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2# 的帖子
其实这是作者引入现代性的一些话语(比如,环境代价),吊诡的说法而已。
不用说春节,就说我们每天使用的一次性餐具,这个要是统计出来,环境代价可见一斑。但是禁用一次性餐具这么多年来,为什么还是有消费,有生产呢?
工业化现代化或消费文化的要旨就是加速死亡,一次性餐具是死亡得最快的东西,所以它最符合今天的消费逻辑。
当然烟花炮竹确实存在消费的问题,但是消费行为本身跟民俗不构成法理学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就像上次黄浦江的死猪事件,嘉兴政府解释说当地人有抛弃死猪的习俗,这也是不能作为动机辩护的论据的。反过来,把民俗(春节)作为消费浪费甚至环境污染行为的靶子来批评,也是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现代社会靠什么解释和解决这些被建构起来的问题呢?当然不能靠打击民俗,而是要在风尚引领上做文章。
经济学的人其实应该看到这些环境代价背后创造出来的GDP,从某种意义上讲,浪费才能带来消费,而习主席强调杜绝浪费,也是在刻意降低GDP在社会发展中的导向作用,强调幸福和美丽生活。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