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110 民间文学 何金凤 第五小组

终于注册成功了 来一发赶快睡觉

内容:
《非物质遗产法》总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法律责任、附则这六章组成,其中由不仅有保护,还兼具着开发的作用,文化的主体是人,该法律强调保护继承人,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有着抢救并保护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发扬壮大的作用。
意义:
意义:
1、提升了文化立法的层次和水平。一改我国非物质文化相关保护无法可依,条例不完善的局面,将党中央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长期实施和有效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2、丰富并完善了我国法律体系的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3、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劲的文化动力,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构建和谐社会,早日实现文化复兴的中国梦。
4、保护并发展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丰富,是对人类文明的又一伟大贡献。

TOP

武汉特色风俗 竹床阵

逐渐消失的“竹床阵”
武汉是中国有名的三大“火炉城”之一,夏季气温高达40摄氏度左右。酷热难耐的时间长达两个月左右,使之形成了武汉特有的民习“竹床阵”。
夏至七月以后,酷热的夏夜把武汉市民从家中“赶”出来,不得不到街道两旁摆竹床露宿。密密麻麻的竹床一个挨一个,老者、儿童、青年、少妇乃至姑娘都躺在竹床上,渡过一个又一个的夜晚。北方人或外地人看见少妇、姑娘身着短裤、裙子睡在街头上,大为不解,也十分感到新鲜。然而当地人却习以为常。
小时候经常坐在竹床上让老人摇着扇子讲故事,或者只是单纯的听着他们家长里短的闲扯,现在随着空调的普及,“竹床阵”在街头渐渐消失了,比起在街头巷尾“影响市容”,人们更加倾向于躲在清凉的密闭空间里。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跟我讲故事拉家常的老人们纷纷去世,小区里的面孔越来越陌生,只剩下夏日寂寞的蝉鸣依旧空对着紧闭的门窗。

尤六顺子 汉语言文学试验班 2011213126

  

TOP

九尾猫是伟大的,它有恒心有毅力为了一个目标一个梦想持续了三百多年的轮回,小男孩也是伟大的,他放弃了像其他人一样为自己的私利许愿,而成全了九尾猫的幸福。但是,实际上,无论是九尾猫还是小男孩,他们都是讲了一个关于“舍得”的故事,九尾猫“舍”了三百多年,终于在小男孩身上“得”来一次机会;小男孩“舍”了自己愿望的机会,“得”来一生安稳。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是九尾猫,在痛苦与挣扎中修炼,然后在坚持中永生;我们也有可能都是那个男孩,在欲望与成全中徘徊,然后在一念之间许下幸福。人生就是在各种选择中挣扎与等待,懂得舍得,就懂得了幸福的方式。

TOP

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其中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三个
1、伯牙、子期传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伯牙奉王命出使楚国,在乘船返途中行至龟山脚下,与樵夫钟子期通过高山流水之曲一见如故,结为知音,相约来年。次年伯牙如期而至,子期却辞世而去。伯牙悲痛欲绝,摔琴绝琴,从此不复鼓琴。伯牙子期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两千多年。
  产生在我市汉阳区、蔡甸区的伯牙子期传说,已进入中国文化典籍《列子》、《荀子》和《吕氏春秋》,明代作家冯梦龙以故事写成话本小说《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更使传说家喻户晓。相传为伯牙所作的古琴曲《高山流水》不仅入选美国“旅行者”号宇宙探测器携带入太空的“地球之音”金唱片,也为我国古琴艺术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提供了独特的见证。
  伯牙子期传说所独创的“知音”意蕴,表达了中华民族对人类精神文化交流的向往,具有普遍的价值理念。“知音”和“高山流水”早就成为中华民族基本的文化符号,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深远意蕴,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也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黄鹤楼传说
    位于武汉市蛇山之巅的黄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这座楼屡建屡毁,仅清代就7建7毁。各代的黄鹤楼风格不同,宋楼雄浑,元楼堂皇,明楼隽秀,清楼奇特。
  建楼的传说是美丽的。一千多年前,有位姓辛的老人在蛇山上开了酒店,常客中有一道士,回回喝酒不买酒菜,只用随身带着的水果下酒。店主人揣想他一定清贫,执意不收他的酒钱,同他交了朋友,道士也不推辞,就此领受。一天,他用橘子佐酒,饮罢,用橘皮在酒店的壁上画了一只黄鹤,自言道:“酒客至拍手,鹤即下飞舞。”遂去,再也没有见他回来。店中吃酒的人里,有好奇的,想当场试试,面对壁上的画拍手,那黄鹤展翅飞下,在店外舞了一圈,又复原位,此事迅速传开,酒店大旺,连店里的井水也喝干了。当地一名贪官借口要除妖,命人把那面墙壁移到官府,谁想船行到中途,黄鹤抖翅飞走了,贪官追鹤,葬身江中。卖酒老人为怀念仙鹤,在原址建立了黄鹤楼。
  黄鹤楼可不好建哪,鲁班从鲁国到楚国考察,早已了若在胸。他头插草标,在集市上要卖给别人做老子,一个穷汉把鲁班领回了家。鲁班每天上山砍柴,每天从柴里挑一根好材削成光溜溜的木楔存起来,穷汉不解,在做饭时顺手把一根木楔添进灶火中,鲁班叹道:“这是无价宝,将来有用。”到了百日,鲁班留言:“放得千日货,自有变钱时。”然后离去。三年之后,蛇山上造起了黄鹤楼,但倾斜严重,有险毁之势,楔了这头那头歪,急得工匠团团转。穷汉照着楔子样砍了一个,凑成一百,上集去卖。建筑师见此宝楔,十分中意,花重金买下。那穷汉站在龟山上对着黄鹤楼,将楔子一个个抛了过去,九十九个楔子呼呼作响飞过长江,牢牢楔在黄鹤楼上,只有一个木楔落入江中,那是穷汉削的。黄鹤楼因少了一个楔子,还略微有些倾斜,但也千秋无妨了。
3、木兰传说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一首古代民歌《木兰辞》,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传唱至今,使人们对“花木兰”这位巾帼英雄充满了敬仰。
  《木兰辞》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流传在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讲述了一位巾帼英雄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木兰出生在一个普通军人的家庭,从小就喜欢读兵书习武术。木兰的父亲是一位老军人。当时北方边境烽烟四起,皇帝下令征兵北伐。按照当时的征兵制度,木兰的父亲也要从军。但木兰的父亲年岁已大,并且染病在身,根本就不能参军上战场杀敌。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独生女的木兰毅然挑起了代父从军的重担,脱下女儿装,换上了戎装,由一个妩媚如花的女郎,一变而成为严阵以待的军中壮士。
  战争一直持续了十二年,由于木兰作战勇猛,武艺、兵法样样精通,在军中屡立战功,脱颖而出的她渐渐从一名普通士兵跃居为一名将军。
  战争结束了,大军终于凯旋而归。皇帝论功行赏,封木兰为尚书郎。但是,木兰却不愿做官,心中始终惦念着家中的父母,她向皇帝请辞返回了故乡。
  木兰从军十二年,如今终于又回到家中,脱下战袍,穿起了女装。当她再次出门见一同回来的军中伙伴时,大家都惊呆了。同行了十二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个女郎!
  于是,木兰从军的故事就一传十、十传百,在民间流传开来。
  虽然木兰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在正史中却没有关于她的记载。我们最早见到的记载木兰从军故事的是南北朝时期的《木兰辞》。其中描写的“木兰”究竟是文学杜撰,还是历史上确有其人呢?对于在历史上有无木兰这个人的问题,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木兰”的名字最早见于民歌《木兰辞》,正史无记载,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文学形象,并非真有其人;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古代文学作品中描写真人真事的不计其数,史载木兰曾被封为“孝烈将军”,因此推断木兰确有其人。
  其实,早在《木兰辞》问世之前就有人提到木兰了。南北朝初期的著名学者何承天在他的《姓苑》一书中就已经提到了木兰。元代的碑文《汉孝烈将军记》中用162个字的篇幅,描写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祭祀木兰的庙宇在唐代也出现了。晚唐诗人杜牧游木兰山后,曾赋诗一首——《题木兰庙》。在我国古代,为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立庙是没有的,不论立什么庙,都有他原始的化身。另外,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尤其是在《木兰辞》出现的前后一段历史时期中,诗歌中的所谓文艺形象,几乎都有真实的原形,《木兰辞》作为这段时期的作品应该也不例外。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说:“可能有一个女儿,曾代老父从过一次军,这自然是非常动人的奇迹。民间歌颂这个英雄女儿,逐渐扩充大篇,修改成精品。诗中描写的木兰,确实表现了中国妇女的英雄气概和高洁道德。”由此可见,木兰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