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施老师学术史文章的启示
最近接触施老师的文章比较集中, 同时看了几位老师的交流, 很受启发.
老师在《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一书中指出学界的学术推广机制 ,或称之为 潜规则, 让我们这些圈子外的人认识到学术行业的内部潜在的规律,对我们去把握一个时期的学术理论和成果都有指导意义, 顾先生的那封信在今天看来确实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因为这是一个靠自我推广的时代, 伯乐都站在了学术论文生产线上,作为一个小小的包装者. 当这种大师沉淀出了学术精华,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推广方式或者说背后没有套适合这种学术生产的机制,精华会永远淹没在一堆口水中. 当然,推广并不完全是被动或受制于他人的, 学术圈子同样重要, 但学术精华和创新成果都要靠各自的圈子来完成推广和认可无疑是一种遗憾的做法.
顾先生的学术"驾驭"在今天看来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
"从小学功夫入手,研究古籍材料。"
因为今天的学术分工越来越明确, 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导致的结果是在学术方法上无法为我所用, 民俗学研究的道路越走越窄, 搞材料研究的人特别是涉及到古文献研究的时候,只有望而却步, 文字学的专家专做文字学, 宗教学 哲学的研究者越深入,研究面越窄, 本学科的研究永远只继承前辈(导师)的那一点点方法, 或者是把道听途说的方法拿来,糊弄一番.
先生之所以在材料面前能游刃有余,就是因为方法的多样和学术自控力强, 就象文章说"先生把他的层累造史的观点运用到民俗研究中来" 他的材料总是能为他的理论所用, 现在的学者往往是找到材料后再去 "借用" 理论, 这也就回到了为什么施老师提出要回归文本的话题了, 不是我们的材料不够用, 而是大家不善于去创造方法, 基于材料分析的种种困境,我们是否有能力去打开局面, 开出一条血路出来. 看看现在田野的热闹状况, 不得不感叹顾先生当年田野的巨大成功, 基本上他的每一次田野归来不仅会收获第一手材料,同时也会收获第一手方法 和产生第一手理论. 而这些理论产生后又幸好有胡适这样的伯乐来发现和推广, 从而创造他在学术史上的"经典"
(读的书不多, 一点不成熟的思考, 批评!)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