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420课堂刘红芳小组

刘孟蝶 2012213354

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我负责的是研究综述,多亏了文宇和丽厦的帮忙,总算是如期完成了任务。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几个人团结起来,再大的困难也觉得没什么。自开课题以来,在组长的带领下,我们组员都很积极,每个人有自己负责的部分,分工很明确。遗憾的是因为课程的原因没有参与组员的实地调查,少了亲身参与的感受与体验。

TOP

回复 188# 的帖子

时间应该不够吧,讲解组说感受就可以了,代表代表,意思意思

TOP

回复 192# 的帖子

我们不用写调查报告是吧

TOP

回复 217# 的帖子

国外有仿建的古琴台?

TOP

回复 233# 的帖子

对,如果是要比较的话,我们的问卷上面也拥有针对性的问题才行,所以跟黄鹤楼的比较只能提一提

TOP

回复 240# 的帖子

我看了小学课本的原文,里面有讲到古琴台,但大多数老师智慧强调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

TOP

我们论文组的思路是这样的,主要是研究高山流水与古琴台的发展相脱节,古琴台作为高山流水的重要物质载体,原本应是通过古琴台的发展来使高山流水的意蕴得到更高的发展,但高山流水的传播却只依靠书本和教师的讲授,使其意蕴变得泛化,成为一种符号

TOP

高山流水的传播不能仅仅是作为一个符号,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只会越来越单薄。我们应该通过发展古琴台,使得高山流水的主题意蕴得以传承

TOP

回复 298# 的帖子

是应该推广,但是不仅仅只是课本的文字和语言的讲授,更多的应该是让他们自己去亲身感受

TOP

回复 303# 的帖子

这个建议好,点赞

TOP

回复 302# 的帖子

我们其中的一部分就是要写为什么会脱节,除了自身与高山流水文化的联系不紧之外,还有什么其它的建议呢

TOP

1分50秒到3分23秒 古琴台的文化现状  刘孟蝶

因为这个我们还进去过,这个里面主要是什么东西啊?
主要就是讲春秋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故事,当时的主要人物是俞伯牙和钟子期,俞伯牙从这里回去省亲,遇到奉公的时候,他就坐在这个桥上弹琴,当时有一个樵夫叫钟子期,钟子期听到以后弹了两首曲子,一个是《高山》,一个是《流水》,当时就觉得遇到知音了,这就是整个流传下来的历史故事,而且我们这里当时就是一个到这里经过月湖的一个地方,就是那个高山流水的旧址。真正来说是那个五几年,整个月湖与汉江是相通的,就是在建江汉桥以及长江大桥的时候,它的整个地理位置发生了变化。以前的月湖是连过去的,所以它最早的地址就在我们这个地方。

TOP

回复 308# 的帖子

关于古琴台的研究和诗句大都是清朝的,清朝的散文或是诗句什么的并不出名,出名的是通俗小说

TOP

回复 310# 的帖子

也对,古琴台需要时间去慢慢观赏和体会,但人们却未必有闲情雅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