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力格尔 副研究馆员 内蒙古大学 010021
(该文章发表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学年鉴(2005)》)
美国的蒙古学研究,上溯到20世纪初的美国传教士和外交家的到蒙古地区进行传教、外交和他们关于蒙古学方面的考察研究和资料的搜集等活动。如美国传教士库尔挺(J.Curtin),1900年,他旅行到布里雅特地区,搜集了大量的民间故事和传记等,还撰写了蒙古通史和俄罗斯布里雅特蒙古人方面的两部书。美国外交家洛克黑尔(W.W.Rockhill),根据他到大库仑旅行的考察,撰写了反映蒙古君主王朝建立的《外蒙古问题》(1913)和关于1644—1908年间西藏与蒙古关系方面的《拉萨与满清皇帝的关系》等。上世纪20至30年代,同欧洲学者一样,美国一些专家对中亚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考察研究,主要研究当地自然气候、植物与动物和地质结构特点等,后来其研究成果和资料成为蒙古近代历史主要来源之一。其中值得一提的是1921—1930年的安德路斯(Ch.R.Andrews)带领的考察队对蒙古地区的考察研究,在考古研究和古代生物研究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成就,在这一研究领域轰动了当时的学术界。20世纪初,还有一些美国人出于个人的爱好开始研究了蒙古学。在二战时期,一些其他国家的蒙古学家移居到美国,特别是四十年代末,老资格的比利时蒙古学家田清波神父(A.Mostaert,1881—1971)和前苏联蒙古学家鲍培(N.Poppe,1897—1992)先后移居美国,对美国的蒙古学研究推动很大,当时美国国内的蒙古学学者也多了起来,形成了美国蒙古学家队伍,出现了蒙古学的繁荣发展的迹象。从此蒙古学逐步成为美国科学研究的一个专门研究学科,到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在美国已经建立了几所蒙古学研究中心和专业学术学会,目前美国已经成为世界蒙古学重要中心国家之一。虽然美国蒙古学有较年轻的历史,但其发展特别快,特别是在二战后得到充足的发展,在有些学术研究方法、发展纲领和研究范围等方面领先于世界蒙古学界。
美国主要蒙古学者及其研究成果:上世纪初以来,美国涌现了一批有成就的东方学家、蒙古学家和蒙元史研究者。如柯延(J.Curtin),是具备60余种工作语言的哈佛学子,著名的蒙古学家,驻过俄国、波兰等国的外交官和外交学家。20世纪初,他跟蒙古人建立关系,揭开了美国蒙古学的序幕。他主要研究蒙古历史和民间文学。 1908年,他出版了两部书,一部名为《蒙古人:历史》,另一部名为《蒙古人在俄罗斯》,篇幅都较大,主要论述了蒙古人的征服和俄罗斯史等。前一书出版后,得到了当时美国总统罗斯夫先生的高度评价,专门替他写了长大7个篇幅的序言,认为“柯延先生是当前美国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成功地描述了关于勇敢的蒙古人的历史”。后来又写了一部名为《南西伯利亚的旅行:蒙古人的宗教神话与传说》,大部分内容为英雄史诗《格斯尔》的部分章节和布里雅特民间文学,本书首次用英文翻译研究了蒙古民间文学,对美国及西欧学家的掌握蒙古学方面的资料和理解蒙古历史文化等方面起了很大的引导作用。
劳费尔(B.Laufer,1874—1934),一位优秀的东方学家和蒙古学家是美国蒙古学资料收藏的奠基人。这位德国语言学家、博物馆学家、文献专家,20世纪初移居到美国。劳氏通汉、藏、蒙、满、梵、波等诸种东方语,其主要研究领域是中亚、西藏史及中国与伊朗关系史、蒙古语言文学、蒙古宗教、阿尔泰语系研究等。关于东方学和蒙古学方面写了诸多论著,如《阿尔泰语系的所有格的形成》(1901)、《蒙古文学史》(1907)、《不儿罕》(《美国东方学会杂志》36,1917)、《萨满一词的起源》(《美国人类学家》,19,1917)、《鄂多立克到过西藏吗?》(《通报》,1914)、《中国与伊朗篇:中国文化对伊朗文化的影响(附一:蒙古语中的伊朗语因素)》(1919)、《女贞语与蒙古语中的数词》(1921--1925)等。除此之外,他对美国有些图书馆的搜集收藏蒙古学文献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07—1910年,他受芝加哥的牛贝尔等图书馆的委托,前后到达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家,采集了关于语言文学、历史、考古、人类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3万多册图书,其中有一部分十分珍贵的经卷、手稿和木刻本。他这次的文献搜集工作,对美国图书馆的远东和蒙古学文献资料的收藏打了良好的基础。
拉铁摩尔(O.Lattimore,1900—1989),国际蒙古学协会首任主席。他是美国土生土长的第一位著名蒙古学家,20世纪初,他对美国和世界蒙古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19—1926年间,来中国工作和做生意期间,对中国边疆地区文化有了浓厚的兴趣。于1926年他放弃了原先的工作,跟他夫人一起做了跨越欧亚大陆的旅行,他们曾前后到达内蒙古、新疆、西伯利亚、土耳其、印度和意大利等地,进行了实地学术考察,收获非凡。拉铁摩尔,从这次旅行后开始崭露头角,他在北蒙古旅行中得到了罗卜藏丹津的《黄金史》残卷,后归伯希和,对《蒙古秘史》研究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他写了大量文章和书,主要是有关中国北部边疆及蒙古政治、历史和地理的,很有影响。如关于内蒙古—甘肃—新疆路线旅行的见闻录《通向突厥斯坦的沙漠之路》(1928)、《高原的鞑靼人》(1930)、关于manz**西疆的蒙古人研究的《manz**—冲突之源》(1932)、《manz**统治下的蒙古人》(1934)等。1932—1936年间,他为更好地学习蒙古语和研究蒙古学,他又到中亚旅行了几次,他先后到达内蒙古乌兰察布、锡林郭勒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回国后写了更多的论著,如《中国边疆地区》(1940)、《蒙古旅行记》(1941)、《亚洲问题的解决》(1941)、《现代中国的构成》(1944)、《蒙古民族主义与革命》(1955)、《游牧者和公社社员》(1962)、《再访蒙古》(1962)、《成吉思汗与蒙古人的征服史》(1962)、《成吉思汗的地理观点》(1962)、《蒙古人的历史地位》(1962)、《亚洲边缘地区的历史研究》(1962)等。他曾将1928至1958年发表的此类文章编为《边疆史研究》论文集(1962 )。1963年,拉铁摩尔先生移居英国,在里兹大学继续了蒙古学研究工作,对英国蒙古学的发展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74年,为鼓励年轻一代的学者,他用自己的资金建立了《拉铁摩尔蒙古学发展院》私人基金会。拉铁摩尔先生对世界蒙古学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巨大,1990年,为庆祝拉铁摩尔先生90华诞,国际蒙古学学会和蒙古国科学院合作举办了特别聚会。
鲍培(N.N.Poppe)是美国经理坎坷的大学者,1897年生于俄国住天津大使秘书长家庭。他的父母是当时受高等教育的俄国著名外交家和通晓汉、满、蒙、俄、德等多种语言文字的人类学家和东方学家。故鲍培先生把他的童年主要度过在中国,这些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对东方的兴趣。1916年,他虽然在圣毕得堡学习了医学,1917年参加十月革命军队,十月革命胜利后回到母校,立志学习了蒙古学研究。1923—1948年间,在前苏联—德国—蒙古等国之间进行了学术考察、工作调动、蒙古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经历了一些坎坷的政治、社会生活、蒙古学研究和事业道路。鲍培二战前已是苏联的通晓俄、蒙、英、汉、德及其他阿尔泰语言的著名学者,在蒙古语言、文学及元代八思巴字蒙文文献研究等方面卓有成就。1949年赴美移居后,一直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执教,吸引和带领了一批美国的著名蒙古研究者,如克拉德、法夸尔、克鲁格等人。他继续发表蒙古语言、文学方面的研究论文,特别是在《蒙古秘史》中的古典蒙古语和八思巴字文献、布里雅特语言文化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先后出版了《喀尔喀语手册》(1931)、《喀尔喀蒙古人的英雄史诗》(1937)、《四文合壁Zamaxsari的写本》(1951)、《中世纪蒙古语格的变化:结构学研究》(1953)、《蒙古书面语语法》(1954),《蒙古民间口碑文献:谚语、诗歌、神话、传说与英雄史诗的德译》(1955)、《蒙古语比较研究导论》(1955)、《八思巴字蒙古文文献》(1957,即1941年所出之俄文本《方体字》的英文修订本,由其学生克吕格尔编译)、《阿尔泰比较语法》(1960)、《蒙古语基本元音》(1962)、《阿尔泰语语法导读》(1965)、《在通古斯语言中的有些蒙古借词》(1966)、《蒙古文<佛祖十二著>英译本及注释》(1967)、《泛蒙长元音》(1967)、《蒙古语手册》(1970)、《关于能断金刚经三种蒙译本》(1971)、《在鄂温克语言中的有些蒙古借词》(1972)、《蒙古英雄史诗1—7卷》(1975--1976)、《色楞格省布里雅特蒙古人的方言与农社员的诗歌》(1978)、《女贞语与蒙古语》(1979)等著作。
莫斯塔尔特(A.Mostaert,1881—1971),汉名为田清波,是著述等身的蒙古学家和基督神父,四十年代末,这位老资格的比利时蒙古学家移居美国。田清波自1906--1925年,到鄂尔多斯传教,一住就二十多年,精通蒙语及蒙古事务;后在北京天主教会工作,1948年定居华盛顿附近。数十年中,他撰写了大量关于研究蒙古语言、部族和文献的著作与论文,尤其是鄂尔多斯研究更是独步天下。到美国后,他与柯立夫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曾协助从事蒙古史籍的编刊和伊尔汗信件的研究,并为《黄金史》、《蒙古源流》和《水晶念珠》等三书撰写了专篇绪论。他还发表有长篇的《关于<蒙古秘史>的一些段落》(《哈佛亚洲研究杂志》,13,1950;14,1951;15,1952),反映鄂尔多斯方言、乡土风情、地理概况、文学、历史为一体的大著《鄂尔多斯蒙古语词典》(共三卷)、《鞑靼和西藏旅行记》(1924)、《鄂尔多斯南部方言》(1927)、《甘肃西部蒙古和蒙古尔方言》(1929)、《甘肃蒙古人和他们的语言》(1931)、《蒙古尔—法语词典》(1933)、《鄂尔多斯旅行记》、《从华盛顿秘密档案中发现的三部蒙古文文献》(1952)、《<蒙古秘史>的几种译本》(1953)、《<蒙古秘史>第十四章节的说明》(1956)、《伊尔汗、阿拉公汗、乌力吉图汗等在1269—1305年间给予法国国王的几封信件》(1962)等重要文章。
抗锦·官布扎布(Gombojab Hangin,1921--1989),美国世界著名蒙古学家,内蒙古人。1941年留日回国后,先后担任德王政府秘书处德王私人秘书、蒋介石政府察哈尔代表等职。1948年,得到拉铁摩尔的援助移居美国。1948—1953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协助拉铁摩尔的蒙古学发展事业。1953—1964年,加利福尼亚等大学进行深造和讲学。1961年,与其他同事合作,建立了美国蒙古学学会,并当选为该学会执行秘书长和主席,兼任该学会刊物编辑。抗锦先生他们所建立的美国蒙古学学会对美国蒙古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积极和重要作用,该学会会员目前已多大400多名,主要研究和支持发展美国和蒙古人的文化、科学、教育业和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等,抗锦先生直到终身一直主持了该学会的领导工作。1965年,他受聘于印第安那大学工作,1970年获得蒙古学博士学位,1982年成为该大学正式教授。1987年当选为国际蒙古学学会秘书长之一。生前,抗锦先生编写了很多关于蒙古学研究和教学方面的教科书,成为美国科学学会“蒙古计划”的执行者之一和印第安那大学著名的蒙古学专家,主要研究蒙古语言、文学和翻译,撰写了诸多学术著作,特别是在研究尹湛纳希的《青史演义》研究方面的成绩很突出。如《蒙英字典》、《蒙英词典》、《蒙古语基础知识》、《一些历史术语的解释》、《尹湛纳希和他的历史小说<青史演义>》、《尹湛纳希的<青史演义>在蒙古文学史上的地位》(1970)、《<青史演义>--尹湛纳希著的蒙古第一部历史小说的研究》(1973,附《青史演义》两部不同手稿的英译章节题目和内容摘要、诗歌等)、还有《<青史演义>的八部序文》等很多蒙古文学英译著作。
科拉维斯(F.W.Cleaves,1911--1995),哈佛大学著名蒙古学家,功勋教授。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的蒙古学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成就卓著的代表性学者之一就是哈佛大学的科拉维斯先生。二战前他曾在法国从伯希和学习,并在北京住过一段时间,在我国学者的协助下研究《松漠纪闻》,又获得了不少蒙汉文合璧碑铭摹本,这成为他日后主要研究方向的基础。从1948年起,他连续在《哈佛亚洲研究杂志》上发表了研究元代蒙汉文碑铭、伊尔汗给教皇和法国国王的蒙文信件以及其他蒙古文献的论文,还编刊了重要蒙文史籍罗卜藏丹津《黄金史》(1952)和《蒙古源流》(1956)。他翻译和注释的《元史八邻部人伯颜传》(《哈佛亚洲研究杂志》,1956)多达百余页,是一篇很有份量的元史研究论文。他研究的面很宽,如蒙古古代史、蒙古文文献、蒙古佛教学研究等。著述丰富,如《蒙古文手抄本》(合著)、《西宁王立碑文》(1949)、《1335年昌英水(音译)所立碑文》(1950)、《1338达鲁哈其吉棍台所立碑文》(1951)、《13世纪和14世纪汉蒙铭文》(1952)、《德黑兰博物馆收藏蒙古文献》(1953)等。还撰有《关于马可波罗离华的汉文史料和抵达波斯的波斯文史料》等多篇其他课题的文章。由于科拉维斯先生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哈佛大学在五六十年代成为举世瞩目的蒙古学研究中心,吸引了许多国外学人前往深造。科氏积多年之功研究完成的《蒙古秘史》英译本已于1982年出版,但其注释卷尚未见问世。
克吕格尔(J.R.Krueger),生于1927年,著名蒙古学家,美国蒙古学会的建立者之一和该学会全部刊物的总编。他擅长于卫拉特蒙古研究,著有蒙古历史文献、语言学、阿尔泰学、卫拉特文化历史和法律等方面的论著共计50多部。他的主要成绩是在蒙古语言、文献和卫拉特蒙古研究方面。如译著《八思巴字蒙古文文献》(1957)、博士学位论文《编年史<蒙古源流>中的诗歌》(1960)、《<蒙古秘史>的年代学与书志学》(《蒙古学会学报》,5,1966)和《蒙古源流》的英译本(1967)、《关于卫拉特文献与托忒蒙古文问题》、《1961年三部卫拉特—蒙古外交方面的文献》(1969)、《关于1755年和1758年乾隆皇帝给予卫拉特蒙古的文献》(1972)、《卫拉特法律与历史的新文献》、《卫拉特与喀尔枚克的文献研究》(1975)、《卫拉特蒙古语词典》(1978--1994)、《给予喀尔枚克的两份诏书(1735,1828年)》、《关于在喀尔枚克兴盛喇嘛教的皇帝令旨(1756年)》(1976)、《蒙古文碑文回溯辞典》(1978--1984)。他还编写了《蒙古古代文言文介绍》(1955)等蒙古古籍词汇、蒙古故事和谚语集、论文集等。
斯特尔特(J.Street),生于1930年,著名蒙古学家,主要研究蒙古语言学。1955—1989年,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华盛顿等大学讲授和研究东方语言学、蒙古语言学,前后发表了有关蒙古学研究方面的论著50多篇。如他的博士学位论文《<蒙古秘史>语言研究》(1955)、《喀尔喀语言结构》、《关于<蒙古秘史>各抄本中的14世纪蒙古文的标点符号》,此外他还写了关于《蒙古秘史》与中世纪蒙古语词汇及其语法特点研究方面的论文丛书,古代日语中的阿尔泰语言研究等方面的论著等。
西诺尔(D Sinor):印第安那大学功勋教授,该大学蒙古学带头人,出于法国蒙古学家伯希和门下的著名中亚史专家和蒙古学家、匈牙利人。他在英国大学其他大学执教十余年后,于1948年来到英国剑桥大学,成为推动该大学阿尔泰与蒙古学的第一批学者之一。1955—1962年,任英国皇家亚洲学会名誉秘书长。1957—1967年,任国际东方学学会总秘书长。1962年,来到美国印弟安那大学,创立了乌拉尔-阿尔泰学系和内陆亚洲研究所,使该大学成为世界著名的内亚研究中心和蒙古学研究中心之一。在阿尔泰比较语言学、阿尔泰学的其他问题、蒙古古代和近代史研究方面,他撰写了很多著述,如关于《卡尔平尼行记》中的蒙古词语、完者都致法国王信以及蒙古与欧洲关系的研究,《论蒙古的兵法》等多篇文章。他编纂的《欧亚中部研究导论》(1963)文献目录对蒙古学研究也极为有用。
扎奇斯琴(Jagchid Sechen),生于1914年,内蒙古人,美国成就卓著的大学者。在蒙疆时期,在德王政府任职服务,1945—1948年为蒋介石政府蒙古族立法代表。1949年去台湾,在一些主要大学讲授中国史和蒙古史,不久任台北中国边疆民族研究院院长,开始带头发展了台湾蒙古学,几次主持召开了阿尔泰学与蒙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同时与英国、日本等国的蒙古学界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1972年,受聘于美国杨伯翰大学。扎奇斯琴移居美国后,继续从事蒙古学研究和内蒙古自治运动史研究,前后撰写了10多部书和100多篇学术论文。1988年出版的英文版《蒙古学研究论集》中收入了他历年发表的关于蒙古地区商业的形式、《蒙古秘史》、《黄金史》、蒙古佛教、蒙古马、近代蒙古地区农村牧区的生产等方面的最重要的13篇论文,如《元代马政诸考》、《蒙古诸汗为何接受西藏佛教》、《元代的中国佛教与道教》等。其他主要论著有《北亚游牧民族与中国农业民族之间的和平、战争和商业等的关系》(1973)、《游牧民族军事战争的原本目的》(1974)、《满清时期蒙古喇嘛教的封建思想》(1974)、《蒙古和西藏历史关系对中原地区的影响》(1975)、《满清对蒙古的宗教政策》(1976)、《中原地区与游牧蒙古人之间的商业与冲突的关系》(1977)、《研究<蒙古秘史>和<黄金史>中的蒙古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1977)、《关于元代皇帝诏书》(1977)、《13世纪蒙古贵族与汉族地区佛教和道教之间的关系》(1977)、《<蒙古秘史>新译注释》(1978)、《<黄金史>译注》(1979)、《关于内蒙古佛教的兴衰》(1980)、《蒙古民间故事中的成吉思汗形象》(1981)、《蒙古文化总汇》(1986)、《清代蒙古与manz**之间的婚姻关系》(1986)、《20世纪30年代内蒙古自治运动》(1986)、《清朝开国时期的蒙古军队的援助》(1987)、《蒙古族家谱综述》(1987)、《元朝中都研究》(1987)、《蒙古帝国首都哈喇和林》(1988)、《近代内蒙古社会和文化变迁观察》(1990)等等。
斯尔丝(H.Serruys),比利时神父,接受田清波工作的美国蒙古学家。1930—1940年,他到蒙古和中国传教,对蒙古和中国有了一定的了解。1949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从事研究东方学,1954年获得哲学博士后永久性移居美国。他是研究明代蒙古史的著名前辈学者,他有关明初内地的蒙古人,明朝前期与蒙古的关系,以及《华夷译语》等文献的著述,对蒙古学研究很有价值。如《关于肖达亨的<蒙古风俗记>的研究及其法译本》、《天皇后代世袭谱》等,还有明朝与蒙古关系方面的大作,第一卷名为《1368—1398年间的中国的蒙古人》(1959),第二卷名为《贡纳与外交使团(1400—1600年)》(1967),第三卷名为《商业关系:马市(1400--1600)》(1975)。他还做了对著名蒙古学家的论著进行写摘要、介绍和报道等工作。
乌恩斯钦(Unensechen),内蒙古人,在北京基督大学和日本学习过英语、法语和日语,于1949年赴台湾,上世纪60年代初移居美国。他是美国的喀拉沁文化学者。1962年英译《蒙古秘史》(印第安那大学《乌拉尔—阿尔泰丛刊》第58卷,1964),获得文学硕士。他先后在印第安那大学、华盛顿洲立大学等地执教和从事科研工作。他主要研究自己祖源喀拉沁蒙古部落的风俗、社会实况和历史文化等。主要论著有《<蒙古秘史>研究:<蒙古秘史>第9章的翻译及注释》(1964)、《喀拉沁蒙古人的生育风俗》、《喀拉沁蒙古语方言录》(合著)等。
阿尔森(T.T.Allsen),蒙古帝国史学专家,着重蒙元前期(前四汗时期)蒙古史的研究,对蒙古帝国史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79年他在明尼苏达大学获博士学位,学位论文题为《蒙古帝国制度:大汗蒙哥在中国、斡罗思和伊斯兰国家的政策》,主要研究蒙哥汗时代大蒙古国的政治和经济,后经增补、修订,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1987)。此书分别论述了蒙哥汗的中央集权政策和尊重使用人才等手段、户口编籍、税收以及兵力的征集,各部分的研究均有相当深度。他的语言条件很好,他通晓欧洲一些语言和俄、汉、波斯等其他语言,得以利用尚无译本的几种重要波斯文史籍(《五世系》、《木因历史选》、《完者都史》等)和广泛搜检俄罗斯编年史资料。如《1245—1275年间蒙古人在俄罗斯进行户籍登记的研究》、《1251—1257年蒙哥皇帝护卫军及政府的关系》、《1251—1259年蒙哥皇帝对中国俄罗斯和穆斯林地区采取的政策》、《中国历史》(合著,剑桥大学)等。他的几篇专题论文——《蒙古在斡罗思的括户》(《哈佛乌克兰研究》,5,1981)、《13世纪元朝与吐鲁番畏兀儿》(罗沙比编《China among Equal》,1982)、《西征的序幕:1217年至1237年蒙古在乌拉尔—伏尔加地区的军事经略》(1983)等。他的研究都十分精细,颇多新见。
施瓦尔茨(H.Schwartz),美国西华盛顿大学汉学家和蒙古家。上世纪70年代后,对蒙古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该大学创办了蒙古学教学培训课程,自己讲授蒙古语言文化方面的课程外,定期定向国外派遣“蒙古语学习班”或亲自带领本班来到内蒙古的各类大学深造学习,对美国蒙古学队伍的成长壮大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主要完成了在英、法、德等西方语言上发表的蒙古学著述最完整的书目。主要作品有反映中国蒙古族情况的《中国少数民族》、《蒙古学论著选译》(1974)、《蒙古学论著目录》(欧洲语言文献题目注释,共有2987条目,1978)等。
穆斯(L.Moses),生于1935年,印第安那大学蒙古学者。1963—1964年,在美国外交部任职时,进入印第安那大学攻读蒙古学研究生,1966年获硕士学位。1969年,任该大学艺术研究和阿尔泰研究系教师和科研工作。主要讲授和研究13—20世纪内亚历史、蒙古学及《蒙古秘史》的专题课程和科研课题。1973—1984,任《美国蒙古学学会》刊物编辑,1984年至今,任印第安那大学《乌拉尔—阿尔泰研究丛刊》编辑,同时积极参与美国蒙古学学会的组织协调等工作。主要论著有他的博士学位论文《革命的蒙古正在选择被信任的道路,是列宁主义?还是黄教?》(1972)、《蒙古佛教的政治任务》、《蒙古:文化史》、《美国大学的语言与地方研究课题概况》等。
移居美国的老一辈著名学者还有中国的洪煨莲,他于1946年应聘赴哈佛大学执教,是该校深受敬重的蒙古学和汉学权威,他并不专门研究蒙古学,但1951年在《哈佛亚洲研究杂志》发表《<蒙古秘史>流传考》,凭其版本目录学的深厚根柢对《蒙古秘史》与相关史料的相互关系进行缜密考察,无疑是这方面的权威之作。他的另一篇文章《钱大昕的三首元史诗》(《哈佛亚洲研究杂志》,19,1956)也触及许多重要的元史问题。
马丁(H.D.Martin),考古学家,上世纪三十年代他在中国绥北考察,发现了元代汪古部的多处墓葬,著有《关于归化城北聂思脱里遗迹的初步报告》(《华裔学志》,3,1939)。其后相继在《皇家亚洲学会杂志》上发表《蒙古与西夏的战争》(1942),《成吉思汗的第一次侵金战争》(1943),《蒙古的军队》(同年)等文。1950年,出版了专著《成吉思汗的兴起及其征服华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
五十年代初哈佛大学博士出身的舒尔曼(H.F.Schurmann),对元代经济史有出色的研究。他将《元史》卷九三、九四《食货志》译为英文,加以详细注释,于1956年出版。同年,发表了《13世纪的蒙古贡纳制》(载《哈佛亚洲研究杂志》),这是一篇精密研究元代蒙古差发赋敛(Alban-Qubǒiri)制度在中国、波斯和俄罗斯的实践及演变的高水平长篇论文。他还著有《阿富汗的蒙古人》(1962)和《元代的政治组织问题》(第25届国际东方学大会论文,1963)等。但此后即未见有新著述问世。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汉学家、蒙古学家牟复礼(F.W.Mote)对中国和蒙古思想史、制度史都很有研究。元史方面的著述有《元代的儒者隐士》(Wright编《儒士》,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60),《陶宗仪生平诸考》(东京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二十五周年纪念文集,1954)等篇。其著名论文《中国专制主义的发展:评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论》(《远东》,3卷1期,1961)也涉及元史中的一些问题。
陈学霖于1967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华盛顿大学(西雅图)任教,是六十年代以来美国中国史学界和蒙古史学界十分活跃的学者。其主要研究领域为金元史,著述颇丰。元史方面的主要论著有《刘秉忠:忽必烈王朝的佛—道政治家》(《通报》,53,1967)、《<汝南遗事>绪论》(《宋史研究通讯》,10,1974)等。1978年,他参与发起召开“蒙古统治下的中国思想”学术讨论会,编辑了一部此次会议的论文集《元代思想与宗教》(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82),集中收入了他本人的长篇论文《马端临史学思想中的“通”、“变”》。他与罗意果、萧启庆合编《元代人物传》,撰写了王鹗、杨桓、姚枢、杨维中等传(先后刊登于《远东史集刊》)。其近作又有《元大都建城传说》(1986年南京大学国际元史讨论会论文)、《王文统“谋反”事件与元初政局》(台湾中央研究院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1989)等。
劳延煊是1962年的哈佛大学博士,蒙古史专家,其学位论文为《王恽<中堂事记>的译注》。其后又发表《元朝诸帝的季节性狩猎生活》、《金元诸帝游猎生活行帐》(载台湾《大陆杂志》26∶3,27∶9,1963)、《<饮膳政要>中的非汉语名词诠释》(《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9,1969)等文。现任教于俄亥俄州立大学,主要研究元代南方文人的思想与生活。
窦德士(J.W.Dardess),蒙古史专家,重点研究元代中后期史,撰有《弥勒教起义的转折与明朝的建立》(《亚洲学会杂志》,29,1970)、《从蒙古帝国到元朝》(《华裔学志》,30,1972—1973)、《郑氏义门:元末明初的社会组织与理学》(《哈佛亚洲研究杂志》,34,1974)、《元后期浙江的儒学、地方改革与中央集权》(载《元代思想与宗教》,1982)等论文。其所著《征服者与儒士:元后期的政治变化》(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71)详细阐述了元中叶以后铁木迭儿、燕帖木儿、伯颜、脱脱等人为首的政治集团围绕“儒化”政策及争夺权力展开的复杂斗争及其对元代政治的影响。
罗沙比(M.Rossabi),东方学和蒙古史专家,偏重于内陆亚洲史,尤其是明朝与西域关系史的研究。在元史研究方面也有不少著述,发表过《忽必烈与其家族的妇女》、《元明时代的女真人》、《元代早期的穆斯林》(此文载兰德彰编《蒙古统治下的中国》,1981)等论文。他参与组织1978年召开的“10—14世纪东亚多国关系”学术讨论会,主编了一本此次会议的论文集《China among Equal-10至14世纪中国与其邻国》(1983),并撰写了“导论”。其后他把撰写一部《忽必烈传》作为自己的重点研究计划,为此翻译了《元史·世祖本纪》,并仔细搜检《史集》、《高丽史》及其他多种文字史料,同时广泛参阅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经数年努力,于1988年完成并出版了这部蒙古史上最重要人物的长篇传记。罗沙比的汉文相当好,此书在资料利用方面,在忽必烈统治思想和政治、经济政策的分析方面,无疑都比以前爱宕松男(1941)和李唐(1978)写的忽必烈传前进了一步,从历史转变角度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但撰写一部完善的忽必烈传记难度相当大,书中对发生在忽必烈朝的复杂的政治派别斗争和重大制度变革还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
陆宽田(Luc Kwanten),东方学和蒙古史专家,于1972年以《元代的藏蒙关系》获南卡罗来纳大学博士学位。他还先后发表过《元朝皇族的藏语名字》(《蒙古学会学报》10卷1期,1971)、《成吉思汗征服西藏:是虚构还是真实?》(《亚洲史杂志》,8,1974)、《木华黎评传》(《宋元研究报告》,14,1978)等文章。1979年,出版了一部大型专著《游牧帝国:500年至1500年的中亚史》。这是自格鲁塞《草原帝国》出版40年来第一部西方学者写的同类著作,蒙元时期史是此书的重点部分。作者广泛利用了这40年中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使本书内容较前人著作显得更为新颖。但由于涉及面很广,作者对其中许多专门问题难免研究不足,因而失误之处颇多。洪金富在《哈佛亚洲研究杂志》(1981)上发表一篇书评,详细指摘了书中主要因误引、误解史料(特别是汉文史料)造成的错误。
兰德彰(J.D.Langlois),蒙古史专家,着重元代思想文化史研究。他于1974年在普林斯顿大学通过的博士论文题为《蒙古统治下的金华学派》。其后又发表长篇论文《虞集和他的蒙古主子》(《亚洲研究杂志》,48,1978),研究了虞集与元文宗的关系及其在当时文治政策中的作用;《元代政治思想中的法律、治国策和<春秋>经》(载《元代思想与宗教》),主要讨论元代学者对传统法律和经世治国思想的研究。
安迪考特·韦斯特(E.Endicott West),生于1952年,蒙古史专家,着重元代历史。1982年毕业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为《元代的区域和地方政府》,1989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名为《蒙古在中国的统治:元代的地方政府》。她的其他著述还有《元代早期的决策与人事管理状况》(“10至14世纪中国皇权统治的演变”学术会议论文,1982)、《元代中国的商人团体:斡脱》(1986年南京大学国际元史讨论会论文)等。
美国其他蒙古学者:美国还有很多其他东方学者和蒙古学者,他们也发表了不少关于东方学和蒙古学方面的诸多论著。如东方学家教授、蒙古学博士布尔(D.Buell Paul)的《元代行政体制结构的一些来源》(1968)、《蒙古统治初期的中国境内部落与汗国》(1977)、《现代蒙英词典》(合著);内亚历史文化学专家、蒙古学博士哈尔克威基(S.Halkovich)的《西部蒙古人》(1985);蒙古风俗学专家克拉德(L.Krader)的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发表的在蒙古游牧民族社会组织、血缘关系和封建制度等问题方面的多篇论文;蒙古史专家法夸尔(D.M.Farguhar)的主要研究清代蒙古史,元史方面的《元代的官印与花押》(《华裔学志》,25,1966),《元朝政府的结构与职能》(载兰德彰编《蒙古统治下的中国》,1981)等文;蒙古历史学家克拉克(L.Clark)的博士学位论文《为13—14世纪的回纥文文献做序》(1976);元代法制学家陈恒昭的博士学位论文,一部元代法制史研究的力作《<至元新格>的复原及元代法制研究》(1973,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名为《蒙古统治下的中国法制传统》,第一部分元代法制研究,第二部分《至元新格》的复原及其英译);蒙古学博士葛德卫(D.Gedalecia)的博士学位论文《元学家吴澄》(1971)、《吴澄理学思想中的古典主义》(《宋元研究集刊》,14,1978)、《吴澄的尊德性与道问学》(载《元代思想与宗教》)等文;语言学教授、蒙古学博士巴克(F.Buck)的《蒙古方言与书面语的后置词的比较研究》(1953)和《蒙古科技名词辞典》;人类学家金布尔(L.Kimbal)的《喀尔枚克蒙古人》;文献学家皮可特(V.W.Pichter)的《中国蒙古族作家传》(1986);人类社会学家罗森巴格(D.Rosenbarg)的关于蒙古地区社会文化交流与现代牧业经济改革问题等方面的论著;蒙古语言文学教授波森(E.J.Bosson)编写的关于现代蒙古和布里雅特语的教科书与论著;蒙古学博士罗扁(R.Ropen)的《1900—1919年外蒙古的民族主义》(1954)和《20世纪的蒙古人》;东方学政治学家罗灵(E.K.Rowling)的《苏联的外交政策》等关于蒙古总体问题研究和课程;阿尔泰学专家蒙格斯(K.Menges)的《<易古里诗歌>中的东方因素》和《词汇学问题》;文献学家、蒙古学博士大伟(F.M.David)的博士学位论文《蒙古的满清行政制度:1900—1800年》(1966)和《在蒙古统治下治理中国》(1990);蒙古学经济学家马尔菲(G.Marphi)的博士学位论文《新和更新时期的外蒙古经济发展》(1957)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第二经济》(1960);经济学家侯斯曼(D.F.Holzman)的关于前苏联与蒙古经济方面的教学活动和论著;蒙古学博士蒙特格麦理(W.R.Montgomery)的《母语研究:1917—1931年间的在布里雅特进行的文化与出版工作》;外交家阿里西亚·莰培的博士学位论文《美国与内蒙古之间的政治关系:1915—1927年张家口大使馆文件》;蒙古佛学研究家斯达里(F.Staly)的博士学位论文《一部佛经及其蒙藏抄本的比较研究》(1972)和《故事之海》的英译本;蒙古学博士波希(V.Posch)的《蒙古语比较词典》(1955);蒙古史专家刘元珠的博士学位论文《元史·奸臣传》、《虞集<道园类稿>在元史研究中的价值》、《蒙元儒吏关系:延祐开科与抑吏》(1993)等等。
美国蒙古学研究中心:二战后,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蒙古学发展的非常快。学术环境和技术条件丰厚的大学,如哥伦比亚大学、印第安那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华盛顿大学等和其他科研机构,前后建立了相当数量的蒙古学中心或研究机构。在这些研究中心,主要开展了阿尔泰语言和中亚研究,产生了一批著名的学者和研究成果。上世纪90年代后,美国的蒙古学研究出现了更强劲的发展趋势,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欧洲蒙古学研究。
约韩·霍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二战后,该大学成为美国比较有规模、比较有系统的最大的蒙古学研究中心。1946—1950年,在拉铁摩尔先生的带领下,该学校大力开展研究了前苏联和中国边疆之间的全部带地和亚洲民族主义的各阶段研究,其中蒙古学研究成为最主要的研究对象。这些研究活动和学术成果,甚至带动了其他大学的蒙古学的发展和引起了其他美国学者们的关注。在短短的五年内,编写出版了数十个学术专著和很多论文。1938年开始设立了蒙古语教学课程,1948年正式编写了蒙古语教科书。还开设了蒙古历史、相关国际形式和地理、内亚与远东问题等教学课程和招收各类研究班,培养出了一批杰出的蒙古学家和人才。遗憾的是,约韩·霍金斯大学在师资力量、学术成绩和技术的成熟等方面,已具备成为西方蒙古学第一中心的条件的时候,发生了所谓“拉铁摩尔事件”(被怀疑为德国间谍),从此该大学的蒙古学研究走进冷冻时代,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华盛顿洲立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该大学成立于1881年,美国东方学的规模最大的中心之一,上世纪50年代以其藏学中心特别出名。1949年,鲍培先生来该校工作后,藏学、汉学、日本学、朝鲜学以及蒙古学得到很快的发展,设置了具有博硕士授予权的远东地区语言文学系,开设了东方学和蒙古学专业和相关课程。内容包括蒙古学在内的亚洲历史、地理、远东国际关系、美国对这些地带的政策、远东经济、人类学、语言文学、政治和社会学等。上世纪50年代,该大学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蒙古学者和专家。1955—1956年,华盛顿洲立大学远东及俄罗斯研究院,基于其丰富的蒙古学研究成果和卓越的学者力量,组织编写了《蒙古人民共和国图书学》、《关于内蒙古的参考图书》、包括前苏联布里雅特自治共和国专栏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史》等三种重要参考书,这些图书成为西方第一批合作研究性成果,使美国蒙古学发生了转折性变化,为西方蒙古学的将来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51年开始实施了两项蒙古学纯正的研究课题计划,一是《内亚研究课题》,主要研究语言学问题、蒙古与西藏的社会结构和部落结构、经济、国家的起源与形成、黄教寺庙及历史问题、中国和俄罗斯的影响等问题。二是《俄罗斯在亚洲国家的影响研究课题》,主要研究前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各类历史和关系问题。其中《华盛顿所藏蒙古文写本和版本介绍》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史初稿》等是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但是上世纪60年代末,由于鲍培等有些蒙古学家的退休和其他蒙古学家的工作调动,华盛顿洲立大学蒙古学研究工作走入低潮,几乎被忘掉了。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上世纪50—60年代,该大学成为美国阿尔泰学第一基地。自1940年开始设置了蒙古学、阿尔泰学、满语方面的课程。1948年,建立了东方学学院,1953年,建立了阿尔泰语言研究系,1958年把该系扩建为大众乌拉尔—阿尔泰学学院。进行相关教学、《乌拉尔—阿尔泰地带研究工作计划》等科研项目外,主持召开了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等。在蒙格斯等多名蒙古学家的的严谨管理和刻苦努力下,该中心在上世纪60年代初,成为主持、编写和讲授蒙古学调研考察、蒙古语言文学课程、蒙古学教科书的重要基地,培育了一部分著名的蒙古学家和东方学专家,编辑出版了一些科研成果。但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杭锦和额嫩等蒙古学家的工作调动,哥伦比亚大学蒙古学研究已失去了过去的辉煌,阿尔泰学和蒙古学中心逐步转移到了印第安那大学。
印第安那大学(Indiana University):是美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乌拉尔—阿尔泰学研究、内亚研究和蒙古学研究中心。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印第安那大学建立了乌拉尔—阿尔泰研究系,开设了蒙古语课程。在美国教育部的资助下,建立了《乌拉尔—阿尔泰》研究中心,后扩建为《内亚与乌拉尔种族研究中心》。由该中心创办了《中亚科学研究学会刊》,刊载关于东方学与蒙古学方面的很多研究论文,同时编辑出版了《乌拉尔—阿尔泰研究丛书》,至今共出版150多部东方学图书,其中30多部是关于蒙古学的图书。目前,该系下设匈牙利研究、芬兰研究、土耳其研究、蒙古研究、西藏研究等五个研究室,主要研究乌拉尔、阿尔泰和内亚研究等三个主要范围,设置了具有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相关专业,在著名蒙古学家西诺尔先生和杭锦先生的带领下,前后培养出了一批世界著名的东方家和蒙古学专家,科研成果十分显著。1962年,在该学校成立了《蒙古学研究学会》,创办了专门发表蒙古学论著的学会刊物《蒙古学研究》,目前该学会会员多达四百多名(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会员),除学术研究外,主要支持美国与蒙古文化、科学教育事业、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等。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1937年建立远东语言研究系,其中开设了蒙古语学习课程。二战后,恢复继续了蒙古语教学与研究传统,上世纪80年代又建立了内亚与阿尔泰研究系,从90年代开始设置了相关历史文献的研究、教学和具有授予博硕士学位的专业。主要讲授和研究内亚、东亚、乌拉尔地带的经济、人类学、政治结构以及蒙古历史、语言文学和宗教等。同时,为哈佛大学其他系所学生开设了主要介绍蒙古学为目的的包括中国、朝鲜、日本、蒙古、越南在内的内亚与东亚地带的文化历史课程,则重于解决这些地区的近现代(所谓哈佛“新代”1500—1800年)的问题为特色。美国当代最大的中国及边疆地区研究和学术协调中心之一,哈佛—亚尼森学院成立于1928年,主要目标为扶持东亚、东南亚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该学院东亚研究中心主持蒙古学研究项目。哈佛—亚尼森学院,自1952年创办主要刊载蒙古文手稿和版本的《蒙古文文献(Script Mongolia)》专刊,发表了诸多学术研究成果以外,刊载了关于蒙古三种编年史基础研究和蒙古天文、宗教等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如罗布桑丹金的《黄金史》、萨囊彻辰的《蒙古源流》、拉希朋斯格的《水晶珠》等的研究论著等。1935年成立东亚研究中心,主要研究中国、日本、朝鲜以及蒙古与西藏的历史、外交和近现代问题等。1946—1961年,在东方学家和蒙古学家克列威斯(F.Cleaves)的14—15世纪蒙汉文历史文献的深入研究和其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哈佛蒙古学的基本研究方向,即主要研究古代及中世纪、特别是元代蒙古历史文献的研究和蒙古古代佛教研究等。1989年,成立了哈佛大学生内亚研究讲学协会和奖学金协调社。上世纪90年代后,哈佛大学把东方学研究范围扩大为包括蒙古学在内的中亚地带研究和阿尔泰学研究,专门建立了内亚与阿尔泰学系。为了继续发展该大学东方学和蒙古学传统,于1989—1990年成立了《哈佛内亚研究学会》,主要研究内亚与阿尔泰学和讲授相关教学课程等,该学会创办了《内亚研究消息》专刊。
伯明翰大学(Birmingham University):上世纪70年代初期,该大学历史学和亚洲学功勋教授,来自台湾的扎奇斯琴等一些蒙古学家的教学与科研成果,把伯明翰大学的蒙古学研究推向了世界级水平。上世纪80—90年代,该大学一时成为美国蒙古学研究重要中心之一。在伯明翰大学历史系,扎奇斯琴等教授开设了蒙古历史文化、中国通史、中国思想史、北亚与中亚历史等课程,培养了一批东方学家和蒙古学专家。主要科研成果有基于内蒙古的文献,关于蒙古语族诸多问题的大型著作《蒙古文化与社会》,前六章主要研究20世纪前后的全蒙古共同的总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语言文化等,后二章主要论述了内蒙古概况。该大学蒙古学家还研究了包括日本占领时期内的内蒙古近现代问题、中亚地带近现代政治问题、游牧人民的文化现象等。
西华盛顿大学(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从1970年该大学开始发展蒙古学研究工作,1975年,在主要研究汉学、朝鲜学和日本学的东亚研究中心开设了所谓“蒙古课题”的教学科研项目,每年讲授三门以上的关于蒙古学方面的课程。该项目主要组织者和主持人之一,著名蒙古文献学家施瓦尔茨教授,在1975—1993年间,一直主持此项工作,编写了一些相关课程的教材,如《蒙古文化与社会》、《古代蒙古》、《帝国后蒙古》等,这些课程和教科书,除蒙古文化、文明发展史外,以其蒙古历史和现状研究等为特色。此外,多次组织和招收蒙古学研究班,东方学中心学生必读参考书《EAS201》和《EAS202》内编入了蒙古学介绍内容,同时其他相关系教学计划里也增加了蒙古学学习内容。西华盛顿大学阶段性开设现代蒙古语课程,自1981年开始组织《夏令蒙古语班》到内蒙古各大学学习蒙古语。该大学蒙古学家也主持编写了东亚研究中心科研成果集,如《东亚研究》、《东亚研究方面的增收资料与翻译》等两部丛书。西华盛顿威勒森图书馆也大量收藏了蒙古文文献和来自蒙古、中国、喀尔枚克、布里雅特等地的定期出版物,成为北美最大的东方学文献收藏中心之一。这对西华盛顿大学的内亚研究和蒙古学研究等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条件和文献保障。1978年,在西华盛顿大学召开了由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和“加拿大—蒙古学会”主持的美国蒙古学学术讨论会第一小会。
上述蒙古学中心外,美国其他大学也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蒙古学研究工作。如加利福尼亚大学(California University)的蒙古学研究可以上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籍汉学家、佛学家赖幸(D.F.Lessing)的蒙古学研究指导工作。上世纪50年代,建立了汉学中心和日本与朝鲜研究中心,60年代初,开设了蒙古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并编写了蒙古语教科书,如《布里雅特蒙古语读本》(1962)、《现代蒙古语:初学者之本》(1964)。1991年后,以其东亚研究院的优秀的科研成绩成为美国中亚研究最大研究中心,并多次召开了国际相关学术讨论会等。还有威斯康星大学(Wisconsin University)的一些蒙古语教学课程和中亚文化历史研究项目和科研成果;迁腾国立学院(Trenton College)的关于蒙古帝国史研究和蒙古历史文献学研究项目和科研成果;纽约女王学院(New York Queens College)的有些学者关于忽必烈皇帝方面的专题研究和科研成果等等。
美国蒙古学学会(The Mongolia Society, Inc., USA):于1961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为联合国成员国,同年,在杭锦和斯特尔特等美国著名蒙古学家们的建议和推动下,美国成立了蒙古学学会,成为第一个建立类此学会的西方大国。1987年,美国与蒙古建立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该学会是以研究介绍蒙古和蒙古历史、语言文化为目的的非政治性、非商业性组织。当时委派了以杭锦先生为首的、由7人组成的学会领导组,出台了关于接纳学会成员条件及交纳会费说明等的学会规章制度和委任了学会秘书长、财政管理秘书等。1963年3月,召开了蒙古学学会成员组织会议,正式通过了学会章程,明确指定该学会的职责和目标:1.给美国民众提供关于蒙古人的准确的知识和了解的机会,扶持帮助美国人民与蒙古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建立文化交流关系。2.鼓励美国籍蒙古人在教育和文化领域做出杰出的贡献。 3. 搭建对蒙古学感兴趣的一切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桥梁,协助在蒙古学领域的学术合作。该学会逐渐成为全方位报道关于蒙古古今等事物的中心。1963年秋,为了与学会编辑部合并,学会领导组从纽约搬迁到印第安那大学。从1964年开始,在克吕格尔先生的努力下,编辑出版了学会主要论著集《非定题论著》(The Mongolia Society Occasional Papers)和《专题论著》(The Mongolia Society Special Papers)等两种连续出版物。1965年创办了《蒙古学学会消息》(The Mongolia Society Bulletin),1974年改刊名为《蒙古学研究》(Mongolian Studies, Journal of the Mongolia Society),前后刊载了该学会成员和其他蒙古学家的关于蒙古学各个领域研究方面的较高学术价值的多篇论著。1965年建立帝卢瓦呼图克图奖学金,1992年建立了杭锦·官布扎布奖学金,专门以资鼓励那些在蒙古学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年轻有为的学者。该学会的发展比较快,成立的当年就有了近百人的学会成员,成员的大部分为来自各大学和各国的著名蒙古学家、阿尔泰学家和边缘学科专家。1971年会员增加的二百多名,正式注册成功了《非商业性社团》的法定地位。到1990年时会员增加到三百多名,2005年时增加到四百多名,从此成为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在国际蒙古学学会和英、法、德、加等国家设立分会机构的,与其他蒙古学学会和机构有密切联系的,组织性很强的学术团体。美国蒙古学学会成立以来,多次召开了学会年会和各类型学术讨论会议和协调交流等工作,得到了非凡的学术成果和社会效益。目前美国蒙古学学会在世界范围内被公认的西方最大的蒙古学科学学会。
参考文献:
1.《蒙古史学史》,[蒙古]比拉著,陈弘法译,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88年
2.《西方蒙古学(中心/学者/学会):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俄国]戈尔曼著,[蒙古]N·普日布扎布译,乌兰巴托,1999年
3.《国际蒙古学概况》,乌·托娅,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年7月
4.《二十世纪西方蒙古学》,斯琴孟和,民族出版社,2002年6月
5.中教育星资源库&平台网:
http://218.63.248.165/SetServer.htm
6. 印第安那大学蒙古学学会网站:
http://www.indiana.edu/~mongsoc/
7.哈佛大学内亚与阿尔泰学学院( Inner Asian and Altaic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USA)网站:
http://www.fas.harvard.edu/~iaas/IAAS.html
8哈佛大学中亚研究论坛(. Harvard Forum for Central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USA)网站:
http://centasia.fas.harvard.edu/index.html
9. 印第安那大学欧亚学中心(Department of Central Eurasian Studies, Indiana University, USA)网站:
http://www.indiana.edu.//~ceus/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