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410课堂杜牧倩等小组

汉剧溯源(引自搜狗百科)

汉剧属皮簧腔系,早期称"楚腔"、"楚调",以后又称"汉调"、"汉戏",俗称"二簧"。在鄂北有"一清二黄三越调"的谚语,在鄂东又有"一清二弹"之说,称汉剧为"乱弹"或"弹戏"。文献记载中曾有"湖广调"、"黄腔"、"皮簧"等称谓。辛亥革命前仍称"汉调",从民国初年起开始改称"汉剧"。其主要声腔为西皮、二簧,在地方剧种中开创皮、簧合奏之先河,从而形成皮簧声腔系统。汉剧流行于湖北省境内的长江和汉水流域及其邻近的、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的部分地区。
       二簧兴起于长江中下游,系由安徽安庆徽班二黄发展而来。传入湖北的四平腔吹腔,经湖北艺人加工发展而成。西皮是由传入鄂西北襄阳一带的山陕梆子演变而来。汉剧前身为楚调。清朝中叶一些文献对此曾有记载。如乾隆五十年(1785)吴太初所著《燕兰小普》中记有:名伶时瑶卿"爱歌楚调一番新"。楚伶王湘云擅长《卖饽饽》,唱荆江秧歌、沙湖绵(沔)阳小曲。清范锴在其《汉口丛谈》中也曾记载:汉口楚调著名演员李翠官、隶荣庆部,擅长《贵妃醉酒》、《潘尼追舟》、《玉堂春》。

TOP

汉剧传统剧目

《宇宙锋》、《二度梅》、《断桥》、《审陶大》、《哭祖庙》等。

[ 本帖最后由 蒋思思 于 2014-11-20 09:00 编辑 ]

TOP

汉剧史作

汉剧史作是阎金锷的《汉剧》(商务印书馆,1945)。此书是作者1943年前后在重庆期间完成的。全书分五章:西皮、二黄溯源;剧团!前台、后台的组织;剧本的要素、内容、形式;汉剧的教育、艺术价值;汉剧的今昔、改进。阎金锷的《汉剧》因撰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研究还稍嫌简略,不够深入,但也是1949 年以前的一部有关汉剧剧史方面的重要著作,对于了解当时汉剧发展的景况,很有学术参考价值。

TOP

陈伯华是著名的汉剧表演艺术大师,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陈派”艺术,代表剧目有传统戏《宇宙锋》、《二度梅》、《柜中缘》、《穆桂英智破天门阵》、《霸王别姬》、《秦香莲》、《贵妃醉酒》等,现代戏《太阳出山》、《借牛》、《赵玉霜》等,其中,尤以传统戏的艺术成就较高。关于陈伯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陈伯华的生平经历和艺术生涯、演出剧本、“陈派”唱腔、表演艺术特色等方面。

TOP

陈伯华的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她对喝腔的革新,既遵循传统特色,乂敢于突破创新,大胆融合,善于根据不同的人物设计不同的唱段,创立了独具风格的“陈派”唱腔,对汉剧旦行的唱腔发展有突出的贡献。由武汉汉剧院编,傅学清、彩麟记谱的《陈伯华唱腔选》6是一本专门探讨陈伯华的唱腔艺术的书籍。该书主要选取了解放后陈伯华演出中最受群众欢迎的一些剧目中的唱段,结合这些唱段总结出了陈伯华在唱腔方面的特色:突破了传统的腔体、美化了旋律、丰富了腔调和更新了唱法。

TOP

周贻白先生在《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一书中指出:“湖北的武昌、汉阳、汉口这三个地区,不但在交通上成为南北要冲,工商
业随之臻于发达,同时也是沟通南北文化艺术的一个枢纽,大概因为楚调源于汉水一带地区之故,早已有汉调之称,至是乃直名汉调或汉戏。”汉调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流行区域因方言的差异和师承不同,分为汉河、荆河、襄河、府河四大支派,或日四大
路子。汉剧的四大支流,均曾涌现出了各自的知名演员,而以汉口为中心的汉河路子,由于地势优越,交通便利,经济文化发达,
逐渐成为汉剧名流的汇集地。汉调在武汉众多的艺术品种中,一直保持着较强的优势。根据清人叶调元所作的《汉口竹枝词》的推断,汉调早在道光十三年(1833年)以前即出现了皮黄合奏,并使用胡琴、月琴、弦子伴奏。这标志着我国南北声腔的汇合与发展,从而也使汉剧的表现形式与手段更为完善,更为丰富,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不仅在湖北境内广泛流传,其足迹曾远及全国不少地区,影响并促进了各省地方戏曲(尤其是皮黄剧种)的发展。

TOP

回顾汉剧的历史,考察汉剧的现实,探究汉剧的特色,目的在于弄清汉剧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使汉剧的发展走向一个明确的目标。古老的汉剧有着两种不同的前途,或者说命运。一种是抱残守缺,准备走进历史博物馆。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有些权威理论家已把汉剧划归为“急剧衰落”的剧种,这一类剧种中还有昆曲、京剧、徽调,从某种程度上说,汉剧除优越于徽剧(因徽剧剧团仅有一家)之外,在许多方面是难以与昆、京两大剧种相比拟的。国家在较短的时间内,似乎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像日本保留“歌舞伎”那样,“原汤原汁”地保留汉剧,以供少数人欣赏、研究。一种是改革创新,纵观汉剧发展史,凡坚持改革创新之时,即能出现杰出艺术家,汉剧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繁荣、发展,反之则走向衰败。每个时期汉剧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之所以能在艺术上取得显著成就,创立深为群众欢迎的流派,推动汉剧艺术的发展,其基本经验也不外乎“改革创新”四个字。因此,汉剧的前途,便是自强不息,坚定不移地走全面改革创新之路。

TOP

回复 16# 的帖子

飞妃,这是4点了~~~~~

TOP

问题:

1、怎样区分汉剧和京剧?
2、湖北汉剧和广州汉剧有什么差别?
3、怎样想年轻人推广汉剧?

TOP

与汉剧有关的文学作品

方方她的第二部长篇《水在时间之下》,这是一部专写汉剧和汉剧艺人的长篇。小说中的许多情节,很多材料,从演员的科班学戏,到初次登台,到走红受捧,到生逢乱世、委曲求全中的坚持,都直接取自历史中真实的舞台生活。通过这部小说,方方为我们挑开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剧舞台的幕帘,以汉剧为中心,粉墨登场的是那个动荡时代的百态人生。方方在写这部长篇以前就写过一些关于汉剧的文章。她的散文集《生命的韧性》一书中就收录有《到汉口看汉剧》一文,这篇文章留下了她对汉剧的即兴观感:“汉剧好精致好雅。很好看,很有韵味,很有细节。舞台上并没有什么豪华大景,但却有充满魅力的演员。”而在《戏与戏迷》(收入散文集《阅读武汉》)这篇文章中,她对汉剧的特征、优长及当前的处境,有较详细的论述,充满了惋惜之情——“平心而论,汉剧真是很好听的。它婉转优雅,高昂时有一股苍凉,低回时有几缕伤感,吐词唱字也并不似粤剧越剧难懂,应该是容易为南人北人所接受。”“汉剧这样的状态,令一些老武汉人并也是汉剧的戏迷们一说起来便禁不住声音发抖,老泪满面。汉剧还有没有生命力继续在这个世界上存活,现在几乎是谁也说不上。”
黄道友《 湖北作家笔下的汉剧和楚剧》

TOP

汉剧

汉剧原叫外江戏。1933年,大埔籍清朝遗老,当时的岭东民国日报编辑,汕头市公益国乐社《公益》月刊主编钱热储老先生认为外江戏源于湖北汉阳,并发表了一篇介绍外江戏文章的《汉剧提纲》,正式提出把外江戏改称为汉剧。当时,正值日本侵华、举国上下正在振奋汉民族精神,因此钱老先生的倡议很快得到上层人物的认可,从此,外江戏才改称汉剧。

TOP

外江戏并非来自湖北,它是以二黄调为主的长江中下游地方戏曲(包括安徽、湖南、江西等地方戏)与北方的西皮调结合而成的皮黄戏。
西皮,叫西调,也叫秦腔,是西北地区声腔。“皮”,指音乐。古代很多乐器用丝作弦,用竹作弦筒、弦杆,音箱等,所以音乐就叫丝竹。西北地区用兽皮作鼓,作乐器材料,所以`皮’也作为音乐的象征。西皮调在南方被广为应用,是在清乾隆年间。当时,以名演员魏长生为首的奏腔戏班四进京的演出,轰动了京华,因而影响了当地的戏班。后来,因秦腔上演了《滚楼》等一些色情戏遭到当地昆曲、高腔等剧种艺员的强烈反对,就象现在“扫黄”一样被轰出京城而流到南方,魏长生班沿运河到苏州,扬州一带,以后再沿长江返回老家。当时南方主要流行昆曲和二黄调,西皮那种高亢、热烈的曲调,使人感到新鲜。像现在人们爱唱“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的“西北风”民歌一样,很受群众欢迎,秦腔的许多曲调为南方的戏曲吸收和融会,这就成了后来的外江戏。

TOP

《宇宙锋》

《宇宙锋》是中国戏曲的传统剧目,戏曲界把梅兰芳(京剧)、陈素真 (豫剧)、陈伯华(汉剧)、三位大师的《宇宙锋》并称为“宇宙三锋”。秦腔表演艺术家.教育家马蓝鱼的《宇宙锋》是梅兰芳亲排。同样,马蓝鱼老师又传授给了得意弟子梅花奖得主齐爱云。秦腔还有为数不多的演员在演。2013年12月20日,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开排《宇宙锋》,由第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陈飞领衔主演。
1952年,中南区戏曲代表团根据汉剧的《赵高修本》、《金殿装疯》两折戏整理,充分发挥汉剧旦角唱做的特点,层次分明,真实地刻画了赵艳容被迫装疯的难言之隐和悲愤、辛酸的心情。汉剧《宇宙锋》参加1952年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出二等奖,饰赵艳容的陈伯华获演员一等奖。
1952年,豫剧皇后陈素真大师看了汉剧大师陈伯华的《宇宙锋》后,便移植了此剧,在汉剧《宇宙锋》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以“上天入地”的“疯水袖”别开生面,将水袖的多种技法综合变换,创作出团花袖、烟花袖、扇花袖、波浪袖、飞天袖、鸳鸯袖等多类袖花,表演起来忽轻忽重、忽刚忽柔、忽疏忽密,把雍容端庄的赵艳容于疯态中变化万端的感情波澜表现得淋漓尽致,演出了该剧的新水平和豫剧的特色。其弟子,亚洲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牛淑贤先生完整地传承了陈门艺术的特色。

TOP

汉剧与京剧的关系是汉剧史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苏移曾发表文章论述了汉戏进京和对京剧形成所起的作用,值得关注。王俊、方光诚、周笑先、刘正维等撰文论述了进京楚伶对京剧形成的历史贡献"此外,受汉剧声腔和表演艺术影响较大的荆河戏!常德汉剧、巴陵戏。广东汉剧!闽西汉剧、桂剧等地方剧种的研究者,都有相关的论文论述本地剧种与汉剧之间的艺术渊源关系,限于篇幅,不一一罗列。在荆楚大地上,表演艺术成熟的汉剧也给了其他地方小戏艺术滋养,如梅重喜、桂有林以自己从艺的经历,阐述了汉剧对黄梅采茶戏的滋润。

TOP

陈伯华是汉剧四旦的著名演员,自创“陈派”表演艺术。邓家琪、黄靖撰文总结了陈伯华“陈派”艺术的特点,认为陈派艺术以《宇宙锋》为代表,具有雅(追求高雅的情趣和纯净的意境)、真(表演的逼真,内心活动和形体动作!技巧的和谐统一)、细(细腻含蓄)、新(新颖别致)、明(凝练!鲜明!大方)五个特点。上世纪 80 年代由陈伯华口述!邓家琪!黄靖二人整理,发表了陈伯华“述艺录”的系列文章,包括《我演<宇宙锋>中赵艳容》、《我演<柜中缘>里刘玉莲》、《谈<二度梅\丛台>中陈杏元的表演》、《我怎样演杨贵妃》等这些文字是陈伯华一生演出经验的集中总结,也是汉剧表演艺术理论上的升华,代表了“陈伯华时期”汉剧艺术的最高成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