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110课堂 民间文学 田盼 第二组

先报到!

楼好高啊- -感慨一下

TOP

传统绿色食品“菠菠粿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俗称“鬼节”。清明节前后,祭扫坟墓的人络绎不绝。他们返家时便在山上折松柏枝条悬挂大门口,以示已祭祀过逝者亡灵,亦称“压青”,福州人也叫“压纸”。福州的风俗,清明节家家户户都要用“菠菠粿”(又称“清明粿”)供奉逝者或鬼神,当然,也有人家自己动手包“菠菠粿”的。

  “菠菠粿”堪称“绿色食品”,它的制作过程十分简单。先用70%的糯米、30%的大米用水浸泡数个小时后,加入“菠菠草”(如图)磨成米浆,挤干水分后米团呈绿色,这就是做“菠菠粿”粿皮的原料。“菠菠粿”馅十分丰富,可用黑芝麻、花生粉、萝卜干丝、红豆或绿豆为原料,并拌以白糖和花生油等,吃时口感更香甜。粿皮包馅即成,在“菠菠粿”下垫一张黄皮果树叶,蒸二十几分钟即可,吃起来又甜又香。

  在清明节前的采风中,笔者在闽侯县沙堤村后街一农家目睹了主人包“菠菠粿”的全过程。当问起“菠菠粿”来源时,该村72岁的赵汝华老先生说:“前人做,后人传。”他向笔者讲了一则民间流传的“菠菠粿”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位既吝啬又怕鬼的老妪,每晚睡觉都会见到鬼神在眼前晃动,清明节更是胆战心惊。为此,清明节前,她特地请来道士念经驱神逐鬼。道士念经时,老妪正在蒸“菠菠粿”,不一会儿,蒸笼里“菠菠粿”香味飘出,道士念经时口水直流。半晌,道士见东家还没有上点心,闻着“菠菠粿”的香味实在难受,便打起“菠菠粿”的主意。他嘴里故意念着“鬼仔爱吃菠菠粿”等咒语。老妪听了怕得浑身发抖,赶紧捧上一盘“菠菠粿”跪拜供之。道士见状,暗自高兴,终于吃上“菠菠粿”了。趁老妪低头叩拜时,道士把整盘“菠菠粿”倒入道袍内的大袋里。老妪拜毕,见“菠菠粿”眨眼就消失了,便问道士是怎么回事。道士答道:“你家的鬼仔爱吃这粿,再来一盘‘褒褒鬼’(福州方言与‘菠菠粿’谐音)让它吃饱,便会离去。”老妪信以为真,连忙又给了道士一盘“菠菠粿”。

  在一旁包“菠菠粿”的中年妇女听后捧腹大笑,也讲了一则“菠菠粿”的故事。相传,古时候,清明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几碗菜肴供神灵求保佑,就怕挨饿的“鬼仔”(小孩)偷吃,因此,就想方设法先让小孩填饱肚子,以防他们偷吃上供的菜肴。大人就在菜园里摘来芝麻、花生、萝卜等做馅,再采“菠菠草”为染料,把米粉染成绿色的,捏成粿状给小孩吃饱。此招果然凑效,小孩越尝越香甜,就不再想吃上供的菜肴了。大人见之,认为此粿也能“褒褒鬼仔”。从此以后年年如此,后人就把这种粿称为“菠菠粿”。

  用“菠菠草”作为染料,大米为粿皮,萝卜、豆等为馅形成传统的“菠菠粿”,被百姓认可并流传至今,要感谢先辈为我们留下这绿色食品。如今,每年清明节吃“菠菠粿”的民俗被传承了下来,“菠菠粿”成为纪念逝者的重要供品之一,也为清明节增添了厚重的民俗文化内涵。

TOP

福州旧时的“敬字习俗”

旧时福州民间有一个习俗,每逢初一、十五日,就见有身背黄布包,手拿竹夹的读书人,在大街小巷走动,见有带字的纸片,就俯身夹入写有“敬惜字纸”字样的黄布包内,待黄布包装满字纸后,就送到邻近的“字纸炉”焚化。这种民俗,民俗学家称之为“敬字习俗”。

  晚清生活在福州的美国传教士卢公明,在其著作中,为我们留下了他视线所至的“敬字习俗”风情:城乡各类建筑物墙壁上都贴着写有“敬惜字纸”字样的纸条。家庭、商店、街边的墙上,常挂着字纸篓,人们把有字的废纸都扔在里面……无论繁忙的大街,还是偏僻的小巷,都能见到大大小小石砌的字纸炉。这些字纸炉大的像座小房子,或像一座小塔;小的通常砌在墙角,多半涂上鲜艳的颜色。

  由此可见,晚清时福州民间的“敬字习俗”十分兴盛。这种“敬字习俗”当然不是福州独有的,翻开闽省各地史籍,很容易检索到政府官员及民间士绅身体力行、乐此不疲推广惜字风俗的记载。福州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省垣,又是省级考试机构贡院所在地,敬字风气自然更为浓郁。

  敬字习俗到底起于何时,已无从稽考。据说,六朝时民间就有这种习俗,至宋初,敬惜字纸已蔚成风气。明时,更臻兴盛,且赋予因果报应的色彩。明学者刘宗周的《人谱类记》,记述了宋晋江人王易因有敬惜字纸的善行,儿子王曾因而得中状元的故事:“宋王曾之父敬字不倦,所见必收,净者洁物存贮,秽者香水清洗,或焚清川,或埋山麓。一夕梦见圣抚其背曰:‘汝何敬吾字纸,惜汝老无能为,当命曾生汝家,以光大门户。’果得一子,取名曰曾,官至状元宰相。”

  王曾父子的事迹,现难以考证其真伪,但可推论,在科举是读书人唯一出路的封建社会中,敬惜字纸可得获取功名的善报,是多么有吸引力,足以驱使社会各阶层都加入敬惜字纸的行列。在交通不便,文化相对落后的闽西北山区,不少宗族的族谱中就有敬惜字纸的祖训,每年七夕乞巧,还有焚化字纸,到河边送纸灰的内容。

  在福州也有“敬惜字纸,儿子高中”的故事。清时福州廖氏家族,是著名的书香门第、官宦之家,曾有过“五子登科,满门皆贵”的辉煌,其七世孙廖鸿荃高中榜眼。坊间把廖氏家族在科举场上取得奇迹,归功于六世廖陆峰一辈子敬惜字纸,至老不缀的功德。史籍载,廖陆峰出门随身带着小夹袋,途中遇有遗弃字纸,虽脏污也要捡拾起来,送到街头巷尾、桥畔路侧的“字纸炉”去焚烧。当然,廖陆峰还十分重视五个孩子的教育,孩子长成后,都送到当时著名的鳌峰书院攻读。

  到晚清,福州的敬字信仰更为普及,文人学士纷纷成立“朱子惜字社”,以推广“敬惜字纸”,还捐资在街头巷尾建造“字纸炉”,街上常见有人携布袋子,见有字纸,即拾入袋,送“字纸炉”焚之。一些商家还雇工四处捡拾字纸,以种福后代。许多没有文化的贫苦人家,为了子孙后代能有功名,也加入捡拾字纸的行列。

  当字纸炉里盛满纸灰后,有人主动前来用布袋装去,送到江边,付诸清波。社会名流、地方贤达兴致高时,还会举行送纸灰仪式,敲锣打鼓,送纸灰到江边,场面热闹庄重。

  科举制度废除后,敬字习俗逐渐淡化。字纸炉也慢慢从人们视线中消失了。福州城区20世纪50年代初,尚有字纸炉的遗迹可寻,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便了无踪迹。惠安县在最近的文物普查中,发现了两处保存完好的“字纸炉”,成为我省仅存的见证旧时“敬字习俗”的实物。

TOP

福州民俗演变于交替中

 千百年来流行于民间的风尚、习俗,基本反映出福州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传统习惯、道德规范和精神风貌,是闽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鲜明标志。从历史沿革的脉络看,福州风俗继承古越文化的遗风,大量接受古代中原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受到宗教特别是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到了近现代吸收融汇海外文化习俗。

  在福州传统时令节俗中,迎春、迎年等生动体现了古越遗风的履痕;而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以及婚丧寿庆传统风俗中的合婚、定聘等和信仰民风中的关公诞、迎城隍、魁星诞、土地诞、鲁班诞等则明显来自中原文化的影响,是古代中原文化的活化石。

  福州民间对海上女神林默娘(即马祖,俗呼马祖)和对陆上女神陈靖姑(即临水太后陈夫人,俗呼临水奶)的崇拜和信仰,说明道教对福州民俗影响之深,尤其是数百年来在民间被尊为妇女、儿童保护神的临水奶,几乎深入到民间的家家户户。

  信仰民风中的观音诞、地藏王诞等等则充分展示了佛教的渗透。佛、道两教在福州民俗中间付受到信徒们的崇奉,往往一案同供佛、道两神位。相对而言,伊斯兰教对福州的习俗影响较小。

  近代以来,在福州的生活习尚中,也受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影响。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则生动地反映了福州人又善于汲收外来文化习尚的传统。

  所有的民俗,“都是前人做后人传”(福州俗语),我们一方面继承了先人的民俗文化遗产,一方面 又为下一代人创造新的民俗文化。加上当今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 各种文化空前活跃,新旧民俗交替也不断产生。我们福州也不例外。比如:太平蛋越吃越小。因鸭蛋与 “压乱” 谐音,故福州人 称它为 “太平蛋” 。遇喜宴、生日、饯行、过九(虚龄遇九者)等,都要吃太平面。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胃口越来越小,面对宴席中的 庞然大物 太平蛋,感到 爱莫能吞 。为此,厨师们绞尽脑汁,最终以鹌鹑蛋、鸽蛋代之,这样既细雅, 又有原意,逐渐成为一种新俗。况且鹌鹑与安全谐音,颇有意义,很快被群众接受。

  泊来节入侵传统节。近年来,母亲节、情人节、圣诞节 等进口节 大有成为都市新潮之势。福州传统有个“拗九节”,已出嫁的女儿都要在正月廿九煮 “拗九粥”,趁早送回娘家孝敬父母。迄今福州郊县仍保持此俗,但城区的“ 拗九节” 却渐渐被“ 母亲节”所代替,一到这个节,花店生意就格外的好。在酒楼里也 可以看到为父母亲而设的宴席。此外,情人节、圣诞节也在入侵之中。最近福州大饭店拟在今年“七月七夕” 搞中国传统情人节活动,不知是否能逮住情人们的心。

  “长一位”要转正 。在传统的宴会上,最长辈者要坐“长一位”。以旧民居厅中(前厅)摆八仙(桌)宴为例,靠左边的为一桌,一桌左边靠里的为一桌一位,即“长一位”,只有年最长、辈份最大者才有资格坐。但现在“长一位” 转正了。不论什么样的居所,也不论八仙桌还是圆桌,凡居中一桌面对门口的当中一位为最大位 。坐最大位者,一为主人,二为职务最高者,三为贵宾中的“头人” ;按年龄、辈份坐“最大位” 的,只有家宴和乡俗活动才有。从左边一桌一位转到当中的“ 中” 一位 ,让年轻人容易理解,当然就要一转到底了。  

  回扣取代酒包。福州传统宴会有“ 挟酒包” 的习俗,即设宴者除让宾客吃得又饱又醉(福州俗)外,还让你带一大包酒包回去,让父母或妻儿共享,这在食品匮乏的年代是很有意义的。 但在 有钱日日节(福州俗语)的今天,酒包成了赴宴的累赘,带回去也没人吃,只好倒掉。为此人们想出许多改革的办法,先以铝桶、保温瓶等代替酒包,弄得常赴宴者家里此类酒包成灾。但酒包之俗又不可废,无奈之下,只好以现金回扣代之。现在赴婚庆喜宴,你送了大红包,东家回你小红包,内有10元、30 元不等,客人免了旧酒包的拖累,又有了可装入口袋的“ 酒包”,何乐而不为? 凡此种种,许多新民俗正在代替旧民俗,出现了新旧民俗互相交替、同时存在的局面,其中不乏带有革新意义的内容。

TOP

闽都风土人情

婚嫁

  旧时婚嫁礼俗繁琐。先是提亲,由男家提出,经女方父母同意后,取女方生辰八字请星相或算命的合婚。合婚成后议聘,聘金必以“三”字,因“三”与“生”谐音。男方择日定聘,俗称“下大帖”,将议定聘礼的一半送往女方家(俗称上半礼),并给女方长辈送见面礼。女方回送埘蜾,并将男方送来的礼饼、鸡、肉等分送亲戚。受礼者要于姑娘出嫁前送贺,称“添箱”。婚前一个月,男方送迎娶日期“红帖”,并送下礼,迎亲前一日,男方送礼书帖“过门担”;女家回礼鸡一对,用红绳扎鸡脚。结婚之日,男家备京鼓花轿,有媒人带领到女家迎亲。进门先“拜堂”后入洞房,新郎新娘并坐床沿,称坐床。新郎掀开新娘头上红缎,伴娘领唱揭盖喝彩:“揭盖揭得起呀,家产猛猛起呀;揭盖揭正中呀,四代两公孙呀。。。。。。”。饮合欢酒,称“合卺”。挑选一男孩在马桶小便,称“开桶”,取早生贵子之意。下午伴娘扶新娘新郎出厅叩拜父母、亲人长辈,受拜者要给新娘“见面礼”,多赠以金戒指、项链、手镯等,谓“见厅”。当晚宴席,上“太平燕”称“大菜”,新婚夫妇到各桌敬酒,对未曾叩拜的亲族要补行拜礼。客人饮宴要把全瓜(鱼)留给东家,表示对新人的祝愿:有头有尾、富足有余。婚后2日,由新娘之弟到姐夫家请“回门”。回门礼节与新婚典礼大体雷同。新婚夫妇多在酒席结束前赶回男家,新娘要下厨“试鼎”。

  寿诞

  男女登50岁谓“上寿”方可举行寿庆。未达此年龄的叫过生日。福州俗例,男庆九,女庆十,即男的提前一年寿庆。正寿前一天先做“暖寿”,用三碗寿面供奉祖先,做寿老人坐在案前让晚辈叩拜。正寿,张灯披红,由子女办寿诞请亲友。赴宴客人送红包、送寿烛炮、寿幛等。宴后有的还讲评话热闹。

  建房

  旧时建房,重在环境选择,讲究作北朝南,山脉来龙,左右“砂手”,明堂、横案、“布袋聚财”。破土、奠基、上梁,都要择取黄道吉日。上梁时,主人和全体匠人腰束红带,梁上贴“福星高照”或“万年宝盖”横批,屋架上挂彩旗。在涨潮或潮满时举行上梁仪式,谓“涨财水”。师父领唱上梁喝彩:“建万年宝盖,好呀!发百子千孙,是呀!喜招财进宝,发呀!迎福寿康宁,利呀!”上梁日,主人举办上梁酒宴请匠人师傅和亲友、帮工,并给师傅送红包,表示酬谢。亲友送烛炮,蛋面,镜框祝贺。

  生育

  “添丁发甲”乃一家之喜。女人怀孕谓“临盆喜”。第一胎生男生女都要向近亲和邻里报喜,分送太平面或染红的蛋。婴儿三日要沐浴,叫“洗三旦”或“汤宴之喜”,娘家要置办婴儿用的围兜、衣帽、摇篮、被帐、玩具和产妇坐月子用的鸡、面、酒等,以示祝贺。满月办酒谓“弥月之喜”,赴宴的人要送红包,外婆家送包、糕、蛋,取三者谐音“包哥太平”。小孩取名,多以族间辈序命名,有的则视婴儿出生“定时”的五行齐缺情况,选用“五行”所缺的字或偏旁弥补。

TOP

福州陈靖姑传奇

陈靖姑是福建民间普遍尊崇的一位妇女、尊称有临水陈夫人、倾天圣母等,俗呼娘奶、临水奶。据传陈靖姑于唐大历二年(762年),祖籍福州仓山下度,嫁于古田人刘杞为妻。相传靖姑曾赴闾山学法,一生"讲经行法,降妖伏魔,扶危济难",尤以"救产护胎"著称,年方24岁时施法祈雨抗旱,为民除害而捐躯于古田县大桥临水。死后受到人们的敬仰,成为"妇幼保护神"。

  陈靖姑自幼向往道教,一心想学法。传说龙潭角水下就是闾山大法院,法主许真君就是陈靖姑的师父。去闾山那里学得法术并获十部天书后下山,在她十六岁至二十四岁短暂的八年中,为地方除妖灭怪,特别保护妇女儿童,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好事。陈靖姑的传说突出体现在她舍身祈雨的中。五代后唐天成三年,二十四岁时,福州地区久旱不雨,田园于裂,人民苦不堪言。这时已有身孕的陈靖姑,不顾个人安危,脱胎于家中,手执宝剑和号角,到龙潭角(今仓前路与江心公园之间江中)立于草席上祈雨,由于妖怪长坑鬼从中作怪,顿时风浪骤起,正当危急之际,其师父派来四仙女,化作四鸭姆,衔住草席,顺水漂浮至鸭姆洲。台江鸭姆州洲地名由此得来。但是陈靖姑早产身体虚弱,结果为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清代道光年间诗人魏杰《鸭姆洲》诗,就是讲述这件民间传说的

  绿鸭滩头聚一丘,渔村蟹舍乐无休。

  路通河口水长绕,潮过江心沙不流。

  柏岭樵歌吟上下,钓台月色照春秋。

  当时祈雨钟灵地,仙女直连螺女洲。  

  陈靖姑师傅曾叮嘱她二十四岁时戒动法器,但却在明知自己未学护胎救产术带孕祈雨极可能遭遇不测的情况下,依然脱胎为之,并除妖降魔,终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靖姑三年学法将离开师父,尽管师父交待"此去万不可回头观望",但三年师徒情,使她仅仅走了二十四级台阶,便不禁回头再望师父一眼,从而注定靖姑二十四岁必有大难。    

  邑人感其恩德,建殿崇祀,古田大桥临水宫,就是专门为纪念和供奉陈靖姑而建立的。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在古田临水祖宫正殿,有这样的一幅对联:我本无私,毕竟代天行化;人毋求媚,当思惟德是馨。临水宫太保殿明示世人:为人正直,见吾勿礼何妨?心存奸邪,任你烧拜无益。  

  抑恶扬善,是陈靖姑为人宗旨, 陈靖姑一生降妖服魔,杀刘阎王,斩雄孤怪,焚蝴蝶妖,到处扬善抑恶。靖姑救过无数善良的人们,但对欺压乡邻、霸财占色、阳奉阴违的罗源白塔寺主持铁头恶僧则毫不容情地将其诛杀。靖姑还曾巧妙地教谕一个伤害过女婿的老人,使其忏悔自新,在世上做了许多善事后才逝去。可见劝世为善,抑恶扬善乃陈靖姑之本色。

  在陈靖姑信仰中,保佑婴孩没有男女偏见。传说中世人皆从临水百花桥转世而来,请得红花到人间为女子,请得白花到人间为男子。陈靖姑与丈夫刘祀各有事业,靖姑忙时,刘祀帮之,刘祀忙时,靖姑帮助,互敬互爱,成为夫妻平等的典范。不仅如此,陈靖姑还严惩了一个苛待妻子的恶夫,使之成"蝉"(残)无妻,并解救保护恶夫的妻子另立家园。

  善有善报,在陈靖姑传说中有这样的故事:一家有长次二媳,大媳貌美人恶,次媳貌丑人善。一次,次媳受长媳欺辱不过,欲寻短见,朝天悲啼:"临水夫人,做女人为何这么难哪!"陈靖姑见状赠予两包沐浴的香灰,次媳洗后貌美,大媳见状抢来洗后貌变丑。陈靖姑信仰文化教化人们为人需良善。在临水宫太保殿神龛前的弧形对联这样写道:"临在上,质在旁,声灵赫濯;善必昌,恶必灭,赏罚分明。"

  陈靖姑的传说美丽、感人,经过千年的民间传颂,已成为海峡两岸甚至东南亚地区共同的民间文化现象之一。正如元朝进士张以宁在《顺懿庙》中写道:"英灵虽著于八闽,施及于朔南。"  

  古田作为临水祖宫所在地,是陈靖姑文化古迹的集中地,已历经一千多个春秋,临水宫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到临水祖宫观光、进香、考察、研究的人士纷至沓来。每年到古田临水祖宫请香、还愿、参观的信徒游客约十万人次。

  除临水祖宫之外,福州也有关于陈靖姑的古迹、文物,如福州下渡陈靖姑的娘家"十锦祠"、福州的"仓山下池(今工农路一带)有一座许真君祖庙,庙附近有一座旧木屋,当地老人说陈靖姑就出生在木屋里,故称祖屋。但以往传说都是说其祖屋在六一南路今鹤龄医院对面原"静庐"内。下池乡亲对此解释说:"娘奶祖居原在下池,后搬迁到静庐那边去。

  仓山陈靖姑传说遗址,除了上述下渡、下池、龙潭角外,还有长坑鬼的洞穴在长坑山(今福建师大部分校舍);今上藤路市二医院对面民居内的临水陈太后祖庙。

  农历正月十五为娘奶诞。旧时,福州城乡有很多奉祀娘奶的"临水陈太后祠"(俗称娘奶宫),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妇女们都到附近的娘奶宫进香请愿,祈求平安,未生育的已婚妇女则请"花"祈子。有的乡村在这一天(也有提前一天开始)拥抬娘奶銮驾,遍游乡境;亦有由其他乡村轮流留驾,若干天后再迎銮驾回宫;还有与其他神社一起迎游的,热闹的活动有时延续半个多月。

  近年来,陈靖姑信仰和社会影响不断扩大,陈靖姑信仰遍及福建、浙江、台湾等省以及东南亚各国,信仰者达几十万,目前,台湾有大小临水宫130多座。陈靖姑宗教信仰和民间习俗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TOP

福州传统宴会的礼俗和禁忌

福州传统宴会中的许多礼俗和禁忌,因都有一定意义,且并不繁杂,稍加讲究就能做到,所以现时进行了许多革新,这些礼俗和禁忌仍能保留下来,现举数例谈谈。

  语言上的客套

  设宴请客,客人来了,主人多说“劳驾,劳驾”,客人呢?遇寿庆抱拳说“拜寿”,时髦的说“健康长寿”;其他的喜庆均统说“恭喜”,唯丧宴,客人以肃然不语表示哀痛为佳,低头紧握主人的手,至多说一声“保重”,千言都在一言中,甚至“无声胜有声”。在宴会上,主人劝酒说“请重酌”,“没好菜,给侬骗啦”(因为收人家红包,只好谦说“骗”了);客人说“吃好了”,不说“吃完了”(不吉利)或“吃真饱了”(粗鲁)。

  宴中的待吃和不吃

  福州的寿宴和其他喜宴必有一碗太平燕。太平燕谓大菜,出大菜要放鞭炮,放过鞭炮还要等待主人敬酒,在这之前是不能动筷的。有小孩不懂规矩的,大人就会制止,这是待吃。不吃呢?不吃是最后一道“全头鱼”。全头鱼“有头有尾”且象征有余,岂能吃掉?不吃,最后由主人收起,作喜庆后期的“饭配”(下饭菜)或送邻里亲友共享。盘碗碟的重与不重。婚丧两种宴席,吃完一道菜,盘碗碟皆不能重迭,工作人员来收时也不能重,这是怕触“重丧”和“重婚”的彩头。除此以外,其他的大多可以重。不过依我看,现今实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按理“添丁”宴也不能重,但旧俗不管这一套。菜肴中宜与不宜。婚宴和添丁“弥月”宴等不能上鲳鱼,不论桔汁鲳、炖鲳都与“娼”谐音,故不宜,丧宴必须有一碗羊肉,俗称“羊肉袋”,因羊懂哺乳之恩,有跪着哺乳的举动,所以食羊肉表孝心。此俗实无道理,既然如此,丧宴不上羊肉才是呀!但是,祖宗教我们这样做,大家都这样做,谁敢去违反?喜宴要有一碗太平燕,这已是常识,现在的寿宴第一碗是纱线面,过去似无此俗。面与命谐音,吃炒线面象征长命,实也无可非议。“依奶”(母亲)不能“做八十”。福州有一句骂人的话叫“依奶做八十”,所以为母亲做生日不是七十九岁就是八十一岁;即使每年都做的,八十岁这一年也不做。这是为什么呢?首先,福州话中八十与“拔直”(死亡)谐音,做了八十便意味着“拔直”。其次,传说罗隐的母亲生前十分悍恶,死后被关入地狱,时年八十岁。入门之后,有个“下灶前”风俗。新娘到厨房,扎挂围裙,先烧柴火,后煮鸡蛋,伴房妈口唱:新人下灶前,家产层层“咸”(高)……这是一种示范性的仪式,新娘仅仅做个动作。到了第二日,也有在三五日后,新娘要下厨房做饭做菜,叫“试鼎”。所谓“试鼎”,就是对新娘的煮饭、炒菜、煎汤、炖鱼……烹调技艺来个“考试”。这时,母婆、婶婆、姑婆等亲戚长辈都来围观,可以提议这道菜怎么煮、怎么焖、怎么炊等;可以从持刀切菜,剖鱼削肉,到油盐糟酱等使用,进行考察和出题做菜。一般都含有辅导性,以期煮得好,炒得香。如果有一两位亲戚长辈故意出题,新娘就应有自己主见,不能听凭随便说的,免出差错。但作为新娘不便应嘴,采取“说的归说的”,而试厨技艺要有自己的本色。要是人家查问,便说“先试试口味,下次再按你的吩咐办”,或平和谦虚地应声“先吃吃看,以后再依你说的做菜”,避免“顶牛”,节外生枝。试鼎一般要试煮豆腐,佐以牡蛎、蒜。豆腐汤煮沸后,要调入稀淡的番薯粉,这一步非常关键。入粉太多,会把豆腐汤凝成块状的;入粉太少,豆腐汤不能形成羹状。新娘应沉着试鼎,免得慌张,造成咸酸苦辣甜五味失调。农家重视豆腐,这谐音“务”(有),好兆头;牡蛎,俗称“蛎仔”,谐音“弟仔”(小孩子);蒜,俗称“蒜仔”,谐音“孙仔”(孙子)等,这是喜家所欲的追求和期望。

TOP

福州于山:正月乡村的迎神活动

游神、迎神是福州乡村正月里举行的一种习俗活动,具有道教色彩。农历的正月初三至十五,便是游神的时间,成为乡村“做年”(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游神常以村为单位,有时数村联合,用敞篷大轿抬着当地供奉的神祗塑像,如泰山神、白马王、临水奶和各村单独供奉的主神、诸主神的部属,如孩儿弟、七爷、八爷和白须等竹制的“扎骨”神像,分别由人顶着,在锣鼓和鞭炮声中结队巡游村境,百姓夹道观看、迎接,场面热烈。

  旧时,福州东郊后浦村游神、迎神活动的规格和盛况,可列全东郊之首。该村始建于宋代,历史悠久,古风淳朴,祖庙里供奉着大王林千岁和女神后浦郎娘(简称“后浦奶”)的神像。林千岁系后浦村林姓村民的祖先,宋代人传说他很有才干,被某王认为义子,遂成“世子”,封千岁爷。世代后浦人都十分敬重崇拜这位始祖,并把他神化,尊为“大王”。

  后浦奶是女神临水陈靖姑手下三十六婆官中的一位,性情贤淑,心肠慈悲,庇佑村境的妇女儿童平安,有护胎救产、送生添丁、保稚佑童的无边法力,深受东郊几十个乡境百姓的信仰和膜拜。至今,后浦村庙中的壁画仍生动地描绘着她的功德。每年正月十一游“林大王”,十五游“后浦奶”,已成为后浦村的时俗,历世不衰,远近闻名。

  正月十一中午,后浦村祖庙里烛光摇曳,香火袅绕,鞭炮骤响,锣鼓喧天,一色古装打扮的八位男青年抬起“林大王”的塑像。留着青须、慈眉善眼、穿着龙袍的大王安坐在轿子上,一少女举着凉伞护驾。队伍出了庙门,开始巡游全村。前面锣鼓开道,“东忠境”彩牌紧随,“孩儿弟”跟着,十番尺乐队奏着乐曲,十几个踩高跷的男子倚着音乐节拍边唱 边走,并护卫着身后的“林大王”;“呼哄班”镇后,不时齐喊着“好啊”、“发财啊”、“风调雨顺啊”、“乡境平安啊”等吉语祥话,表达了全村百姓的祈愿。这长蛇般的队伍沿着村路迤逦前行,每到一个三叉路口,就有迎神、接神的案桌摆着,桌上放着水酒荤素,点着香烛。鞭炮燃起,道士念咒,祈求新春人寿年丰,全境平安。夹道观看的百姓在“大王”前的香炉里插上香烛,求得庇佑。孩童们跟着队伍穿插奔跑,兴高采烈。掌灯时分,林大王神像被游神队伍请进祖庙。

  正月十五游“后浦奶”的队伍游得更久更远。统一着装的八位女子抬着神像从庙里出来,五彩缤纷的仪仗紧随其后。秀丽端庄的“后浦奶”手握许多鲜黄鲜黄的油菜花,俯视着全村的芸芸众生。每游到一处人多的地方,只见妇女们手持香烛恭迎路旁,不一会儿她们便蜂拥到女神前。婆婆为儿媳取下一枝油菜花,新妇为自己取走一枝油菜花,祈求今年能生儿育女。这就叫“请花”。队伍游出村外,经过凤坂、连潘、后屿、茶会、竹屿、台头和鼎屿诸村,一路应接不暇。“后浦奶”把送生添丁的法力分赐给了沿途请花的妇女,为那些不孕或难孕的妇女带来了最美好的祝愿和希望,如果有的人今年不生育,明年、后年还要再向“后浦奶”请花,一直到能生育为止。

  十五元宵夜,游神迎神活动达到高潮。主神已安坐神位,几尊未进庙的小神分别由男青年抱着,从数里外的田头地边争着往庙里跑,最先到者会得到人们最多的祝福。等到所有的神祗都入庙安坐后,庙前焰火四起,锣鼓震耳,“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一直到深夜。

  福州游神迎神习俗,到50年代后渐废;80年代以来,包括后浦村在内的部分村庄又有所恢复,渐渐剔除掉其中封建迷信的糟粕,增加了道教文化和女神陈靖姑文化的内容。

  早年,福州还有许多迎神活动,如迎吴颜爷、迎泰山、迎城隍、迎尚书等。因此种活动封建迷信色彩浓厚,提高了认识的市民不予提倡,遂逐渐地淡化,唯春节期间被称为“迎年”的游神还能看到。笔者以为,作为民俗,作为庆春节或元宵的迎年活动如引导得当,是无可非议的。

TOP

回味无穷的闽江橄榄

橄榄是-种味道特别的水果,初吃时只觉得又苦又涩,而回味后却觉得清香、甘甜。 橄榄别称为“青果”。这是因为-般水果初生时是青色的,熟时变了颜色;而橄榄从生到熟。始终保持青翠的颜色。橄榄又称为“忠果”、“谏果”,这是因它先苦后甜的特别韵味有同于古代忠臣苦谏的性格而称名的。 橄榄还被称为“福果”。这是海外华侨起名的,既说明了福州历史上橄榄产量多,也表达了侨胞对乡土(福州)的眷恋之情。 “桃三李四橄七”,橄榄需栽培7年才挂果,成熟期一般在每年10月左右。新橄榄树开始结果很少,每棵仅生产几公斤,25年后才显著增加,多者可达500多公斤。每结-次果,次年-般要减产,休息期一至两年。故橄榄产量有大小年之分。福州橄榄品种很多,主要有檀香、惠圆、长营、羊矢等10余种。其中檀香橄榄碰牙即碎,清香四溢,食用最佳,适合鲜运外销;惠圆橄榄义名猪母榄、果大肉厚,适合加工成较高级的蜜饯系列产品;长营、羊矢橄榄产量多,可加工成五香橄榄、咸橄榄等产品。近年来福州的饭店酒楼中,把生橄榄捶扁,用红糟腌后上桌,风味独特,很受欢迎。福州橄榄产地主要分布在闽江下游两岸,以闽候、闽清两县的产量最多。

TOP

舌尖上的福州之虾和鱼的食用进化史:鱼丸和虾油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个人类生存法则,在福州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吃的同时,这些海味食物的形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典型代表,一如虾油鱼露,一如鱼丸。

  鱼丸:不同季节不同味道

  每年年底,就是连江官坞村的林金标一年最忙的时候,因为此时他要忙着出海捕鱼,大量的鱼做成鱼丸后,能在过年时卖上个好价钱。

  鱼丸以鲜黄鱼、马鲛鱼、鳗鱼、小参鲨为主料。剁碎鱼肉,加适量姜汁、食盐、味精,捣成鱼泥,调进薯粉,搅匀后挤成小圆球,端上来后,撒上葱花,浇上几滴白醋,入口便刺激出不少津液。

  外行人看来,天下鱼丸都一样,只有爱吃鱼丸的老福州,或者生活在沿海的人,才会吃出鱼丸的不同口感。如果你吃的是渔民自制的地道福州鱼丸,你会发现,不同季节的鱼丸口感不一,这主要是不同季节选用来制作鱼丸的鱼大不相同。

  夏天时候,大家都用鲨鱼、马鲛鱼的鱼肉做鱼丸,颜色比较深,咬起来更有嚼劲,而到了冬天,村民都喜欢用鳗鱼制作鱼丸,鱼丸皮更绵,多了一份鳗鱼独有的鲜味。
虾油:福州人的命脉

  “虾油味”三个字,对于福州人来说,代表着太多。

  虾油,又称为鱼露,福州沿海渔民的方言称之为“咸”。味如其名,虾油咸鲜互补,可用来烹炒烩汤,也可只做蘸酱,有着“调味常需相辅佐,烹羹每赖滴琼浆”的美誉。

  虾油是生产虾制品时的发酵卤汁。家在黄岐半岛最末端的连江北郊村渔民林光成告诉记者,传统的制作虾油方法,是选用新鲜小虾日晒夜露晾一天后,撒盐腌制,并早晚各搅动一次,如此反复一个多月。当缸中出现一层清油时,便可开始熬炼虾油。后来,虾油不仅在渔村流行,福州一些工厂也开始酿制虾油,原料从虾变成了鱼,制作工艺上也精简了不少。

  在老福州人的厨房里,不论是烹饪还是佐餐,都离不开虾油。吃锅边、太平燕、鱼丸,都要加虾油煮。拌面、拌空心菜,也要用虾油。过去,穷人家家里没有菜,就直接蘸虾油下饭。

TOP

拗九节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与霞浦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九节”和“送穷节”。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此外,凡是人的岁数逢九,如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称“明九”),或是九的倍数,如十八岁、二十七岁、三十六岁……(称“暗  目连救母九”),也要像过生日一样,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在福州人的传统观念中,“九”是不好过的。

  “拗九节”过后三天,便是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也是福州特有的传说节日,简称“二月二”。二月二这天,福州人不吃糖粥,改吃咸粥。咸粥是以糯米、芹菜、葱、蒜、虾米、海蛎、肉丝等为原料,煮成的咸味稀饭。二月二煮咸稀饭,主要是因为古时的福州,物质不丰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很低,平时难得鸡鸭鱼肉,只能在过春节前,才有必要又有可能采购一番,为大年三十和正月备足“粮草”(因为正月期间,许多商家也停工休息,市场上不易买到合适的食品)。储存了将近一个月的食品,能吃的已经吃完了,吃不完的也到了即将腐烂变质的时候了,节俭的家庭主妇就在二月二这天,把正月尚未吃完的食品都混在一起,加一些糯米,煮成稀饭,全家人围在一起把它吃完,以免浪费。二月二之后,又开始了平常百姓粗茶淡饭的日子。久而久之,二月二煮咸稀饭的习俗就形成了。由于二月二源于清理、烹调正月富余下来的食物,所以,有的人家有富余食物的就煮,没有富余食物的就不煮。这就是二月二不如“拗九节”热闹、规范的缘故。但是,二月二毕竟弘扬了福州人不铺张浪费、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

  “拗九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据传,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其母生前悍恶,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他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小鬼给吃掉了。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洒一把黑芝麻送去给母亲,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 这是什么?” 目连随口答道∶“这是拗  目连救母幽冥宝传垢”。(福州话“九”与“垢”谐音)看守信以为真,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闽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 “后九”,所以这粥便叫“后九粥” 。以后又以粥的颜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粥” 。 不管是正月廿十九,还是二十九岁,都是目连的母亲落难的年月,于是福州人逢九就犯忌,认为“九” 是厄难的岁月,所以,凡逢“九”岁数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儿,也要给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

TOP

佛跳墙

 佛跳墙是将鸡、鸭、鱼、参等原料用文火煮沸后装入酒坛,加入鲜汤,密封坛口,文火烘煨,待鲜汤收汁时揭开封口,再加进鸡汤及调味佐料,重新密封烘煨而制成煲类菜肴。此菜配料考究,做工精细,集中了闽菜在选料、刀工、火候等方面的特点,味美醇厚,色香俱全,是福州地区的一道集山珍海味之大全的传统名菜,誉满中外,被各地烹任界推为闽系菜谱的“首席菜”。

  佛跳墙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据传最初出自清朝同治末年(1876年)福州官钱局一位官员夫人之手,后经闽菜奠基者郑春发加以细心改进而定型。有一天,福州官钱局的这位官员在家宴请福建布政使周莲。官员夫人对烹任颇有研究,便效法古人将鸡、鸭、猪肉和几种海鲜加上佐料,一并放人空酒坛内煨制,名曰“福寿全”。酒坛上桌启盖后,香气扑面,周莲品尝后更是赞不绝口。回衙后,周莲仍然惦念不忘,遂命衙厨郑春发登门求教仿制。郑春发掌握制作方法后,又根据烹饪的“色、香、味、型”四大要素,在用料、宰杀、浸泡、剁切、装坛和调味方法上做了改进,尤其是多用海鲜,少用畜肉,使之更加荤香可口。后来郑春发集资经营聚春园莱馆。一天,一批举人、秀才到聚春园聚会,“福寿全”这道菜抬上桌后,坛盖一打开,立刻满堂溢香,众人拍手叫绝,纷纷吟诗赞美,其中有两句诗曰:“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福寿全”就被易名为“佛跳墙”。

  现在的"佛跳墙"在选料上荤素搭配、甜酸兼有,品尝起来更添一番独特风味。

TOP

福州“三宝”——角梳

角梳
  福州是中国头梳的三大产地之一,制梳行业源远流长。福州的制梳业讲究技术和质量,选料只选质地坚实、不易弯裂、不伤皮肤的水牛角,选蹄只取生性水牛蹄。福州的角梳造型美观。结实耐用,温润不挂发,去垢而不沾,解痒而不痛。被称为“福州三宝”之一,多次在国际上获奖,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地区。
  取材
  质地坚实、不易弯裂、不伤皮肤,牦牛牛角一般为黑色或者绵羊角一半为乳白色伴透明可看到静脉纹路
  制作
  经过锯、开、劈、凿、流、打坯等工序制成初坯,再经过改、办、复、剔、磨、梳等25道工序才能制出梳子,然后再经刻字和严格检验方为成品。此款牦牛角梳子,做工细致,透过光线可以看见牛角的自然纹理,从厚料制成产品,使每只角梳都色泽莹亮,光润如镜。
  功能
  牛、羊角是中医药材,凉血解毒,使用角梳不产生静电,能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经常使用既能止痒排毒,治疗脱发、头痛、有安神健脑、去屑护发保健之功效,又能舒筋通络增强细胞免疫力,对神经衰弱有独特功效。
  俗话说 “ 千过梳头,头不白 ”。用角梳,连梳头的 “仪式” 也不同了起来:每天早晚用牛角梳,由前向后,再由后向前轻轻触及头皮各梳刮数遍。要用力平均,据说长年用角梳梳头,可疏经通络,促进头部血液循环,防止头发营养不良而致长白发、黄发和脱发。
  还在用塑料梳子或是木梳梳头吗?要知道塑料梳子梳头易产生静电,长期使用会使发质粗糙蓬 松;而木梳在制作过程中没有依照木头本身的纹理来加工,容易产生细小的分杈,这个可是对您头发的极大伤害喔!特产牦牛角梳,使用生长在高寒山区的精壮牦牛牛角制成,比普通的牛、羊角梳质地更坚实,纹理更细密。
  史记
  隋代医学家巢元方指出:梳头有畅通血脉,使发不白之作用。《圣济总录,神仙导引》也说,梳欲得多,多则祛风,血液不滞,发根常坚。《延寿经》也认为,发多梳能明目祛风。苏东坡对梳头有深切的体会,他说“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
  友情提示
  1.不要将角梳经常浸泡在水中,以免失去光泽。忌摔、忌掰、忌高温、忌潮湿。
  2.可用冷水清洗。受气温影响,自然弯曲属正常现象,垫一层薄布,用电熨斗压平即可。忌未经加热硬掰。
  3.近年来,畜牧业品种改良,犄角的尺寸偏小,能用来制梳犄角越来越少。请珍惜您的角梳。
  4.鉴别真假牦牛角最简单的方法:用火微烧后像是牛皮被烧后的味道,而非刺鼻的塑胶味!

TOP

福州“三宝”——纸伞

福州纸伞
  有近千年的历史。晚唐时由中原传入,后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工艺考究,造型美观,轻巧耐用,地方色彩浓郁,与脱胎漆器、角梳并称为福州“三宝”。
  伞骨用深山老竹,经过严格的防蛀、防霉、防腐,涂上黑漆做成;伞面则选用特级棉纸,经过防蛀、褙纸、画花、上油、装配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可分为彩画花伞、油画花伞、明油伞、书法伞和色伞等5大类,有90多个品种,500多个花色,伞半径最小的仅20厘米,最大者达100厘米。伞面多绘有花鸟人物、虫草山水、亭台楼阁等精美图案,绚丽夺目。晴雨皆宜,既可挡雨,又能遮阳,深受中外游客青睐。民国4年以来,杨常利等名牌产品曾在美国旧金山的巴拿马万国赛会、美国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和菲律宾、日本等国举办的博览会上多次获奖。80年代,年出口量达60~70万把,销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TOP

福州“三宝”——脱胎漆器

脱胎漆器

  福州漆器始于南宋。清乾隆年间,福州髹漆大师沈绍安继承发扬了传统漆艺,创造出独特的脱胎漆器,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福州脱胎漆器,质地固轻巧,装饰精细,色泽鲜艳,结实耐用,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并誉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

  脱胎漆器的制作方法分为脱胎和木胎两种。脱胎是以泥土、石膏、木模等为产品的坯胎,然后用夏布(麻布)或绸布和生漆在坯胎上逐层裱褙上去,待阴干后,敲碎或脱下原胎后,留下漆布器形,再经过上灰地、打磨、漆研磨,施以各种装饰纹样,便成了光亮绚丽的“脱胎漆器”工艺品了。木胎主要是用楠木、樟木、榉木等坚硬木材为 坯,不经过脱胎,直接涂漆,工序与脱胎布坯相同。一件工艺品的工序多达四五十道,有的甚至达到一百多道。  福州脱胎漆器产品大致可分为实用和艺术欣赏两大类。脱胎漆器除轻巧美观耐用外,还具有耐热、耐酸、耐碱、绝缘等优点,其运用范围已扩大到工业品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