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强调了世界各国各民族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全部文化遗产对于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呼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年,我国的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随着国内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电影作为时代的一面镜子,也反映着这一文化现象,多部电影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影”作为影片的宣传语,形成新世纪电影业的一种新景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新的命名,在中国电影史中却是一个“老友”,中国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任庆泰导演,1905年)就是由谭鑫培主演的京剧电影。之后的许多影片,如《古中国之歌》(京剧,费穆导演,1941年)、《方珍珠》(京韵大鼓、相声,徐昌霖导演,1952年)、《梁山伯与祝英台》(梁祝传说、越剧,桑弧导演,1953年)、《天仙配》(董永传说、黄梅戏,石挥导演,1955年)、《李二嫂改嫁》(吕剧,刘国权导演,1957年)、《刘三姐》(刘三姐歌谣,苏里导演,1960年)、《红楼梦》(越剧,岑范导演,1962年)、《柳毅传书》(柳毅传说,蔡振亚导演,1962年)、《朝阳沟》(豫剧,曾未之导演,1963年)、《阿诗玛》(阿诗玛,刘琼导演,1964年)、《少林寺》(少林功夫,张鑫炎导演,1982年)、《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围棋,段吉顺、佐藤纯弥导演,1982年)、《武林志》(八卦掌,张华勋导演,1983年)、《黄土地》(安塞腰鼓,陈凯歌导演,1985年)、《鼓书艺人》(鼓书,田壮壮导演,1987年)、《太极张三丰》(太极拳,袁和平导演,1993年)、《霸王别姬》(京剧,陈凯歌导演,1993年)、《活着》(皮影,张艺谋导演,1994年)、《变脸》(川剧变脸,吴天明导演,1997年)等,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影片汲取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营养,使一些原生态的、民间的瑰宝重放异彩。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电影中的多种呈现
新世纪中国电影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电影的具体呈现包括以下十类:
(一)民间文学类。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创世史诗、英雄史诗、歌谣、民间笑话、民间谚语、谜语等民间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与一个民族的历史风云变幻、审美情感、喜怒哀乐、现实生活、生存竞争等息息相关。民间文学为艺术创造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主题,成为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电影《嘎达梅林》(冯小宁导演,2002年)改编自蒙古族长篇叙事歌《嘎达梅林》,《赵氏孤儿》(陈凯歌导演,2010年)来源于“赵氏孤儿传说”,《不肯去观音》(张鑫导演,2013年)改编自“观音传说”,《花木兰》(马楚成导演,2009年)改编自“木兰传说”,《忠烈杨家将》(于仁泰导演,2013年)取材于“杨家将传说”,《白蛇传说》(程小东导演,2011年)则脱胎于“白蛇传传说”。
(二)民间音乐类。民间音乐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包括民歌、器乐、歌舞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和民间祭祀仪式音乐等形式。民间音乐真实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情景,生动地表达了他们的情感愿望。哈斯朝鲁的《长调》是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艺术展现。吴天明在遗作《百鸟朝凤》(2012)中,用悲悯的情怀表达了对传统艺术形式“唢呐”的阮思和感怀,刻画了社会变革中新老两代唢呐艺人对艺术信念的坚守,可以说,这部电影也是导演的自画像。反映民间音乐的电影还有《郎在对门唱山歌》(紫阳民歌,章明导演,2011年)、《信天游》(陕北民歌,冯小宁导演,2004年)、《漫瀚调》(漫瀚调,赵国桦导演,2014年)、《天琴》(广西民歌,江秀佳导演,2013年)等。
(三)民间舞蹈类。作为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舞蹈与民众生活关系密切。其内容,有对日常劳动生活的摹写,有对民族历史和传说的演绎,有对爱情的讴歌,还有对丰收、婚礼的欢庆等,是人们灵魂的忠实和率真的表现形式,具有传统审美特征和鲜明的文化属性。《盛世秧歌》(孙小茹导演,2007年)是反映山东商河鼓子秧歌的一部电影,影片以两个男人持续了一生的恩怨为主线,将一个村子两户人家跨越两代的秧歌情涂抹上动感明快的喜剧色彩。张静初主演的影片《花腰新娘》(章家瑞导演,2005年)展示了花腰彝族“龙舞”的独特魅力。
(四)传统戏剧类。中国各地域各民族人民创造的传统戏曲艺术,是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武术等元素的有机综合,将唱、念、做、打融为一体,超脱灵动的时空形态表现出很强的虚拟性。张元导演的《江姐》(京剧,2002年)、杨凡导演的《凤冠情事》(昆曲,2003年)、陈力导演的《爱在廊桥》(寿宁北路戏,2012年)、张艺谋导演的《千里走单骑》(安顺地戏,2005年)等都是反映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电影。
(五)曲艺类。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其本质特征是以口头语言进行说唱表演,如相声、评书、评话、京韵大鼓、东北大鼓、扬州清曲、鼓书、琴书、弹词、东北二人转、快书、快板等。由闰学晶、潘长江主演的电影《贵妃还乡》(邢丹导演,2010年)是一部东北二人转喜剧电影,这部电影在打击乐、板腔体、韵白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选用了多个曲牌唱调,并把一些传统唱段填入朗朗上口的台词,对传统二人转的精华如唱功、舞蹈形式和人物表现形式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这一类具有深厚的传统、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民众基础。诸如广场杂技、高空杂技、魔术、滑稽、马戏、驯兽、口技、少林功夫、武当武术、各种太极拳、围棋、象棋等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蔡李佛拳》(蔡李佛拳,程东导演,2010年)、《新少林寺》(少林功夫,陈木胜导演,2011年)、《吴清源》(围棋,田壮壮导演,2006年)等电影,以及围绕咏春拳拍摄的系列电影《叶问》(电影中的“咏春拳”指的是“永春拳”即“白鹤拳”。白鹤拳是五祖拳中的一个拳种,五祖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华谊兄弟公司从2011年陆续推出的系列电影《太极》等都是反映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电影。
(七)民间美术类。民间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等视觉造型艺术,如剪纸、年画、泥人、泥塑、刺绣、编织、风筝、玩具、民居建筑等,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哈斯朝鲁导演的影片《唐卡》(2012年)通过描写多位唐卡画师在传承唐卡绘画技艺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展现了“藏族唐卡”的魅力和西藏壮美的自然风光,向国内外观众介绍了西藏人民的生活以及西藏文化的发展。陈雨田导演的《窗花》(2014年)通过描述韩江、石头、香儿三个人物角色之间的淳朴爱情,为观众呈现了蔚县剪纸的艺术魅力。
(八)传统技艺类。传统技艺指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手工业技术与工艺,如工具和机械制作、烧造、冶炼、织染、缝纫、刺绣、编结、制盐、制笔、制墨、造纸、印刷和装帧、颜料制备、火药制备等都属于传统技艺。影片《云之锦》(张瑜导演,2012年)以云锦为线索,把穿越元代、清朝、民国三个历史年代的爱恨情仇衔接为一体,把爱情的纯洁和云锦的瑰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人看后感动不已。正如导演张瑜所说:“伟大的爱情让云锦走到今天,伟大的爱情也托起了美丽的云锦。”电影《青花》(桑华导演,2005年)则以青花瓷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在三个不同的时空展开的故事,人生恍如过眼云烟,沉静中的青花瓷却在时间的长河中得以永存。
(九)传统医药类。主要指中医中药以及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药学,如针灸、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藏医药、蒙医药、苗医药等。这类电影的代表作品有《刮痧》(刮痧,郑晓龙导演,2001年)与《正骨》(中医正骨疗法,詹文冠导演,2013年)。由梁家辉、蒋雯丽主演的《刮痧》以中医刮痧疗法产生的误会为主线,反映了华人在国外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而陷入种种困境,后又因人们的诚恳与爱心使困境最终被冲破的故事。《正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四大正骨流派之一平乐郭氏正骨世家手艺的传承与兴衰,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大善大义、厚德宽容以及传统中医文化的深厚内蕴。
(十)民俗类。民俗是指流行于民间的风俗习惯,它蕴藏于民众生活之中,是民间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知识、民间信仰等。《尔玛的婚礼》(韩万峰导演,2008年)讲述了羌族和汉族、新时代和民俗文化之间的冲突,对羌族婚俗进行了全景式呈现,里面鲜艳精巧的羌族服饰、头饰,以及依山而居、累石为室的桃坪羌寨等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影片完美保存了“5·12”汶川大地震前羌族文化和自然景观的美丽,为此,这部电影具有了民族影像志的深远意义。民俗电影代表作还有《雪花秘扇》(女书习俗,王颖导演,2011年)、《十里红妆》(宁海十里红妆婚俗,金良言导演,2009年)、《静静的嘛呢石》(藏历年,万玛才旦导演,2006年)和《花腰新娘》(花腰彝族婚俗,章家瑞导演,2005年)等。
二、电影中作为叙事动力与影片“主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电影中琳琅满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富和拓展了影片的审美范畴。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不同影片中具有不同的呈现,其文化功能各有侧重。在电影中,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作为叙事动力与影片“主角”而呈现的。不同于影片《夜宴》、《白鹿原》中“傩戏”、“皮影”只是作为一种点缀而出现,《爱在廊桥》、《雪花秘扇》、《千里走单骑》、《信天游》、《云之锦》等影片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路戏”、“女书”、“安顺地戏”、“信天游”、“云锦”等已融入叙事,成为影片的线索与不可或缺的“主角”。
《爱在廊桥》以老一辈北路戏演员执著追求艺术和爱情的动人故事,展现了古朴小镇上的人们朴素的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影片中,北路戏得到精彩的还原。2011年,《爱在廊桥》在1000多部国产影片中脱颖而出,荣获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美术、最佳音乐四项提名,导演陈力最终摘得最佳导演奖桂冠。
北路戏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路戏俗称福建乱弹、横哨戏,是清代中叶传入福建的乱弹与当地民间戏曲融合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声腔剧种,曾流行于闽北、闽中及闽东等地,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代表清代乱弹声腔的珍稀剧种。目前,福建省寿宁县北路戏剧团在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北路戏曲调旋律优美,节奏欢快,行腔顺畅,带有叙事性的表现特征。在数百年的演出活动中,北路戏总结出一套深为广大观众所喜爱的表现形式,不管什么角色行当,都以手、眼、身、法、步等肢体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并依此推动剧情的发展,戏剧的表现力得到了张扬。
影片《爱在廊桥》将北路戏作为叙事的动力,推动剧中人物依妹、大师兄福坤、二师兄长天及阿旺几人的人生之路及情感世界的向前发展。北路戏被置于闽东古雅的村落宅院、廊桥古道、青板石路之中,自然妥帖又美妙无限,一曲《香蝴蝶》,是北路戏中的经典音乐,承载着依妹等人的的喜怒哀乐、情感纠葛与人生传奇,并为青少年、中年和老年三个时空穿针引线,也将北路艺人的情义与信仰通过《香蝴蝶》传达给观众。依妹的演唱,不是唱给自己,而是唱给孩子们,让后代记住北路戏,记住《香蝴蝶》。
华裔导演王颖2011年推出了电影《雪花秘扇》,这部电影呈现了湖南江永县的“女书”、“老同”、“哭嫁”与“缠足”等民间习俗,通过秘扇上的“女书”将过去和现在两个时空的故事编织起来。导演通过该电影的演绎,让很多观众第一次认识到女书及其习俗。
女书习俗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永女书是现在世界上唯一存在的性别文字——妇女专用文字,它的发展、传承及以其为符号承载的文化信息构成了女书习俗。女书文字呈长菱形,笔画纤细均匀,似蚊似蚁,民间叫作长脚蚊字或蚂蚁字,因其专为妇女所用,学术界便将其称为“女书”。女书采取家传、亲朋相教的方式世代相传,它和妇女特有的婚嫁、岁时节日、庙会等民俗活动紧紧融合在一起,一般书写在精制手写本、扇面、布帕、纸片上。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字,女书对语言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女性学、民俗学、社会学、美学以及民族文化史和民间文学等多学科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通过《雪花秘扇》中的女书习俗,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旧社会女子的地位低下,民俗制约了她们的身体和思想,但也因此衍生出新的民俗:不被允许上学读书学习男字(她们称方块汉字为男字),为了互诉衷肠,她们便在织布绣花图案的基础上,创造了只有女子才懂的文字——女书;不能自由恋爱,婚姻由家长包办,于是和年貌相当的女子结成精神上的婚配——老同。这部影片让人想起张之亮1997年的影片《自梳》,同样的情感结构,同样的两个时空中的故事,关注的也都是女人间的亲密情感。“自梳”与“女书”、“老同”的背后,是旧时代女性面对多舛的命运产生的自怜和自叹,是对忧苦、抑郁、压抑与绝望情结的一种反驳。她们在姊妹情义的交流中获得理解与共鸣,在自己创造的精神世界里看到希望与光明,享受到作为人应有的自尊、自由、平等。
冯小宁2004年执导的影片《信天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主旋律影片的一次成功实践。信天游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陕北民歌的重要代表,作为陕北历史上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长期融合的产物,信天游形成时间较早,产生于周代中期,至汉代稳定成型,成为中国古老的民歌形式之一。信天游直接产生于日常的生产生活之中,它的传唱之境,是一片广漠无垠的黄色高原,与当地人的语音腔调、地域性格、生存环境、生活情感等联系紧密。它高亢粗犷、质朴率真而又委婉悠扬,展现出黄土高原独具的地域风格特点,凝结了世代与自然和生命抗争的陕北民众对自我的倾诉。
信天游是影片《信天游》的另一至关重要的“主角”。该影片的“主角”有两个,一是为百姓伸张正义、排忧解难、深受农民爱戴的“杨书记(杨雨露)”,另一“主角”是贯穿影片始终的“信天游”,它游荡在天空,流走于沟溪,回音于山峁,有着恒久的生命力。它像杨书记的影子,与杨书记一起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度过一个个难关隘口。信天游自由、开阔、奔放的曲调,炽烈深沉的感情,苍茫、恢宏而又深藏着沉郁、凄然、悲壮的艺术特质是杨书记性格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感染着观众的心。在这样一个私欲膨胀、良知匮乏的年代,冯小宁用《信天游》唱出了人民的心声,用电影记录下农民的苦难和辛酸。农民饱经风霜的脸撑破了幕布,颠覆了常规主旋律电影的表象和视觉逻辑。
三、《嘎达梅林》与《童年的稻田》: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影片的诗性表达
2008年,蒙古族叙事民歌《嘎达梅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根据蒙古族传奇英雄嘎达梅林的故事改编的同名电影《嘎达梅林》,是一部民族英雄史诗片。在片中,除了有民歌《嘎达梅林》的展现,还展现了长调、马头琴、那达慕、蒙古族搏克(摔跤)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谓异彩纷呈。
导演冯小宁致力于从历史上挖掘人文史诗的原始精神,并结合电影艺术的特性,揭示了大时代(史)与独立个人(诗)之间的矛盾。为了营造史诗性的场面,影片在蒙古族特有的长调中,运用大全景、长镜头表现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与广袤的草原、奔腾的马群。草原先天具有的那种凝重的、如歌的忧伤,原生的史诗气质,异族风情和历史况味,以及所孕育的英雄人格,为优秀影视作品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嘎达梅林的灵魂呼吸着草原开阔的空间,抚摸着家乡的山川河流,在落日的余晖中,像静静伫立的敖包,为蒙古族人民祈福。
这部影片的音乐旋律对环境氛围和人物性格起到创造与烘托的作用,使电影叙事在浓浓的诗意中进行,营造出时代感与地域感。影片音乐由蒙古族作曲家三宝创作,三宝父亲的老家就是嘎达梅林的家乡,母亲辛沪光是20世纪60年代很流行的交响诗《嘎达梅林》的曲作者。在创作《嘎达梅林》的时候,三宝特意订购了一把用蟒皮做的古老的马头琴,它的质地和拉法跟现在的都不一样,他相信只有用这样的琴才能真正表现出在《嘎达梅林》表现的那个年代里特有的激情。
在马头琴的伴奏下,以《嘎达梅林》为音乐主题的民歌旋律响起,每一个音符都从心底流出,悠长舒缓的长调饱含着苍凉、孤独、悲怆、神圣,是嘎达梅林在失去土地和家园之后的自我倾诉,也是他对自由生命的热切呼唤。
不同于影片《嘎达梅林》的大气磅礴与恢宏壮丽,影片《童年的稻田》(朱晓玲导演,2011年)则是一首清新隽永、自然优美的田园诗。《童年的稻田》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村寨为背景,以12岁的侗族小姑娘阿秋的日记为主线,讲述了一名农村儿童的生活故事。这部原生态侗语片有着浓郁的台湾新电影气息,阿秋就像《童年往事》中的阿孝一样,以沈从文、侯孝贤式的习惯来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影片中的侗族大歌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之声。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而且是了解侗族的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是对侗族历史、文化的真实记录,具有社会史、思想史、教育史、婚姻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在侗族大歌的优美旋律里,影片营造的是一种静谧、柔美、安定、祥和的诗意氛围,连死亡也具有了超凡脱俗的另一种美感效应。
影片用平静而朴实的影像展现了鼓楼、风雨桥、水车、侗族方言、斗牛节、芦笙、侗族服饰、依山傍水的侗寨、层叠起伏的梯田等独特的侗族文化景观。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设置别具匠心,阿秋的爷爷是建造鼓楼的木匠,奶奶会纺纱刺绣,妈妈是演唱侗族大歌的民间歌师,他们都是侗族文化元素的体现。画外音、长镜头,即兴式的村落、田间实景拍摄,非职业演员真实自然的表演,为影片营造了诗意和谐的氛围,让人感慨、回味。侗族大歌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美妙乐音,又强化了这种诗意和谐。
四、问题与展望
新世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电影的创作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真正有影响力的佳作少,还没能出现像《活着》、《变脸》那样的精品力作;对人性的探讨不够深入,让人思考的东西较少;人物关系的处理太过纠结、刻意,破坏了影片的整体效果;情节不够丰富曲折,叙事手法不够高妙,平铺直叙,近乎流水账,不能打动观众;有的只是为了宣传某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制作一部电影,影片在产生说教和广告嫌疑的同时失去了电影本身的质感,缺乏生命力;有文化堆积,没有文化视野;对传统戏剧的冷落等等。
另外,在剧情的设计方面,如果过于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就会使影片缺乏观赏性,如果电影故事力量过大,又会淹没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电影投资规模一般不大,由于缺乏资金,无法制作出精良的作品,因而使影片失去市场竞争力。
我们也看到,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受重视程度的升温,在中国电影产业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材已逐渐走向一种文化自觉。近年来,杭州今古时代电影制作策划制作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系列电影,如《十里红妆》、《皮影王》、《睡美人》、《鼓舞天下》等。该公司还提出了电影创作“230工程”,即2年创作30部电影。精心筹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系列电影创作是此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10月由中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作协批准立项的重要文化项目“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启动,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推出的几部已列入规划的电影中,分别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中国国家级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格萨(斯)尔》(藏族)、《江格尔》(蒙古族)、《玛纳斯》(柯尔克孜族)名列其中。
2014年7月26日,由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中华文化促进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影推广项目”暨《百鸟衣》电影启动仪式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影推广项目”是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的一项重大文化盛事,其宗旨是“把中国的故事讲给世界听”。此项目得到国家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从2014年起,主办单位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备选对象,每年在全国范围内挑选1-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向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申请立项摄制,并以电影卫星频道或电影院线的形式播出,向全世界宣传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百鸟衣》是一部以壮族民间故事“百鸟衣”为蓝本的3D魔幻电影,该片集动作、民族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一身,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影推广项目”推出的首部影片。《百鸟衣》将由世界顶级的电影团队制作,电影特效总监将由制作过《阿凡达》的麦基·贝伦米完成,斥资近3亿元,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一部堪比《阿凡达》的具有东方魔幻色彩的爱情巨作,成为一部能够代表中国古典文化走向世界的经典电影。电影预计2016年底在广西南宁举行全球首映礼,之后面向全球公映。
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就连好莱坞电影也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资源,比如根据木兰传说拍摄的动画片《木兰》,根据中国功夫拍摄的《功夫熊猫》等。我们的电影工作者更应该立足于中华文明这块沃土,因为她承载着中华民族一代代人的文化记忆。毕竟,文化创新的高度取决于对传统文化遗产挖掘的深度。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时空》201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