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施爱东]告别田野——于中国现代民俗学研究策略与方法的反思

这个文章有个副标题,现在回头看,也许当初加上副标题,文章不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但是也可能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响,所以对这个事情还是要一分为二的看。。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张多这种类比很好,再说说题外话吧,《爸爸去哪儿》火了,这也许是中国人感觉到聪明的地方,因为观众看了韩国原版节目之后,发现中国人确实做得比较好看。学术上可能大家都有这种心理,引进一个理论,好好加工一下,其实很容易火起来,学术生产本来就有很大一部分是指向消费的。因此,今天引进西学与引进美剧、娱乐节目的制作方式倒不是崇洋媚外的问题了,崇洋媚外是一个传统问题,今天生活在现代,虽然站在东方和中国的土地上,但是其实生活完全是现代性的。那么,如果对知识生产和文化生产做一下袪魅的话,这早已不是崇洋媚外能解释得通了的问题,而是消费什么,谁在消费的问题了。因此,今天的民俗学,如果再去说,西学不行,中国自己学术传统和哲学思维才能研究中国的民俗,我们要做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学,恐怕就陷入二元对立或是意识形态的陷阱了。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回复 31# 的帖子

因此,平常心来看待中学与西学的问题,看待中国学生运用大量西方理论和宏观架构的问题,就不再是一个崇洋媚外的道德问题,而是一个被消费、或者是被时尚裹挟了的学术生产行为了。因为大家的目的是什么很重要,用西方理论和田野个案是不是容易出成果?是不是能快速得到学术主流的回应?是不是能快速找到问题意识?是不是在更短的时间里结束毕业论文或项目课题?

因此,一方面在不讨论西学与中学的特殊性,同时又不讨论二者对立统一的“体用”关系的时候,我们如果要去找中国人和外国人做学术研究的公约数的话,那么就是润平老师所说的“严谨、系统、深刻、透彻、准确、全面的调查”,甚至可以加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逻辑的分析”这样的话,这才是学生做毕业论文的公约所在,甚至不仅是学生和毕业论文的公约。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