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N荣誉志愿者
- 宝葫芦
- 3202
|
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18 15:41 显示全部帖子
张佩国:中国乡村革命研究中的叙事困境
中国乡村革命研究中的叙事困境 | 作者:中国乡村革命研究中的叙事困境 | 作者:张佩国 转贴自: 点击数:830 加入时间:2008-9-12 上午 02:24:26 | 中国乡村革命研究中的叙事困境 ——以“土改”研究文本为中心
在革命史学的编史学范式下,革命曾成为近代中国史的中心事件。基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定论,“三座大山”的社会矛盾论也成为革命编史学的基本理论前提。就农村社会而言,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自然成为革命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根本任务也就在于土地革命。而李泽厚、刘再复的“告别革命”论(注:参见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天地图书出版公司,香港,1993年。),作为一种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其背后隐含的现代性价值关怀当然不能否定,但任何严肃的实证研究都不会轻易同意这样的价值预设。在那里,革命不是作为一种社会实践,仅仅是作为一种话语存在的,革命在价值层面被悬置了。近年来,在实证取向的社会史研究中,革命也被边缘化了。周锡瑞(Esherick)认为,在现代化范式中,革命对于目前的中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探求革命的社会起源对于那些想理解过去的人们仿佛就不太重要了;当然,也应该摆脱那种以革命为主题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但是,“在使革命脱离中心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忘记它,或把它当作某个碰巧一起来祸害中国人民的外部事件”(注:周锡瑞:《把社会、经济、政治放回20世纪中国史》,《中国学术》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02页。)。实证取向的社会历史研究文本虽然没有那么鲜明的价值预设,但将革命从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中心移开,与历史事实也有很大偏差,毕竟革命在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在我看来,“革命”研究面临着诸多的叙事困境,如“革命”与“现代化”叙事的两难,革命研究中的官方表达与实践逻辑的背离,地主与农民的对立,国家权力与村落社会的二元解释,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先看“革命”范式与现代化范式的二难困境。在中国史学界,可以说自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史大论战以后,革命史学曾成为近代中国史编史学的主流范式,革命成为近代史的中心事件。而近年来兴起的现代化范式却从对立的另一极做出了对中国革命的否定性解释,革命被边缘化了。对土地改革的研究就充分显露了革命与现代化范式的两难境地。在革命史学的解释体系中,土地改革的积极意义被凸显,如韩丁(William Hinton)的名著《翻身》,将土地改革描绘成世代受经济盘剥和文化压迫的农民翻身求解放的史诗性事件,而Edward Friedman、Paul Pickowicz和Mark Selden所著《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Chinese Village, Socialist State)(注:《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Chinese Village, Socialist State)一书英文版由耶鲁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中文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01年12月出版。)一书,其结论则是土地改革及其后的集体化不但没有解放农民,给贫苦农民以权力,反而将乡村中的权力交给了地痞和懒汉,即是说,革命并不意味着被压迫者对压迫阶级的胜利,而是使中国社会的不良分子得以掌权,且使潜存于中国文化中的恶劣习性与态度泛滥成灾。德里克(Arif,Dirlik)认为,在美国汉学界,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学者存在着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即不能“含融贯通旧的中国近代史解释,甚至不愿正视它”。具体到《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这本书,该书的作者们的研究目的之一是,对在美国汉学界有较大影响的《翻身》中所描写的有关中国土改的历史进行质疑。韩丁的描绘显然是理想化了,然而,任何一部质疑其陈述的著作在提供自己的新分析的过程中,应当会对其描述作明确的剖析,指明其错在何处。《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罕有提及韩丁的记述,却径直越过去,给出自己的理解(注:参阅[美]德里克(Arif,Dirlik)《革命之后的史学: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当代危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5年春季卷。)。何以革命范式与现代化范式在对同一社会历史现象的解释中会出现二元对立状态?可以说,两种解释都存在一个问题,即革命范式和现代化范式均是一种价值体系,以此为价值预设的历史解释只能是以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判断,历史事实似乎成了编史学框架可以随意型塑的材料。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历史事实,而是两种绝然对立的价值理念对历史事实的歪曲反映。
“革命”范式固然带有较为强烈的阶级意识,而“现代化”范式则搬用西方社会的现代化经验,并以西方社会价值体系为参照系来比附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明显带有资本主义“文化霸权”的叙事方式。问题的关键在于,要跳出这种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维模式,寻求一种更加科学的解释策略,以此摆脱这一困境。当然,也不应夸大“革命”叙事和“现代化”叙事的对立。从革命和现代化的关系来看,中国的学者可能大多认为两者并不是矛盾的,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即革命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中国革命的目标。我们从表面或者宏观的角度来看,似乎没有任何问题,革命的历史社会学的宏大叙事可以为此提供解释。但如果深入到一些细微的具体问题上,两种宏大叙事的困境就凸显无疑了。例如在农村“土改”和合作化的问题上,虽然我们一般都承认“土改”是中国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一件大事,是一场确确实实的革命,但在“土改”和合作化过程中由于中国各地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包括文化、经济的各个方面,这些改变生产关系的措施并没有带来现代化的直接后果,原因就在于它们与党的其他教条主义的理念结合在一起,如反对市场网络的观念,最后使农村的现代化停滞不前(注:参阅陶鹤山《范式创新与终极关怀——评〈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一书》,载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近代中国研究集刊》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从历史观的宏大叙事视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革命与现代化的辩证关系,但毕竟不能从方法论上整合“革命”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的两难困境。杨念群认为,近代中国史编史学并未出现如德里克所说的从革命范式到现代化范式的根本性转变,只有可能存在一种并列或重叠的解释关系,只不过各自突出诠释的是中国近代社会进程的不同侧面罢了。所以,中国学研究地方史与社区研究的微观取向也只是对革命解释宏大叙事的一种扬弃,可以此为契机构建“中层理论”体系(注:参见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98页。)。是否可以构建“中层理论”还需讨论,但这一认识问题的思路应是可取的。宏大的历史社会学叙事如能融入微观的社区分析中,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整合革命叙事和现代化叙事的两难困境。李康根据自己的研究经验,认为:“在研究共产党的组织动员对农村革命的作用时,不能泛泛地谈意识形态和国内外局势,不妨对党在实施动员时逐步摸索出的一些具体技术细加考究。可以研究这些技术的创造、示范、推广、演变,研究上级、具体执行者和群众之间在这些技术方面彼此作用的过程”(注:李康《西村十五年:从革命走向革命——1938~1952,冀东村庄基层组织机制变迁》,“附论”,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年。)。这样的微观研究很难说究竟是属于革命叙事还是属于现代化叙事,只能说这一研究策略突破了上述两种叙事的价值预设,真正从革命的发生学机制上去解释其由以发生的内在逻辑。正如周锡瑞所说,真正的革命的发展似乎是一个更具条件的过程,它需要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受到检验(注:Echerick,J.1998,Revolution in aFeudal Fortress:Yangjiagou,,Mizhi County,Shanxi,1937~1948,Modern China,Vol.4P.368~370.)。
在“革命”编史学的叙事中,关于土地改革的官方表达与实践逻辑存在着背离,其解释的困境是“革命”编史学自身所无法克服的。黄宗智揭示了“土改”的“表述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二者之间的背离(注:参见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述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国外社会学》1998年第4、5期合刊(晋军译自Modern China,V21,1995,1)。),仅是就“土改”的实践构造而言的,没有清理革命史学叙事的内在矛盾。韩丁的《翻身——一个中国村庄的革命纪实》和克鲁柯夫妇的《十里店——一个中国村庄的群众运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是任何研究“土改”的学者所不能越过去的。韩丁特别界定了“翻身”的意义:“对于中国几亿天地和少地的农民来说,这意味着站起来,打碎地主的枷锁,获得土地、牲畜、农具和房屋。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还意味着破除迷信,学习科学;意味着扫除文盲,读书识字;意味着不再把妇女视为男人的财产,而建立男女平等关系;意味着废除委派村吏,代之以选举产生的乡村政权机构。总之,它意味着进入一个新世界”(注:韩丁:《翻身——一个中国村庄的革命记实》,“关于‘翻身’一词的说明”,北京出版社,1980年。)。这种所谓的“表述性现实”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类型”,“土改”的现实构造却与之有相当大的距离。
黄宗智的解释策略当然可以有效地突破这种叙事困境,但不能说明“革命”编史学为什么没有摆脱这一困境。在“革命”编史学的文本中,当“土改”的客观性现实与表述性现实发生矛盾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是客观性现实不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表述性现实,客观性现实服从表述性现实的构架。韩丁书中描述的“贫农”老堆金在分“浮财”时仅得到一口缸,“翻身了吗?”有几个人这样问他,“翻了个空身”,老堆金一边回答,一边指了指那口大缸。他被自己这句俏皮话逗得哈哈大笑。“翻了一个空身”,意思就是说,在翻身运动中什么也没得到!老堆金的故事在上述关于“翻身”的理想类型中是得不到解释的。该书的这种叙事困境比比皆是。又如,韩丁以“革命”编史学的叙事说明近代中国农村的土地占有呈现了集中化的格局,地主与贫苦农民的阶级对立极其尖锐;而具体到所描述的山西省潞城县张庄及附近地区的土地占有状况,则是较为分散,地主、富农较少,中农是农村社会的主体,以至于县委书记在“土改”工作队出发前,向他们下令说:“找不到地主就没有饭吃!”对于个中原因,韩丁归结为“张庄的农民比别处的人要幸运些”以及该地土地的贫瘠(注:韩丁:《翻身——一个中国村庄的革命记实》,北京出版社,1980年,第170页、第27~28页。)。这样的解释是苍白无力的,土地占有的分散化在近代中国农村是一个普遍现象(注:参阅章有义:《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地权分配的再估计》,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期。),“张庄的农民比别处的人更幸运些”只是一厢情愿的解释;而该地土地贫瘠也许是一个客观事实,但以此作为该地土地分散的特殊原因则是不可取的,因为土地的贫瘠在华北地区至少是较为普遍的。面对“土改”过程中的客观性现实,革命史学只能将其解释为革命实践的经验、教训、偏差,而这绝对不能否定“土改”的积极意义。所谓“偏差”和农民落后的“封建意识”倒更接近“土改”的客观性现实,而所谓支援了解放战争、农民翻身过上幸福生活,却较多地来自宏观的统计资料和官方的动员式话语。这也是我们所看到的国内“革命”编史学惯用的解释技巧。
“地主与农民的阶级对立”的叙事困境在有关土地革命的研究文本中更是屡见不鲜。“土改”过程中的阶级斗争话语当然是中国共产党动员农民的权力资源,访贫问苦中的“挖穷根”、开斗争大会时的呼口号(诸如“打倒地主阶级”、“坚决镇压反革命”之类),是“土改”革命实践构造的内在组成部分。问题是,事后的研究工作再以这种话语进行文本的叙事,就值得反思了。在“革命”叙事模式中,地主与农民的阶级对立是引发革命的根本原因,这种解释与包括“封建主义”论、“资本主义萌芽”论在内的“经济决定论”学术范式有内在的联系。“封建主义论”者强调封建生产关系下地主与农民之间冲突的中心地位,而帝国主义加剧了阶级矛盾,从而引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阶级革命。“资本主义萌芽”论者尽管强调帝国主义如何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充分发展,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仍占显著的优势,共产党正是被剥削阶级的组织代表,故此说明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有着深层的社会经济动因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注:参阅[美]黄宗智:《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1期。)。
“现代化”的叙事在这一方面的工作,似乎没有“革命”叙事中那样强烈的价值判断(所谓“阶级立场”),但“地主与农民”的二元分析模式仍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解释策略(注:参阅[美]亨廷顿:《转变中社会的政治秩序》,江炳伦中译本,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83年;[美]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美]斯科克波尔(Theda Skocpol)《国家与社会革命》,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8年;[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1987年;[美]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年;[美]胡素珊《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何高潮《地主·农民·共产党——社会博弈论分析》,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7年。)。斯科特的“伦理经济论”虽然强调村落中的道德因素和习俗等地方性制度对农民经济行为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但仍采用“地主与农民”的二元解释模式。“伦理经济论”包括三条基本道德原则,一是“有来有往”的互利规范,二是“生存的权利”,三是“安全第一原则”。在这种伦理经济下,农民与地主的关系是通过“庇护—依附”关系来维系的,地主作为庇护者要受到保证农民生存权利的道德约束,而农民作为依附者则受“有来有往”这样的道德规范约束。地主不仅不会过分剥削农民,反而会在农民生存有困难时帮助他们,农民也会在平时主动为地主从事不要报酬的劳动。乡村社区中的血缘、家族、宗教、集市等正式和非正式的关系、制度、组织的操作,都在不同层次上反映了农民的这种“道义经济”原则(注:[美]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中译本,第16~43页、第202~247页。)。在“革命”叙事的阶级斗争话语中,上述现象可能被解释为地主的“假仁慈”和对贫苦农民的劳役地租剥削。而“伦理经济论”显然是将乡村社会秩序理想化了,从中可以看出“乡绅支配论”的印迹。农民日常生活的逻辑中确实存在着如斯科特所说的三条道德原则,这样的道德原则是村落社会的习俗和习惯法;但在土地占有甚为分散的近代中国乡村社会,所谓“地主与农民”的分化至少是不明显的。在“土改”过程中,相当多的村落几乎找不到几户象样的所谓“地主”,“土改”时各地的“地方特殊论”也不能说全无根据(注:参阅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中央编译出版社,北京,1996年,第102页。)。
我倾向于斯科特对乡村社会的总体解释,但不同意他的“地主与农民”的结构主义解释模式。我也不太同意与斯科特有过争论的波普金的“理性的农民”的解释模式(注:Samuel L. Popkin, The Rational Peasa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9.),但对于其中“理性选择”理论所显示的个体主义方法还是持赞成态度的,至少我在波普金的文本中看不到“地主与农民”这样的结构主义假设。这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伦理经济论”结构主义解释的不足,从而跳出这一二元叙事的困境。
“土改”本身是一场共产党发起的旨在变革乡村社会秩序的革命,于是,大多数研究文本将国家权力与村落社区的互动关系作为考察的主体框架(注:Elizabeth J. Perry, Rebels and Revolutionaries in North China,1845~1945,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lifornia, 1980. Yungfa Chen, Making Revolution, the Communist Movement in Eastern and Central China,1937~1945,University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1986. Chan, Anita, Richard Madson and Jonathan Unger, Chen Villege : The Recent History of a Peasant Community in Mao's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黄树民:《林村的故事》,张老师出版社(台北),1994年;[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郭于华《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一种权力实践的解释——陕北骥村的仪式与社会变迁研究》,载同氏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科文献出版社,1999年;胡宗泽:《华北地方权力的变迁——1937~1948年十里店资料的再分析》,载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其实,这也是一种叙事困境。前述《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一书,从书名就可看出这一叙事取向,即“乡村是中国的,国家是社会主义的,从而,社会主义便体现了一种外部力量对中国乡村的侵略。”以至于关于“土改”的这些研究文本中,国家的仪式、权力、话语向乡村社会的渗透以及乡村社会的反应,成了所描述的主要“社会事实”。这是一种“国家——社会”二元化的解释模式,是西欧经验,我们不可以直接拿过来作为方法论用于中国社会研究。这一二元界定是一个理论假设,是否具有可证伪性?如果我们在文本中去证实它,没有一个批判反思,就很成问题。
更加合理的解释应是深入乡土社会内部去观察、理解农民经济行为的现实空间。罗红光在关于陕北米脂县杨家沟的社会人类学研究中,就据此以村民生活脉络中的“生活关系”来取代“生产关系”概念,因为杨家沟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实际感受的是基于伦理观念的交换、协作关系,这是本来存在的社会事实,而不是历史学家从“生产关系”概念出发所建构的“所谓社会事实”(注:参阅罗红光:《不等价交换——围绕财富的劳动与消费》,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1~52页。)。就“土改”的客观社会历史事实而言,我们当然不能否认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正式制度安排,但是,这些正式制度安排理应、实际上也确实受到村落社会地方性制度的制约。这就要求研究者应从结构主义的外在视角转向个体主义的参与式观察,真正揭示生活在地方社会中的农民眼中的“土改”到底是什么样子,并力图从地方性的日常叙事中发现“革命”的宏富社会历史内涵。
而在以往有关“土改”的大部分研究文本中,却充斥了“社会结构决定论”或“历史决定论”的结构主义解释(注:参阅何高潮:《地主·农民·共产党——社会博弈论分析》,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7年,第22页;李康:《西村十五年:从革命走向革命——1938~1952,冀东村庄基层组织机制变迁》,“附论”,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年。)。我们尽管可以从韩丁的《翻身——一个中国村庄的革命记实》和克鲁柯夫妇的《十里店——一个中国村庄的群众运动》这样的记实文学作品中看到鲜活的人物、复杂的事件和动态的过程,但作者并无方法论个体主义的理性意识,也未能提炼出富有解释力的理论概括。李康、方惠蓉关于“土改”的研究文本(注:方惠蓉:《“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西村农民土地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载杨念群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再现了农民日常生活的话语表达和社会记忆,他们的观察视角似乎较为关注国家权力和村落社会的互动,而并未从“他者”的世界再现“土改”作为一种革命实践的内在逻辑。如果更多地采用社会人类学的“在地”式观察视角,从农民日常生活的逻辑出发来认识“土改”发生的社会历史空间,可能会更为全面地再现“土改”的实践构造。
原载《中国农史》2003年第3期 | 转贴自: 点击数:830 加入时间:2008-9-12 上午 02:24:26 | 中国乡村革命研究中的叙事困境 ——以“土改”研究文本为中心
在革命史学的编史学范式下,革命曾成为近代中国史的中心事件。基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定论,“三座大山”的社会矛盾论也成为革命编史学的基本理论前提。就农村社会而言,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自然成为革命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根本任务也就在于土地革命。而李泽厚、刘再复的“告别革命”论(注:参见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天地图书出版公司,香港,1993年。),作为一种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其背后隐含的现代性价值关怀当然不能否定,但任何严肃的实证研究都不会轻易同意这样的价值预设。在那里,革命不是作为一种社会实践,仅仅是作为一种话语存在的,革命在价值层面被悬置了。近年来,在实证取向的社会史研究中,革命也被边缘化了。周锡瑞(Esherick)认为,在现代化范式中,革命对于目前的中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探求革命的社会起源对于那些想理解过去的人们仿佛就不太重要了;当然,也应该摆脱那种以革命为主题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但是,“在使革命脱离中心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忘记它,或把它当作某个碰巧一起来祸害中国人民的外部事件”(注:周锡瑞:《把社会、经济、政治放回20世纪中国史》,《中国学术》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02页。)。实证取向的社会历史研究文本虽然没有那么鲜明的价值预设,但将革命从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中心移开,与历史事实也有很大偏差,毕竟革命在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在我看来,“革命”研究面临着诸多的叙事困境,如“革命”与“现代化”叙事的两难,革命研究中的官方表达与实践逻辑的背离,地主与农民的对立,国家权力与村落社会的二元解释,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先看“革命”范式与现代化范式的二难困境。在中国史学界,可以说自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史大论战以后,革命史学曾成为近代中国史编史学的主流范式,革命成为近代史的中心事件。而近年来兴起的现代化范式却从对立的另一极做出了对中国革命的否定性解释,革命被边缘化了。对土地改革的研究就充分显露了革命与现代化范式的两难境地。在革命史学的解释体系中,土地改革的积极意义被凸显,如韩丁(William Hinton)的名著《翻身》,将土地改革描绘成世代受经济盘剥和文化压迫的农民翻身求解放的史诗性事件,而Edward Friedman、Paul Pickowicz和Mark Selden所著《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Chinese Village, Socialist State)(注:《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Chinese Village, Socialist State)一书英文版由耶鲁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中文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01年12月出版。)一书,其结论则是土地改革及其后的集体化不但没有解放农民,给贫苦农民以权力,反而将乡村中的权力交给了地痞和懒汉,即是说,革命并不意味着被压迫者对压迫阶级的胜利,而是使中国社会的不良分子得以掌权,且使潜存于中国文化中的恶劣习性与态度泛滥成灾。德里克(Arif,Dirlik)认为,在美国汉学界,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学者存在着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即不能“含融贯通旧的中国近代史解释,甚至不愿正视它”。具体到《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这本书,该书的作者们的研究目的之一是,对在美国汉学界有较大影响的《翻身》中所描写的有关中国土改的历史进行质疑。韩丁的描绘显然是理想化了,然而,任何一部质疑其陈述的著作在提供自己的新分析的过程中,应当会对其描述作明确的剖析,指明其错在何处。《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罕有提及韩丁的记述,却径直越过去,给出自己的理解(注:参阅[美]德里克(Arif,Dirlik)《革命之后的史学: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当代危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5年春季卷。)。何以革命范式与现代化范式在对同一社会历史现象的解释中会出现二元对立状态?可以说,两种解释都存在一个问题,即革命范式和现代化范式均是一种价值体系,以此为价值预设的历史解释只能是以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判断,历史事实似乎成了编史学框架可以随意型塑的材料。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历史事实,而是两种绝然对立的价值理念对历史事实的歪曲反映。
“革命”范式固然带有较为强烈的阶级意识,而“现代化”范式则搬用西方社会的现代化经验,并以西方社会价值体系为参照系来比附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明显带有资本主义“文化霸权”的叙事方式。问题的关键在于,要跳出这种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维模式,寻求一种更加科学的解释策略,以此摆脱这一困境。当然,也不应夸大“革命”叙事和“现代化”叙事的对立。从革命和现代化的关系来看,中国的学者可能大多认为两者并不是矛盾的,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即革命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中国革命的目标。我们从表面或者宏观的角度来看,似乎没有任何问题,革命的历史社会学的宏大叙事可以为此提供解释。但如果深入到一些细微的具体问题上,两种宏大叙事的困境就凸显无疑了。例如在农村“土改”和合作化的问题上,虽然我们一般都承认“土改”是中国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一件大事,是一场确确实实的革命,但在“土改”和合作化过程中由于中国各地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包括文化、经济的各个方面,这些改变生产关系的措施并没有带来现代化的直接后果,原因就在于它们与党的其他教条主义的理念结合在一起,如反对市场网络的观念,最后使农村的现代化停滞不前(注:参阅陶鹤山《范式创新与终极关怀——评〈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一书》,载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近代中国研究集刊》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从历史观的宏大叙事视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革命与现代化的辩证关系,但毕竟不能从方法论上整合“革命”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的两难困境。杨念群认为,近代中国史编史学并未出现如德里克所说的从革命范式到现代化范式的根本性转变,只有可能存在一种并列或重叠的解释关系,只不过各自突出诠释的是中国近代社会进程的不同侧面罢了。所以,中国学研究地方史与社区研究的微观取向也只是对革命解释宏大叙事的一种扬弃,可以此为契机构建“中层理论”体系(注:参见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98页。)。是否可以构建“中层理论”还需讨论,但这一认识问题的思路应是可取的。宏大的历史社会学叙事如能融入微观的社区分析中,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整合革命叙事和现代化叙事的两难困境。李康根据自己的研究经验,认为:“在研究共产党的组织动员对农村革命的作用时,不能泛泛地谈意识形态和国内外局势,不妨对党在实施动员时逐步摸索出的一些具体技术细加考究。可以研究这些技术的创造、示范、推广、演变,研究上级、具体执行者和群众之间在这些技术方面彼此作用的过程”(注:李康《西村十五年:从革命走向革命——1938~1952,冀东村庄基层组织机制变迁》,“附论”,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年。)。这样的微观研究很难说究竟是属于革命叙事还是属于现代化叙事,只能说这一研究策略突破了上述两种叙事的价值预设,真正从革命的发生学机制上去解释其由以发生的内在逻辑。正如周锡瑞所说,真正的革命的发展似乎是一个更具条件的过程,它需要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受到检验(注:Echerick,J.1998,Revolution in aFeudal Fortress:Yangjiagou,,Mizhi County,Shanxi,1937~1948,Modern China,Vol.4P.368~370.)。
在“革命”编史学的叙事中,关于土地改革的官方表达与实践逻辑存在着背离,其解释的困境是“革命”编史学自身所无法克服的。黄宗智揭示了“土改”的“表述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二者之间的背离(注:参见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述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国外社会学》1998年第4、5期合刊(晋军译自Modern China,V21,1995,1)。),仅是就“土改”的实践构造而言的,没有清理革命史学叙事的内在矛盾。韩丁的《翻身——一个中国村庄的革命纪实》和克鲁柯夫妇的《十里店——一个中国村庄的群众运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是任何研究“土改”的学者所不能越过去的。韩丁特别界定了“翻身”的意义:“对于中国几亿天地和少地的农民来说,这意味着站起来,打碎地主的枷锁,获得土地、牲畜、农具和房屋。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还意味着破除迷信,学习科学;意味着扫除文盲,读书识字;意味着不再把妇女视为男人的财产,而建立男女平等关系;意味着废除委派村吏,代之以选举产生的乡村政权机构。总之,它意味着进入一个新世界”(注:韩丁:《翻身——一个中国村庄的革命记实》,“关于‘翻身’一词的说明”,北京出版社,1980年。)。这种所谓的“表述性现实”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类型”,“土改”的现实构造却与之有相当大的距离。
黄宗智的解释策略当然可以有效地突破这种叙事困境,但不能说明“革命”编史学为什么没有摆脱这一困境。在“革命”编史学的文本中,当“土改”的客观性现实与表述性现实发生矛盾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是客观性现实不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表述性现实,客观性现实服从表述性现实的构架。韩丁书中描述的“贫农”老堆金在分“浮财”时仅得到一口缸,“翻身了吗?”有几个人这样问他,“翻了个空身”,老堆金一边回答,一边指了指那口大缸。他被自己这句俏皮话逗得哈哈大笑。“翻了一个空身”,意思就是说,在翻身运动中什么也没得到!老堆金的故事在上述关于“翻身”的理想类型中是得不到解释的。该书的这种叙事困境比比皆是。又如,韩丁以“革命”编史学的叙事说明近代中国农村的土地占有呈现了集中化的格局,地主与贫苦农民的阶级对立极其尖锐;而具体到所描述的山西省潞城县张庄及附近地区的土地占有状况,则是较为分散,地主、富农较少,中农是农村社会的主体,以至于县委书记在“土改”工作队出发前,向他们下令说:“找不到地主就没有饭吃!”对于个中原因,韩丁归结为“张庄的农民比别处的人要幸运些”以及该地土地的贫瘠(注:韩丁:《翻身——一个中国村庄的革命记实》,北京出版社,1980年,第170页、第27~28页。)。这样的解释是苍白无力的,土地占有的分散化在近代中国农村是一个普遍现象(注:参阅章有义:《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地权分配的再估计》,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期。),“张庄的农民比别处的人更幸运些”只是一厢情愿的解释;而该地土地贫瘠也许是一个客观事实,但以此作为该地土地分散的特殊原因则是不可取的,因为土地的贫瘠在华北地区至少是较为普遍的。面对“土改”过程中的客观性现实,革命史学只能将其解释为革命实践的经验、教训、偏差,而这绝对不能否定“土改”的积极意义。所谓“偏差”和农民落后的“封建意识”倒更接近“土改”的客观性现实,而所谓支援了解放战争、农民翻身过上幸福生活,却较多地来自宏观的统计资料和官方的动员式话语。这也是我们所看到的国内“革命”编史学惯用的解释技巧。
“地主与农民的阶级对立”的叙事困境在有关土地革命的研究文本中更是屡见不鲜。“土改”过程中的阶级斗争话语当然是中国共产党动员农民的权力资源,访贫问苦中的“挖穷根”、开斗争大会时的呼口号(诸如“打倒地主阶级”、“坚决镇压反革命”之类),是“土改”革命实践构造的内在组成部分。问题是,事后的研究工作再以这种话语进行文本的叙事,就值得反思了。在“革命”叙事模式中,地主与农民的阶级对立是引发革命的根本原因,这种解释与包括“封建主义”论、“资本主义萌芽”论在内的“经济决定论”学术范式有内在的联系。“封建主义论”者强调封建生产关系下地主与农民之间冲突的中心地位,而帝国主义加剧了阶级矛盾,从而引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阶级革命。“资本主义萌芽”论者尽管强调帝国主义如何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充分发展,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仍占显著的优势,共产党正是被剥削阶级的组织代表,故此说明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有着深层的社会经济动因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注:参阅[美]黄宗智:《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1期。)。
“现代化”的叙事在这一方面的工作,似乎没有“革命”叙事中那样强烈的价值判断(所谓“阶级立场”),但“地主与农民”的二元分析模式仍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解释策略(注:参阅[美]亨廷顿:《转变中社会的政治秩序》,江炳伦中译本,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83年;[美]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美]斯科克波尔(Theda Skocpol)《国家与社会革命》,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8年;[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1987年;[美]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年;[美]胡素珊《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何高潮《地主·农民·共产党——社会博弈论分析》,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7年。)。斯科特的“伦理经济论”虽然强调村落中的道德因素和习俗等地方性制度对农民经济行为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但仍采用“地主与农民”的二元解释模式。“伦理经济论”包括三条基本道德原则,一是“有来有往”的互利规范,二是“生存的权利”,三是“安全第一原则”。在这种伦理经济下,农民与地主的关系是通过“庇护—依附”关系来维系的,地主作为庇护者要受到保证农民生存权利的道德约束,而农民作为依附者则受“有来有往”这样的道德规范约束。地主不仅不会过分剥削农民,反而会在农民生存有困难时帮助他们,农民也会在平时主动为地主从事不要报酬的劳动。乡村社区中的血缘、家族、宗教、集市等正式和非正式的关系、制度、组织的操作,都在不同层次上反映了农民的这种“道义经济”原则(注:[美]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中译本,第16~43页、第202~247页。)。在“革命”叙事的阶级斗争话语中,上述现象可能被解释为地主的“假仁慈”和对贫苦农民的劳役地租剥削。而“伦理经济论”显然是将乡村社会秩序理想化了,从中可以看出“乡绅支配论”的印迹。农民日常生活的逻辑中确实存在着如斯科特所说的三条道德原则,这样的道德原则是村落社会的习俗和习惯法;但在土地占有甚为分散的近代中国乡村社会,所谓“地主与农民”的分化至少是不明显的。在“土改”过程中,相当多的村落几乎找不到几户象样的所谓“地主”,“土改”时各地的“地方特殊论”也不能说全无根据(注:参阅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中央编译出版社,北京,1996年,第102页。)。
我倾向于斯科特对乡村社会的总体解释,但不同意他的“地主与农民”的结构主义解释模式。我也不太同意与斯科特有过争论的波普金的“理性的农民”的解释模式(注:Samuel L. Popkin, The Rational Peasa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9.),但对于其中“理性选择”理论所显示的个体主义方法还是持赞成态度的,至少我在波普金的文本中看不到“地主与农民”这样的结构主义假设。这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伦理经济论”结构主义解释的不足,从而跳出这一二元叙事的困境。
“土改”本身是一场共产党发起的旨在变革乡村社会秩序的革命,于是,大多数研究文本将国家权力与村落社区的互动关系作为考察的主体框架(注:Elizabeth J. Perry, Rebels and Revolutionaries in North China,1845~1945,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lifornia, 1980. Yungfa Chen, Making Revolution, the Communist Movement in Eastern and Central China,1937~1945,University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1986. Chan, Anita, Richard Madson and Jonathan Unger, Chen Villege : The Recent History of a Peasant Community in Mao's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黄树民:《林村的故事》,张老师出版社(台北),1994年;[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郭于华《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一种权力实践的解释——陕北骥村的仪式与社会变迁研究》,载同氏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科文献出版社,1999年;胡宗泽:《华北地方权力的变迁——1937~1948年十里店资料的再分析》,载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其实,这也是一种叙事困境。前述《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一书,从书名就可看出这一叙事取向,即“乡村是中国的,国家是社会主义的,从而,社会主义便体现了一种外部力量对中国乡村的侵略。”以至于关于“土改”的这些研究文本中,国家的仪式、权力、话语向乡村社会的渗透以及乡村社会的反应,成了所描述的主要“社会事实”。这是一种“国家——社会”二元化的解释模式,是西欧经验,我们不可以直接拿过来作为方法论用于中国社会研究。这一二元界定是一个理论假设,是否具有可证伪性?如果我们在文本中去证实它,没有一个批判反思,就很成问题。
更加合理的解释应是深入乡土社会内部去观察、理解农民经济行为的现实空间。罗红光在关于陕北米脂县杨家沟的社会人类学研究中,就据此以村民生活脉络中的“生活关系”来取代“生产关系”概念,因为杨家沟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实际感受的是基于伦理观念的交换、协作关系,这是本来存在的社会事实,而不是历史学家从“生产关系”概念出发所建构的“所谓社会事实”(注:参阅罗红光:《不等价交换——围绕财富的劳动与消费》,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1~52页。)。就“土改”的客观社会历史事实而言,我们当然不能否认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正式制度安排,但是,这些正式制度安排理应、实际上也确实受到村落社会地方性制度的制约。这就要求研究者应从结构主义的外在视角转向个体主义的参与式观察,真正揭示生活在地方社会中的农民眼中的“土改”到底是什么样子,并力图从地方性的日常叙事中发现“革命”的宏富社会历史内涵。
而在以往有关“土改”的大部分研究文本中,却充斥了“社会结构决定论”或“历史决定论”的结构主义解释(注:参阅何高潮:《地主·农民·共产党——社会博弈论分析》,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7年,第22页;李康:《西村十五年:从革命走向革命——1938~1952,冀东村庄基层组织机制变迁》,“附论”,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年。)。我们尽管可以从韩丁的《翻身——一个中国村庄的革命记实》和克鲁柯夫妇的《十里店——一个中国村庄的群众运动》这样的记实文学作品中看到鲜活的人物、复杂的事件和动态的过程,但作者并无方法论个体主义的理性意识,也未能提炼出富有解释力的理论概括。李康、方惠蓉关于“土改”的研究文本(注:方惠蓉:《“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西村农民土地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载杨念群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再现了农民日常生活的话语表达和社会记忆,他们的观察视角似乎较为关注国家权力和村落社会的互动,而并未从“他者”的世界再现“土改”作为一种革命实践的内在逻辑。如果更多地采用社会人类学的“在地”式观察视角,从农民日常生活的逻辑出发来认识“土改”发生的社会历史空间,可能会更为全面地再现“土改”的实践构造。
原载《中国农史》2003年第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