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410课堂第四小组袁昌敏

回复 10# 的帖子

赞同!
这样的话,我们的选题就不会局限,也可以从多个角度,更加全面的来了解。汇总交流也是大家彼此学习的好机会!

TOP

贱三爷是“流民阶层理想的化身”

在明代中后期,,土地兼并日趋激烈, 赋税、摇役加重, 通得许多农民逃离家乡、结队流亡 。流民们没有土地, 没有固定的职业,或在乡下做地主的雇工, 或进城做手工业主的雇工。他们依附于地主、商人, 时常有失业的危险, 一旦失去工作, 他们就会受冻挨饿, 他们面临的处境是相当艰难的。但广大流民并不满足于这种状况, 他们要抗争, 他们想让被压抑的愿望在艺术作品中得到实现, 于是, 他们塑造了贱三爷这个机智人物形象, 他富有劳动者的自豪感与正义感, 能战胜各种邪恶势力, 流民们在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 通过残三爷在作品中都实现了。
    正如弗洛伊德指出的: “ 未能满足的愿望, 是幻想产生的动力, 每个幻想包含着一个愿望的实现, 并且使令人不满意的现实好转。”  “ 人总是利用他的想象力( 幻想) 来满足那些现实不能满足的愿望。” ( 《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第4 页) 高尔基也说过“ 民间故事惊人完美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 可见, 残三爷是流民阶层理想的化身, 他集中体现了流民阶层的愿望和理想。他充满智慧, 无论面临何种困境, 他总能迅速地发现矛盾, 出其不意地化解危难, 取得最后的胜利。他的身上处处充满了劳动者的自豪感和正义感, 这也正是他敢于抗争的动力和信心的源泉所在。

TOP

回复 16# 的帖子

这些都是社会历史的现状

TOP

引用:
原帖由 马文净 于 2014-12-10 18:41 发表
2.这个故事在沈远义老师申遗中是个机智正面的人物,但在人们心中,这是一个骂人的土话,在传承中遇到的传承变味乃至变异为我们的民间文学的传承提出了新问题。



   民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他流传于人们口耳之中,永远没有定稿,所以很容易发生变异。“贱三爷”这个故事产生的时候,当时的人们可能比较清楚的知道这不是骂人的话,但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因为“贱”字本身是骂人的话,所以不了解具体情况的话,很容易发生误传。

TOP

回复 39# 的帖子

由于我们本身缺乏对民间故事的重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所以都不会去关注申遗。通过这次的民间文学的学习,也首先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不要让民间文学的保护成了一群学者的事情。此外国家和地方也应该加强对民间故事、民间文学的传播和重视。

TOP

引用:
原帖由 马文净 于 2014-12-10 18:40 发表
问题及思考:1.这是汉阳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我们特意离开武昌这个人流超多的地方去调查汉阳本土人士,但大家仍然对这个故事不清楚,连故事产生传播的地方人都不知道了自己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肯定会渐渐的淡忘在人 ...

类似像“贱三爷”这样的民间故事在传承中遇到这样的问题,是可以理解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尤其是现在信息更新快,“贱三爷”这个发生在明朝的故事,很可能在传承的过程中被中断。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就是上面提到的信息的快速更新,很多久远的民间故事更容易淡化出人们的视野。


(2)传承方式:民间文学在历史的传承中主要依靠的口耳相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而且,过去信息传播的方式少,人们获取外界资源的渠道少,所以年轻人、小孩更愿意听老人讲故事,这就促进了民间故事的传播。相反,现在网络,手机,电视等等,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变多,人们便不愿意去听老一辈的讲故事,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间文学的传播。


(3)我们的新媒体,更倾向于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逸事等等,缺乏对民间故事的关注和传播。


(4)人们自身缺乏对民间故事的重视,所以不会有意识的传播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自身的魅力,民间故事种类很多,类似贱三爷这样机智人物的故事也很多,所以很容易被人们忽视。此外,“贱三爷”的故事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可能也不再具有典型性,魅力也减少,对人们的吸引力减少。

TOP

问题:

你认为“贱三爷”的故事应该被弘扬吗?它的价值和生命力在哪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