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刘晓春:《民俗与民族主义——基于民俗学的考察》

民俗主义、伪民俗,有点难以消化啊。尤其是伪民俗,貌似国内学术界还把它和假民俗混为一谈。有没系统的文章介绍这两个概念。特别是这两个出处?

TOP

多谢南兄指点。最近正在努力学习这几个概念。一点小体会,貌似硕士论文运用这个概念比较多,而博士论文这个层面比较稀少。是不是和培养阶段有关系,即硕士导师们和博士导师们分属两个代际,当然我不是说博导们不接受这个概念,而是说博导们可能因为知识结构的问题,而难以指导相应领域的论文?总的来说,民俗学博士论文虽然成熟而系统,但就选题的前卫性而言,反而不如硕士论文。

TOP

今天刚在教案民俗学史里补充了钟敬文先生的小单元。

TOP

今天补充了民间概念的看法,周星主编的《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非常有用,其中户晓晖的综合能力令人印象深刻。当然由于语言的问题,特别需要一些懂日语、德语、法语的同仁及时提供相关国家的研究综述信息。
日本民俗学的新视野:从两部日本民俗学概论谈起,王晓葵,
美国当代民俗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杨利慧、安德明,
论欧美现代民间文学话语中的“民”,户晓晖,
20世纪‘民间’概念在中国的流变,陈勤建、毛巧晖

TOP

今天看了《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中的
新展望之后:20世纪后期的民俗研究,罗杰•D.亚伯拉罕,722-750

有一个很重要的提示,即美国民俗学在60年代即已经引入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结合看了近来国内民俗学的实践,北师大的刘铁梁和董晓萍都是这方面的提倡者,其他还有许多人博士论文也是以民族志的方式来展现的,不一一例举。因此我个人以为早期高丙中的呼吁还是有先见之明的。另施爱东以杨成志的案例来担忧民俗学的人类学化是不必要的。一者美国民俗学有前车之鉴,二者当下中国民俗学已经不是民国时期的状况。

TOP

今天看了《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中的
德国民俗学的回顾与展望,简涛,808-658
民俗主义:一个概念的挑战,瑞吉娜•本迪克斯,859-881

体会如下,各国民俗学大体都受到二战这个重大的时间节点的影响,也受到60年代及经济转型的影响,在中国这个时间点大约是在2000年。
其次是民俗主义,既是一个概念,也是一个现象,对列国普遍渗透,但前后不一,其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有先后,其次各国知识结构不一,接受度也不一。
在对民俗主义在德国的具体展现依然不甚了了,按照本迪克斯的介绍,似乎民俗主义提倡者,自身也没有做出杰出的田野调查案例。大体上是实证研究相对滞后。这也是教学中找成熟的经典案例难的原因?

TOP

多谢指点,这本书中译本已经借来,但最近一直忙着备课,可能要等到九月份才有时间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