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420课堂刘红芳小组

古琴台为纪念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深情而建。位于武汉市汉阳月湖侧畔,琴台路边。因为纪念楚国钟子期、俞伯牙而建,又有“伯牙台”之称。千年传颂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据明末话本选集《今古奇观》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描述: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人氏,仕至晋国上大夫的俞伯牙,精于音律,善操琴。一年,奉晋主之命使楚,办完公事,张一风帆,返乡省亲。不一日,行至汉阳江口,时值中秋,适逢雨止云开,明月当空。伯牙在舱中独坐无聊,命童子焚香,抚琴案间,以遣情怀。方弹一曲,琴弦忽断,伯牙大惊,料有人听琴,遂下船察看,见有樵夫立于岸上,经两厢辩琴论艺,伯牙始知此人非俗士,于是邀其入舟,此人乃钟子期也。此时,伯牙续弦再操瑶琴,始奏一曲志在高山,钟子期听了,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续奏一曲意在流水,子期又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一曲高山流水喜遇知音,上大夫与樵夫结为挚友,相约翌年中秋在钟家重聚。一年以后,俞伯牙重回故地时,子期不幸离开了人间。伯牙面对一丘新土,悲痛欲绝,便在坟前抚琴祭奠,重弹“高山流水曲”以寄托哀思,琴声惊天动地,哭声悲切,招来山中黎民百姓围观,闻琴韵铿锵,鼓掌大声而散。伯牙见此情景更为伤心,对天长吟:“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吟罢,伯牙从衣间取出小刀,割断琴弦,双手举琴,向祭台上用力一摔,摔得玉轸抛残、金徽零乱,从此碎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由此,“高山流水遇知音”传为佳话,千古不衰。“知音”典故由此而来。古琴台就是后人为纪念这一对挚友而建。有道是:“清风明月本无价,流水高山自有情”。

TOP

古琴台的文物

琴台碑古琴台园中有联云: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一客荷樵,一客抚琴。
上联出自《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下联出自《诗品·实景》:“晴涧之曲,碧松之音,一客荷樵,一客抚琴。”此联明白如话,虽是集句,然信手拈来,天衣无缝,情景交融,妙趣横生。

TOP

《荀子·劝学篇》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的记载,并认为其高超的琴艺乃“积学”而成。然据《乐府解题》:“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后随成连至东海蓬莱山,闻海水澎湃,群岛悲号之声,心有所感,乃援琴而歌,从此琴艺大进”。相传《高山流水》琴曲是他的作品,另古琴曲《水仙操》也伯牙所作。
今“高山流水”为得遇知音或知己之典故。《大宋宣和遗事》前集:“说破兴亡多少事,高山流水有知音”。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叹良金美玉何人晓,恨高山流水知音少。”“高山流水”也可用来比喻乐曲高妙。清袁于令《西厢记·病晤》:“清商绕画梁,一声一字,万种悠扬,高山流水相倾赏。”

TOP

继续,古琴台的文物

碑廊,镌有历代石刻及重修琴台碑记。道光三年(即公元1826年)岭南才子宋湘束竹叶蘸墨题壁诗,其诗曰:“噫嘻呼,伯牙之琴何以忽在高山之高,忽在流水之深?不传此曲愁人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无文字直至今。是耶?非耶?相逢在此,万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题诗,吾去矣!”这就是被誉为诗书双绝的宋湘题壁诗。宋湘是广东梅县(今梅州市梅县区)人,曾任湖北督粮道台,在他七十八岁时,因眷恋琴台,前来一游,游后,感慨万千,兴之所至,欲挥毫吟诗。因当时随员未备大笔,即束竹叶代之。饱蘸浓墨,在壁上洋洋洒洒,如走龙蛇,写下了这首流传至今的题壁诗。后人摹刻在石上,保存下来,成为书法珍品。

TOP

古琴台始建于北宋,后屡毁屡建。清嘉庆初年,湖广总督毕沅主持重建古琴台,清汪中代笔撰《琴台之铭并序》和《伯牙事考》,此文颇为时人称道。光绪十年(1884年)黄彭年撰《重修汉阳琴台记》。光绪十六年(1890年),杨守敬主持并亲自书丹,将《琴台之铭并序》、《伯牙事考》、《重修汉阳琴台记》重镌立于琴台碑廊之中,并书“古琴台”三字刻于大门门楣。

TOP

古琴台是中国古琴艺术唯一的象征性建筑物,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古琴艺术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是世界古今乐坛上仅存的历史悠久且绵绵未断。至今仍然活跃的音乐珍品。但这一珍贵的艺术遗产又面临失传和消失的境地。在联合国和中国业已启动的抢救保护古琴艺术的工作中,古琴台能为它提供一种独特的见证,唤起人们对古琴文化的记忆。

TOP

古琴台是楚文化的象征和标志,储存着楚文化的历史信息。汉阳是钟子期的故乡。钟子期为楚人钟仪之族,楚国见于经传的两位司乐官和一位知音之士都以“钟”为姓,足见楚人尚乐尚“钟”的文化风俗。据汉代学者高诱考注,俞伯牙也是楚人。俞伯牙的古琴演奏艺术和钟子期的欣赏境界,与楚地音乐文化的兴盛,无疑有着深厚的关系。如果没有楚文化崇尚音乐的土壤,也就不可能有千余年来屡毁屡建的古琴台兴废历程。热爱音乐、热爱古琴台的楚地人民,终于执着而顽强地在俞伯牙与钟子期相会之地,在《高山流水》古琴曲的诞生地,为我们留下了一座“知音”故事的纪念堂。

TOP

古琴台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纯粹的以音乐为主题的文物古迹,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古来仁义包天地,只在人心方寸间”。礼义之邦的中国人历来最重情谊,追求的是一种情操的陶冶。恩德相结,谓之知已;腹心相照,谓之知心;同气相求,谓之知音——这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相知的三种境界。一曲《高山流水》成了歌颂友谊、期盼相知相得最高境界的千古绝唱。这就是千百年来古琴台屡毁屡建、凭吊者络绎不断、《高山流水》之音不绝于世的真实原因。

TOP

古琴台,不仅在华人世界几乎是家喻户晓,在全球范围也可算是声名显赫。据说在日本大分市、德国杜伊斯堡、韩国等地也仿建有古琴台,供本国人民观赏敬仰;而法国波尔多的“中国园”,“知音亭”周围象征友谊的知音树已蔚然成林。一个国家的一处古迹被其他多个国家仿制,这也是世界少见的现象,可见 “古琴台”魅力无穷,为世人所称颂。与寺庙、陵墓及外国的教堂、修道院或其他遗迹相比,古琴台直接体现了一种音乐艺术的文化价值,是我国音乐史上的胜迹。

TOP

古琴台是“知音”文化的象征,也是江城武汉亮丽的人文名片。本次“古琴台”邮票的发行,对于宣传武汉形象、提高武汉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旅游事业和经济的发展,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古琴和钢琴》邮票在中国和奥地利同时发行,也使“古琴台”成为继“黄鹤楼”之后,第二个登上外国邮票的江城景观。武汉市邮政局于1992年9月6日启用“琴台”钢质风景日戳一枚,可更换字钉,至今仍在使用。

TOP

看到一篇硕士论文《伯牙子期传说圈研究 ——以蔡甸、汉阳地区为中心》,评述当前传说圈理论的价值与局限,并以田野调查为基础,运用传说圈理论将伯牙子期传说置于微观空间内进行研究,分析了湖北蔡甸汉阳地区、浙江海盐县、湖北石首市、安徽固镇县、山东泰山五个传说圈的结构特点、讲述风格及其文化内涵。揭示出不同传说圈由于其不同的地理人文环境,呈现出迥然相异的特色。讨论伯牙子期传说的流变与传说圈的形成。论文运用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出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伯牙子期传说的不同文化形态。尤其是以蔡甸汉阳传说圈为核心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应该对我们的小组课题有点用吧……

TOP

《对知音故事的文化再阐释》从知音故事的早期面貌、知音故事的接受流变、知音故事的文化渊源、知音故事的普世价值四个方面重新解读了知音文化。其中提到一个重要观点:俞钟的心琴合一与庄子的精神自由论在本质上是—致的。对于音乐, 俞伯牙与钟子期二人实在已超越了技巧的层面,,而进入了音乐艺术的至高境界。艺术的“至高境界”往往与道家哲学在本质上具有相通之处。而且如果说老子庄子都是楚国人,,他们的思想应该首先对楚人产生影响的话,,那么庄子的精神绝对自由论也应该首先对楚国的艺术产生影响。所谓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就是指人在精神上泯灭了主体与客体的界限,,人混同于自然、混同于客体,,即“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是也。

TOP

现在才发现伯牙原来不姓”俞“,《吕氏春秋·本味》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东汉高诱对之注解时明确提出:“伯姓牙名,或作雅;钟氏期名,子皆通称。悉楚人也。”“伯”在上古时期应该就是一个姓,比如“伯夷”。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另外,史志载,钟子期为汉阳集贤村人氏,乡民以子期为荣,口耳相传一句俚词:“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明代,冯梦龙编撰《警世通言》,特意到汉阳探源访佚,由于汉阳话“子期遇伯牙”中的“遇”与“俞”读音相同,都是去声,便把“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误听为“子期俞伯牙,千古传知音。”伯牙也就成了冯梦龙笔下的俞伯牙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由于《警世通言》流传广泛,俞伯牙这名字越传越远,遂以讹传讹了。

TOP

找现代文学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一个1981年的老电影《知音》,还没看,不过看简介貌似也可以算是有所涉及,里面好像也有知音死,琴弦断的情节

TOP

现代文学中除了余秋雨的《高山流水》比较典型,此外就是方方的《琴断口》,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他们一开始觉得对方是知音,很有默契,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离婚了。里面有句话“离得远了才有知音,近了就是敌人”,可以算是“知音”情结在爱情上的体现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