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议主办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二、会议承办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
三、参会时间、地点
1、时间:2013年8月25日——8月27日
2、地点: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
四、会议报到
1、8月25日8:00—17:00,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研究生公寓秋林阁餐厅一楼。
2、请携带学生证及参会须知办理报到手续并领取会议材料,在工作人员安排下入住研究生公寓楼招待所。
3、论文入选论坛者,会议期间食宿由主办方提供。
4、请准备好PPT用于论文宣讲,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
五、会议日程
(小组讨论安排以当日材料为准)
日期
| 时间
| 安排
| 地点
|
2013年8月25日
| 08:00—17:00
| 会议报到入住
| 秋林阁一楼餐厅
|
18:30—20:00
| 会议欢迎晚宴
| 秋林阁三楼餐厅
|
2013年8月26日
| 07:30—08:00
| 会议早餐
| 秋林阁一楼餐厅
|
08:30—09:30
| 会议开幕式
| 人文学术沙龙
|
09:30—10:00
| 合影、茶歇
| 人文学术沙龙
|
10:00—12:00
| 大会主题发言
| 人文学术沙龙
|
12:00—13:00
| 会议午餐
| 秋林阁三楼餐厅
|
13:00—15:00
| 研究生报告
| 人文学术沙龙
|
15:00——15:20
| 会议茶歇
| 人文学术沙龙
|
15:30——17:30
| 研究生报告
| 人文学术沙龙
|
17:30——18:30
| 会议晚餐
| 秋实阁三楼餐厅
|
19:00——21:30
| 学术沙龙
| 人文学术沙龙
|
2013年8月27日
| 07:30——08:00
| 会议早餐
| 秋林阁一楼餐厅
|
08:30——10:30
| 研究生报告
| 法商北楼525
|
10:30——11:00
| 会议茶歇
| 法商北楼525
|
11:00——11:30
| 总结及闭幕式
| 法商北楼525
|
六、交通情况
1、报到地点为华东师大闵行校区研究生公寓(闵行校区东区),位于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请勿从东川路或莲花南路校门进入学校。用“百度地图”直接搜索“虹梅南路5800号”即可。
2、具体交通方式选择:
A、上海(火车、长途汽车)南站:行至上海南站北广场公交站乘坐729路公交车到剑川路虹梅南路(华东师大)下,往南行走300米(或到终点站东海学院下,往北行走300米)到研究生公寓秋林阁餐厅。
B、上海火车站:在上海火车站车乘坐地铁一号线到上海南站下,然后到上海南站北广场乘坐729路公交车,具体路线同上。
C、上海虹桥火车站(机场):至虹桥西交通中心站乘坐虹桥枢纽5路(机场则为虹桥枢纽4路), 在沪闵路剑川路站下车(7站),步行至沪闵路剑川路站乘坐闵吴线, 在剑川路虹梅南路站 下车(4站) 向南步行300米至华东师大闵行校区研究生公寓(或在沪闵路剑川路站下车后坐出租车到华东师大闵行校区研究生公寓,15——20元左右)。
D、上海浦东机场:乘坐机场七线, 在上海南站下车,步行90米至上海南站(南广场)站,乘坐上奉专线,经过16站在剑川路虹梅南路站下车,向南步行300米至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公寓。
六、其他须知
1、所有参会者均为本次日本民俗学暑期学校学员,会议结束后,由来自日本的民俗家给大家讲学,暑校具体安排将通过邮件告知诸位学员。
2、本届研究生论坛主席:华东师范大学 程鹏博士;暑期学校校长:王晓葵教授。任何疑问请致函我们,工作人员电话:
程鹏18818273656;刘慧15021066649
3、“海上风民族民间文化论坛”为本次活动的官方网站,但因原域名关闭,现决定启用新的域名:www.seawn.cn(因此在百度上暂时无法搜到这个网站,而搜到的海上风民族民间文化论坛已经无法打开,遂建议大家直接点击这个网址注册登录并保留书签);这个空间仍然向所有民俗学者及民俗文化爱好者开放,后台工作人员会陆续将旧域名中的资料转到新的空间。同时本次会议也要求所有同学注册新的海上风论坛,注册成功后在8月25日前到版务管理——首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网络报到处,进行跟帖报到。同时,相关信息也会在中国民俗学论坛上公布。
4、新浪微博请关注@“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及时分享更新相关讯息。
首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研究生学术会议参会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学历 | 学校 | 论文题目 |
1 | 李鹏燕 | 女 | 硕士 | 华中师范大学 | 浅论都市传说的特征 |
2 | 尹小娇 | 女 | 硕士 | 华中师范大学 | 都市民间文学之网络笑话研究述评 |
3 | 梁青 | 男 | 博士 | 华中师范大学 | 论苇索与注连绳的关系 |
4 | 梁程 | 女 | 硕士 | 华中师范大学 | 新故事研究综述 |
5 | 马向阳 | 男 | 硕士 | 西北民族大学 | 都市民俗文化内涵变迁及原因分析 |
6 | 王小艳 | 女 | 硕士 | 贵州民族大学 | 广场上的“撒叶儿嗬” |
7 | 刘捷 | 男 | 博士 | 山东大学 | 日用类书与十六世纪的中国志书写 |
8 | 张兴宇 | 男 | 硕士 | 山东大学 | 庙会运作与信仰逻辑的生成——以城镇化视域下的鲁南千山头庙会为个案 |
9 | 张玥 | 女 | 硕士 | 云南大学 | 民俗在城市化语境中的变迁 |
10 | 张多 | 男 | 硕士 | 云南大学 | 城市化与城中村信仰民俗的保护. |
11 | 潘阳力 | 男 | 硕士 | 温州大学 | 城市化背景下以信仰为依托的温州城郊农村社区的文化存续与乡土认同 |
12 | 孟令法 | 男 | 硕士 | 温州大学 | 《东京梦华录》与北宋时期的都市宗教信仰 |
13 | 林海聪 | 男 | 博士 | 中山大学 | “神话叙事”:作为民众解读历史记忆的方式——围绕“毛泽东神话”展开的分析 |
14 | 胡玉福 | 男 | 硕士 | 上海大学 | 都市街头的生存智慧 ——以上海市街头歌手为例 |
15 | 黄洁 | 女 | 硕士 | 广西师范大学 | 传统节日、区域空间与妈祖信仰的在地化 |
16 | 包建军 | 男 | 硕士 | 陕西师范大学 | 城市蒙古族习俗研究 |
17 | 马伊超 | 女 | 硕士 | 浙江师范大学
| 傻女婿的“台前”与“幕后” |
18 | 雷伟平 | 女 | 博士 | 华东师范大学 | 地方文化与尧舜禹三官文化的发明 |
19 | 潘文焰 | 男 | 博士 | 华东师范大学 | 生产性保护视角下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路径研究 |
20 | 严弢 | 女 | 硕士 | 四川美术学院 |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地域性比较 |
21 | 丁玲 | 女 | 博士 | 香港中文大学 | 趣味与文化身份认同——上海中产阶层的品香生活 |
22 | 程鹏 | 男 | 博士 | 华东师范大学 | 都市民俗学与民俗学的现代化指向 |
23 | 余红艳 | 女 | 博士 | 华东师范大学 | 民间传说的景观叙事与语言叙事的互动——以“白蛇传”传说为例 |
24 | 亓明曼 | 女 | 硕士 | 华东师范大学 | 从冬至水陆法会及其仪式透视都市民间信仰形态 ——以上海龙华寺为例 |
25 | 张伊 | 女 | 硕士 | 华东师范大学 | 成年的烙印、勇敢的象征——台湾泰雅族人的纹面文化 |
26 | 刘慧 | 女 | 硕士 | 华东师范大学 | 都市背景下:非遗产业化传承群体的困境分析 |
27 | 苏长鸿 | 男 | 硕士 | 华东师范大学 | 从传承人的个体化看民俗学研究范式的转变 |
28 | 王永强 | 男 | 本科 | 长江大学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都市遭遇——以荆河戏为例 |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
2013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