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教授从民俗学的历史开始说起,然后展开谈到民俗学研究对象的特征、民俗学在中国的传入与发展、以往民俗学研究的主要路径的优点,及其弊端和导致的结果,进而谈到中国民俗学的正确的发展路径(三种“书”),以及如何将这三种“书”结合起来。彭教授语言诙谐幽默,论说透彻,整个讲座的氛围十分轻松活泼。
彭教授指出,以往民俗学研究的主要路径,是开展田野调查,征集和搜集民间资料。这一路径有其不可忽视的积极的一面:在民俗学中引入田野调查这种全新的研究方式,开拓了学术研究的新路径。但是也有消极影响,就是忽视中国实际,片面崇拜和拥抱西方理论。彭教授认为,如果只是一味地跟随西方理论,亦步亦趋,那么始终是较之西方理论慢一步落后一步,而中国人建立自己的文化自觉,才更重要。以往这种民俗学研究的主要路径的弊端导致的结果,主要有三点:一是大量的古代典籍被忽视,或者未受到重视;二是一味跟着西方跑,忽视了中国特色民俗理论体系建设;三是忽视了田野调查的局限性。
彭教授认为,中国民俗学的正确的发展路径,是要读三种“书”——文献、文物、社会。三者皆要读,不可偏废。
至于如何将三种“书”结合起来,彭教授则以宋代“舞队”为例,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彭教授分别举例讲了文献中的“舞队”、文物中的“舞队”、2014年田野调查中的河南浚县的社火队。彭教授通过将文献、文物、田野三者进行对比,从而得出豫北浚县一代的社火表演与宋代“舞队”存在着渊源关系。而这一研究纠正了当地地方志中一直认为的社火起源于清代中后期的论述。由此说明,如果只注重现时的田野调查所得到的结果,或者只注重文献或者文物中的记载与说明,得到的结果或许并不正确或者准确。
之后在与学生的互动环节中,彭教授对学生的问题都一一做了准确回答。其中包括有学生提问的“民俗学中的糟粕的东西是否需要研究”,彭教授认为这类研究是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的。
————以上是个人总结,夹杂个人观点,如有个别地方表述不当或有出入,仅代表个人,无关彭教授。希望和大家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