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110课堂 民间文学 田盼 第二组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的名将,有关他的故事家喻户晓。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故里就在今天的湖北省老河口市。
在老河口民间,两千年来一直流传着不少有关伍子胥的传说,内容大都是伍子胥投吴前的事情。如有关伍子胥出生的传说《石龙显灵》,说的是伍子胥的母亲田姬,三月三踏青来到一深潭,见潭中有一石人兀立水中。田姬向石人祈祷,保佑伍家有个能文善武的后人。踏青回来,田姬果然怀孕,后生下一男孩,她觉得这孩子的降生和神龙有缘,就给孩子取名叫“伍缘”。后来喊着喊着,就成为“伍员”了。关于伍子胥的出生,当地还有一传说:富村乡双龙沟有一座哪吒庙。有一次田姬为求儿子,将哪吒庙里的哪吒像描绘在白绫上,揣进怀里。夜里田姬梦见哪吒从绫上飘下来扑入她怀中。后生下一男孩,似哪吒投胎。因哪吒乃兴周灭封的开国要员,故为男孩取名为员。
民间传说中,还有石人教伍子胥习武、传兵书的故事;并有伍子胥得禹王剑,二救楚王的传说。
伍子胥的传说还和老河口市许多地名风物联系在一起。如老河口仙人渡镇,传说因为伍子胥在此被楚兵追杀,被一仙人搭救过渡而得名。此外还有汉江在老河口附近的支流——剑河,两兄弟山、宋家洲、刘家洲(送留二洲)、蔡花井和炸裂山都与伍子胥的传说有关。其中最为感人的传说要数“娘娘庙”。相传原来富村乡附近有一座“娘娘庙”,修筑它是为了纪念舍身搭救伍子胥的两个村姑。
在老河口民间,上干年来还流传着一种俗规:只准给伍子胥修小庙,不准修大庙。这是因为虽然伍子胥是英雄,但他为了解恨,曾把楚平王的尸身从棺材拖出来抽了一百鞭,心胸过于狭窄。这也说明伍子胥故乡的黎民有着淳朴的古风,丑恶善美在心中自有天平,即使对伍子胥这个家乡的英雄也绝不偏袒。(老河口市)

TOP

2、“穿天节”传说

“穿天节”源于古代襄阳万山才子郑交甫遇汉水女神,赠佩珠定情的美好传说。此传说实际上是“穿心石”与“神女解佩”的叠映。相传周时郑交甫在万山下的汉水之滨,遇见两个美丽又温柔的仙女,得到其中一位姑娘相赠的大如鸡卵的佩珠,他激动得把它们揣入怀中。可走了几步,发现怀中没了佩珠,而且两位姑娘也是缈无踪影。可他对赠他佩珠的那位姑娘一见钟情,后来每到农历正月二十一这天,他都来到襄阳万山的汉江边,等待着心爱的姑娘。而那位姑娘送给他的佩珠就是“汉江穿心石”。唐宋时期,每年正月二十一日过“穿天节”,襄阳城里的百姓都来到了万山,乘船沿汉江而下,在江边聚会,在沙滩上捡拾汉江中游特有的带孔窍的小石头,用丝线穿起来,佩戴在头上、身上,以祈求吉祥幸福。青年男女也借此机会交往恋爱,整个节日充满浪漫的情趣。它集郊游、采石、交友于一体,体现了襄阳古老的民俗文化,展现襄阳人追求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精神风貌。

TOP

襄阳市保康县、南漳县 唢呐艺术

名录名称:唢呐艺术
编号:Ⅱ-37  
名录类别:民间音乐
申报地区:襄阳保康县、南漳县
名录简介:   
1、保康县申报的“唢呐艺术(沮水呜音)”
   沮水呜音(原称巫音)在保康民间流传甚广,大凡婚丧嫁娶,皆可闻其声,它是保康的一大特色。它最初兴起于民间。楚定都丹阳后,呜音又由民间走入楚宫廷,奉为楚国国乐。那时保康巫风炽盛,人们信奉黄老道教,祭祀天地神必有巫道表演歌舞,王逸在《楚辞章句•九歌序》中说:“楚人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作歌乐鼓舞。”这里说的“乐鼓”就是“呜音”,它是楚人与神灵沟通的语言。楚定都丹阳350年,呜音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350年后,楚迁都于郢,呜音又流入了保康民间。《吕氏春秋•侈乐》中说:“楚之衰也,作为巫音。”明朝杨慎在《续百一诗》之一中说:“齐庭陈大吕,荆国起巫音。”保康的马良由于曾是楚的都城,呜音更是原汁原味。呜音调的主要特点:一是幽暗、诡谲、神秘;二是音调上,唢呐揉音较多,演奏八孔音时发出呜呜之声;三是结构原始、粗犷。2008年,呜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呜音调演奏乐器由马锣、小锣(包锣)、战鼓、小钗、大钗(俗称叶子)、2支长号、2支唢呐组成,由5人或6人演奏。上面的这两件乐器是长号,吹长号得有足够的内力,逢喜事,束红布,吹出“哈哈……”之声,让人其乐融融,倍感风趣;遇白事,束白布,吹出“呜呜……”之声,让人悲怆而泣,泪流不止。
  呜音调的主要表现器乐为唢呐。喇叭比普通喇叭长而厚,发出的声音怪异,低沉郁闷,这种喇叭也称为呜音喇叭。古时宫廷演奏者坐在瑶池对面的云台上,故称“云台师”。唢呐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调和曲。
  呜音具有很高的演奏技巧,传统管乐用指头按音,呜音则是用手指二关节摸音,靠“嗯唱”传谱。呜音之乐,由于演奏技法特殊,赋予了各个乐音以特殊的韵味,有的艳丽,有的幽暗,有的深沉,有的飘渺,尤其是呜音、闪音、跳音更具特色。
  偷换气、换拇眼、甩马锣是演奏呜音的三大传统技法。
  偷换气是呜音艺人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法。店垭呜音艺人张顺早说起他父亲当年吹喇叭,一口气吹了五里路,赌得一件虎皮背褡。后生李启华轻轻松松吹了十分钟,赢了一封万字头鞭炮。由此可见其非同寻常。
  “交叉蒙眼合奏”堪称沮水呜音演奏中特技的特技。表现形式为你吹喇叭我摸音,两支喇叭同时吹,交换摸音,换拇眼,难度极高。大家在图片上看到的这两位艺人是王述军、王成成,曾在中华绝技大赛湖北选拔赛上获得最具传承奖。
  “甩马锣”是沮水呜音演奏中的另一项特技。呜音曲调繁多,有长调短调之分,演奏过程中,打击乐手将马锣接连不断甩向天空,似飞蝶旋转,艺人稳准捉拿,且不影响演奏的节奏。调儿越长甩得越高,上上下下,下下上上,让人惊叹不已。

TOP

2、南漳县申报的“唢呐艺术(呜音喇叭)”

在南漳县巡检镇的大山深处,流传着这样一种民间文艺形式:它融歌、乐、舞于一体,最早产生于春秋时期的宫廷,后在民间流传至今。如今,在农家的红白喜事上,都可以看到演奏这种音乐的艺人的身影。有一首诗歌是这样形容它的:“好远好远的行程啊,从宫廷一直走向民间。好美好美的旋律啊,竟然回响了三千年。说你是楚乐的活化石,史学界是这样论断:说你是闪光的国宝,绝非是无凭的侃谈。当喇叭响起的时候,我们翻开了历史的画卷。当锣鼓响起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这首诗歌中所描述的、深受南漳县人民群众喜爱的民间文艺形式就是“呜音喇叭”。
   呜音喇叭原为楚国宫廷音乐,为宫廷乐师师旷所创,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其音乐结构与《九歌》、《离骚》近似,分头腰尾三段式结构。在古代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中,呜音的主音是徵音。据史书记载,徵是旺盛、向上的意思,也是红色的意思,楚人崇拜火、尊重火神为祖先,选择徵音,符合楚人的精神,极具楚文化的特色,具有楚国早期崇巫尚神的民间风俗、民间音乐特征。
  呜音喇叭现遗留曲牌上百套,与丧葬、婚俗、节庆和祭祀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分别有较固定的曲牌。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喜乐类,例如“开套”、“衣调”、“娶亲调”、“虎抱头”、“何仙姑”等;二是丧乐类,例如“上山坡”、“叶叶落”、“普天乐”等,所有曲牌都伴以打击乐。其演奏所用的乐器分为吹奏和打击乐两大类,分别有铜制长号、喇叭;牛皮制边鼓、铜制凸锣、大锣、大钹、小镲、小锣。
  刘定家是南漳巡检镇文家垭村人,今年已有83岁高龄,他10岁开始随父亲刘帮秦学艺,能演奏呜音曲牌80多种,是目前在世的、年纪最大的呜音喇叭传人。他的儿子刘国福,现年52岁,16岁跟父亲刘定家学艺,现在能吹奏100多个曲牌,目前边务农边参与红白喜事演奏,每年演奏70多场次。44岁的二儿子刘国武10岁跟父亲学艺,也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演奏本领,经常和父亲组织的刘家班一起到各地为村民演奏,参加了上千场次呜音喇叭的演奏活动。刘定家19岁的孙子刘臣山也从祖辈和父辈那里学会了演奏呜音喇叭的技艺,使得这项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后继有人。现在确定了刘定家、刘国福、刘国武为代表的主要传承人,以更好地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 本帖最后由 刘秋月 于 2013-12-1 23:10 编辑 ]

TOP

襄阳老河口市 老河口丝弦

名录名称:老河口丝弦  
编号:Ⅱ-104   
名录类别:民间音乐
申报地区:襄阳老河口市
名录简介:   
        老河口市在历史上是一个水旱码头,既是商贾云集之地,又是各方艺术荟萃的场所,人称“小汉口”。早在清朝乾隆年间,丝弦乐就在原光化县(今老河口市)流传。由丝弦说唱“大调曲子”的前奏曲(又称板头曲)分离出来并历经演变而形成的老河口丝弦,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它的曲目丰富,曲风古朴、韵味典雅,旋律委婉曲折,优美动听。由于长期的演变,使它具有浓郁的鄂西北民间音乐地方特色,区域性很强。
  老河口丝弦与其他的民间文艺形式不同的是,它是民间艺人行艺和文人学士自娱相结合的音乐。当年,老河口的商行以及大户人家经常举办类似于今天沙龙般的聚会。在聚会上,演奏老河口丝弦便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程序。宾主分别坐好后,每人都要表演一段。轮到谁,谁便起立,拿起牙板,恭敬地向大家作揖,说完献丑后,丝弦响起,那人便唱上一段。
   在老河口现在除保留有著名的丝弦乐曲“三思”,即《思乡》《思春》《思情》外,还有《高山流水》《打雁》《赏秋》《小乔哭周》《闺中怨》《陈杏之落院》《陈杏之和番》等20余首曲目。以上曲目均被《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湖北卷收录。

TOP

襄阳老河口市 老河口木版年画

名录名称:老河口木版年画
编号:Ⅶ-65  
名录类别: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襄阳老河口市
名录简介:
        老河口木版年画兴盛于清乾隆至光绪年间,至解放前,老河口市区印制木版年画的作坊有刘源盛、德茂公、和顺成、松昌福、万源永等十几家。这些印刷作坊规模小的有几十人,大的有一百多人,工人们一年四季从事年画印制,产品远销邻近的陕西、河南、四川、湖南、江西、湖北等地区。每逢农历新年,当把五颜六色、雄赳赳气昂昂的门神往大门上一贴,即使家徒四壁的人家,也有了新年的喜气和希望。老河口的木版年画,就像天津的杨柳青一样,成了这些地区百姓共同的记忆。由此可见,老河口在当时已是鄂西北、豫西南地区木版年画制作基地。随着科技的进步,木版年画虽已淡出经济舞台,但作为传统艺术,仍有着较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
       老河口木版年画,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和芳香的泥土气息。构图饱满而主次分明、线条密实却一丝不苟、颜色丰富而对比鲜明、均衡中力求变化,整个流程全部是沿用古法手工制作,工艺流程十分复杂。
       老河口木版年画大多取材于历史戏剧、演义小说、民间故事、传说,也有适应需要刻制的农历、农事谚语、书法条幅等,题材广泛.表现质朴、原始,有着强烈的民族原生态气质。主要表现形式有中堂、门神、贡笺、历画、喜画等二十多种,其中以门神为多,表现类别大致为五类:一为吉祥寓意类,反映人民群众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如《燃灯道人》、《赵公元帅》等。二为民间童话,如《老鼠娶亲》、《过猴山》等,题材富于想象,生动有趣。三为戏曲故事类,以戏曲人物为题材,画面造型完善,且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如《杨家将》、《焦赞孟良》、《关公》、《岳飞》、《钟馗》等。四为民风民俗类,如《百寿图》、《和气娃娃》、《麒麟送子》、《一团和气》,反映了社会风土民情。五为花鸟瑞寿类,如《富贵春荣》、《百鸟朝凤》,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祈求。 从风格、样式、色彩、造型等表现形式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在表现技法上突出构图饱满而层次分明,线条密实却一丝不苟,颜色丰富而对比鲜明,均衡中力求变化。在创作方法上,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不受自然现象约束,高度概括、高度夸张、画面饱满、形态生动,既合物理又合法度。尤其人物造型,注重人物心理精神状态表现,比例适当,面部表情生动、完美。

TOP

襄阳市保康县 黑暗传

名录名称:黑暗传
编号:Ⅰ-1
名录类别:民间文学
申报地区:襄阳市保康县
名录简介:
       “黑暗传”是民间歌谣唱本,被称为汉族首部创世史诗,从明、清时代开始流传。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世界形成、人类起源的历程,融汇了混沌、浪荡子、盘古、女娲、伏羲、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等许多历史神话人物事件,并且与我国现存史书记载的有关内容不尽相同,显得十分珍贵;它作为远古文化的“活化石”,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神话、历史、考古、文艺、宗教、民俗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黑暗传》由神农架林区文化干部胡崇峻于1984年发现,曾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神农文化研究会主办、出版的《神农文荟》杂志创刊号首次发表了《黑暗传》的述评本和整理本,出版时间大约是1992年。
       《黑暗传》似乎是悄悄出版的,可是在网上,关于它的消息却几近铺天盖地。胡崇峻---这位蛰居在神农架深山的搜集整理者,在网上的信息条目超过了许多作家。其实,《黑暗传》虽在湖北发现和出版,但接着就引起了港台地区和新加坡及全球华人学者的极大兴趣。在前几年未出版时,国外及台湾等地区的读者及学人均纷纷来信,向其打听整理进展情况。现在,总算大功告成了。汉民族也终于结束了被称为“没有自己的神话创世史诗”的历史。
        可以说,这本书是汉民族最早的“家谱”。当然,《黑暗传》是一种神话,神话任何民族都有,但这群生活在神农架地区的汉族人,却有着令人无法相信的想象力。关于洪水滔天的故事,这或许大家都知道,洪水之后人都被淹死了,伏羲与女娲兄妹成亲,成了人的始祖,等等。但洪水滔天之前呢,《黑暗传》想出了好多好多世纪,好多好多远祖,关于这个远古的家谱,不只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它的无以羁绊的神奇的想象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相信每个读到它的人,都会被那绚烂恣肆的景象所迷醉,所倾倒,其文采甚至丝毫不比屈原的《九歌》逊色。

TOP

襄阳宜城市 宜城市兰花筒

名录名称:宜城市兰花筒
编号:Ⅴ-10
名录类别:曲艺
申报地区:襄阳宜城市
名录简介:
        宜城兰花筒,因其用较粗的楠竹筒制作而成,故始称“楠竹筒”。
  兰花筒又别称渔鼓道情,据说最初是唐代道士们传道或在民间化缘时所演唱之音乐,故称之为“道情”。宋代,道教衰落,渔鼓道情所演唱的内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多为民间故事、神话、传奇、小说,通俗易懂,深受市井乡里喜爱。
  兰花筒在宜城兴起的时代,根据师徒传承情况计算,大致在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1850年)至上个世纪末,其师徒传承大概有三代,出现了一大批知名艺人。
  兰花筒系用较粗且竹结长的竹筒作材料,先打通竹节,然后在一端覆上皮膜,或去鳞的鱼皮、或较粗大的蛇皮。另还有一个附件叫云牙板,共有两块,用木板或竹片制作。表演时,演唱者左手臂向胸腹间弯曲,抱住兰花筒,左手握住两块云牙板,右手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击打兰花筒一端覆蒙的皮膜,主要用于演奏“过门”,很少用于演唱时,而云牙板只用于演唱时,呈慢节拍边唱边击打。
  新中国成立以前,兰花筒均为“单口演唱”,即一个人演唱,而演唱者都是穷苦人,或是无依无靠的盲人。其演唱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游乡串户演唱;另一种是坐馆演唱。游乡串户,也就是挨门挨户乞讨,为了讨得听者高兴,乞讨到施舍,所唱之词多是即兴创作,见啥唱啥,而且都是奉承吉祥之语。坐馆演唱,就是在茶馆、酒馆里演唱,所演唱的内容一般是公案传奇之类的节目,多为长段子,连本。每次演唱完之后,向饮者或吃者收点钱维持生活。
  兰花筒曲目题材繁杂,内容广泛,其曲目究竟有多少,至今尚无准确的统计。目前,宜城市文化部门收集到的只有《包公案》、《西游记》、《响马传》、《隋唐传》和《红灯记》等共计35个。
  宜城兰花筒的唱腔皆为板腔,但根据板式的不同,板腔中又可分板头、散板、平板、苦平板、垛板、数板和落板等6种。板式虽然不多,但却能唱出各种不同的感情,表达出繁杂多变的内容,刻画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形象。
  宜城兰花筒的词格,均为韵散相间的说唱形式。韵白讲究声调和韵调。在语言修辞上大量采用排比、对偶和击筒打板相衬托的方法,使之具有铿锵的节奏感,突出了韵白的音乐性。散白接近口语,用以叙述故事的情节,或摹拟不同人物的语调。其唱词有七字句、十字句,也有长短不齐的句式。

TOP

襄阳市襄阳区、宜城市 襄阳花鼓戏

名录名称:襄阳花鼓戏
编号:Ⅳ-4
名录类别: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襄阳市襄阳区、宜城市
名录简介:
        襄阳花鼓戏流行于湖北北部襄阳、枣阳、宜城等十余县。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是在当地流行的民间说唱歌舞及民歌、小调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唱腔有桃腔、汉腔、四平、彩腔等。传统剧目多为民间生活小戏。清末民初,专业班社较多,后日渐衰落。解放后加上丝弦伴奏。整理的传统剧目有《送寒衣》等。
    在2004年以前,宜城市没有专门的花鼓戏剧团。但在宜城,无论是民间艺术团体,还是专业的曲剧团、艺术团,一直坚持创作、排演襄阳花鼓戏剧目。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至现在,宜城市仅各专业艺术团体排演襄阳花鼓戏剧目就达24部,部分剧目在全市、全省及至全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正是在宜城全市人民的努力下,襄阳花鼓戏的艺术火种得以有效地保存,生生不灭。
襄阳花鼓戏的前身是流传于襄樊地区的民歌小调和一些其他说唱艺术形式,由于受到当时清戏、汉剧、湖北越调影响,逐渐形成了以打锣腔为主,并具鄂北方言与艺术的特点。
     襄阳花鼓戏最初只有“二小戏”(即小生、小旦)、“三小戏”(即小生、小旦、小丑),后来受湖北越调、汉调、梆子等剧种的影响,逐步完善发展成“四梁”(指男角中的小生、小丑、老生、大花脸)、“四柱”(指女角中的花旦、老旦、彩旦、青衣)。在表演上,以唱功见长,特别重视生、旦行的唱功戏;各行当的唱腔基本相同,但又有着不同的要求,其中花旦要俏,正旦要稳,小生要平,花脸要粗,丑角要逗;唱腔并不复杂,但讲究根据不同角色、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灵活应用;咬字吐音讲究尖团清晰,行腔讲究圆润、柔和、明亮,要求有刚柔相济的效果。
     襄阳花鼓音乐特色明显,声腔既高亢粗犷、激情热烈,又委婉细腻、明快活泼,其腔调有[桃腔]、[汉腔]、[四平]、[彩腔]。传统的演唱形式为一唱众合,锣鼓伴奏,节奏鲜明,气氛浓烈,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

TOP

襄阳市 龙凤书

名录名称:龙凤书
编号:Ⅰ-1
名录类别:民间文学
申报地区:襄阳市襄城区
名录简介:   
        在赤山法华院北山坡上,有两棵松树,恰似龙飞凤舞,其形栩栩如生。在偌大的松林间别具一番景致,人们都叫它龙风树。
  说起龙凤树,那还得从大唐说起。公元824年,武宁军节度使王智兴升至徐泗观察使。正好这一年皇帝过生日,他借机奏请要在泗州设置戒坛,大力兴建禅院寺庙,赐福天下百姓。于是委派手下得力干将张保皋到离泗州千余里的赤山建造起一座容纳近三十名寺僧的法华院。
  赤山浦是唐朝对外开放的最大港口之一,赤山法华院开光以后,笃信佛教的香客络绎不绝。因为张保皋出生新罗(今韩国),赤山一带又是新罗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因而居住此地的新罗人纷纷前来行香拜佛,一时寺院内祥辉缭绕,瑞蔼氤氲。
  一日,新罗商贾龙凯和冯平分别带着各自的孩儿来到赤山法华院,他们来此目的一是行香,二是拜谒张保皋。不巧张保皋外出有事,一时回不来,他们一行只好在赤山寺庄住下。
  龙凯和冯平因何来拜谒张保皋呢?说来话长,一次,他俩乘船来赤山浦收购丝绸,突遭一群海盗抢劫,海盗将他俩装进麻袋,扔进海中。此时恰巧张保皋巡查至此,众海盗一哄而散。张保皋见海中漂着两个鼓鼓的麻袋,便让军卒打捞上来,军卒将打捞上的麻袋打开,见两人已是气息奄奄,张保皋见状,知是海盗所为,即传令封锁赤山浦各出口,捉拿盗匪,并令军卒抢救龙凯和冯平。
  龙凯和冯平得救后,回到新罗,念念不忘张保皋的救命之恩,这次专程携孩子前来拜谒张保皋。他们漂洋过海,精疲力尽,在寺房里睡下后,龙凯之子龙生约上冯平之女冯凤,沿着一线小路绕山而上,两小初到异国他乡,一切都感到陌生新奇,他俩端坐红门石前,更觉有步上仙台心旷神怡之乐。但见:叠嶂层峦重叠出,奇石触天出奇幻。崖前苍松古柏翠,峰后鹰雕复盘旋。更有溪琴弹不绝,蜿蜒折弯曲缠绵。云漫雾游谷壑动,百卉盛绽芳弥漫。莺歌燕舞娇歌脆。逶迤曲径通九天。
  两小凝眸此景,浮想翩翩,心中隐隐生出流连忘返之意。暗思:假如能扎根此处,纵死九泉也心甘。龙生说:“小妹,如果上天有灵,下世能转生的话,我将扎根赤山,愿做赤山一沙一石。”冯凤说:“小哥,如果苍天有情,来世安排我做赤山一草一木,那便是我的渴盼。”
  次日,龙凯和冯平一行四人见了张保皋,他们双膝跪地,叩首齐道:“张大人平息海盗,拯救下人,功德齐天,我等没齿不忘,今特来赤山拜谒。”接着三拜九叩,泪水滚落……
  张保皋见此,急忙躬身扶起他们,他俩泪水涟连地说:“张大叔,听父亲说,是你救了他们,你的大恩大德,我们会永远记住。”张保皋闻此,双手扶起两小,深情地说:“这没什么,你们长大后,也要匡扶正义,做一名济贫扶难的正人君子。”龙凯和冯平也叮嘱两小,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俩尚年幼,要牢记张大叔的教诲,年年来法华院行香拜佛,以保佑平安福禄终生……
  转眼数日即逝。两小不得不随从父亲告别赤山。临走时,他们依依不舍,三步一回首,难以割舍与赤山的眷恋之情,化作了惜别的泪水,汇入了见证世世代代友好和平的黄海之中。
  后闻唐武宗灭佛,赤山法华院被拆除,两小在新罗向赤山方向跪拜,泪水潸然,他俩矢志不移地对上苍表示,假如能重建赤山法华院,假如能再转世为人,定将植根赤山,魂落法华院。
  也许是天意吧,公元21世纪八十年代末为弘扬中、韩友谊,发展国际贸易往来,当地政府重建了法华院,这喜讯不翼而飞,龙生和冯凤的幽灵欣喜若狂,千年的夙愿终于成为现实,他俩化做两粒饱鼓鼓的松籽被两只天鸟衔落,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飘然落于赤山北岭。不久,人们在不觉间突然发现一片翠绿的松林中,南北对立地崛起一株似龙、一株如凤的龙凤树。
  有诗为证:
  山风徐徐拂清泉,涟漪层层叠翠卷。云游峰峦绵绵情,雾漫壑谷依依恋。
  青龙腾云歌悠悠,翠凤开屏舞翩翩。良缘呈祥山水画,高悬峭崖垂幽涧。

TOP

襄阳市 襄阳火炮

名录名称:襄阳火炮
编号:Ⅱ-5
名录类别:民间音乐
申报地区:襄阳市襄阳区
名录简介:   
        襄阳火炮也叫“襄阳打火炮”“襄阳锣鼓”。由小鼓、边鼓、大锣、大钹、勾锣、小锣、占子(麻叶锣)、长号八件乐器相互配合,敲打成乐。据了解,火炮锣鼓亦称“叫头”,有“得胜鼓”“新七锤”“花七锤”“写书”“背马”“一五七”“双打岔”“凤凰点头”“跑滩”等曲牌。襄阳火炮多于春节及喜庆节日时表演。
     名称来源
  现在许多人都搞不明白,为啥别的地方叫打鼓襄阳却偏偏叫打火炮呢?据从事多年襄阳民间文化工作的宋古谋老人介绍,起名“打火炮”可能是因为襄阳火炮曾经用于军事战斗,而这种鼓又打得激烈、火爆,声似放火炮,故名“打火炮”。
     表演形式
  打火炮表演人员一般需5-6人,器具有大锣、小鼓、钹、狗锣、马锣(又称甩锣)。据原襄阳县文化馆1983年编印的《襄阳民歌》记载,在过去,农民利用农闲或节日结成班子打火炮唱花鼓戏。他们主要用一种“四六句(即对偶句),穿插喜庆内容的歌词,挨家挨户地唱,以迎得主人的欢喜,讨来一些粮食和银钱。后来,这些歌词被广泛应用到民间舞蹈如踩高跷、划旱船等,襄阳花鼓戏就是在打火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戏剧。
     音乐特点
  和外地的民间锣鼓只打不唱相比,襄阳打火炮有所不同,它不仅比外地多了狗锣、马锣,而且多用小鼓(外地多用大鼓并有腰鼓);外地表演时3-5人,多则达几十甚至上百人,场面壮观,气势大,但襄阳打火炮一般由5-6人表演,多者10-15人。襄阳打火炮虽说表演的人少,可它表演时气势、动作、唱腔却有独特的魅力。
     流行程度
  据襄阳区群艺馆姚金全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襄阳打火炮十分流行,有“村村有火炮,人人爱火炮”之说。宋古谋回忆:“当年襄阳打火炮十分流行,拜年、送军、报喜、红白喜事等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小时候我老家朱集罗庄村郝余家有支火炮队,每次只要锣鼓一响,我就会去看、去听。”
     发展现状
  如今,令人惋惜的是,襄阳打火炮几近失传。目前,襄阳火炮曾盛行的襄阳区朱集镇或东津镇等地仅存的火炮艺人以古稀老年人居多,几乎没有年轻人。襄阳火炮的表演套路已不完整,许多唱词已经失传,现存唱词过于陈旧,急需创新。

TOP

襄阳老河口市 老河口赞阳锣鼓

名录名称:老河口赞阳锣鼓
编号:Ⅱ-9
名录类别:民间音乐
申报地区:襄阳老河口市
名录简介:   
        老河口赞阳锣鼓是可与陕北大鼓媲美的赞阳锣鼓,也称战场锣鼓,为古赞阳历史文化之一。起源于公元前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为我国最古老的流传时间最久的传统锣鼓之一,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2500年前古酂阳战争频繁,为了鼓舞士气,大败敌方,锣鼓在阵前大派用场,锣鼓的多少,鼓声的大小,直接影响军队士气,著名的《曹刿论战》就说明了锣鼓可以导致战争胜败。后来经过古代军事家孙武、伍子胥的战场运用及楚汉战争和民间的不断演变,形成了自成体系具有一定风格的百余人演练的赞阳锣鼓,赞阳锣鼓古朴、典雅、雄壮、庄重,鼓点轻如漂、重如雷、快如风、急如雨,轻重缓急,恰到好处。但到元朝后渐渐衰落沉寂。
       赞阳锣鼓古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楚汉争天下,四面楚歌起”,鼓声急,节奏强,营造的气氛为:场面激烈,形势逼人;第二乐章,“烽火戏诸侯,戍边传军情”,鼓声轻,节奏缓,放烟火,吹号角,击战鼓,迎来敌,营造的气氛为: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第三乐章,“鼓声振天威,将士凯旋归”,鼓声重,节奏起伏善变,喜迎将士归,营造的气氛为:欢呼庆胜利,场面热烈;第四乐章,“赞阳夕光照,国泰民安居”,鼓声稳,韵律美,营造的气氛为:战争止,和平来,民众安居乐业,一派泰平盛世。其服装道具有:分为帅、将、校、卒四种基本鼓种。赞阳锣鼓古朴、雄壮、威武、热烈,充分发挥了敲鼓边、击鼓心、打鼓帮、顶鼓腔、搓鼓槌、磨鼓钉、捂击鼓等多变的击鼓技巧,使鼓点变化多端,恰到好处。150cm帅鼓一面,100cm将鼓2面,100cm风锣1面,中虎锣4面、高虎锣四面、抄锣二面、大京钗六对、汉川拔六对、河南川拔六对、夹板八付、马铃10个、锁呐二个、号角八个、军旗36面。参演人员达120人之众,演练中配以手持刀枪盾牌将士呐喊、舞蹈以及赤脚古朴服装民众舞蹈,使锣鼓张弛有度。其场面之宏大,声势之壮烈,令人叹为观止。

TOP

襄阳枣阳市 大头和尚戏柳翠

名录名称:大头和尚戏柳翠
编号:Ⅲ-10
名录类别:民间舞蹈
申报地区:襄阳枣阳市
名录简介:   
        每年的正月十五都可以看到,两人表演的有情节的哑剧舞蹈---大头和尚戏柳翠!
  表演时,男戴和尚面具,穿道袍,持佛尘;女戴姑娘面具,红衫绿裤,持绸巾。二人以夸张的舞蹈动作嬉戏,非常幽默、滑稽。
  传说很早以前,深山里有座古寺,寺庙内长着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柳树。这柳树经一千多年的修炼,变成了一个俊俏的大姑娘,取名柳翠。她偷偷地爱上了庙里的一个大头小和尚。一天,庙里只有小和尚一人看家,柳翠便装作前来进香,便挑逗小和尚,使他忘了佛门戒律,与柳翠尽情地玩耍,戏闹起来。这里,有个樵夫打柴正好路过此地,所见庙内有女子笑声,感到奇怪。扒在墙头上一看,原来小和尚竟和大姑娘在一起打情骂俏,忍不住大笑,双手一松,掉下墙头。他回家之后,当作笑话讲给众人听。有个社火头儿听了此事,觉得有趣,过春节时,编成社火演了起来。男女老少都爱看。
从此,“大头和尚戏柳翠”就流传开了。

TOP

襄阳市南漳县 端公舞

名录名称:端公舞
编号:Ⅲ-15
名录类别:民间舞蹈
申报地区:襄阳市南漳县
名录简介:   
       端公舞又叫“扛神”,也叫“做枯斋”,被誉为楚文化的活化石。顾名思义,端公舞是被称为“端公”的人作歌起舞的一种歌舞形式。野史记载,轩辕黄帝战蚩尤于涿鹿,长期相持不下,有一个姓端的将帅把蚩尤打败了,轩辕缅怀他的业绩,就在“端”的后面加了一个“公”字,就成了“端公”。因“端公”生性爱说爱唱爱跳,所以就有“端公舞”。
       “端公舞”是从楚国流传下来的祭祀舞蹈,是灿烂的楚文化精髓篇章之一。端公舞是流传在南漳县西南的巫傩祭祀舞蹈,所用的道具中包括“钺斧刀”、师刀子(导旗)等。“钺斧刀”原是夏商两朝最高权力的象征,而在南漳流传的端公舞中还用这种“钺斧刀”,的确是一个奇迹。近些年来,已有日本、美国的朋友来到南漳考察,并拍摄制作成电视片。
     跳端公舞一般为一天一夜,也有三天三夜、七天七夜的。请跳端公舞的人大都是经济条件富庶的家庭。端公舞是一种以欢乐的跳舞形式悼念亡人的民间舞蹈,它是巫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古楚民族的风情习俗。端公舞在民间祭祀活动中,主要是以歌舞来酬神和悦神,借以奉祀天地鬼神,为人祈福消灾,是巫舞中的一种,是有着浓厚的巫文化色彩和古朴原始气息的祭祀歌舞。
端公舞是用舞蹈形式来完成的,翻身、旋地、穿梭,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动作配上千变万化的手诀,让人倍感神秘。端公手诀分为三大类:一是自然崇拜,如太阳诀、月亮诀,体现了人们对日月等自然力量的崇拜;二是生殖崇拜,如天师诀、捆鬼诀,分别表现了男女生殖器的形象,体现了人们对生殖力量的崇拜;三是图腾崇拜,如山王诀,体现了对以山作为图腾形象的崇拜。

TOP

襄阳宜城市 赶象

名录名称:赶象
编号:Ⅲ-13
名录类别:民间舞蹈
申报地区:襄阳宜城市
名录简介:   
       “赶象”,又名“大象舞”,是一种载歌载舞的广场民间艺术。
     据清朝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编修的《宜城县志》记载,最迟在清朝的后期,“赶象”舞蹈就盛行在宜城汉水以东的低山丘陵地区。然而根据当地有关“赶象”舞起源的传说,该舞形成的历史应上推至春秋晚期。
     传说春秋晚期,南方某诸侯小国国王派遣了几位使臣赶着大象,驮着珊瑚、珍珠、宝石等贡品,前往楚国国都(今宜城市南7.5公里处的楚皇城古城址)觐见楚昭王。当他们行至今宜城境内的汉水东岸一个叫十里坪(今象鼻山)的地方时,天色已晚,不能渡汉水,便在此住下休息。不料一早醒来,使臣们发现大象连同所驮之物不知去向,杳无踪影。如此一来,吓的使臣们大惊失色,连忙在十里坪一带寻找。一连找了好几天,仍一无所获,导致使臣们忧思成疾,终日颠狂,即便在寻找大象的路上也不停地学着大象的动作。即使这样,使臣们仍然没有找着大象的踪迹。又过了几天后的一天清早,使臣们醒来后睁开双眼感觉到他们所在的十里坪突然发生了变化。原来是一夜之间,十里坪竟变成了一座酷似大象的山。他们认为这座山就是他们失踪的大象变成的。于是便惊喜若狂,奔走相告,呼唤四乡里的百姓前来观看。使臣们告诉观看的百姓,说这座山就是我们失踪的大象变的,这是天意。至此,十里坪便更名为象鼻山。
     大象失踪的原因找到了,它变成了山。但使臣们的出使任务却还没有完成。为了不辱使命,使臣们便想办法找当地百姓要来竹子和布匹编制成大象的头和象身子的外皮,一路由两个人披戴,装扮成大象西渡汉水,来到楚国国都,向楚昭王禀告了他们一路的经历和大象与贡品失踪的情景,并摹仿大象的姿态、动作表演了象舞。如此一来,乐得楚国满朝文武无不拍手叫好。楚昭王不仅没有责怪使臣们,还当即传旨,号令楚国上下皆习象舞。从此,象舞便在今宜城境内流传开来。
赶象舞最初由四个男子表演,即一人牵象,一人赶象,两人扮象。牵象与赶象都扮成外国使臣模样。到了清代,增加两人扮成金童玉女,各持一杆灯笼。道具也有了新的发展,用竹篾、布制成象头,用空心竹管制成象的鼻子,并在竹管内插进一根用布条和棉花缠成疙瘩的木棒,舞时抽动木棒便吸水,推动木棒便可喷水(现又改用橡皮管或塑料管)。每当新春佳节到来和喜庆活动、丰收之后,乡间就表演赶象舞,表演者走村串户,沿途爆竹不绝。每到一家门前,这家人便拎出一桶水让大象把水吸足了,然后朝观看的人群喷出,这意味着喷洒吉祥。
      赶象舞的舞蹈主要是模拟大象的神态动作。以“象摆鼻”、“象走步”、“顺抬腿”等动作贯穿始终,构成它刚健有力、诙谐可爱的风格。金童玉女手持灯笼以圆场、造型为主,伴以辅助性动作。
     近些年来,宜城市花鼓戏剧团将赶象舞搬上了舞台,并于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在襄樊市举办的舞龙舞狮大赛暨民间艺术展演上进行了表演,分别获得优秀奖和一等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