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女儿会”开幕 传统文化元素缺失
时间: 2011-08-11 18:26:13 来源:新华网 【
关闭】
新华网武汉8月11日专电(记者冯国栋)传统恩施土家“女儿会”11日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民族广场拉开大幕。这个被誉为“东方情人节”的传统盛会吸引了全国各地上万名游客。
当地一位60多岁姓邓的老人介绍说,传统恩施土家“女儿会”有300多年历史。它起源于石灰窑和大山顶,保存了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是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自由恋爱方式。每年农历七月十二,青年男女穿戴一新,前往乡场赶会。姑娘们捎带土产山货,借赶集售物寻觅意中人,年轻的小伙子则身背空篓假装做生意,看中哪位姑娘便上前搭讪。
“讨价还价”是传统“土家女儿会”特有的场面。当地人说,在“讨价还价”中,男女双方各显才智,增加了解。若小伙还价不成功,则表明姑娘对他不中意,小伙便会知趣地离开。反之,则表示姑娘有意相许,于是双方携手退出闹市,找一处僻静之地对唱山歌,自定终身。
记者在当天的“女儿会”现场看到,传统节日少了些传统元素、民族特色、山野情趣,更多地迎合现代男女的求婚“口味”:数百米的步行街两旁的展板印满了相亲男女的资料,按年龄和性别被仔细分类。资料上既有相亲男女真实姓名,也有联系电话、职业、求偶类型,连住房条件和收入状况也一览无余。
“女儿会”中不乏商业元素。在广场上,商家搭起了临时展柜,既有土特产品展销,还有某婚纱摄影机构人员在举着牌子宣传“拍婚纱,送钻戒”活动。
民族元素的缺失,让台湾来的小伙邱昶文有些失望。邱昶文说:“这是我头一次相亲。来到恩施之前曾在网上阅读了很多资料,对这里传统的‘女儿会’很期待,没想到只是贴贴资料,这和网络相亲没有多大区别。” 湖北省恩施市文化馆馆长甘武和这位台湾游客有着共同的担忧。据甘武介绍,2008年开始,当地政府把传统的“女儿会”从大山顶和石灰窑“搬”到山下,几年来也曾试图保留传统民族元素。“比如2008年在‘女儿会’期间举办过山歌大赛,但收效不理想,年轻人对这些似乎不感兴趣,所以之后几年都没有坚持。”
甘武说,目前的“女儿会”由政府和商业单位共同筹资。“由于政府投入有限,每年这个节日不得不靠商家赞助才得以延续。”今年,“女儿会”筹办就得到了好几家商业单位的资助,这样的结果就是“少了一些传统元素,多了一些商业气息”。
记者也了解到,一些年轻人的确对传统民族元素缺失不太在意。报名参加活动的25岁的姚女士说:“时代不同,年轻人的恋爱方式也不同,这是无可厚非的。恩施虽是少数民族地区,但一些观念,尤其是年轻人的婚恋观,并不落后于发达地区。我们在乎的是能不能找到意中人,而不太在乎通过何种手段去寻找。时代在进步,民俗也应随之变化。” “女儿会”举办当天上午,甘武就坐在展板背后的一个塑料板凳上。看着眼前来来往往的打扮时尚的年轻男女,他的眼神中透着些许无奈。他说,在婚恋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真的不知道传统民俗文化还能撑多久。(完)
(责任编辑 余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