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410课堂杜牧倩等小组

汉剧流行于湖北省境内长江、汉水流域及河南、湖南、陕西、四川部分地区。旧称楚调、汉调或黄腔,1914年改名汉剧。影响北及北京、南遍江南,直至国外新加坡等地。对川剧、湘剧、赣剧、桂剧、粤剧、滇剧等的形成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清代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汉剧演员王洪贵、李六、余三胜(为京剧创史人之一)等人进京加入徽班,汉剧与徽剧融合而形成京剧。汉剧在湖北发展形成为襄河、荆河、府河、汉河4支流派。各派间在方言上略存差异,演出上各具特色。汉剧声腔以西皮、二簧为主。属皮簧腔系。秦腔传入鄂西北演变为“襄阳腔”,后称西皮;二簧则来自安徽。皮、簧原是两种独立的腔调,各有剧目。约在清中叶,两种腔调融合而成为一个声腔系统。西皮高亢激越,爽朗流畅。二簧腔柔和委婉,抒情苍凉。除皮、簧两腔外,另有吹腔、杂曲、小调等。汉剧曲牌共有400余首。伴奏分文、武场,文场以京胡、二胡、月琴、三弦为4大件,还有笛子、琵琶、唢呐等。武场除鼓、板、锣、铙外,还用马锣,并吸收了川剧锣鼓的打法,颇具特色。汉剧脚色,分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共10行。汉剧的传统剧目有近千个,一部分现已失传,今仅存有660多个。其中西皮戏330多个,二簧戏180多个,两者兼唱的有70多个,另有一部分杂调小戏。其内容大都是历史演义故事和民间传说,早期以本戏居多,进入城市后,逐渐改以折子戏为主。代表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哭祖庙》、《兴汉图》、《窦娥冤》、《打花鼓》等,其中一部分已被摄制成舞台艺术片或教学影片。

TOP

最早关于汉剧的文献记载见诸于明代万历四十三年(1615)湖北公安的著名学者袁小修(又名袁中道)的日记。他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记述:“晚赴瀛洲、沅洲、文华、谦元、泰元诸王孙之饯,诸王孙皆有志诗学者也。时优伶二部间作,一为吴歈,一为楚调,吴演《幽闺》,楚演《金钗》。予笑曰:此天所限吴楚也。”据此算来,汉剧的产生也有四百余年历史了,虽不及被誉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昆曲久远,但它流传地域之广,对其他剧种影响之深远,却丝毫不逊色于昆曲.

TOP

汉剧的发展现状概括起来有一下三点:
1、专业剧团所剩无几
2、剧目老化与表演程式化
3、行当发展不平衡与人才青黄不接
4、群众基础相对薄弱

TOP

1.专业剧团所剩无几。
历史上,汉剧在流传过程中曾出现过四大流派。这四大流派并不等同于今天大家所熟知和认可的个人表演艺术流派,它主要是依据汉剧戏班的活动地区来划分的,兼及艺术表现风格,汉剧老艺人们称之为“四大河派”,也有人称它为四大戏路子,分别是荆河派、襄河派、府河派、汉河派。清末民初,随着汉剧的兴盛与发展,各流派的汉剧精英相继云集武汉,组班登台。艺人之间的激烈竞争,导致当时的汉剧演出呈
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也正是这种群英荟萃的局面,促使汉剧艺术不断推陈出新,发展壮大。反观现在,专业剧团所剩无几。汉剧专业表演艺术团体由建国初期的二十二个锐减到目前的一个半,其中的一个是指武汉市汉剧院,另外半个是指湖北省地方艺术戏曲剧院中的汉剧团。汉剧表演艺术要人有人,要戏有戏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戏曲剧团是戏曲演员的家园,是其“生活”的场所和展示艺术的平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说,一个戏曲剧种要盘活,一定要加强剧团建设,不仅要在数量上有所提高,更要在质量上有所提升。刚刚胜利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汉剧这种综合性舞台艺术表演形式,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得以有效地传承与发展。因此,加大专业院团的建设是迫在眉睫的。

TOP

汉剧的传统剧目号称有八百出,可以说是家底丰厚。但其中一部分剧目已失传,而且还有很多剧目同这个时代的文化主旋律相差甚远,再加之多元文化的冲击,可以说是与我们渐行渐远。具体表现在剧本故事是旧的,剧中人物是古的,剧本结构是老的,戏曲美学观、思想哲学观是陈腐的。[3]( p13)可想而知,要想用这些剧目去打动观众的心弦,引起观众的共鸣,那是非常之难的,更是无从谈起引起观众的关注和追捧。所以说,汉剧的戏曲剧目一定要创新、一定要紧扣时代脉搏、一定要推陈出新。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说要反对演出传统汉剧剧目。传统剧目当中,有很多都是非常经典,让人难以割舍的剧目。清初戏曲理论家李渔在其《闲情偶寄》中言道:“世道迁移,人心非旧,当日有当日之情态,今日有今日之情态。传奇妙在传情,即使作者至今未死,亦当与世迁徙,自啭其舌,必不为胶柱鼓瑟之谈,以拂听者之耳。”剧目老化,犹如人将暮年。在汉剧创新方面,亦不乏成功之典范。如2010 年,由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汉剧团著名导演严世炎执导,国家一级演员、汉剧四旦蔡燕主演的《李尔王》,就做了一次很好的尝试。它用古色古香、底蕴深厚的汉剧艺术表现形式去演绎西方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作品,这种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得到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引起了大学生群体的强烈兴趣。
    汉剧历史悠久,名家辈出,这些艺人在艺术表演的方法上积累了大量程式化的东西。剧种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喜怒哀乐无一不有一套程式化的东西。这些程式通过戏曲特有的口传心授模式被世代相传。这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戏曲艺术表现形式的稳定性,但同时也会导致艺人的因循守旧。如果谁擅自改变了程式动作,便认为是走样了、变味了,故戏曲演员从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也就成了套在演员身上的一把精神枷锁,束缚了戏曲演员的二度创作。近代西洋歌剧是同汉剧几乎同时代诞生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与汉剧最大的不同就是演员可以通过自身对于人物心理、剧情发展的理解来自由发挥,从而去塑造饱满的人物形象。因此,西洋歌剧演唱家不同时期所演出的不同剧目,给人的感觉是有很大区别的。这种重视演员自身理解和创造的表演无疑给艺术创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所以汉剧戏曲演员一定要冲破程式的枷锁,根据自己的体验不断地将自己对角色的新理解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中,要敢于“破规矩”,正所谓“不破不立”。

TOP

汉剧的传统剧目号称有八百出,可以说是家底丰厚。但其中一部分剧目已失传,而且还有很多剧目同这个时代的文化主旋律相差甚远,再加之多元文化的冲击,可以说是与我们渐行渐远。具体表现在剧本故事是旧的,剧中人物是古的,剧本结构是老的,戏曲美学观、思想哲学观是陈腐的.可想而知,要想用这些剧目去打动观众的心弦,引起观众的共鸣,那是非常之难的,更是无从谈起引起观众的关注和追捧。所以说,汉剧的戏曲剧目一定要创新、一定要紧扣时代脉搏、一定要推陈出新。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说要反对演出传统汉剧剧目。传统剧目当中,有很多都是非常经典,让人难以割舍的剧目。清初戏曲理论家李渔在其《闲情偶寄》中言道:“世道迁移,人心非旧,当日有当日之情态,今日有今日之情态。传奇妙在传情,即使作者至今未死,亦当与世迁徙,自啭其舌,必不为胶柱鼓瑟之谈,以拂听者之耳。”剧目老化,犹如人将暮年。在汉剧创新方面,亦不乏成功之典范。如2010 年,由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汉剧团著名导演严世炎执导,国家一级演员、汉剧四旦蔡燕主演的《李尔王》,就做了一次很好的尝试。它用古色古香、底蕴深厚的汉剧艺术表现形式去演绎西方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作品,这种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得到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引起了大学生群体的强烈兴趣。
    汉剧历史悠久,名家辈出,这些艺人在艺术表演的方法上积累了大量程式化的东西。剧种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喜怒哀乐无一不有一套程式化的东西。这些程式通过戏曲特有的口传心授模式被世代相传。这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戏曲艺术表现形式的稳定性,但同时也会导致艺人的因循守旧。如果谁擅自改变了程式动作,便认为是走样了、变味了,故戏曲演员从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也就成了套在演员身上的一把精神枷锁,束缚了戏曲演员的二度创作。近代西洋歌剧是同汉剧几乎同时代诞生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与汉剧最大的不同就是演员可以通过自身对于人物心理、剧情发展的理解来自由发挥,从而去塑造饱满的人物形象。因此,西洋歌剧演唱家不同时期所演出的不同剧目,给人的感觉是有很大区别的。这种重视演员自身理解和创造的表演无疑给艺术创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所以汉剧戏曲演员一定要冲破程式的枷锁,根据自己的体验不断地将自己对角色的新理解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中,要敢于“破规矩”,正所谓“不破不立”。

TOP

汉剧角色分类,甚为严谨,总分十大角色。据南宋赵升所撰的《朝野类要·卷三·入仕栏》云:“角色者,初入仕,必具乡贯、户头、三代、明衔、家口、年岁。是角色为古履历之称,戏曲中借用之。”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云:“梨园以副末开塲,为领班;副末以下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三面七人,谓之男脚色;老旦、正旦、小旦、贴旦四人,谓之女脚色;打诨一人,谓之杂。此江湖十二脚色,元院本旧制也。”汉剧根据成规,分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等十大行当,应算是戏曲剧种中行当划分最详细的剧种之一。盛世时,汉剧十大行当,皆有三鼎甲。就是在上世纪70 年代,虽然经历了“文革”十年浩劫的重创,汉剧依然是十大行齐全,行行有能人。可反观现在,一些行当已无人挑大梁,一些行当因无新鲜血液来继承只能由老艺术家继续老骥伏枥。就目前来说,汉剧四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中有三位的行当是四旦,分别是汉剧大师陈伯华、梅花奖获得
者胡和颜以及国家一级演员程彩萍,只有一位传承人是三生行当的“吴派”传人程良美;汉剧获得国家梅花奖的三位艺术家分别是由汉剧转京剧的邓敏、胡和颜、邱玲,她们共同的行当都是四旦。这里就不禁要发问,为什么拥有十大行当的汉剧,行当的发展在今天却会如此之不平衡?戏曲行当的形成,是有它深厚的生活基础的,它是艺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根据美的规律,对古代人物生活的提炼和概括的结果。艺
术家们根据古代社会人们不同的身份、职业、性别、年龄、性格、品德等诸方面的因素,抽象出来的,典型化了的人物形象,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不同的唱腔、声调、语言、动作、化妆乃至服饰使之规范化、类型化,它反映了古代人民对社会各阶层人物鲜明的道德评价和美学评价.同时,行当的齐全也被认为是一个戏曲剧种繁荣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就目前而言,地方戏曲剧种普遍都存在着旦角行当处于强势,而其他行当发展处于劣势的局面。专业的汉剧团在近几年以来一直排演的剧目都是以旦角为主角的剧目,例如武汉汉剧院在2012 年2 月23 日上演的大型传统汉剧改编剧目全本《宇宙锋》。这样畸形的发展模式对于汉剧乃至整个地方戏曲都是无益的,因此,建全汉剧表演艺术团体演员的行当,使演员齐全配套,提高表演艺术团体的艺术表现力,编排以各种行当为主要角色的剧目,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随着经济和信息的同步发展,多元文化开拓了人们的审美视野,但同时也削弱了民众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关注
度,送孩子学习传统音乐,特别是学戏曲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导致很多地方戏曲院团面临着没有接班人,青黄不接的窘境。古老的汉剧亦是如此,专业汉剧团一批批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日渐凋零,而年轻一代艺人又没能接续成长起来,新鲜的血液无法得到及时补充。人才培养,已成为制约当代汉剧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症结之一。

TOP

上面的回复是关于汉剧行当发展不平衡与人才青黄不接的具体阐述

TOP

关于汉剧的群众基础问题
广大戏迷群众的喜爱和关注是戏曲艺术得以不断传承和发展的动力和基础。正是因为有相对稳定的戏迷群体的支持,才使得戏曲艺术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繁荣景象。在电视电影得到普及之前,观看戏曲表演是人们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占据着文化艺术消费的主要市场份额。然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视电影得到了普及,多元文化的兴起,特别是当今快餐娱乐文化理念给戏曲艺术带来了沉重打击。而整个传统文化的失势,文化的断层,更是使得广大青年朋友对戏曲艺术兴趣不高。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技艺精湛的戏曲表演艺术,在这些快餐文化,甚至于是低级趣味的选秀节目面前失势了,这应当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警醒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现实,戏迷越来越少了,而像汉剧这种地方戏曲剧种,关注的人就更少了。根据笔者调查,现在湖北武汉上演的汉剧剧目中,平均上座率仅为20%,三十岁以下的观众几乎为零,绝大多数观众都是六十岁以上的人士。在当今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下,如果没有了观众,戏曲演员变只能唱独角戏,汉剧艺术也就很难得到长久的继承和发展了。

TOP

回复 29# 的帖子

额哦,说错了,自动忽略数字哈~

TOP

回复 47# 的帖子

京剧是由徽戏、秦腔、汉调不断交流融合、吸取了各方地剧剧种的优长而形成的戏曲剧种,可以说是地方剧种的融合和升级版的戏曲,所以它能扬长避短,成为国粹~

TOP

回复 50# 的帖子

我也觉得很震撼!!一个七十多的老人开口一唱,声音还是那么洪亮高亢,完全不需要扩音设备的辅助,可见老师的唱功功底非常的棒!

TOP

回复 30# 的帖子

向年轻人推广汉剧面临的困难是很大的。我记得当时我们采访陈良美老师的时候,他说过汉剧是地方剧种,他的影响范围一般来说很难遍及全国而只限于在地方上,因为地方剧都是用方言唱的。他这里就提到了推广汉剧最大一个困难,就是语言的问题。
      还有就是当今社会人们习惯了快节奏、快餐化的生活,包括审美也变得快餐化,倾向于接受高密度的、快节奏的、强烈的感官刺激,所以戏曲,无论是京剧还是各种地方剧,它们委婉曲折的腔调、浪漫写意的表现形式,含蓄地反映丰富的感情的这种曲折婉转、柔美写意的艺术追求与当代人的生活节奏产生了脱节,尤其是与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和审美追求有着巨大的偏差,戏曲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大大减小,绝大多数年轻人也静不下心来欣赏戏曲。
  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先生说过,戏曲的观众是需要培养的,我觉得这句话非常在理。从小培养欣赏戏曲的习惯和爱好而不仅仅是接受快餐文化的感官刺激,那么传统戏曲被国民重拾、重新喜爱才能变得指日可待。

TOP

回复 68# 的帖子

是啊~程老师从事的汉剧表演行业虽然是一种古老传统的表演行业,但是他对生活抱有的心态却是年轻活力的,汉剧传承人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得如此完美,我们也可以相信,汉剧在这些优秀传承人的传承和弘扬下,也可以将自身传统因素与现代潮流完美结合,越来越为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接受。

TOP

第一次听说汉剧这个剧种,其实是在上大学之后。在今年四月份的时候,武汉汉剧院开展汉剧进校园活动,在学校的露天电影厂进行演出。演出宣传的海报上印着一个粉黛妆抹的古代女子,看起来非常的华丽精致,但最终我没有去观看那次的演出。原因很简单,我不了解中国传统的戏曲,也没有兴趣去欣赏它。
民间文学课程的学习让我不得不主动地去了解汉剧这个剧种,也让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汉剧表演大师程美良老先生。程美良老先生是中国非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老人家已进入古稀之年却依然精神矍铄。在接到我们访谈邀请时,他爽快地答应跟我们做访谈。他很乐意向青年一代介绍汉剧文化,但是访谈开始的时候老人家却毫不客气地表达了他对现代青年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看法:太浮躁,没有传统文化的积淀,没有根。他很反感年轻人有事没事就玩手机、沉溺于网络世界,读书太少,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太少。老人家说这些话时候恨铁不成钢的气愤和无奈让我羞愧万分。是的,虽然我是一个大学生,在别人看来的读书人,但是论文化积淀,我有多少拿得出来的资本呢?我们现在习惯于在电视、网络的世界里游荡,每天做得最多的就是上网刷微博逛空间看视频,我们习惯了快节奏、娱乐化、快餐化的生活,我们的阅读习惯、审美偏好都变得浮躁和肤浅了。我们不愿意去品味含蓄幽美的古诗词,没有耐心读完一本古代文学名著,没有兴趣去了解和感受传统戏曲的美,甚至对中秋、端午、春节这些中国传统节日都抱着冷淡的态度。我们在追赶时尚潮流的同时,逐渐丢失了自己民族文化精神和气质,所以程老先生说得没错:我们没有根。
没有根是可怕的一件事。等到某一天,我们发现我们完全读不懂古诗词,看不懂古代名著,不知道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还流传至今,那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啊!就像老先生告诉我们的,汉剧的传承面临着重重的困难,汉剧的观众少之又少汉剧演员青黄不接,汉剧团的运转基本上完全依靠政府的资金帮扶。如果我年轻一代再不拾起我们传统文化的根,那么像汉剧这类的传统文化就会陷入成为标本的危险之中。
作为中华民族的接班人,我们年轻一代确实应该深刻地反省我们的浮躁和“无根”,并且有责任和义务去了解诸如汉剧这些传统戏曲等我们祖祖辈辈传承给我们的文化精华。我们也应该为自己的“我不喜欢戏曲,也没有兴趣去了解它”这类说得理直气壮的话而感到羞愧。我们应该主动地寻找我们民族的根,我们需要寻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