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古越余姚的鬼舞

古越余姚的鬼舞

古越余姚的鬼舞

    鬼舞,浙江省余姚市又称鬼戏、民舞,是余姚市河姆渡文化时期原始信仰习俗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这种带有原始宗教色彩和图腾崇拜意识的舞仪,寄托了先祖的美好愿望,古时每逢打醮、新春都跳傩舞,祈福禳灾,自娱自乐。鬼舞节目多为神话和民间传说故事,表演古朴、粗犷、夸张、简练。如《开天辟地》,舞者头挂“盘古氏”、“虞舜”面具,手持大斧、竹剑,四面砍劈,表现出开创乾坤的盘古、虞舜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英雄气慨。《判官醉洒》表现判官与小鬼嬉耍斗酒的酩酊醉态,人物性格鲜明,饶有生活情趣。《调无常》则是一组大型舞剧,表现的历史故事,气势磅礴。
   鬼舞,是一种古越古典舞蹈与彩绘木雕的相结合的艺术。民舞面具有50多种,以木头雕做,工艺精致,手法夸张,神气活现,其忠奸优劣、老少妍陋无不神似。旧时乡民把鬼面具奉为“神灵”,开橱和封存傩面具还有一套尊祀的仪式。余姚鬼舞由于受到明未盛行的目连戏的影响,有的节目逐渐发展为戏曲形式,除用锣鼓伴奏,还增加了弦乐和高腔曲调,形成了中国南戏四大声腔之一的“余姚腔”,别具特色。同时鬼舞的“余姚锣鼓”, 北宋时期从浙江江南余姚地区又传入陕西省户县。
                        鬼戏的渊源
   鬼戏是古时驱疫逐鬼的娱乐活动。余姚鬼舞是由崇拜祖先,驱逐鬼疫的宗教祭礼活动演化而来,是古越禳灾的一种仪式。据清朝余姚方志载:凡有疫病,多不信医属巫诅属,谓之“祭鬼”,城乡均沿此俗。
   鬼戏表演的仪式有酬神、驱鬼、祭神、祈谷、求医、问病等。表演的内容形式有判会、调男女吊(送夜羹饭)、演鬼神等。
   余姚属古越地,受东夷楚属蛮夷,鬼舞深受楚文化影响,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礼必使巫作乐,歌舞伴之,以娱神。经岁月的推移,产生不同的鬼戏娱人。旧时乡村戏班、民众皆会演甲戏,道士祈灾也,要祭神驱鬼,就要唱歌、舞蹈,为了充实宗教活动内容,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余姚鬼神戏常使用本地区的歌舞为当地民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来扩大影响,强化效果。鬼戏是在民间通过宗教形式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民舞样式,与余姚、宁波各地习俗和信仰紧密结合,因而在旧时余姚地区具有广泛的基础。
   鬼戏演变到1949初,不是单纯地仅仅局限于祭祀活动本身,而是发展成既是祭祀活动,又是戏曲表演,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具有戏剧特征和功能的艺术了,它的的内涵十分丰富,文化形式多种多样,涉及到广大方方面面。
                       鬼戏的特征
   鬼戏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存在于民间,鬼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究竟是艺术,是戏剧?还是宗教,是法术?是封建迷信活动?还是其它什么?确实有些难以理解,这就要对鬼戏的特征形式和内容作一分析和研究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鬼戏的宗教文化”。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宗教,其最大特征是相信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也是自然力量和其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的虚幻的反映。
鬼戏不属于世界性的宗教,但也是一教,其门人自称“道教”,但得不到官方承认,后来为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干脆奉道、佛于一体,再把神话、传说和民间信仰中的人物,也集纳于内。
   从形式上看:鬼戏中所出现的角色往往是鬼神中的十殿阎罗王、判官、无常、男女吊等,采用都是民间乡土俚语和小调,寓鬼喻人。
从内容上看:鬼戏中作法事所诵唱的许多科书,大多为劝人为善,取材于佛、道思想。
   鬼戏具有宗教文化的特征,除了跳神演戏,还有宗教礼仪,二者不分离,这在戏剧上特殊性的,也不是一般的戏剧。
                 “鬼戏的民俗文化”
    鬼戏在孕育、形成、发展、变化中,都受到区域民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民俗文化与鬼戏之间关系也如同宗教文化一样,十分密切,相辅相成。通过鬼戏的演出可以发展和窥见当地的乡风民俗。比如:民间有渡船过河,鬼戏有“送夜羹饭”等民俗活动。同时,凡是民间群众有祈求平安、消灾延寿、免难除病、求子求财等都要演鬼戏。这些民俗活动自然成了鬼戏展示的大好机会,同时也丰富了鬼戏的内容。
   信奉鬼神的观念,在浙东十分普遍,特别是四明山区、姚江一带、杭州湾的山民、农民、盐民,凡天、地、日、月等认为都有神灵,为民办事而传说的名医、武将、官员,认为有灵魂,特别在出现疫情、非正常死人后,认为有鬼神作崇,必须祭祀,否则祸患无穷,所以有“招魂”、祭“神”等民风,在信仰上多为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如自然神的河姆渡文化“双鸟舁日”的太阳神,姚西竺山当地民间“蚱蜢将军”、马渚的“九老相公”、斗门的“桑九候王”,鹿亭的“龚侍郎”、四明山的“山魈”,大岚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柿林山道马受惊吓的现代传说“回马亭白马神”,以及岳帝菩萨、土地公公、枫树神、大王石神等,所以供土地、供灶神、供财神、供马神也很多,至使旧时余姚城乡、山村海边,庙寺观庵众多。
    内涵丰富,形态各异的民间民俗活动,是鬼戏产生和发展存在的基础,“存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没有人们的信仰宗教、鬼神,没有祭祀活动,没有占卜等民俗活动,十殿阎罗王、判官、无常等也不复存在了,当然也不会有鬼戏。所以,特定的鬼戏必须根植于特定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中。
                   “鬼戏的戏曲文化
    具有戏曲的属性是也是鬼戏主要特征,旧时祭祀活动和演出是构成鬼戏的核心。鬼戏演出是一台完整的小戏,也有迎会中的插戏,以娱乐为目的,内容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庙宇鬼神等,如十殿阎罗王、阿领、吊死鬼、城隍菩萨、判官、无常等,剧目中完整的演出大多以演“目莲”、“钟馗斩鬼”等,插戏主要是演出生活情趣浓郁、剧场效果明显的折子戏,其内容反映忠孝节义、有的表现对婚姻自由和理想追求的,有的赞扬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有的寄托对富裕生活的向往的,如“调判官”中的《大头小鬼》,鬼神戏的演出剧目,都是生活在人间的生活缩印,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内容,都是通过演员来当众表演,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矛盾冲突。
    同时,鬼戏也具有一定戏剧的常备导具,如:行当。表演有角色之分,按生、旦、丑角表演,有程式动作,鬼戏兴化妆术,都是根据人物性格来精心设计,以人物特征或面涂黑、白、红脸谱、也有戴面具表演。这里既有常规的戏剧特征,也有自身的特色,四川的变脸艺术是通过一张张脸谱的表演手法,而余姚一隅的大多只是固定的面具,据传也有常备的十多张面谱,同时表演,内容表演夸张,只是现在老艺人大多都已去世,早不复存在。又如:服饰:近期的表演服饰大多为晚清服饰为主,如判官身穿红色官袍,深蓝色裤子,头戴菱形叶子官帽,右手执一把白纸扇、左手拿勾魂牌,服饰极为夸张。而导具又有自身特色,有马鞭、卦令旗、令旗、扇子、手帕、几丈白布、竹杆、草绳、纸涂三尺高帽、红衣服裤、官帽子、牛角号、刀、板斧、铁链等等。是以综合艺术,具有表演艺术为中心的文学、音乐、舞蹈、杂技于一体。
    鬼戏在音乐上的体式,主要是打击乐,伴以招军吹奏,制造出恐怖场面。同时还融入民歌小调、号子等曲子,伴奏以锣、鼓、拨等打击器具,有的加入唢呐。
    在唱念头上,鬼戏有不少的丰富语言和精彩唱段,大多都用民间小调,如马灯调、姚滩(姚剧)等,以说白念融于一体,多用排比句子。
    在表演中有很多的杂技绝活,如上刀山、下油锅、天落星等,尤其是《调男吊》融杂技和舞蹈于一体,在高高的竹杆上,飘下一块白布,表演者要在悬挂的白布上,自上而下沿布表演动作,其程式有“演36吊,72吊”,令人叹为观之。现在这些绝活已经失传。
   浙江省余姚市鬼舞种种:
    1、泗门判会。
    泗门镇是浙东平原上的一座历史文化名镇,早在宋元时期,已是杭州湾南岸人烟稠密的市集,明清时期,当地谢氏家属累科高举,谢迁于明成化年间考取明朝成化年间的状元,为三朝贤相,千百年来,围涂填海,兴农重教,商贸兴盛,人文荟萃,名重浙东,逐步形成了的鲜明特色的民俗风情。当前在抢抓机遇,融入长三角战略中,发挥地缘优势,成为杭州湾大桥畔的一颗明珠,新民风新风俗在创业中不断传承。
泗门判会。是旧时这一区域特色的民间音乐舞蹈,流传于杭州湾南岸一带,民间传说的东岳大帝是 周时期兴周伐纣的大将黄飞虎的替身,又是传说中的冥府第七殿阎罗王。在民间迎岳帝会时可出判会。判会是旧时借助恐怖迷信,宣扬宗教和封建伦理,但在艺术上有特殊的手法和风格,其音乐舞蹈特色,成为一种民间文化。主要有众多的角色、场面较大,典型的有《调判官》、《大小头鬼》等。
    判会角色较多,共有一百多个,主要有:十殿阎罗王、判官、鬼保长、牛头、马面、黑无常、白无常、大头鬼、小头鬼、吊死鬼、日巡、夜叉和许多鬼卒,一个个青面獠牙,如受刑的 刘氏有五鬼卒用镗叉将其仰抬叉着游行,场面恐怖。
    《调判官》是判会的独立舞蹈。反映判官由鬼保长引路,去捉拿鬼魂时,行走在途中的情况。判官扮相:身穿红色官袍和泗门旧时当地海头群众穿的深蓝灯笼裤,脚穿戏剧中的白底厚朝靴,头戴菱叶型翘翅官帽,左手拿一张勾魂牌票,右手执一把白色纸扇;鬼保长头戴小红樱帽,鼻子涂白色,上身穿晚清时期的蓝色斜襟短衫白袖子,下穿一条灰色长裤子,系一条白色短围裙,脚踩草鞋,右手挟一把纸伞,为判官遮阳,左手握把破了的芭蕉扇。基本动用有:单腿亮相、单腿跳转、单腿跳步、向前扑、判官下腰、后腿抬步、双人亮相等。舞蹈开始,打击乐敲《武头场》,招军吹《龙图》号子,“阴阳门”开启,鬼保长出场亮相,调四角,转身进城。放焰火,鬼保长给判官撑伞、打扇、两人退步出场、亮相。判官掀身深海,眺望,转花绑步后腰,鬼保长跪步在旁边,打扇子旋转伞子,转叠背,作单腿跳步,小圆场,单腿云步,转圆场,横步,转圆场至中堂对立,转小圆场、亮相,退步进“阴阳门”,闭门结束。
    调判官的音乐以打击乐为主体,声音与舞蹈和谐合一,表演中不时用招军吹奏于其中,目的是制造一种恐怖气氛。《调判官》是判会的一种,在出迎时表演,旧时在参迎皇封桥东岳庙会(今属朗霞街道)举行。
    《大小头鬼》。是判会的又一种小舞蹈,独立成段。由二男角扮演,各戴大小面具,身穿晚清服饰,造型风趣。一男饰大头鬼(男),又瘦又长,手执折扇;一男扮大头(女),又胖又矮,手握芭蕉扇。内容表演一对老年夫妻相关相爱的生活情趣,如女人绊倒在地,招手要丈夫搀扶等日常生活小事。小头鬼舞步大摇大摆,大头鬼舞步扭扭妮妮。表演风格夸张,风趣幽默,没有对白语言,全部用哑剧形式与舞蹈贯穿于整个表演过程,戏嬉逗人,是旧时余姚音乐舞蹈的特殊形式。
    2、调无常。
    昔日余姚城乡在庙会时期,在乡村演戏之前,曾表演。调无常有三人扮演:活无常、无常嫂、少爷无常阿领。调无常表演,大多内容为插科打诨,嬉笑怒骂于一体,无常的骂、有多种多样,借演出之口,骂出群众心中的痛快。其实是民众讽刺势利、痛骂权贵、鞭挞邪恶的反映。
    如《无常骂狗》有“七十二骂”,现录如下:谁人勿晓得我活无常,日走阴来夜走阳,恶人短寿好人长,我勿买情面勿贪赃。你狗眼看人低,看勿起阿拉活无常,我前次长生弄堂过,看你饿的可怜相,我半碗冷饭给侬吃,肉骨头放在侬身边,你就摇头晃尾喜洋洋,当我救命恩人胜爹娘;侬进了财主府,翻转狗脸勿认帐,啊哎一口咬在我脚跟上,侬势利狗儿太猖狂!只认衣衫不认人,就是奈辈咯狗畜生;骂你畜生坏心肠,又欺善来又怕硬,硬的来,洞里张;善的来,喉咙响;东边一只来叫起,西边一只轧闹猛。我今一块砖头来拿起,唬退一群狗众生。进洞哉等等。还有骂只癞皮狗、讨厌狗、落水狗、糯灰狗、懒汉狗、有钱财主狗、矮脚狗、长脚狗、晦气狗、下作狗、骗人狗、吃素念佛狗、黑心狗、短命狗、马屁狗、白相狗、哑巴狗、吹牛皮狗等。
    3、调五无常。
    形式不同于调无常,调五无常又是一种内容不同的独立舞蹈。传说五无常,是人死时来勾人灵魂的鬼神,扮演肩膀高耸,头发下披,眉眼下坠,象一个“八”字。身上穿一件斩蓑衣,头戴一顶三尺黑色高帽,下大顶小,帽子正中上书“一见有喜”四字,脚上穿一双草鞋。头颈挂一串纸锭,手执一把破芭蕉扇、铁索、算盘。一边表演,一边打浑,他自报家门,就口中滔滔不绝唱念如台词:大王出了勾魂票,叫我去拿隔壁的癞子;问起来了呢,伊就是我堂房的阿侄;生的是什么病呢?伤寒,还带痢疾;看的是什么郎中?余姚虞宦街张店王咯儿子;开的是什么药方呢?附子、肉桂外加屁霜;第一煎吃下去,冷汗发出;第二煎吃下去,两脚笔直;我道:阿嫂哭的悲惨,暂放他还阳半天,大王说我是拿了钱财,就把我捆打四十大板;奈是勿放者个,那怕你,铜墙铁壁;那怕你,皇亲国戚;那怕你,县官阿林;那怕你,隔壁咯李店王等等。下面就是一长串的嬉笑怒骂,骂权贵、骂奸佞、骂势利。
    同时,在表演中,穿插给无常娶老婆,称“无常嫂”,又有一个儿子,叫“少爷无常阿领”。跳无常舞蹈时,有五人配合,其中三个是无常(加上无常伯伯),在做夜羹饭时,还要加个阿招,就有六个人了。表演程式:动作、表情、喜怒衰乐、变化无常。
    4、调男吊。
    余姚市四明山区的梁弄、马渚云楼、陆埠、低塘、临山、泗门后塘河、朗霞、丈亭等,旧时皆有庙会调男吊。调男吊是高难度的杂技舞蹈。节目在搭台演出,用三根毛竹做成三脚架,在顶峰上架设一块长长的白布匹,向下而悬,表演者就在悬布上进行表演。表演者,只穿一条红短裤,在音乐招军的配合下出场,在悬布上面钻、挂、吊着腰、胁、胯、肘弯、项颈等人体部位,有36吊和72吊。主要基本动作有:双脚倒立、左右单脚(人挂在布上,脚后根朝上)、双撑脚、单撑脚、双跪脚、后翻腾、左、右单跪脚,双踺脚、组成童子拜观音造型,休息。招军复奏起,双手拉绷、左右单手拉绷、左右翻(左手、右脚翻,右手左脚翻),挺尸(人仰睡在悬挂的布上),休息,吹挥军。单脚滚、马旋(脚伸、屈、手旋),双脚挂,三扑(双脚倒挂,手向台前扑去),(翻上到悬布顶峰,休息,招军起),天落星(突然人沿布滑下来,悬着的布套牢后项颈,惊险无比),落台,再后吊、前吊、结束。
                    

                 (1987年搜集整理,2003年收录本人专著《河姆渡风情录》一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