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410课堂第四小组袁昌敏

“贱三爷”的来源有以下2个说法,第二种的接受度更高一些:
说法一:从前有一个汉阳籍的秀才在省里(今武昌彭刘杨路一带)做大官,此人在家排行老三,人称三爷。由于汉阳和武昌相距不远,三爷老家的乡亲常有事找三爷帮忙,过去和现在有一点是相似的,就是要见大官不是很容易的,所以三爷的乡亲见三爷时每次都会受到看门人的盘问,三爷的乡亲每次都回答:我们是汉阳来的,我们是见三爷的。时间长了以后,三爷的乡亲与看门的都认识了,不用打招呼也可以进去了,如果这时有人问看门的,怎么随便放他们进去?看门的就会回答:汉阳的,见三爷。后来就演变成了:汉阳的贱三爷。
  说法二:贱三爷是汉阳人,本名叫健,排行老三,故人称健三。由于他家里很苦,所以从小就在地里爬、泥里滚,反而长得结结实实。他聪明机智、喜管闲事、爱打抱不平。
  有一年,正是春播大忙时节,健三家没有牛耕地,他就自己拉着犁来回跑。财主刘善人想雇佣他看家护院,七找八找找到地头上,啧着舌头说:“啧啧!健三,你真是造孽呀!绳子勒进肉里,天上太阳晒,地下水汽蒸,黑汗水流的,晓得几苦哟!干脆到我家里帮我吧,有你吃,有你喝,晓得有几好。看,这是定钱。”
  健三撇撇嘴:“就这么一点点呀!”刘善人连忙说:“好办,只要你肯到我家里来,一切都好商量。”“这个商量只怕是打不过来哟。”健三嘿嘿一笑,指着脚说:“我拉一天犁,可以耕这么大一块地,秋天就收这么在一块地的谷,你能用元宝把这么大一块地铺满吗?”
  “么唦?”刘善人吓得舌头伸出来一大截,半天缩不回去。
  “我说这个商量打不过来吧。还是把你的几个臭元宝拿回去吧,用盐腌起来,莫长了蛆累!”
  刘善人气得直跳脚,恨恨地说:“健三哪,健三!你真是生得贱哪!”
  健三大笑道:“哈哈!我就是贱三爷嘛!”
  从此,贱三爷的名字就传开了,而且是越叫越响,他的故事也越传越多......

TOP

刘守华在其论文《试论贱三爷故事的历史文化价值》中将民间流传的机智人物分为三类:
一是宫廷人物型。他们生活在帝王周围,常用自己的机巧和帝王周旋,保全自己,抑强扶弱。如
晏子以及清代乾隆皇帝身边的刘罗锅(刘墉)等。
二是乡村人物型。他们或是长工、佃户,或是巧女,或是乡村知识分子,但故事都是以乡村生活为背景,叙述主人公以机智手段战胜乡村豪强势力,维护农民尊严与生存权利。湖北的杜老么、徐苟三、张十份、陈细怪等都可以归入这一类,它是我国流
行最为普遍的一类故事。
三是城镇人物型。目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武汉的贱三爷的故事了。

TOP

我看到土豆上有一个视频叫“贱三爷的故事”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cbiTeBRBdI/
引用:
原帖由 袁昌敏 于 2014-11-28 21:00 发表
有谁在网上搜到有关“贱三爷”的故事视频吗?我们找不到

TOP

“武汉版阿凡提”入围“省级非遗”   
     “贱三爷”脾气是越狠越不怕
  “汉阳来的贱三爷。”是老武汉人耳熟能详的一句口头语。但很少有人详细了解“贱三爷”的生平。“其实“贱三爷”就是武汉版的阿凡提。”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朱林飞告诉记者,传说在明代中期,汉阳县(今蔡甸区)有一位民间智慧人物,小名健健,排行老三,人称贱三。因好打抱不平,扶危济贫,被人尊称为“贱三爷”。“贱三爷”那种“越是狠的越不怕”的豪气则是武汉人某种性格的写照。

TOP

卡通形象曾轰动戛纳
     来自蔡甸区的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沈远义,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致力于“贱三爷”传说的搜集整理,并于1993年出版了《贱三爷》一书。
     后来,武汉江通动画找到他,以“贱三爷”为原型拍了一部名为《小子贱三》的动画片,讲述了“贱三爷”小时候的故事。这部影片的片花于2004年亮相戛纳时引起了轰动,德国、意大利迪士尼公司以及法国五台等多家境外影视公司都有意购买《小子贱三》的海外播放权。“但是老外要求修改故事,他们认为贱三仇富仇官的内容一定要改。”沈远义没有答应。双方相持不下,购买海外播放权的事也只好不了了之。

TOP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找到《贱三爷》这本书和相对应的动画片啊,求共享啊

TOP

可以推荐一个蔡甸区文化馆,这里面对贱三爷的描述可能会多一点呀
引用:
原帖由 袁昌敏 于 2014-11-28 21:01 发表
我们明天要出去调研~~然后想了一些题目~大家看看可以不呀?给我们一些建议吧~期待期待~~~~

TOP

唐武德四年开始,在汉阳筹划修建汉阳城,其城的选址为东临长江,北倚凤凰山。古汉水由城西再向东,半边围着汉阳城旁流过后再与长江交会。昔时还没有鹦鹉洲,汉阳鹦鹉洲的定名则是清朝的故事。 昔时的凤凰山(古为凤栖山)是一个山清风景秀的地方,汉阳城北倚凤凰山,而三面有水,就军事而言,易守难攻(那是冷兵器时代),就风水而言,确实块风水宝地。所以唐朝初年,最高统帅将沔阳洲洲治设在这个地方,并开始建城。 世事多秋,唐政府一年之内,换了三个皇帝。甲申年(684年)唐中宗李显当了最高统帅,年号祠嗣聖元年。同年唐睿纵李旦接任,年号为文明元年。李显的无能,李旦不听指挥,故同年武则天上任,改年号为光宅元年。李旦的下台没有罪名,武则天封李旦为汉阳王,据汉阳老三“考证”,这汉阳王李旦的王府应设在凤凰山上。
      汉阳王李旦在凤凰山一住就是二十五年,这二十五年当中,汉阳的洲治,县治都在城内。新官上任,大年小节,这些官员是要去见见昔日的皇帝的。汉阳王李旦在王子之中排行老三。到时不敢说,背后还是敢讲的,那就是我已去拜见三爷。这三爷不喜财,不好色,有那些吃屁而未得到笑脸的政府官员,酒后直言,这三爷真不是东西,有点犯贱,时间一长,这“贱三爷”的名头传到汉阳王李旦的耳朵里,李旦知道后,不但不生气,反而自得意。就是因为汉阳王李旦的性格不寻常,二十五年后,他这“贱三爷”的名头跟随他一起又做了唐朝最高统帅,这是庚戌年(711年)的汉阳城内的故事,其年号为景云六年。
      王府内的故事,历年来流入民间,那民间也为其所用。如今的蔡甸区,昔时与现今汉阳区共为汉阳县。从唐朝以来汉阳地区,包括武汉的民间人士,绝大部分都知晓“贱三爷”。说实在汉阳“贱三爷”有时还成为善意的骂人话,这也是武汉的一俗语。那就是“你真像你妈的汉阳“贱三爷””。外地人听起来像是骂人,但这一句不是骂人的话,有如“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之类。

TOP

从先秦至明清,在中国广大区域和众多民族口头叙事文学园地活动着的机智人物,主要有三大类型:
一是宫廷人物型。他们生活在帝王周围,常用自己的机巧和帝王周旋,保全自己,抑强扶弱。如晏子以及清代乾隆皇帝身边的刘罗锅(刘墉)等。
二是乡村人物型。他们或是长工、佃户,或是巧女,或是乡村知识分子,但故事都是以乡村生活为背景,叙述主人公以机智手段战胜乡村豪强势力,维护农民尊严与生存权利。湖北的杜老么、徐苟三、张十份、陈细怪等都可以归入这一类,它是我国流行最为普遍的一类故事.
三是城镇人物型。目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武汉的贱三爷的故事了。

TOP

回复 33# 的帖子

在宫廷人物类型中,可能很多人都很熟悉刘罗锅这个人物,因为小时候就有一部电视剧叫《宰相刘罗锅》;大家对晏子也比较熟悉,因为我们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叫《晏子使楚》。相比较而言,乡村人物和城镇人物我们不熟悉。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现代教育和影视艺术对民间故事传承的影响作用

TOP

贱三爷和其他机智人物故事
贱三爷
“莫说江湖多风波,莫说人生多坎坷,皇帝的脑壳我敢摸,娘娘的金莲我敢削,达官贵人的后背由我说,阎王爷见了我打哆嗦,汉阳来的贱三爷就是我,贱三爷贱得真快活!”
杜老幺的故事——“半文钱”
   “半文钱”的故事情节是:乾隆年 间,枝江县的县老爷闻长乐杜老幺的名气,找上门来,要和杜 老幺赌点狠气,硬拉杜老幺去打一场官司,赌着杜老幺把他的乌纱帽打掉,否则就要任他发落。这个县老爷是个服硬不服 软的家伙,见杜老幺不爱走,越是要抖这个狠。杜老幺被纠缠不休,就说:“打官司要到荆州府,我半文钱都没有,怎么敢上路?县官听说只要半文钱,就把通宝剁了一半给杜老幺。两人直往荆州府,杜老幺当即告了这个县官一状,一下果然摘掉 了县“老爷”的乌纱帽。杜老幺的状词是这样写的:“身为百姓父母官,目无王法好大胆,乾隆通宝剁两半,不斩也得先撤官。

TOP

江二伢的故事——父寿之日戏财主
有一年,江二伢的父亲做寿,左邻右舍的乡亲都来祝寿。二伢帮工的那个财主是个非常吝啬的老鬼,他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就暗自算计,我何不趁机到二伢家美食一顿呢,于是就拿出一文铜钱,用一小块红纸包着,带在身上,也假腥腥地前去祝寿。光用纸包着一文铜钱不算,他还在纸上写道:“一文铜钱贺寿,嫌少莫收,收则爱财。”财主到了二伢的家中将纸包递给二伢的父亲。二伢的父亲连声道谢地接过纸包。当打开纸包看时发现内面有一张纸条,展开看了上面的字倒觉得有些辣手。心想,我收吧,他言我爱财,不收又会说我嫌少,这哪里是来贺喜贺寿,分明是来刁难于我呀!二伢的父亲正有些焦虑不安,这时二伢回来了,见父亲满面的愁容,就问父亲。他父亲把全部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二伢听后二话未说从心里就知道了财主的鬼心思,于是就从父亲手里要过纸包,笑了笑,在纸上续上一句,曰:“一间茅屋待客,厌穷别来,来则好吃。”乡亲们听了都言“绝妙!”那吝啬鬼财主一下子给气傻了,乘人没注意,恢溜溜地走了。

TOP

回复 37# 的帖子

一.
我认为这反映的是民间故事传承的断代和濒危现象,这个现象在很多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共同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传承人的缺失
民间故事的传承人大都为年长者,这些年长者年龄较大,新一代的年轻人对该类故事不感兴趣,因此老一辈的人将这些东西传承给年轻人时出现了困难。
2.受众的结构变化和规模减缩
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断代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与故事受众的大规模缩减是分不开的。在以往,乡村民众对故事的热情普遍很高。但是,现代都市化的社会观念、生活方式以及以高科技为依托的大众传媒对农村的渗透,改变了乡村传统的文化生活模式和娱乐方式。即使是回乡期间的中青年以及留守农村的妇女和儿童,也更倾向于以电视、游戏机、互联网等填充他们的业余时间。人们以群坐在一起讲故事为主的消遣方式,变成了各自在家上网聊天等。
3.宣传力量不够
阿凡提的故事家喻户晓,而贱三爷的故事却鲜有人知,我认为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在宣传方面。阿凡提有自己的动画的完整的动画片,而贱三爷的动画片却只有零零星星的几集,加上宣传不够,看这几集动画片的人更是少之有又少。

TOP

回复 38# 的帖子

这个体现了民间文学基本特征的变异性特征,民间文学是活的语言艺术,在其传承过程中,不断地发生改变。变异性对民间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贱三爷的例子中则表现出了因为误读和遗忘使故事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使“贱三爷”变成污秽之语。

TOP

引用:
原帖由 李婷婷2014 于 2014-12-5 21:42 发表
个性特点:有着敬酒不吃吃罚酒,文武双全,不畏权势,敢于斗争,善于教育,治病救人,不为名利,一心为群众,语言诙谐成趣,犀利如刀
“莫说江湖多风波,莫说人生多坎坷,皇帝的脑壳我敢摸,娘娘的金莲我敢削,达官贵人的后背由我说,阎王爷见了我打哆嗦,汉阳来的贱三爷就是我,贱三爷贱得真快活!”和这句话很像啊,很搞笑的展现出了贱三爷的性格特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