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评书界泰斗袁阔成逝世 享年八十六岁

袁闊成走了,留下一座評書藝術豐碑,袁闊成先生的評書藝術魅力永遠在回繞在耳畔,袁闊成先生的藝術追究精神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老陶成局文化创意工作室,唐山陶瓷百科--创始人,主编:老陶成局-黄志强
手机13131568553   网址uchiyama.h.baike.com

TOP

袁阔成根据王火同名小说改编的评书《赤胆忠心》
是歌颂唐山开滦矿工,著名抗日民族英雄节振国的文艺作品。
老陶藏品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老陶成局文化创意工作室,唐山陶瓷百科--创始人,主编:老陶成局-黄志强
手机13131568553   网址uchiyama.h.baike.com

TOP

唐山老人回忆袁阔成在唐献艺经历
2015-03-05 燕赵都市网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 李雪杰

  2015年3月2日凌晨,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因心脏衰竭去世,享年86岁。很少有人知道,这位评书艺术泰斗在从艺早期与唐山有这样一段缘分。1952年,青年时期的袁阔成曾在唐山小山的合义书馆献艺,书馆对面的理发店成为袁阔成候场时的休息场所,理发店的店员王德才就在那时候与袁阔成相识,四年相处中,两人成为朋友。后随着袁阔成离开唐山,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2015年3月2日,得知袁阔成去世,远在唐山的84岁老人王德才也倍感唏嘘。回忆60多年前的往事,王德才向记者讲述了袁阔成在唐山献艺时的经历,一代评书大家与唐山这座城市也在那时结下不解之缘。

  60年前的小山曾吸引众多艺人献艺

  在王德才老人的记忆里,上个世纪50年代的唐山可以说是一个曲艺码头,他所居住的小山更是聚集着众多书馆、茶舍、江湖卖艺人的热闹场所。王德才告诉记者:“那时候我父亲在小山开了一家理发店,我家小店对面有一家合义书馆,袁阔成就在那家书馆说书。”那时候的书馆就是一个大棚子,里面能容200多人,每到袁阔成表演,场场爆满。“从早上九点到晚上十点,每天都有早场、下午场和晚场三场表演。早场是一对夫妇表演西河大鼓,夫妻俩一弹一唱,下午场就轮到袁阔成说评书,到了晚上就是天津霸县的父子俩表演。”在王德才的记忆中,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小山,人们的夜生活比现在还要丰富,一直到晚上十点多,街上还十分热闹。“那个年代,没有电脑电视,连收音机都很少见,去书馆听一段评书,是大家伙最热衷的娱乐方式了。”

  王德才回忆,1952年的夏天,他第一次见到袁阔成,就觉得这个人“与众不同”。“那时袁阔成只有24、5岁,他的眉毛很重,两个大眼睛特别有神。台上台下都穿着一身白的发黄的中式绸缎衣服,特别有精气神,走起路来两袖生风。年纪轻轻,他就已经很有艺术家的风范。”除了这家合义书馆,王德才家的小店附近还有4、5家书馆,山南海北的艺人都来这里说书。他们在附近租个住处,晚上睡在那里,白天就到书馆候场,袁阔成和他的夫人、妻弟也是这样。

  书馆对面的理发店成为袁阔成候场表演的后台

  王德才说:“中午十二点多,袁阔成一准儿到我这理发店来。下午场的表演两点钟才开始,我这理发店就成了他候场休息的后台。我们两人年龄相仿,都是年轻人,慢慢就熟悉起来了。”王德才和袁阔成的这段缘分,就是从这里开始。

  “他坐在理发店的长椅上,我一边给客人理发,一边跟他聊天。看他累了我就让他躺在长椅上睡一会儿,下午连着4个小时的表演,也挺累的。”为了保证在舞台上的好形象,袁阔成每隔十几天就要理一次头发。“每次我都给他理一个小平头,显得精神。剃完头后,他就对着镜子摆几个上台表演的姿势,自己看看,然后满意地笑笑。”

  那时候的小山,是唐山最繁华的地段。大世界里有许多租书的小店,王德才爱看武侠小说,经常租一些放在理发店里。“袁阔成来店里的时候,我俩就经常研究小说里的武打情节,还有一些被袁阔成用到了评书表演里。他这个人,很能创新,记忆力也特别好,书里的内容看一遍就记住了。”王德才最佩服袁阔成学以致用的本事,中午才学的武打段子,下午说书时他就能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表演中。

  为看袁阔成说书宁愿不吃饭

  回忆起当年听书的场景,王德才。“200多人挤在书馆里,6、7个人坐一条长板凳,人挨着人。快开场的时候,连犄角旮旯里都站满了人。袁阔成往台上一站,不慌不忙地铺开白手绢,手拿惊堂木一拍,整个书馆顿时鸦雀无声。先说一句‘书接前文’,表演就正式开始了。”王德才向记者描述着当年听书的场景。

  到了袁阔成表演的时候,王德才常常从理发店里偷溜出来,扒着书馆两边的窗户听书,为此他常常被父亲责骂。“那时候我父亲常常骂我的一句话就是‘不好好理发,看说书的能当饭吃?’说实话,看那一场说书,不吃饭都值得。他的表演太生动了,简直把故事里的人都演活了。就感觉我看到的不是说书的人,而是书里的人物,活灵活现的。观众们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书馆里没人抽烟,也没人吃东西、说闲话,大家都被他带到故事里去了,他的眼眉一挑,大家的心都跟着揪起来。大热的天,200多人的书馆里尽是人肉味,但大家伙就像闻不着似的,依然看得津津有味,每天捧场。现在人们的娱乐方式多了,但却再也找不到当年挤在一起听书的那种味道了。”说到当年在书馆看袁阔成表演的往事,王德才哈哈笑起来。

  从艺早期袁阔成已是同行中的佼佼者

  王德才记得,在合义书馆那几年,袁阔成经常讲的就是《吕四娘三刺雍正》,“他说书的内容,没有才子佳人,多是武侠一类,听书的观众多数都是2、30岁的年轻人。在同行的几家书馆中,袁阔成的表演上座率是最高的。其他书馆上座率只有七八成,袁阔成表演时连角落里都站满人。”那个年代的书馆,进去听书是不打票的,看表演钱都是观众看着给。王德才说:“袁阔成在台上表演,每隔十分钟,他的妻弟就拿着一个小笸箩,串着板凳缝隙走到观众中间,吆喝着‘费心费心’。捧场的观众就把钱扔到笸箩里,袁阔成的场,没人不给钱,有的人还会多给些,大家对他的表演特别喜欢。”

  时隔多年,王德才对袁阔成的那把一尺多长的扇子仍然记忆犹新。“他那把扇子比其他说书人的都要大,有一尺多长,扇面纸是棕色的,唰一下打开扇子,声音特别响。在舞台上,他那把扇子往后背一插,就当成一把刀,往腰上一别,就变成了一把剑。讲到精彩的地方,他拿着扇子在那个狭小的舞台上连转几圈,像小旋风一样,一招一式特别有范儿。我还曾经跟他打趣,问他是不是真是练家子,要跟他习武呢。”走下舞台,生活中的袁阔成在举手投足间,也有评书表演的影子。王德才说:“评书已经融到他骨子里了,平时跟人打招呼、行礼,甚至说话,都透着评书的味道。”

  袁阔成是老人最敬重的评书大家

  1956年,王德才参加工作,离开了理发店,就很少再去看袁阔成的表演。直到袁阔成离开唐山,两人再没见过面。王德才告诉记者:“总想再见见面,却一直没能实现这个心愿。我在报纸上看见他在滦南参加过一次演出,但始终没有再回小山,可能又到别的城市表演了。再后来,就是在广播里听到他讲评书,才知道他已经成为了评书表演的大艺术家。”虽然再没见过袁阔成,但王德才常在广播里听他说评书。“在众多评书艺术家里,我始终觉得袁阔成是最有艺术造诣的,他的《三国演义》,刻画的刘备、诸葛亮入木三分,学啥像啥。在表演风格上,幽默风趣,而且听着痛快。”

    多年来,王德才也曾试图和袁阔成联系,但始终没能联系上。“昨天在报纸上看到他去世的消息,我的心里特别难过,自己一个人在书房里坐了一个小时。虽然和他相处的缘分只有四年,但他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不论在为人处事方面,还是在艺术造诣方面,袁阔成都是一个了不得的艺术家。”

编辑:张辉来源:燕赵都市报
老陶成局文化创意工作室,唐山陶瓷百科--创始人,主编:老陶成局-黄志强
手机13131568553   网址uchiyama.h.baike.com

TOP

袁阔成告别仪式举行 刘兰芳田连元姜昆等出席
2015-03-09  来源: 新京报

【遗愿】

  袁阔成先生的女儿袁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父亲生前为曲艺的前途有点担忧,现在各种艺术形式比较多样,曲艺的呈现样式比较单一,不像歌舞那么火爆,要耐得住寂寞。他希望更多的年轻演员能够从事评书这门艺术,这也是他生前最大的遗憾。

  新京报讯(记者陈然)3月2日凌晨3点30分,一代评书大师袁阔成因心脏衰竭在北京海军总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6岁。他的《三国演义》《水泊梁山》《林海雪原》等评书作品曾陪伴许多家庭度过温馨的时光。昨天上午9点,袁阔成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姜昆、李金斗、刘兰芳、田连元等曲艺界人士与数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评书爱好者一道,送“袁五爷”最后一程。前天晚上刚刚结束了北京演出的青年相声演员苗阜、王声也特意赶来为袁先生送行。

  八宝山袁阔成先生的灵堂装点得十分质朴,遗像选用的是袁先生穿着西装微笑的照片,上方写着“沉痛悼念袁阔成同志”。一面红旗覆盖在袁先生的遗体上,旁边放着一瓶茅台。

  【纪念】

  即将出版评书传记

  据姜昆介绍,袁阔成先生去世之后,其家人透露袁先生曾写了一本关于自己评书艺术的传记,但他自己没好意思跟曲艺家协会说出书的事,姜昆表示他将负责这本书的出版工作。此外,中国曲艺家杂志社也会在近期推出袁先生的专刊,介绍其艺术成就。

  刘兰芳

  最后见他那次叫我名字嘎嘣脆

  我跟袁先生认识五十多年,我们都是辽宁的。(过年前)他住在海军总医院,我跟先生俩给他拜年,我们每年都会去看他,给他拿了点茅台酒,送点礼金过节,因为他不富裕,孩子们的工作都一般。当时他还挺清醒的,坐在病房里靠在椅子上,我说你瘦了,我们都是小辈,我就闹他,我说你认识我吗?他说,刘兰芳我能不认识吗!说得嘎嘣脆,我就哈哈哈乐。再说,带茅台酒你能喝吗?他爱喝酒,他说,能,好了我就喝!大夫说叫我喝。原来不让喝酒,说要葡萄酒(才能喝),现在说能喝。他精神头一直很清醒,想不到他走了,太可惜,就是他的东西没有传承下来。他的学生倒是不少,今天来了营口的,还有铁路文工团的几个,也都岁数大了,比我还要大,但他们没有活跃在舞台上,下边就是小孩儿了,但是评书没有十年二十年是拿不出来的。这个行业,说书的人太少了,几乎没有几个。

  姜昆

  每次说搞纪念活动他都拒绝了

  今天是我们曲艺界非常悲痛的一天,我们失去了一位好老师好长辈,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许多人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听袁老师的《三国演义》,我小时候听《烈火金刚》《江姐上船》《肖飞买药》,他把新书说得跟传统书一样有声有色,给我们评书界带来了曙光,带来了明亮,所以我们评书界一片阳光。今天,袁老师走了,他一辈子为评书事业奋斗的精神,在我们心中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他做人特别低调,近两年来我跟袁老师一直在接触,我希望他来总结自己,告诉年轻人,应该怎么样说好书、说新书,把评书这门艺术发扬光大,把他自己多少年来的经验总结出来,搞艺术创作的纪念活动,将一辈子的成就做一些介绍,但每每都被他拒绝了。他或者是今天答应,明天又给我打来电话说,小昆啊我觉得还早啊。我觉得他心中大概有个目标,还希望把评书事业更加发展。

  【小插曲】

  刘诗诗爷爷与袁阔成是把兄弟

  一张刘诗诗和吴奇隆敬献的花圈的照片昨日被媒体发上微博,引起了网友的关注。挽联上写着:孙女刘诗诗,孙婿吴奇隆敬挽,五爷安息。记者从刘诗诗的经纪公司了解到,刘诗诗的爷爷是袁阔成先生的把兄弟、西河大鼓书大家刘田利,两家也是世交,因而刘诗诗夫妇也向袁先生献上了花圈。
老陶成局文化创意工作室,唐山陶瓷百科--创始人,主编:老陶成局-黄志强
手机13131568553   网址uchiyama.h.baike.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