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吴丹丹第七组

来了来了!报到啦!

TOP

关羽对后世的影响

英雄的榜样决定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而关羽正是为我们民族塑造了一个英雄榜样,因此关羽对后世的第一个影响即在他的英雄品格之上。
        在《三国演义》中后世推出两大英雄,一是文化英雄诸葛亮,二就是忠义大杰关羽。关羽是义觉,义是中国传统价值体系里面一个最有核心的体系,一个是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官方提倡价值体系里面,曾经经过好几次变化,从春秋时候管仲提出礼义廉耻,到据说孔子的孙子提出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到南宋礼学提出来的孝替忠信礼义廉耻,到了民国提出来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叫做《义勇军进行曲》,其实没有变的就是一个义字。为什么?就是因为义在伦理道德的价值体系里面具有无以伦比的链接性。
        义字,忠义、仁义、孝义、情义、恩义、义勇,它可以和一切中国文化里面的道德价值观念都能够打通,没有第二个字。它里面很多解释我们今天来看,今天的志愿者在香港就叫义工,与特众共之为之义,大家一起享有,就是义。董仲舒解释“仁义”两个字,“仁”是个单立人,一个“二”字,两个人之间的道德,他提出“待人以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里对别人应该好一点。以义治我,因为繁体字的“义”字,下面是一个“我”字,就是要克制自己,严以律已,宽以待人,所有事件的道德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如果你不能够克制自己,你老是膨胀的话,很容易就发生矛盾。所以,“义”字最早的董仲舒是稀罕时候的一个人,他这个解释是弥补了孔子解释的不足。孔子解释里面,他在一个宗法社会,孔子主要谈血缘亲属的关系,而这个义字在今天来看代表着广阔的社会空间,或者社会学里面来说是陌生人的世界。你和一些没有和你有血缘关系的人怎么建立起一个道德来,规范就是义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三国整个从历史到小说,可以说,他是树立了一个价值体系和英雄榜样。这个榜样不光是对汉族,因为我们从历史上来看,金就已经有了很明显的关公信仰,元对关公信仰非常之显著,甚至忽必烈修元大都以后不久,治元七年时就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游皇城的会,由忽必烈亲自打头,坐在一个白莲花的伞坐底下,整个将近30里的行进式游行队伍里中心是500个神教君抬着汉关羽的像,这是见于元史里面的记载。
       因此,关羽对后世的一大影响即在于他本身的义,这一点对民族凝聚力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TOP

关羽对后世的影响

http://tv.people.com.cn/GB/14644/135863/15675719.html
这是人民网的一段视频的网址,大家可以点开看看,有讲关羽哦!

TOP

关羽对后世的影响

满人叫关公“关玛法”“关玛法”是关爷爷的意思。现在看了电视都知道,阿玛是爹的意思,玛法是爷爷的意思,是被满族视为他们整个民族的祖宗。现在中国50个民族里面绝大多数都有自己的关公像。另外,对关公的信仰几乎覆盖了社会的全部阶层,士农工商,从皇宫到江湖无处不在,关公现在还是海外华人中间仅有的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海外华人修了关帝庙,因为他具有最大的涵盖性,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个象征。

TOP

关羽对后世的影响

     提到关羽,人们脑海便会浮现他那赤面长髯、凤目蚕眉、身披金甲、威风凛凛的形象。明清以来,随着关庙升格为武庙,关羽也成为武圣,与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 的文庙相提并论,分享文武二圣的至上殊荣。殊不知,关羽之所以成圣,乃封建帝王出于笼络人心,维护皇权统治而刻意树立的一个道德楷模。
       《全唐文》收入了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董侹的《重修玉泉关庙记》一文,知中唐已有关庙,关羽已被崇拜。南宋偏安一隅, 使三国封建正统史观由原先的帝魏寇蜀改为帝蜀寇魏,而忠心辅佐刘备的关羽随着政治价值的提高,神化色彩更为浓烈了。这种风气遗留至元,据《元史·祭祀志》 记载,宫廷做佛事时伴有“抬舁监坛汉关羽神轿”,既有神轿,必有坐在轿内的关羽偶像,它也许是从关庙里请出来的关羽神像。这是关羽神化正式见于正史的最早 记载,随后《明史》也有相同的记载。甚至出帝王敕封,这是封建统治者借以宣扬忠义思想,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将能像关羽那样尽忠义于君王,献勇武于社稷。

  明孝宗时,庸愚子(蒋大器)为《三国演义》作序指出:“关张之义,尤宜尚也。”经过罗贯中艺术加工的关羽形象正是忠义思想的化身,它因投合封建统治者加强 思想控制而大走红运。如万历四十二年(1614)明神宗时,将其神位晋级为“协天护国忠义帝”,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敕封令下, “关帝庙宇遍海宇,一村一社处处有之,虽塞垣边障,祠宇亦多”,甚至此风刮进宫廷,明天启年间(1621-1627),“宫中竖关帝像二尊,一大一小”。

  清代推崇关羽更是卖力,究其原因,似与清之立国有关。清太祖努尔哈赤是个《三国演义》迷,从中学到不少兵法与韬略,在统一关外的战争中,努尔哈赤所率领的旗兵几乎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为了神化自己,把人为的胜利因素涂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说成得到关羽神佑。顺治九年(1652)敕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 帝”。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封为“忠义神勇关圣大帝”,乾隆三十四年(1769)敕封为“灵佑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从此,关羽被抬到武圣的高度,所 立的武庙与孔子的文庙比肩。

  既然关羽之“义”是封建统治者吹捧出来的,为什么民间也奉行不悖呢?这当与唐宋直至明清时代的社会组织变化有关。《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载关羽同刘备曾 “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小说据此衍化出一系列的义举,如桃园三结义、千里走单骑、义释曹孟德等。清初毛宗岗更是对此推崇备至,认为关羽“报主之志坚”, “酬恩之义重”,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究其原因,与社会的深刻变化有关。

  明清时期,城市无业游民与帮工日益增多,为了增强谋事的力量,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帮会。帮会的成员来自五湖四海与异姓诸家,较难纯粹利用原先的血缘乡里关系 作为维系的纽带,往往转用江湖义气作为团聚的手段,称兄道弟的异姓兄弟多了,这得通过结义的形式聚会一起,就是拉帮结派或秘密会社聚众的一种常见手段。异 姓结为金兰,即使生不同姓,居不同里,也可生死与共、亲如一家。刘、关、张结盟时发出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桃园结义誓言,就是明清之际这种社会关系的反映。

TOP

关羽对后世的影响

从上面的纵向发展来看,可以看出关羽被后世尊为“武圣”,与孔子并驾齐驱。关羽被尊为“武圣”,对整个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维护统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统治者利用关羽形象来笼络人心,宣扬忠义思想,并寄望群臣效仿关羽忠君爱国以巩固统治。

TOP

关羽崇拜现象在生活中的体现

前面我发的几条,既可以看作是关羽对后世的影响,同时也是关羽崇拜现象在生活中的体现。

TOP

关羽崇拜现象在生活中的体现

关羽在民间一直作为神灵被供奉,在中唐以前,仅限于荆州一带将关羽作为神灵供奉。到了唐末五代时期,关羽开始被大范围地尊为神灵并受到民间供奉。各地兴建关帝庙,

TOP

关羽崇拜现象在生活中的体现

兵家尊为武圣
    关羽的一生是以忠贞、守义、勇猛和武艺高强著称,故兵家对其都很推祟。统帅领兵治军,将校率卒打仗,凡争战之事,不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都希望自己的将校兵卒武艺高强,英勇顽强,关羽便被树为榜样而尊为武圣。北宋时期梁山泊农民起义军,为了争取关羽的后裔“大刀关胜”上山入伙,以壮大起义军的声威,振奋兵卒的士气,首领宋江情愿让出自己坐的第一把椅子。以后,元末以刘福通为首的红巾农民起义军和明末高迎样、李自成、张献忠为领袖的农民起义军,直到太平天国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都十分崇敬关羽。太平天国起义军编印了一本名为《天情道理书》的小册子,书后附有东王杨秀清褒奖天国弟妹的51首诗,其中就有十多首是以关羽等蜀汉勇将来比拟天国的英雄们:“古称关(羽)赵(云)最英雄,天国英雄志亦同”;“扫清世间妖百万,英雄胜比汉关(羽)张(飞)”等。有些地方将敬奉关羽的庙宇称为武庙,庙内将关羽和岳飞合祀亦称为“双关庙”,民间说法,岳飞乃忠义神武的关公转世。有意思的是在民国3年(1914),袁世凯把持的北洋政府还下令在北京鼓楼西兴建关岳庙,将关公与岳飞合祀,祈望他的北洋军将领能与关羽一样勇武善战,常胜不败。

TOP

关羽崇拜现象在生活中的体现

商界奉为财神
    在香港、澳门以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华人、华侨集中经商的地方,几乎各大公司、各家商号、店铺均敬奉有关公的神像,商民们视关羽为能够招财进宝,庇护商贾的财神。内地商人敬奉关羽始于明代末期,清代和民国时期更为盛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皆有境外客商云集,而晋商更是独领风骚,数量多且分布广。聚于一地的同籍客商多以成立“商会”和建立“会馆”的方式相联络,为其自身利益服务。各地商会敬奉的主神便是关公,会馆建筑的格局则完全仿照关帝庙的式样。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的建立,特别是信仰自由和政治环境的宽松,大量私营个体商户和非国有经济的商家又请出关羽这位尊神作为心理依托,期望能保佑自己生意兴隆,常交好运。位于运城火车站广场西侧的“关公大酒店”是一家由私人投资开办的综合性住宿餐饮业,总经理张小别与关羽同乡,他不仅以关公为大酒店的名称,还在接待大厅特设装饰精美的神龛,内置关公全身沉香木雕像,除关公祭日、传统节日在神龛前摆设供品,虔诚乞灵外,每日酒店开门,都要由保安门卫向关公神像上香行礼,天天如此,从不间断,还要求所有工作人员熟知关公生平事迹,学习关公的忠诚守义和敬业精神,这在本区商界中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TOP

关羽崇拜现象在生活中的体现

护民伏魔尊者
    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是明万历年间的事。此后,关公不仅成为封建朝廷官方祭祀的神祗,而且成了民间百姓供奉的神明。清初史学家兼考古学家赵翼在其《陔余丛考》中说:“今且南极岭表,北极寒坦,凡儿童妇女,无有不震其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不朽。”在平民百姓的心目中,在世的关羽是一个忠勇神武、义气千秋的英雄好汉;死后的关羽亦是一位镇静方隅,肃清中外,降妖伏魔的威神。唯有敬奉关公,才能够逢凶化吉,遇难呈样,保一家安康,四季昇平。

TOP

关羽崇拜现象在生活中的体现

佛道两教护法
    佛门尊关公为护法伽蓝神清乾隆版《关帝志•灵异•建玉泉》中记载,隋开皇十二年(592),当阳天台智者夜梦关公显灵,承诺“吾当为力建一刹供护佛法”,并大施威力促玉泉寺成,关公受五戒,遂为此寺伽蓝神。伽蓝,是梵文的音译,意为“众园”或者“憎院”,本指佛教寺院,后亦称寺院的护法神为伽蓝。考证其它史籍,《佛祖统记•智者传》云:智者名叫智顗.(539—597),是佛教天台宗创立者,世称“天台大师”,开皇十三、十四年(593—594)曾在荆州玉泉寺演说宋代以后,关公由一家寺院(或佛教一宗)的护法神一跃而为整个中国佛教护法神,各家寺院都把关公请进自己的门槛。杭州的灵隐寺、山西五台山一些寺院及交城县的天宁寺均有关公神像,就连北京著名的喇嘛庙一雍和宫,也在西跨院中辟有关帝殿,供奉着一尊制作精美的关公铜铸坐像。
    道徒敬关公为“义勇武安王”“义勇武安王’’虽是宋真宗赵恒于大中祥符七年(1014)赐给关公的封号,事情的起因却与道教徒推崇关羽有密切关系,是中国道教祭奉关羽的开始。据《关帝圣迹图志全集》和《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载,大中祥符七年,解州刺史表奏朝廷,解州盐池发生灾变,水不生盐。神宗遣使至解州城隆庙祈祷,梦中得知是蚩尤作怪。皇帝派人从信州龙虎山诏来张天师收伏蚩尤。张天师荐举最英勇的蜀汉关将军“必成其功”。后由关羽在解池与蚩尤大
战七日,斩杀蚩尤,使盐池水复生盐。张天师原指东汉时期“五斗米道”的创始人张陵。“天师”之称始于魏晋,是道教徒对张陵的尊称。与其它教派不同的是“五斗米道”的道首是世袭罔替,张陵的子子孙孙都能继承天师之位,故张天师就成了历代天师的通称。关公斩杀蚩尤本是荒诞无稽的神话传说故事,但宋真宗时期的道教首领张天师第一次请关羽出来降妖除怪,开始把关公拉进道家的教门,以后的道教信徒也都尊崇关羽了。

TOP

关羽崇拜现象在生活中的体现

会门义气象征
    关羽的形象为中国历代封建社会广大中、下层群众所拥戴。到了民国时期,一些民间团体、帮会组织都十分敬仰关羽的精神和品格,赞颂他的忠义与武勇,有所谓“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的说法,以关羽的忠义作为团结内部的纽带。清末民初的义和团、白莲教、天地会、哥老会、青红(洪)帮、三合会等,都特别敬重关羽。哥老会行开山式,必于深山古庙之处,择黄道吉日,场中正面墙上祀关羽等神。三合会的各处分所均祀羽,其入会仪式既庄重又神密,择一密室,谓之“红花亭”,中祀关羽,额曰“忠义堂”,堂中央置剪刀、桃枝,剪刀谓可剪开蔽空之暗云,桃枝则表示刘备、关羽、张飞结义之意。

TOP

TOP

关羽的个人缺陷不等同于关羽崇拜的负面影响吧!这一点我们是否有误?调查者给的意见是应该全面考察关羽,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