜六色,洋味十足。有的还含有对国人的侮辱和歧视。“梅神父路”应属此类。1923年9月初,先后任随县、安陆等地天主教总本堂司铎的意大利传教士梅占春,被曾经受到欺侮的盐工雷么抓获。湖北督军萧耀南派重兵围剿雷么,解救梅教士。战斗中梅神父被击伤医治无效而亡。罗马教廷驻华代表借此要求在汉口修建“天主堂梅神父纪念医院”。1926年1月,医院建成。医院所在路段也被命名为“梅神父路”。这样的路名,对武汉人来讲,无疑是一种耻辱。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散生路”更名为“江汉路”,与此接壤的“梅神父路”也改称为“江汉北路”。还有“渣甸路”。“渣甸”是个英国商人的名字,此人曾极力鼓动英国政府,用大炮轰开了中国国门,引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不可一世的英国殖民主义者,人侵汉口后,便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条马路。其实,这条马路早已随着殖民主义者的消遁而更名,以此为名的公交车站虽然仍被使用了一段时间,最终也从站牌中抹去。

TOP

关于武汉地名的研究

3、诊释楚国先民的经典故事
楚人是华夏大家庭中的杰出者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曾上演了无数威武雄壮的活剧,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故事与传说,最后又以地名的形式记录下来,成为对后人的一种昭示。每当提到汉阳的“琴台”,就会让人想起钟子期与俞伯牙相遇的故事,仿佛听见了“高山流水”的音乐,领悟到“知音”“知己”的真谛。传说本来隐为樵夫的楚人音乐家钟子期,在砍柴歇脚间隙,偶遇俞伯牙抚琴弹奏。当伯牙在想着高山弹琴时,子期便说:“峨峨兮若泰山!”当伯牙又想着流水弹琴时,子期又听出来:“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的赞叹,使心高气傲的俞伯牙大为感动,并视为知音,相约一年后再会。然而,一年之后,得到的消息是子期已驾鹤西去。俞伯牙悲痛欲绝,摔断了自己心爱的梧桐琴。这就是“钟家村”、“琴台”、“琴断口”这些地名所诊释的动人故事。

TOP

关于武汉地名的研究

即使地处市区东郊鲜为人知的“鼓架山”,也埋藏着一段楚国君臣.之间的血海深仇。当年楚国最有抱负的庄王领兵东征,来到东湖侧畔的九峰山下驻扎修整。正陶醉于优美的湖光山色之时,突然发生了大将斗越椒倒戈事件。楚庄王立即指挥众将还击,并且亲自登上附近的一处山岭擂鼓督战。众将士一鼓而进,大败斗越椒及其叛军。这时,庄王准备下山率兵乘胜追击,把叛军斩尽杀绝。有谋士见状,紧迎上前去,在小山旁边的桥上拦住了庄王进行劝谏:“叛军中的绝大多数人是受了斗越椒的蒙骗,请大王刀下留情,赦免了他们。他们定会效忠于大王。”庄王采纳了谋士的建议,除了诛杀斗越椒及其家族外,赦免了其他参与者。其他参与者果然纷纷投诚,效忠庄王,为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作出了积极贡献。人们为了颂扬楚庄王的功德,把他架鼓号令的小山称为“鼓架山”,把谋士向他谏言的小桥叫作“请和桥”。如今,这“请和桥”因口口相传,有人称为“清河桥”。

TOP

关于武汉地名的研究

4、标记楚人后裔的奋斗足迹
武汉的许多地名,形象而准确地记录了楚人后来者们在这片土地上开发建设的足迹,以及改天换地的历史狂飘。
被专家们称为汉口城根的汉正街,其实原来并没有街,甚至还没有人烟。只是由于500多年前汉水改造,在人江口堆积起一片新的地域,才开始有人在这里聚居,渐渐才形成为街道集市。诸如鄂城墩、天门墩、黄家墩、王家墩等地名,更是鲜明地标示出这片土地的开拓者们的籍贯与姓氏。

TOP

关于武汉地名的研究

武昌的“八铺街”原来是清政府在白沙洲地区设立的防汛护堤“第八步”所在地。后来有人在此设铺经商,正好满足了人们生活所需,于是,逐渐发展为一条繁华的街道。“张公堤”见证了近百年来楚人后裔与水患作斗争的历史,见证了武汉市政建设的巨大变化。“张公堤”本名“后湖堤”,1905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力主并督修。“后湖堤”的修成,有效地抵挡了府河的泛滥,使堤内逐渐淤积,陆地面积扩大,为武汉的发展拓展了地域。如今,后湖堤的防汛功能已经消退,交通功能明显凸现,历史与文化价值日益为人们重视。于是,“后湖堤”之名理所当然地为“张公堤”取代。
其实,今天的人们,并不仅仅是怀念一个张之洞,而是怀念千千万万的筑堤功臣,怀念造福子孙的武汉先民。凡是为武汉作出过卓越贡献的人们,武汉都不会忘记他们。如在抗日战争中,空军英雄陈怀民在武汉上空同敌人进行殊死博斗,虽然以身殉国,但他的英名却化作街道与我们的城市共存。

TOP

关于武汉地名的研究

5、体现武汉人民的生活与习惯如今,人们看到的许多地名,已经不是最原始的文字表述,而是按照武汉人的习惯,与时俱进,变化而来。武汉人在语言上有种同音传译的习惯。因此,有些地名虽然音同,但已不能从现有的字面上看到它的本意了“集家咀”就是一例。“集家咀”其实原为“接驾嘴”,说的是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熄在赴京登基途中,路过武汉在此换船时受到隆重接驾而得名。后来按谐音改为“薛家嘴”。这个地名当然不能反映此地日渐繁荣,于是又同音传译为“集稼嘴”这“集稼嘴”中的“稼”与“嘴”也较繁琐,不适合急性子的武汉人。于是便成了今天的“集家咀”。汉口江汉饭店的前身“德明饭店”中的“德明”,也是由异域文字翻译而来。1900年京汉铁路建成,终点在汉口。9年后,在火车站附近修建了具有法国建筑风格的这座豪华饭店,并用洋文取名为“TERMINUS”。这洋文并不为普通百姓接受,于是被音译为“德明”二字了。显然,这汉语“德明”不能解释为“到终点”。

TOP

关于武汉地名的研究

6、丰富和弘扬了楚文化的魅力
武汉地名,不仅蕴含着丰富的荆楚文化,而且对楚文化的丰富与弘扬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效。
许多地名成为歇后语、俏皮话的主要元素,反映出楚人的睿智与机敏。“古楼洞”是武昌蛇山的一座山洞,修建于民国初期。依当时的交通能力与市政水平,有如此山洞已是首屈一指。然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与现代化交通的来临,这座能行人能过桥的涵洞显然太窄了。于是有人便编了一句歇后语:古楼洞里拦车子—一翘(窍)不通。这句歇后语形象而生动地道出了古楼洞的交通能力,同时,又成为对一问三不知状况的比喻,诙谐有趣。

TOP

关于武汉地名的研究

把1给漏了~
1、取自楚地的经典诗赋
武汉的许多地名,直接出自楚地经典诗赋的精彩名句。其中
的典型代表,当数东湖的行吟阁。“行吟”二字,是出自楚辞《渔父》一章的开篇:“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稿。”传说当年屈原放逐,的确来过此地。因而在雕梁画栋的行吟阁前,特地建造起一座三间大夫苦苦行吟的汉白玉全身塑像。人们驻足于碧波柳浪之间,仿佛听见淳朴的渔翁在问:“你不是三间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呢?”三间大夫仰天长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足以见放。”
武汉的别称“江城”,也出自号称“楚狂人”的安陆女婿李白之口。诗人在《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中写道:“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真不愧为大文豪。

这些只是初步的分类,但可以看出我们所选取的角度还是非常新颖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