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冬至快到了,聊聊冬至

冬至的英语是winter solstice,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TOP

冬至的饮食文化

1 吃饺子
  冬至到,饺子俏。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各大超市商场等饺子卖的都很“俏”。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为什么冬至这天要吃饺子呢?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TOP

2 吃汤圆
  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TOP

3 吃馄饨
  我国许多地方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据《燕京岁时记》载:“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至这天,京师人家多食馄饨。南宋时,当时临安(今杭州)也有每逢冬至这一天吃馄饨的风俗。宋朝人周密说,临安人在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祭祀祖先。只是到了南宋,我国才开始盛行冬至食馄饨祭祖的风俗。

TOP

4 吃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TOP

5 吃菜包  
  菜包则是用糯米磨成粉和熟烂的鼠曲蓬篙等物,揉合做成栖,做成半月形,里面包笋丝、豆干、菜脯等,是自古以来祭冬的祭物,古人叫做环饼(晋代时叫做寒具)。冬至的清早,家庭主妇必须早起“浮圆仔”(用糖水煮汤圆)、“炊菜包”(蒸菜包)并准备祭拜神明、祖先,并且享用“冬至圆”,吃了“冬至圆”,带有象征团圆及添岁之意;在从前,祭拜之后还以“冬至圆”粘在门户、器具上,称为“饷耗”。

TOP

冬至的节气特点

大家都搜集很多关于冬至起源、习俗方面的资料,嘿嘿,给大家普及一点科学知识。
   每年的12月21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270°(冬至点)时开始为“冬至”。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节气,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我们的古人对此早有认识,正因为“冬至阳生春又来”,所以很早以前冬至就已成为一个古老而重要的节日。

   冬至前后,虽然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少,但这时地面在夏半时积蓄的热量还可提供一定的补充,故这时气温还不是最低。“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后白昼时间日渐增长。但是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仍比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少,所以在短期内气温仍继续下降。我国除少数海岛和海滨局部地区外,1月都是最冷的月份,故民间有“冬至不过不冷”之说,天文学上也把“冬至”规定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冬至后,虽进入了“数九天气”,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景观差异较大。东北大地千里冰封,琼装玉琢;黄淮地区也常常是银装素裹;大江南北这时平均气温一般在5℃以上,冬作物仍继续生长,菜麦青青,一派生机,正是“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而华南沿海的平均气温则在10℃以上,更是花香鸟语,满目春光。冬至前后是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积肥造肥的大好时机,同时要施好腊肥,做好防冻工作。江南地区更应加强冬作物的管理,做好清沟排水,培土壅根,对尚未犁翻的冬壤板结要抓紧耕翻,以疏松土壤,增强蓄水保水能力,并消灭越冬害虫。已经开始春种的南部沿海地区,则需要认真做好水稻秧苗的防寒工作。

TOP

古代的二十四节气和农事活动是相关的,人们根据节气进行一年的农事安排,那跟冬至相关的农事是什么呢?

   一是三麦、油菜的中耕松土、重施腊肥、浇泥浆水、清沟理墒、培土壅根。

  二是稻板茬棉田和棉花、玉米苗床冬翻,熟化土层。

  三是搞好良种串换调剂,棉种冷冻和室内选种。

  四是绿肥田除草,并注意培土壅根,防冻保苗。

  五是果园、桑园继续施肥、冬耕清园;果树、桑树整枝修剪、更新补缺、消灭越冬病虫。

  六是越冬蔬菜追施薄粪水、盖草保温防冻,特别要加强苗床的越冬管理。

  七是畜禽加强冬季饲养管理、修补畜舍、保温防寒。

  八是继续捕捞成鱼,整修鱼池,养好暂养鱼种和亲鱼;搞好鱼种越冬管理。

TOP

冬至节气谚语

一、根据冬至的阴、晴、冷、暖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

1、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
2、阴过冬至晴过年。(浙)
3、冬至阴天,来年春旱。(鲁)
4、晴冬至,年必雨。(鄂)
5、冬至晴,春节阴。(辽)
6、冬至晴,明年阴雨多。(桂)
7、冬至晴一天,春节雨雪连。(皖)
8、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9、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10、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鲁、湘)
11、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湘、粤)
12、冬至不冷,夏至不热。(湘)
13、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
14、冬至暖,烤火到小满。(桂)

TOP

二、根据冬至的风、霜、雨、雪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

1、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晋)
2、冬至强北风,注意防霜冻。(湘、桂、云)
3、冬至无雪刮大风,来年六月雨水多。(藏)
4、冬至没打霜,夏至干长江。(湘)
5、冬至打霜来年旱(湘)。
6、冬至有霜,腊雪有望。(浙)
7、冬至有霜年有雪。(苏、鄂、川)
8、冬至无雨一冬晴。(皖、鲁、川)
9、冬至无雨,来年夏至旱。(桂)
10、冬至无雨过年雨,冬至下雨过年晴。(赣)
11、冬至毛毛雨,夏至涨大水。(湘)
12、一年雨水看冬至。(浙)
13、冬至有雨雨水多,冬至无雨雨水少。(粤)
14、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苏)
15、冬至有雪来年旱,冬至有风冷半冬。(晋、鲁)
16、冬至有雪,九九有雪。(陕)
17、冬至下场雪,夏至水满江。(湘)

TOP

三、根据冬至日在月头、月中、月尾的位置,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

1、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这是依据冬至日到来的早晚,推测寒流到台湾的早晚。)
2、冬至在月头,无被不用愁;冬至在月尾,大雪起纷飞。(贵)
3、冬至头,天气暖;冬至中,天气冷;冬至尾,冷得迟。(桂)
4、冬至在月中,无雪又无霜;冬至在月底,寒冷正二月。(苏)
5、冬在头,冷在节气前;冬在中,冷在节气中;冬在尾,冷在节气尾。(桂)
6、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冬至在中,单衣过冬;冬至在尾,没有火炉后悔。(甘)

TOP

关于冬至节气的谚语非常多,这些都是人们根据自己长期的生活经验总结而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这也是广大人民智慧的结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