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的讨论衍生出了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民俗学者(不是民俗学)的价值何在?民俗学者是否真的具备判别民俗事象断定其对错、优劣、真伪、是非(暂时找不到更好的祠)的勇气和能力?社会需要民俗学家(不是民俗学)干什么?…
田野经验甚至说生活体验告诉我们民众需要的不是学术成果,他们需要的只是我们的一个好,不好;他们能感知的就是肯定或否定,没有中性,甚至没有探讨的余地,基本是他们的思维是二元对立的。于是我们很纳闷,难道学者就真是聪明人,民众都是傻子,这么简单的问题,我们居然故作深沉,不好表态?
那政府需要民俗学者干嘛?仅仅是所谓科学的文化学研究吗?又似乎是又似乎不是,但历史悖论说,当然不是。研究归研究,政府不干涉,但需要你表态时,你可不要含糊~
可是问题又来了,民俗学家,你们表的态在哪里呀?又是不是很有底气哟?
好吧,谁来拯救民俗学家?我想别人回答不了这些困惑,只有自己“检讨”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