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cfngroup 于 2011-5-9 22:39 发表
是的,推荐峰哥参看田兆元老师太原会议那篇文章。说的就是这个理。
田老师的基本想法有这么几个:
民俗文化是文化精华,是传统中求真求善求美的文化形态。
民俗学强调的集体性没有错,但不能忽视个体,特 ...
好像没有人愿意跟田老师对话? 也不知道田老师是在跟谁对话?
我比较赞同老师对民俗文化的理解,但是民俗学的学术史不是这样的,也就是说我们要了解民俗学的理论基点在什么地方,民俗文化当然不同于民间文化,但是民俗学视域下的“民俗文化”就是民间文化,“民间文化”的概念是由民俗学这个学科建构的,而田老师是将民俗文化作为一个自在的对象来看的,所以民间文艺学之后的民俗学要解决这个研究对象的问题,特别是非遗引入之后,集体性与个体性纠缠不清,“民间”这个概念也遭到了多重解构。文化精华对对应的是什么?文化糟粕吗?如何界定。。文化形态的多元化已经远远超出一个学科的解释能力。。学术范式从关注集体到关注个体,从非日常到日常的转换应该怎样理解,研究目前走到了哪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