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昭君故事中主要人物形象比较分析
元 马致远《汉宫秋》 一往情深的汉元帝与放射民族节烈光辉的王昭君
无论是《汉书》还是《后汉书》中对于昭君出塞的史实的记载,并未过多地写到汉元帝,唯一有对汉元帝有文学性的描写是《后汉书》中写道昭君因未得皇帝恩幸,愤而求行远嫁匈奴,汉元帝见到昭君的反映:“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王昭君的传说流传到了魏晋时期,《西京杂记》中的汉元帝形象较为复杂,增加了毛延寿这一角色,并且还增加了汉元帝怒 杀画工的情节。一方面他是个在政治上守信用的君主,另一个面他为了私人泄愤,却残忍地诛杀所有为他画美人图的画工。可不管怎么说,王昭君依旧是传说的主角。
但到了《汉宫秋》,剧中别出心裁地把汉元帝作为全剧的主人公,并把发生这场爱情悲剧的根源,也归结到他的身上来。作为一个昏庸君王,元帝一直是“历史叙事”中被嘲讽的对象,而《汉宫秋》却以他真挚动人的爱情故事,深深赢得了观众对他的同情和怜悯。他对昭君的温柔多情与他在治理国家社稷上的平庸无能,构成了复杂而又和谐的整体,显示出鲜明的个性特征。他在国家政治上无所用心,只是为“后宫寂寞”而发愁,但他对昭君的爱又是刻骨铭心的,这更突出了全剧的悲剧性。
汉元帝是个不符合纲常伦理下君主形象但极符合人性。这一方面表现在汉元帝宠爱王昭君露骨的描写上。如写元帝偷偷走到昭君背后去看她化妆:
〔做望见科,云〕且不要惊着他,待朕悄地看咱。〔唱〕【隔尾】恁的般长门前抱怨的宫娥旧,怎知我西宫下偏心儿梦境熟。爱他晚妆罢,描不成,画不就,尚对菱花自羞。〔做到旦背后看科〕〔唱〕我来到这妆台背后,元来广寒殿嫦娥,在这月明里有。
皇帝偷看妃子化妆,这是市民阶层乐于接受的旖旎场面。这些不能见容于正统思想的心理剖白,却能很好地表现一个“情”字。
另一方面还表现在匈奴索要昭君的大祸发生后汉元帝的态度。如汉元帝面对群臣要求皇帝送走昭君以保国家平安,汉元帝悲愤至极,居然把历来被定性为汉朝一大祸患的高祖皇后吕雉举出来与昭君作对比。他认为昭君是太软弱了才会遭到群臣的欺负,要是像吕皇后那样,大臣哪一个敢想出让她去和亲的主意呢?这些大臣“只会文武班头,山呼万岁,舞蹈扬尘,道那声诚惶顿首”这样表面文章的事,到头来却要靠欺负一个弱女子来苟活,不仅没用,并且恶劣。元帝甚至希望有个吕锥那样的铁腕女人出来治治他们才解气。这显然是精神错乱之中才说得出的话,思维正常的君主谁也不会想娶个吕皇后放在身边的。这样的写法生动地刻画了元帝的焦虑和愤慨,有着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在传说中,昭君多为忧愁的,为个人的未卜人生而哀怨。而《汉宫秋》中的王昭君则与众不同,她是相貌美丽、品质高洁、独具卓识、能为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尊严而牺牲自己爱情和生命的巾帼英雄。昭君虽然出身农家,但却来历不凡,是其母梦月而生,是高洁的月的化身。她明知画师毛延寿是贪鄙之人,但她拒不行贿,表现了一个绝代佳丽的纯真本性。在庸众小人的包围中,她洁身自处,表现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在匈奴“百万雄兵,刻日南侵”相威胁以索要美女王昭君的国难之时,这位色可倾国的女子,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为国家不顾己身:“妾既蒙陛下厚恩,当效一死,以报陛下。妾情愿和蕃,得息刀兵,亦可留名青史。”在辞别汉宫赴胡之时,王昭君眷恋故土,怀念祖国,她说:“妾这一去,再何时得见陛下?把我汉家衣服都留下者。[诗云]正是:‘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忍着主衣裳,为人作春色!’”在汉、胡两国的边界,这位深明大义的绝代佳丽说:“大王,借一杯酒,望南浇奠,辞了汉家,长行去罢。(做奠酒科,云)汉朝皇帝,妾身今生已矣,尚待来生也(做跳江科)。”为人正直,深明大义,为国和蕃,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死得忠烈,其意义重于泰山,这便是马致远笔下的王昭君形象,她燃烧着激情,喷发着烈焰,表现着节烈,洋溢着刚强。马致远进而再一次改写了历史叙事,增写了昭君不肯入番,投江而死的情节,这更突出了昭君的悲剧形象。
灰暗的王昭君
明 《和戎记》
《琴操》和《西京杂记》中关于王昭君的记载可以看出王昭君的故事流传到魏晋时期受建安时期开始的文学自觉氛围的影响,王昭君的形象具有反抗性,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女子。《琴操》中的王昭君遭到汉元帝的冷落后,她敢于“伪不饰形容”,说明她已决心拒绝汉元帝,她自愿远嫁匈奴是一种抗争,是为了保卫个人尊严。
但明代《和戎记》中王昭君却是一个符合封建道德礼教的形象。她是在听到单于一定要向汉元帝索要自己时主动请求出塞的,理由是“宁别夫妻之情,不可失君臣之礼”,“与王分忧,妾死无怨”。她的自杀,是为了要保留贞洁:“身体发肤难保全,伤风败俗乱纲常。奴家不把清名朽,将身一命丧长江”。
明 陈与郊 《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是个以昭君为主要人物的旦本戏,其中对于汉元帝的刻画只有两段,“绕池游”与“啭林莺”,这中的汉元帝只是在宣昭君上殿遣嫁匈奴时惊觉昭君的美貌时,后悔把她嫁给单于,但又发现已经答应了单于不可失信于人,只好作罢,仍是传统的元帝形象。而剧作中的昭君也仍是一个得不到君王宠幸而悲怨的女子,在女官来诏时以为是得到了皇帝的宠幸,却不想竟是让她远嫁匈奴和番,她的感情是“压翻他杀气三千丈,那里管啼痕一万行”的哀怨,是对美女和番政策的万般无奈,是对家乡的思念。
清 尤侗《吊琵琶》 复活了“人性”的王昭君
清朝《吊琵琶》中的王昭君最大的特点依旧是反抗,而且不再哭哭啼啼。这一点可以说是对于魏晋时期王昭君形象的复归。但同中有异,魏晋流传的王昭君对于汉元帝的反抗是通过她主动出塞来表现的,而《吊琵琶》中还通过王昭君对皇帝与群臣的责骂来表现。
元帝在饯行时对昭君说:“妃子,不是寡人割舍得你,只因匈奴强大,汉室衰微,借你千金之躯,可保百年社稷,休得埋怨寡人薄幸也!”这话说得很冠冕堂皇,昭君却抢白道:“陛下,你堂堂天子,不能庇一妇人,今日作儿女子涕泣何益?”堂堂皇帝连妻子都保护不了,哭哭啼啼又有什么用?她并且指责元帝是“无愁天子,小胆官家,薄幸儿曹”,这种指责的大胆程度,几乎就是平民百姓家妻子骂丈夫的声口,这也可见清初戏剧受市民意识影响的程度"而元帝的回答却是:“妃子,你岂不知嫁女和亲是先朝旧例?”面对昭君的责难,元帝的这一回答近乎无耻,这自然招来了昭君的进一步抢白:
【紫花儿序】先朝金屋曾经藏阿娇,到如今长门难保。只拼取玉拜珠环,权告免铁马金刀
——如果要讲先朝旧例,那金屋藏娇才是皇帝保护宠爱后妃的旧例,到现在怎么反而要把妻子送出去作讨好敌人的牺牲品呢?这种针锋相对的话,此前任何一个昭君形象都不曾有。与元帝之软弱无耻相应和的,是文武百官的态度。这些宫员纷纷向昭君祝贺,还呈献恭贺昭君和番的应制诗。送皇帝的妃子去和亲,明明是国耻,有什么可贺?昭君于是痛骂群臣,叫他们都闭嘴:“嚓声!亏杀你诗篇应诏,贺君王枕席平辽”,大臣们继续谄媚说,昭君去和亲能保护汉家天下,功劳不小,这本来是一种被历代普遍接受的牺牲少数保全多数的观念,昭君却作出了站在个人立场的强烈反驳:
【金蕉叶】【旦】你靠着笃钗凤翘,抵多少龙攘虎韬。不念我立北方汉宫玉搔,生扭做醉西施吴宫水沼"
牺牲掉昭君一个人,固然是保全了汉室,但她的切身痛苦又有谁理解?这种个人在面对集体的迫害时所发出的悲鸣,完全是在个人意识的基础上才可能有的。
面对昭君的种种责难,君臣都没什么话可说了,元帝只得为她奉上最后一杯酒。看到这杯酒,昭君实无法强颜欢笑,她难抑悲哀,唱了一支《调笑令》:
【调笑令】【旦】多谢你夜光杯,酌葡萄。这时节不是帘外春寒赐锦袍,难道醉卧沙场君莫笑。敢要我倚新妆脸晕红潮,做个飞燕轻盈上马娇,则怕酒醒时记不起何处今宵。
最后,汉家的君臣扔下昭君不顾而去,昭君投入交河自尽"她的死,并不是为了名节,而是女子经受不得冰天雪窖。她觉得自己不可能适应匈奴的生活,与其受那种活罪,不如死了。这种剥掉节烈大义,纯粹从人的角度所作的选择,也是符合市民意识的。
清 薛旦《昭君梦》思归不得的王昭君
《昭君梦》中的昭君形象相较于传说中的形象没有很大的突破,依然可以用一个“愁”概况。只不过传说中的昭君愁的是因没有得到皇帝的恩幸而远嫁匈奴,人生悲惨。而《昭君梦》中的王昭君却是远嫁匈奴后,在胡地因思念汉宫与皇帝而幽怨哀愁。因过于思乡终于一夜在氤氲大使的帮助下在梦中归乡。
《昭君梦》中旦唱(白)“琵琶犹写当年恨,雁足何曾有字招?香汗不堪膻气杂,玉容偏受朔霜凋”。这里,很显然是对《和戎记》的反驳。又有云:“奴家王嫱,小字昭君,汉宫人也。……自分国色无双,那晓入宫见妒……因毛延寿误写真容,致汉皇远嫁绝域”。“自和亲到此,已是数年。只道是芙蓉如面柳如腰,那知我冰雪为心玉为骨。所以,奴家忠心不死,
每日里悬念皇朝。”到第 4 折,这种怨恨发展到对汉臣抨击:“我想偌大汉朝,更无一人主张边事也。(唱)【二郎神前腔】皇朝谋臣雨集,雄兵云绕,束手齐称和议好,不思量龙争虎斗,却和那莽单于凤友鸾交。……(唱)可怜我折柳河梁惊画角,拨琵琶声声别调。粉香飘,似横秋一雁嘹嘹。”甚至怨恨到最后感叹道还是做一个普通妇人好,“就是裙布荆钗,也了却一生之事,又何须珠围翠绕”
汉剧《王昭君》 深明大义、 正直的王昭君
以往的《王昭君》大都写民族团结, 而汉剧《王昭君》开掘角度则不同, 将着力点放在了人物的个性上, 层层深入, 步步展开,通过人物内心活动的展示, 重塑了一个全新的昭君形象。在此基础之上, 发挥剧种以抒情性见长的优势, 小情柔到自怜自叹, 大情可抵忧国忧民, 既在表现形式上达到了恢弘的气势, 也因围绕一个“情”字做文章, 赋予了古代美女王昭君以可感其气息的人性美光芒。
郭沫若《王昭君》 反抗封建礼教的王昭君
在郭沫若笔下,这位绝代佳丽耿直、正直如故,但在耿直、正直的性格下更为重要的与传说中王昭君的不同之处在于具备了“五四”时期人的觉醒,表现了一种维护人的尊严的个性主义,为此,她扇了无耻画师毛延寿的耳光,她也拒绝了最高统治者的恩宠:“你可以强索天下的良家女子来姿你的奸淫!你为保全你的宗室,你可以逼迫天下的良家子弟去填豺狼的欲壑!如今男子不够填,要用到我们女子了,要用到我们不足供你淫弄的女子了。你也知道穷荒极北是受苦的地域么?你的权力可以生人,可以杀人,你今天不喜欢我,你可以把我拿去投荒,你明天喜欢了我,你又可以把我来供你的淫乐,把不足你淫乐的女子又拿去投荒。投荒是苦事,你算知道,但是你可知道,受你淫弄的女子又不自以为苦吗?你究竟有何异于人,你独能姿肆威虐于万众之上呢?”王昭君痛斥九五之尊的皇帝,把一般人认为得到皇帝的宠爱是最高的荣华而她独当作是对自己的欺凌与淫弄。这种清醒的认识所达到的高度,只有在“五四”思想解放时期才有可能。这里的王昭君比古代的王昭君有更强的主体意识,她知道自己的悲剧命运是男子压迫的结果,自己的人生被男子所操控。传说中的王昭君因得不到皇帝的宠爱而郁郁寡欢,这里的王昭君当皇帝要册封她为皇后时,却认识到这也是一种痛苦,因为人生无法由自己掌控。郭沫若通过王昭君的形象替女性要求人权、要求解放、男女平等,王昭君是一个反抗封建礼教的叛逆女性形象。
曹禺《王昭君》 沦为维护“民族团结”的工具的王昭君?
一些评论家肯定了曹禺对于王昭君的塑造,认为曹禺笔下的王昭君另开生面,独树一帜,“王昭君是一个笑嘻嘻而不是哭哭啼啼的王昭君”。
剧中的主人公王昭君是作者着力塑造的艺术形象,她聪明美丽,有胆有识,心胸开阔,自愿请行嫁与匈奴单于,是一个为民族团结作出重要贡献的汉家姑娘。作者对这一人物倾注了极大的热情,通过出塞前和出塞后的描写,层层深入地刻画了她优美的思想性格和高尚的内心世界,赋予了她浓郁的诗意和浪漫主义的色彩。
首先她不是一个贪富贵和安逸、甘心在死水中生活的宫女,而是要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阔苍夸中翱翔的不平凡的女性。这首先表现,剧本对王昭君去塞外和亲的思想基础,作了多方面的揭示。她父亲新婚不久去守边关而死在边关,母亲因父亡上吊而死,家庭的悲剧激发她去做一番为民族和好的事业;她读过屈原、庄子的作品,开拓了思想境界,鼓励她要有大鹏之举,“一飞就是九千里”;姜夫人喋喋不休的封建礼教的说教,孙美人的白发和被殉葬的悲剧,都从反面和
正面鼓励着王昭君冲出汉宫高墙的决心,强烈地激发着她为命运抗争的勇气。基于上述思
想,王昭君在“接封”和“接旨”的选择中,毅然拒绝了“王美人”的封旨,而跪接了“为单
于阔氏备选”的奉诏。
其次王昭君拥有敢作勇为的叛逆性格, 这在觑见皇帝和单于时得到了进一步刻画。“燕婉动听的宫乐在大殿里飘荡。宫娥仪仗迄通摆开。”王昭君丰容靓饰,光彩照人,款款而行,她来
到金殿。在这决定昭君命运的时刻,作者并不一般地急于展开剧情,而是让时间停顿下来,
以“独白”的形式,让人物道出内心激荡的波涛:朝朝暮暮等待皇帝召见而一生也未被召见
的孙美人,被殉葬的惨景还萦绕在心头;可眼前,自己在一天内就要见到一般宫人等待一辈子
也难于见到的皇上和一位单于,前途吉凶难测。正是在这严峻时刻,显示了人物的坚强性格。
我淡淡装,
天然样,
就是这样一个汉家姑娘。
我款款地行,我从容地走,
把定前程,我一人敢承当。
怕什么!
难道皇帝不也是要百姓们供养。
深入开掘人物的精神世界,着力刻画人物独有的个性,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根底。‘这段富有深意的独白,象打开人物内心世界的窗子,把昭君敢于承担命运风险的意志,和她那纯真号倔强、勇于走自己选择的道路的决心,让观众看得一清二楚。接着,作者调转笔锋,通过其他人物的反映,巧妙地运用“旁白”这一戏曲上的传统手法,描写昭君外在的动人风采。单于的老奴苦伶仃说:“满朝上下,变成了庙里的泥胎。皇帝和单于发了呆。听不见一声咳嗽,只有一个女人的眼睛,在发着光彩。”单于的老臣乌禅幕感叹地说:“看见这样的女人,不说好看的,是瞎子。”“不爱上她的,是傻子。”汉元帝说:“这不就是春光?她照亮了我的六宫。”并为失去“这样一块未曾雕琢的美玉”而惋惜。呼韩邪单于的旁白是:“仿佛暗夜的草原,陡然升起了月亮。。”而怀有篡位野心的匈奴贵族温敦,却在这位美丽惊人的汉家姑娘面前,预感到对自己的不利。各种人物,各种心情,以王昭君为焦点,犹如水面投入石子,激起了层层波澜。这种侧面烘托的笔法,可以极大地调动人们的想象力,比从正面刻画,更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然后,再深入一步,从“对白”和行动去揭示人物的性格与精神面貌。汉元帝为欢祝单于,要让王昭君唱自度的“鹿鸣”之曲,而王昭君却要唱一支比“鹿鸣”还要尽意的“长相知”。违抗圣旨,这已经是够大胆的了,更何况要唱“侮慢圣听”的儿女情歌呢!难怪“举朝震惊”,相顾失色。果然,一曲终了,皇帝怪罪下来要对她问罪。王昭君却“意态自若”,侃侃而谈,出人意料地陈述了她对“长相知”新颖、独到的见解:“于今,汉匈一家,情同兄弟,弟兜之间,不就要长命相知,天地长久吗?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一民相知,长不断,难道陛下和单于不想‘长相知”吗?难道单于和陛下不要‘长不断”吗?长相知啊!长相知!这岂是区区的男女之情,碌碌的儿之意哉!”一席话,使元帝连连点头说好,呼韩邪也忍不住地说:“啊,陛下,这真是说得,好极
了。”通过人物的言行,写出了昭君对“汉匈和好”的精深见解,展现出昭君.的远大抱负和她那美丽的心灵。
最后王昭君是个刚毅而又温柔贤明的女子。主要表现在温敦指使同伙毒害小王子婴鹿、打碎玉人石像而嫁祸于她,致使再度受到呼韩邪单于的猜疑和疏远,甚至延迟早已决定的晋庙册封大典的日期,她也能以坚定的信心和“水清石自出”的坦然胸怀,积极地去迎接这一切挑战。王昭君正象送亲正使萧育所开导她的,“为了国家的安宁,为了天下苍生、各民族百姓的康乐,忍得住个人的委屈。”同时,这种信念给她带来了力量,使她能够在平定叛匪作乱中不顾一切危险冲向战场,“我要找我在危难中的夫君”,与呼韩邪共患难,同生死。王昭君就是以她的赤诚之心,终于赢得了呼韩邪单于的爱情,赢得了匈奴黎民百姓的爱戴,用具体行动谱写了一曲新的“长相知”。同时剧中还有呼韩邪与王昭君在草原月下叙情抒怀的桥段,来表现他们之间爱情的升华。
但也有评论者认为曹禺笔下的王昭君自身价值匮乏,并非是真实可感的。
曹禺曾说“过去王昭君哭哭啼啼,现在笑嘻嘻了,有什么不好!?”之后又意识到这一形象塑造的缺陷,说:“王昭君我没有写好,老是乐呵呵的,没有矛盾,你们要改一改。”但作品写人物远嫁胡地而缺乏对其内心矛盾的必要描写,这种现象只是表层的缺陷;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剧作家无视主人公自身价值的建构,仅仅将人物看作维护“民族团结”的手段或工具。在剧本中,王昭君确实只是一个工具:不仅汉元帝在众人面前“开宝”,将她作为礼品赠人,将她看作执行“和亲”政策的工具;就是王昭君自己也将自己看作这样一种工具。剧本中,昭君自请出宫、远嫁匈奴的动机有两个方面:一是哀怨宫女生活浪费青春,使人生变得没有意义。剧中孙美人的悲剧就是一面镜子。孙美人一生企盼皇帝宠幸,却因被封美人,大喜过望,气绝身亡。这切合《后汉书》“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的记载。二是对于维护民族团结使命的向往。从剧情看,这是更重要的方面:第一幕,昭君弹唱《长相知》表露心迹,并告知盈盈姑娘自己父亲的和平遗愿,赞颂了北飞的大雁。到第二幕,昭君更是在汉元帝面前唱这支曲子,并将其寓意解释为汉、匈之间的兄弟情谊。曹禺尽力表现昭君胸襟的宽阔,人格的高尚。然而,一位生活在古代深宫大院里的少女,何来如此胸怀,这又是令人质疑的。况且,昭君远嫁既是作为“和亲”政策的工具,作为物品赠人,这就连人格的尊严都无从谈起,“高尚”更是建筑在沙滩上的海市蜃楼。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也有昭君主动请行和番、之后自杀殉节的情节,但那是在单于一再进逼、民族危亡的关头迫不得已的举动。这样的高尚在特定的悲剧情境中是可信的。
结语
从我们比较的八部戏剧作品中可以看出,关于王昭君戏剧中的昭君形象与当时中国文学的人性觉醒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马致远的《汉宫秋》是我们研究最早关注的对象。 金、元乱世,中原文人在异族的统治下受到压迫,个人对群体的强烈疏离感被激发。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个人所受到的关注也大异于前。因而元代出现了马致远《汉宫秋》这样一部对爱情遭到摧残表示极大的无奈与同情的杂剧。《汉宫秋》的主角不是王昭君而是汉元帝,他作为一个君主,却完全无法保护自己心爱的人。即使处于社会的最高层也无法自由,即使身为皇帝也要受到迫害,马致远揭示了人生的普遍悲哀。但遗憾的是,这个剧本中王昭君一作为配角的形象并不鲜明,就这个人物本身来说,与前代那些忠贞的形象没有本质区别。因而我们不得不偏离主题来分析汉元帝这一形象。
到了明代,朱元璋的严酷统治之下,昭君怨怒的声音基本上就听不见了。作家吟咏昭君,普遍着眼于她肯牺牲个人,或者说她本来命不佳云云。戏剧中的王昭君是灰暗的。陈与郊的剧本《昭君出塞》亦毫无新意,可以说昭君的形象悲得很苍白忠得很奇怪。而《和戎记》中的王昭君则完全符合封建礼教道德的,元代时期的人性光辉荡然无存。
而清代的王昭君的形象表现了人性的复归。尤侗《吊琵琶》中的王昭君可谓泼辣,她敢于责骂皇帝、大臣,无所畏惧。
而到了当代,郭沫若笔下的昭君,有着倔强和叛逆的性格,以及反封建的大无畏精神,这个形象在当时具有典型意义,闪耀着新时代女性的光芒。而曹禺,则让昭君成为在现实中找到价值和意义的奇女子。曹禺笔下,她美丽、自信、刚毅、聪慧,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使汉匈真正做到了“长相知,不相疑”,在这里,她是一个民族友好的使者形象,但却成为了维护民族团结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