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2# 的帖子
评议人:
才让(西北民族大学)
我是没有资格做这个点评的,我虽然生活在西北地区,但是对于保安族方面也不了解,我们学院也没有设立相关的研究所,可是我们接触过一些保安族的人,在西北民族大学里面有保安族的学生,那么我就谈一点自己小小的感受和一些困惑的地方。
第一个钟老师的论文符合我们这个会议的主题,研究了保安族的叙事故事的现代意义,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以前的研究这些问题时可能光从文学的角度、历史的角度、语言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从这样一种民族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那么我觉着这种视角是全新的。虽然这些个故事都是老的,同时这些工作都是新的。他从这样一个视角来新探讨,我觉着非常的有意愿,同时与我们这个会议的主旨是相吻合的。那么我的一些困惑的地方呢,我觉着保安族虽然是一个比较小的民族,但国内的不管是那个民族都是平等的,这样一个小的民族也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这种平等是一种文化的平等对待,我们应该认可它的这种文化。就像曹老师(曹顺庆)讲的,各民族的文化、文学都应该进入中国文学史,这个我是非常的赞同的。那么这个保安族呢我觉着肯定复杂,为什么复杂呢?就是这个民族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这个民族的文化到底应该怎么定义,等等。我觉着现在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民族史在不断的建构起来,现在的知识分子也在不断的建构自己各民族的传统。很多的传统可能不符合,可能建构起来的知识可能与历史是不一样的,但是它与我们的时代可能有一定的关联。
我看到保安族的一位学者在讲,“我们虽然是小民族,但是大文化”,我们的民族为什么是大文化呢?我们的民族里面融合了中亚的伊斯兰文化、西域的突厥文化、蒙古高原的蒙古文化,还有青藏高原的藏文化,当然还有中原地区的汉文化。那么用“融合”这个词汇对不对呢?但是我看到他的这么民族语言的东西之后呢,觉着这样讲也有一定的道理。从它的语言上来讲,词汇中蒙古语基本上占40%,研究语言的专家说,保安族讲的语言是中世界的蒙古语。那么藏语的词汇又占了17%左右,现在是大量的汉语,同时有阿拉伯语,还有古波斯语。所以你说它的这个民族里面没有这些文化成份吗,的确有。但是它的人口仅仅是两万多人,所以我觉着这样一个民族该怎样去定义、去看他的文化,应该讲,我就想我们讲多元性,或者是多样性,同一个民族的文化里面也有多元性。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完全独立的,完全绝对的是与中国的其他的民族文化没有关系,我觉着这可能是中国的民族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各民族的文化之间相互之间存在着交涉,多层面地存在着交涉,从保安族也可以看出。
我们学历史的过去在讲保安族的族源时,早期都讲保安族的族源是蒙古族,是和蒙古族有关系或者蒙古族的一支。后来经过研究,发现和回族有关系。那么现在的研究发现,保安族的学者倾向去自己的民族起源于中亚的色目人。那么这没有文献的资料,主要是一些口碑的资料,但现在有现代科技的支撑,我们研究民族成分和民族遗传基因,现在东乡族学者,不是,保安族学者有一个有力的依据,根据DNA的分析,保安族与中亚民族基因非常地接近。这是从基因上讲的,这就无可辩驳地说明了什么呢?就是色目人的问题。我觉着这是否和历史符合呢,还存在很多质疑的地方。因为民族文化也是存在不断的变迁之中,也在不断的建构之中,这可能也是现代的建构之一,因为宗教信仰的关系,认识上可能更多地倾向于中亚色目人,可能有这样一个关系。
钟老师叙事故事里面讲到的这样一个兄弟情谊,我想钟老师从文学的角度,特别是修复民族记忆的关系讲,同时这里面反映了他们这几个兄弟民族的血缘关系,比如我们知道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都是蒙元帝国的产物,也就是随着蒙古军队来到这个地区,从他们早期血缘上来讲的话,有可能有一定的共同性。所以为什么没有单单讲别的民族讲到这几个呢,那么同地区的藏区、回族呢,因为现在保安族自己也承认他们的族群里面融入了藏族、回族,所以这个我觉着这个历史可能是不是一个特别客观或者标准的叙述,但是与大量的历史总的方向是相吻合的。
另外一个就是讲到,保安族从青海的同仁迁徙到大河家时发生了大规模的民族械斗问题,很多地方的表述并不清晰,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深入的解释,为什么呢?一方面说藏族的文化和中亚的保安族,他同时有藏族的部落给他指路了,保护了他。所以这里面有一个叙述上的矛盾,同一个民族怎么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方面我在镇压,另一方面又在保护。这里面我们需要在表述上更准确一点就更好一点。因为好多的民间的记忆没有历史文本的依据,我觉着最大的冲突可能是在于信仰的差距才导致了生存的艰辛,最终迁徙到了大河家这个地方,发生没发生的大规模的民族械斗,我觉着这还是一个很大的疑惑的事情,实在是个疑惑的事情。我就说这么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