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学生制作“声音地图” 还原老天津卫听觉民俗

大学生制作“声音地图” 还原老天津卫听觉民俗

大学生制作“声音地图” 还原老天津卫听觉民俗

中国网滨海高新:www.022china.com  时间: 2013-11-28 10:12:08 



碗砣,蓟县特色小吃,一位老师傅一边重现叫卖声一边娴熟制作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街头茶馆里的吹拉弹唱、洋货市场里的吆喝叫卖、蓟县大山里的云雨之音……你的记忆深处能否找寻到这些属于天津的声音。历时一年,走访了本市多个区县,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子于近日完成了首份“天津声音地图”,他们想用听觉还原这座城市的形象,呼吁更多的年轻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6名同学的“寻声之旅”
  项目负责人是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主持专业的大四学生丁晓然,因为这个专业,同学们对声音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在此之前,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并不成熟。“此前也有人做了一张地图,希望把各地的声音放上去,但没有地域特色。”于是,该院丁晓然、周大鹏、高喆、张乐、李逸群、谢天宇6位同学,从去年10月开始了他们的“寻声之旅”,希望记录津城原生态特色声音和文化,讲述这座城市的时代变迁与发展。
  “天津声音地图”项目也是该校201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
  “民间”叫卖多已失传
  在播音与主持艺术系系主任贾宁教授的指导下,同学们查找资料希望能找到专属天津卫的经典叫卖声,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们收集整理了吹糖人儿、补锅、磨剪子、压饸饹、卖药糖等几十种传统叫卖声。同学们发现,很多天津地区的叫卖声不同于其他地区,比如,爱敲梆子吹唢呐等,梆子敲一下就是卖豆腐。随后,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设计了全天津市范围的寻声路线,先后走访市内四个区的旅游景点和文化聚集地,如南市食品街、鼓楼、古文化街、五大道、津湾广场等,还先后走访西青区霍元甲故居、滨海新区洋货市场和蓟县等地。
  在走访中,他们发现,传统的叫卖声已难觅踪影。“在蓟县收获比较大,找到了碗砣、磨剪刀和卖豆腐的叫卖声。”
  在蓟县寻声时,恰逢端午节,渔阳古街上十分热闹,一位大叔热情地为他们讲述了他小时候听到的“叫卖声”,这种声音并不是靠人声喊的,而是拿梆子或铜锣敲出来的。
  点击“地点”出现“声音”
  “天津声音地图”收录的声音,内容包罗万象,既有滨海新区汉沽海滨的风土人情,也有天津“后花园”蓟县山里的云雨之音,既有霍元甲故居精武少年的故事,也有风筝魏传人的往事,既有街头艺人的吹拉弹唱,也有悠长文雅的地方曲艺,从天津站的熙攘人群到杨柳青的古玩市场,从意式风情街的小资浪漫到水上公园的激情狂欢……
  目前,包含60个具体声音点位的“天津声音地图”已制作完成,只要点击电子地图上的地点,就会出现相关的图片和相应的声音。比如,点击“名流茶馆”,就会看到古朴、热闹的茶馆图,听到戏曲演唱声和丝弦鼓点伴奏的声音;点击“天津站”,就会分别看到具有百年历史的老龙头火车站的老照片和改造后的新景观,听到世纪钟整点报时的钟声和音乐。走访中,同学们获得的不仅是“声音”,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记者刘晓艳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