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谈谈中小学民俗教育

谈谈中小学民俗教育

      民俗教育不怕仅包括民俗学的高校教育,也包括中小学的民俗基础教育。民俗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基础民俗文化教育与中小学校的民俗教育。那么:

民俗教育在基础教育中该如何定位?中小学民俗教育是否该提上议程?
民俗教育怎样实施,有哪些可行性办法?
现有的关于民俗教育研究成果有哪些?
民俗教育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如何?
民俗教育是课外的还是课堂的?
民俗教育对中小学教师有哪些素质要求?
师范大学的民俗学教育怎样与中小学民俗文化教育联系起来?

民俗教育机制怎样建立?文化部、教育部,各地方文化教育主管单位怎样介入为好?
民俗课程怎样安排比较得当?
民俗教育应该包括哪些范畴?地域文化,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家乡文化等在民俗教育中怎样界定?
民俗文化教材怎样编写?
民俗教育方式,采取书本形式的好还是文化体验形式好?


(请大家就以上话题展开讨论!)

[ 本帖最后由 恩施土家 于 2010-6-24 16:46 编辑 ]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民俗教育的发展当然要靠基层教育工作者,学界也不可能越俎代庖。但我们不能等基层教师来关注,一方面学界需加大基础民俗教育学的调查和研究,提供更好多更好的教材。据我所知,地域文化(乡土)教材在各地方都很受欢迎,而作为学术成果的一些好的集成材料也有介入基础教育的诉求。华中师范大学就曾编过一套民间故事读本。除了读本性质的课外读物,基层教育更需要文化教材,包括民间美术的美术教材,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类的艺术教材。而文学类的神话故事童话都有文章可做。另一方面,现在的中学教师大多是从师范大学出去的,他们的民俗文化观如何会直接影响未来的基础民俗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靠什么,为了什么,说到底还不是教育,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人类未来的教育。

    我建议在四方庙会区开设民俗教育版块。我在海上风的时候,发现田老师就一直很重视中学语文中的民俗文化教育,他的很多师大的学生也都秉承着这样一种思想。以前的学科发展规划里面学界可能都忽视了这一环节或者是大家精力有限,还没来得及投入更多的思考在里面。我认为学科发展到现在,时机已经成熟。

[ 本帖最后由 恩施土家 于 2010-6-24 16:47 编辑 ]

TOP

基础教育,孩子的教育,怎样深入人心?惟一的路径就是让他们找回家园的自信,重拾家园的温馨,回归家园的传统。当学校教育失去人类心灵最美好的情感表达与最真实的文化传承时,我们还抚育孩子干什么?‘造人运动’等于流水作业,创造的将不是人,不是人的创造力,而是浪费资源破坏地球的玩物而已。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我原来发过一个帖《关于中学民俗教育的思考》,从各级教育部门到各中小学,从大学师范生的民俗学教育到基础教师的民俗文化培养,从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到民间去”等各方面进行过肤浅的思考。
至于论坛在这方面的发展,可以集思广益,我也在寻找可操作的思路。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08年的 一则报道

新华网西宁6月9日电(胡若愚、杨寿德)继首个法定清明节后,全国各地于6月7日迎来首个法定端午节“小长假”。一些传统习俗重新进入公众视野,令许多人产生了一种熟悉而陌生的感觉。

  民俗专家认为,端午节等民间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后,应该将民俗教育引入学校课堂,以构建保护民族传统节俗、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长效机制。

  学生之惑:民俗无处可学

  “端午节?当然不只是吃粽子啦。我妈妈还会给全家人做彩绳,系在我们的手腕、脚踝上。过完端午节,再解下来,连成一条,挂到树上。”西宁市第十三中学高一女生杨亚南的回答令记者眼前一亮。她还骄傲地说,她自己会包粽子。

  此前,记者采访多名中小学学生,询问他们端午节习俗,其回答基本以“吃粽子”为主。青海师范大学民俗学教师刘永红告诉记者,不仅是中小学学生,就连上他课的大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习俗也不甚了解。

  在青海,端午节不仅是汉族的节日,青海东部土族、藏族和蒙古族群众也有过端午节的习俗。由于青海很少生产做粽子用的大米,当地群众就将韭菜合子切成三角状,模仿粽子;用梳子在韭菜合子表面划出道道痕迹,象征粽绳。此外,还有用柳树枝、杨树枝代替艾草,用绿豆汤代替雄黄酒等习俗。西宁市第十三中学高一女生杨亚南说的“彩绳”,便是民间认为可以辟邪的五彩丝绳。

  “可是,这几年妈妈不做彩绳了。”杨亚南有些郁闷地说:“端午节也过得越来越单调。”

  她说,端午节、中秋节这些节日现在更像是一种形式,一些习俗逐渐消失了,她和伙伴们无处可学。

  身为“语文课代表”的她还反问记者说:“我们知道端午节与屈原有关。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屈原的诗歌,有多少人读过《离骚》《九歌》呢?”

  老师之叹:民俗教育无“书”可教

  学生疑惑民俗无处可学,老师则苦于民俗教育无“书”可教。

  华罗庚实验学校西宁分校去年下半年起在八年级(初二)开设“民俗民风”课程,每周一节课,主要介绍中国各民族民俗、各地风土人情和传统节日。该校副校长丁郁松说,这门课属于学校自主设置的校本课程,没有专职教师,只能请3名地理老师兼任,讲义也由老师自己编写。

  “这门课刚起步,教学形式比较简单。”地理老师吴贵业说:“我们学校学生生源地比较广泛,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所以这门课主要介绍少数民族习俗、禁忌。”

  吴贵业感叹说,学生们对民族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但是,由于大家对外界接触面太窄、接触机会少。因此,问起端午节、清明节这些中国传统节日,他们总是一脸茫然。

  他说,这门课没有教材,也没有合适的电视片可以放给学生看,只能经常采用互动式教学,由学生自己讲述家乡的民俗。

  其实,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年前便出版了专供中学的教材《中国民俗文化》。这本书由多名专家编写,生动地介绍了各地民俗,具有权威性,还收录了鲁迅、沈从文等名家的作品。不过,这本民俗教材显然远不如与考试相关的教材那样普及。

  西宁市十三中学副校长冯永清坦承,由于民俗教育不属于国家和省里规定的课程,他们只能尝试着开展这方面的教学和活动。该校每学期为每个年级安排一次至两次民俗讲座。“都是由本校老师自己讲。”冯永清说。

  专家之见:民俗教育应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专家认为,民俗教育应借传统节日法定化的“东风”,成为学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青海社会科学院院长赵宗福说,改革开放以来,过去被认为属于封建、迷信、落后的民间传统节日和习俗得到国家重视,民俗学教学、研究发展很快,许多高等院校开设了民俗学或相关的文化、文学、历史专业,设立了硕士点、博士点,为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

  “但是,很多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并没有从事相关行业,而是进入中学教语文,或者进入大学教大学语文、马列等公共课,造成了严重的人才浪费。”赵宗福说,“国家应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人才,投入到民俗教育中。”

  目前,国内许多地方都发行“乡土教材”,但侧重于当地历史、地理、经济、民俗的内容较少;有些学校也开展了一些民俗教育活动,如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民俗文化进校园”,但每年活动时间只有两天至三天。

  “没办法,国家没有明确规定,而且有高考"紧箍咒"在,像常规教学那样开展民俗教育,学校和家长也不答应。”他说。

  赵宗福还认为,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在民俗教育上应该“并轨”,但目前民俗文化保护仅限于少数专家和研究机构,未能与学校教育有效地结合。

  尽管如此,他仍然呼吁教育部门革新观念,加强民俗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比重。“现在年轻一代受到西方文化冲击,传统节日和"洋节"竞争加剧。传统节日成为法定节假日是个好机会。如果民俗教育跟不上,长此以往,我们文化的根就断了,文化独立性就会丧失。”赵宗福忧虑地说。 (责任编辑:曾玉燕)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宣扬民俗文化 推进学科建设

中国民俗学会"民俗教育与当代社会"高层论坛在我校举行

11月11日,由我校和中国民俗学会、江西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了"民俗教育与当代社会"高层论坛在我校迎宾厅举行。省教育厅副厅长汪忠武出席论坛并发表了讲话。中国民俗学协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刘魁立教授,中国民俗学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贺学君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苑利、吕微研究员,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高丙中教授,清华大学郭于华教授等国内民俗学知名专家、教授和赣剧团副团长陈俐、南昌市民俗博物馆馆长梅联华、市作家协会主席杨建葆等省内教育界、文化界的知名人士参加了本次论坛。参加论坛的还有我校党委书记邹良志、院长邹道文、院长助理汪胜前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汪胜前同志主持了本次论坛。
  论坛上,邹道文院长首先致辞,代表全校师生向莅临我校的国内民俗学知名专家、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史和办学特色及正在实施的"三高战略"和"五项工程"。他说,建设"人文社科基地"是我校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我校还存在办学历史不长、科研能力不强等不足,希望来自各重点大学的专家学者指点迷津,本次论坛必将促进我校人文社科研究水平的提高。他说,江西是个民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但挖掘不够深入,我们高校有责任有义务光大赣文化的瑰宝。
  随后,汪忠武副厅长发表了讲话。指出本次论坛在江西召开是对江西教育的极大支持和鼓励。他介绍了近年我省高校发展取得的成绩,并介绍了我省在民俗文化教育上所做的工作。汪副厅长充分肯定了我校在民俗学研究上取得的成绩,如万寿宫文化的研究。汪副厅长还指出宣扬民族民俗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对党的教育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刘魁立教授代表民俗学会发了言。他概括了民俗文化教育对当前社会文化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介绍了中国民俗学会开展的主要工作。会上,与会代表围绕中国民俗教育的现状与未来、民俗教育与学校教育、民俗教育与大众教育、江西如何加强民俗学科建设等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前往婺源、景德镇等地进行了民俗考察,对江西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另悉,民俗学在我校长期以来很受重视,也是我校重点扶持的学科,邹敏文、章文焕、胡长书、陈立立等教授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并从重点大学引进了邓声国博士等青年教师。学校开设了《民俗学概论》、《中国社会生活史》等民俗学课程,与省社科院、市民俗博物馆等文化单位积极合作,进行研究性教学,受到学生的欢迎。目前,我校已形成了一个由"老中青"三代民俗学研究者组成的学术梯队,正努力把民俗学列入江西省文科重点学科基地。(李雷 周昀烽 孔莉 杜珊)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中学语文渗透民俗教学的几点思考。来自:360教育网

民俗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近来在世界文化的新潮向、全球性的旅游热中,民俗文化更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我们认为,中学语文课中涌入民俗内容的讲授,无论是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还是开拓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都是必要的。

            一、关于语文课民俗教学的理解与接受层次

    民俗学具有层次性,和中学语文教育任务相结合,是我们应当把握基准。大体为:

    1.中国社会历经几千年发展,中华民族凝聚不衰。与之相应的,源远流长中国文化,积淀了很大一部分的民俗文化。这些内容与其它门类的知识一样,对中学生有一个接受过程,也完全像其他它知识一样有大的吸引力。学生从中会感受到它的深厚的内蕴,了解它的渊源和发展,感知劳动人民的创造伟力,从而激发起热爱祖国的感情。因此,对中学生来说它首先是一种广义的爱国主义教育,其次是必需的文化素质上的铺垫。

    中学语文课中,本身就有较多的这方面的内容。古代社会中对图腾的崇拜、禁忌等引发的礼仪、祝福生老病死等的民俗,是劳动人民的习俗在文化形态上的反映。光是节令习俗就有咏元旦、闹元宵、清明祭奠、端午纪念、重阳登高等,这些风俗节仪内容丰富,描写生动,上课只要稍加点拨即可增强学生对这方面内容的浓厚兴趣。有些内容本身难以讲清的,如果从民俗方面讲,则可迎刃而解。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曾皙勾画了一幅“暮春浴沂舞雩图”,孔子非常赞赏,为什么呢?因为“浴沂”是暮春时节沂河边的人赏春时祭天求雨的一种仪式,它是古代鲁地的民间习俗,通过春天充分宽松,体现了曾皙的人生追求,与孔子的社会理想是一致的,也就容易理解孔子为什么说“吾与点”了。追求真善美是祖国文化的总特点,这中间融入民俗的亲切感就加深了感知与理解。

    2.民俗风情从古至今有一个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今天学生接触这一过程时,可以窥见先民们的生存状态。《崤之战》写晋国大败秦师于崤山,在此情况下“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这写出了晋地风俗与政治经济的变迁关系。杜预注曰:“后遂常以为俗,记礼所由变。”在紧张的战争描写中穿插民俗描写,给我们展开一幅风俗画,虽是点缀,却增添了描写的厚重感。又如王安石著名的《元日》诗中“千门万户tóng@①tóng@①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从比较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展示当时的繁盛升平。生动的风俗画面,内容充实,更有直观性,使人喜爱。

    3.传承的民俗因为与久远的历史、人民的生活相伴生而发展,因此,它必然反映出人民生活中的主体风貌,显示出它的质朴、刚健、清新。正如列宁指出的,每个民族都有两种文化,一种是大众文化。民俗正是一种大众文化,它的质朴刚健清新对培养学生感知健康品位的文化,进而陶冶他们健康的文化趣味是大有裨益的。《过故人庄》中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愉悦;《廉蔺列传》中廉颇负荆请罪的真诚;《土地》中乡民“离乡背井时,怀揣乡井土”的乡恋;《荷塘月色》中江南采莲的优美……,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的生活情状心态、美好的理想和人际关系的准则,这些并非一时一地的风习,历经千年成为一种美的风范,善的追求,真的指归,已成为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些对学生的陶冶教育是不可低估的。

    4.中国社会由于从长期的封建社会穿越而来,受封建思想长期浸淫,在民俗中不可避免地有封建的甚至反动的东西窜入和污染。有些被破除了,如《求雨》中的拜神求雨的习俗,因时代变适已失了存在的基础;有些进行了革新,其最有活力的部分,得以保留,并加进了新的时代内容,如《花城》中“傩”的形式演变为的年节花市,成了劳动人民休憩、游乐的健康的习俗形式;更有一些美好习俗被发扬光大了,如《齐桓晋文之事》中记“五亩之宅树之桑……”的种树风俗,到了唐代就形成了“东方种桃九根,西方种李九根,南方种枣九根,北方种榆九根,一宜子孙,大吉利富贵。”而后又演变成了现在的植树节绿化的习俗。面对这些,这生一方面感到旧习的污浊,作为一种参照、识别,从而对其进行革新;另一方面,对其中的优秀部分加以弘扬,体现了它真正的活力从而感到时代的前进。

    中学语文课中的民俗内容,可以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一个新视角,从而使语文教学和学习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对民俗进一步深入研究,还可以有不少新角度:如民俗中的爱国主义,民俗与旅游,民俗的革新……,我们甚至随便从《示儿》、《送元二使安西》、《孔雀东南飞》中间找到民俗描写,因为它是表现现实生活、反映客观实际的,教学中有所侧重地把握,必定会大大拓宽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素养。

    当然,也应该看到民俗是与农耕文化紧密相连的,它必定带有农耕文化的特点和形态,与今天的新思想、新观念、新风俗也必然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扬长避短,在创造新生活中创造新民俗,使我们的民族精神、大众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扬。

            二、关于中学语文中民俗内容的教学

    中学语文课中涉及到的民俗内容相当多。但并非只要有民俗内容或民俗描写的均属于民俗作品。考虑到它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存在,且涉及题材、人物、语言、风格、地域背景等内容的不同,这就给我们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根据不同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几个基本的方面:

    1.中学语文课文中有不少篇目从主体内容看是民俗风情描写的作品,授课时可以以文中民俗为主线,进行重点讲解,据以分析,剖明实质,甚至还可适当补充它的来龙去脉,以加深理解和把握。

    例如如《社戏》,在展示江南浙江民俗风情之外,突出描写了春社看戏的情节;如《梅岭三章》,“捷报飞来当纸钱”,以旧的民俗形式注入了新意。教师在讲解时可进一步抓住文中的“眼睛”部位,如看社戏为重点,先写看戏之前的情切,接写看戏时兴味无多,后写看戏归途中的别样情趣,这样就能更精当地理解作者心目中的“乐土”了;又如《梅岭三章》,抓住“捷报飞来当纸钱”,显见革命者对革命矢志不渝的坚定性;如《祝福》借助岁末当地迎接新送旧节仪的展示,营造了民元革命后农村仍愚昧的小氛围,人物在此中活动,能看到几千年的封建伦理道德是如何窒息着无告的劳动人民的。这样从民俗的特殊方面剖析课文也许更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中学语文课文中那些积极向上、富有情味的民俗内容,体现了传统道德中美好一面,在课本中林林总总大量存在。这些内容在讲课时应结合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在弘扬我们民族精神中,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把乳母的大堰河幻想“我”成亲时的富丽场面,可见节仪文化深入人心,衬托出乳母对“我”爱之深切,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我们民族美好生活的欢庆和追求。

    这些结合课文的具体民俗内容而引发的教学的延伸,积极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培养基本的美德,产生了无形的薰陶作用,增加了知识的广度;同时还可以活泼课堂气氛,调节学习情绪,因此具有教学上的价值。

    3.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民俗中有不良倾向的,或落后的方面,应具体加以分析,给予引导。

    《春蚕》中有较多的民俗风情描写,并且构成了优美的风俗画,但其中不乏“女人不能靠近蚕房”、“用大蒜泥占卜”之类的描写;在《求雨》中有龙王庙烧香拜佛求雨的描写。这些反映了特定时代人们的特有的精神面貌,其中有些内容因时代进步已经消失了,有些已被认为“迷信”,但不能简单化。如“求雨”,也应看到一方面他们在求雨,一方面仍在艰苦抗旱,如果简单定为迷信不作分析引导,不从这些习俗在当时作为人们的一种精神支撑,就难于领会实质;而且这些描写的存在作为文学作品正可衬出时代的进步,强化人物的个性色彩。

    另一方面有些民俗以讹传讹的,应通过学习加以纠正。如《清明》一诗,一般均认为系杜牧之作。据笔者考证,清明扫墓这一民俗,在唐时就并非如此,因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年曾诏令天下:“寒食上墓”,生于其后的杜牧怎么可以公然违背政令写出这一首诗呢?(见1994年9 月10日《新民晚报》罗时进文)可见这是以讹传讹了。我们对这些内容,当然应当讲清楚,使学生的知识更扎实,同时培养一种求实的学习态度。

    4.从素质教育的高度,适当安排一些有民俗内容的活动,使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可采用多种形式,如讲座、调研、采风、参与一些健康的民俗活动,使相关内容由于亲历而更加扎实。可以结合乡土教材,可用讲座增加相关民俗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可通过调研、采风方式提高对民俗的光趣和切实感受;亦可参加当地有民俗特色的节庆、仪式、活动(植树、秋天登高)等感受某些民俗;还可以写出调查报告、作文等予以特别关注。这样在课堂学习外,以多彩的生活激活学生的兴趣,以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知识人格,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注重中学语文课的民俗教学,当然是就课本而言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去讲解。但它在改善中学知识结构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不应再扩大与目前社会日益重视民间民俗文化的距离,应有更多的合拍乃至接轨。总之,教师而论应予更多重视民俗文化传播。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中学民俗文化课程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

内容提要:

    本文大略梳理了中国民俗文化课程教学实践及其研究的历史,对民俗文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做了简单分析,结合国内外学界和文化保护界的最新动态,认为各种有利因素,从理论铺垫、指导,到政策导向和趋势,都为民俗文化课程在中学的开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最后,本文提供了,课程从实际操作方面对民俗文化课程探讨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课程  中学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精英文化的土壤和根源。钟敬文曾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比喻:“一个人生下来,就生活在民俗中,就像鱼生活在水里。民俗几千年来,就和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和轨范功能,已经为历史所证明。在中学开设民俗课程,进行民俗文化的教育,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小至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学校的文化建设,大到社会的和谐发展,民族的传统延续,国家的兴旺发达,民俗文化教育无处不显示出它的不可替代性。

  

一.中国民俗文化课程教学实践及其研究的历史简况

1918年春,北京大学成立歌谣征集处,民俗文化进入作为一门学问进入了现代学者的视野,特别是周作人等学者已经开始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如探讨民间童话的教育作用等。1927年秋,顾颉刚、钟敬文等成立民俗学会,创办民俗学讲习班,民俗学从学者的书桌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总的说来,1949年之前,对民俗(主要是民间文艺、民间文学方面)而言,搜集、研究工作要多于教学工作,民俗学课程的开设也大都在高等学校,如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而且持续时间也不长。1952年,全国高校大调整,在教育部颁发的中文系课程表里,将“人民口头创作”[2]例入其中,1953年,开始招收我国首届民间文学研究生。但是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使得民俗学遭受到了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悲惨的境遇,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被取消了。文革后,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在1979年春开始举办民间文学教师进修班,民俗文化重回高校课堂[3]。1981年民俗学(含民间文学)被确定为我国第一批博士点,1988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1996年又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到现在,高校的民俗学课程的开展日益成熟、兴旺,硕士点、博士点也逐渐壮大遂成体系。

从上述情况看,民俗课程的开设和民俗文化的系统教学在我国基本上还是局限于高等教育领域,但是,事实上,民俗文化教学的研究和普及工作一直没有间断,在基础教育,特别是中学,开设民俗课程,进行民俗文化教学,是中国几代民俗学人的梦想和努力目标,同时前辈学者也为此做了相当程度的理论建设工作。早在1937年,钟敬文就撰文《民众生活模式和民众教育》一文,谈民俗传承与教育的问题,点明了教育在改造民众生活模式,提高民众素质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4]。之后几代民俗学人都在为文艺大众化和教育大众化的紧密联系而努力。1999年钟敬文在《建立中国民俗学派》一书中,特别强调要“大力推进各种层次的民俗学教育活动”,提出“民俗学不仅是一个科学的对象,它也是一种教育的事业……民俗学教育,不仅仅限于大学、研究院,还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扩大它的传播……至少应该从中学起,对学生进行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让他们增强爱国情感,自强不息。”同时,还提出了编写中学民俗学教材的设想,并以日本、北欧等国家典范做法为例,说明了在基础教育、大众教育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5]。

民俗文化课程在高校的成熟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理论的不断提出和完善,为在中学,及其它基础教育部分开设民俗文化课程,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提供了坚强的理论后盾和资料来源,为民俗文化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奠定了基础。

  

二.中学民俗文化教育现状和民俗课程开设的契机

但是,目前看来,民俗文化教育在中学的开展,其现状令人颇不乐观的,民俗课程的开展更是少而又少。在社会经济的转型、国家政策的偏差、市场观念的强化、外来文化的输入、大众传媒的兴起等多种因素的合力下[6],民俗文化本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教育中,尤其是基础教育中民俗文化,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期缺失[7]使得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危机,也使得年轻一代面临着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危机。《中国新闻周刊》于2004年5月3日刊发了纪念“五四”专题,并做了一个题为“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的调查报告,调查的对象是大学生,其结果令人担忧……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普遍感到陌生,对民俗文化知识所知甚少,对传统文化的前景普遍忧虑,甚至对民俗文化表现出悲观情绪[8]。大学生如此,中学生、小学生可想而知,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几近空白,对本民族文化存在着明显的认知误区,对民俗传统的尊重意识非常淡薄,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基础教育中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已经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重视,这种重视最直接地体现在作为高中人文学科核心课程——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求中。《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定义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9];《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也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10]新课标和大纲都是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的回归,回归人文精神,回归传统文化。这样就为在中学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开设民俗文化课程指明了实践的方向。

近年来,对民俗文化的提倡和保护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甚至可以说,中国的民俗文化保护已经唱响了国际歌。如从2003年起,我国由政府推动,正式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并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国家重点扶持项目,列入财政预算[11],同年启动的还有“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2004年、2005年两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为代表的人大代表两次提出建议:“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2003~2004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师范大学和法国远东学院等联合举办的“城市世界治理中的人类遗产学与北京遗产保护”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005年2月,“民族国家的日历: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006年2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国务院最近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12],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更重要的是该文件明文指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13]由此看来,在中学开设民俗文化课程,是社会的要求,时代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民族自身的要求,那么当下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促进中学民俗文化课程教育开设和发展的契机,我们要抓住这样有利的机会,探索、实践中学民俗文化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工作。

此外,由于中国的民俗文化保护,已经成为国际文化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关注的焦点。而民俗学,也早已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著名高等院校都有相关的国家级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在中学开展民俗文化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化保护意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并为有志于此的学生做好了更好地与今后高校科研接轨,与国际学术界对话的准备。

  

三.北京十二中开设民俗文化选修课的初步实践及效果

北京十二中曾开设过民俗选修课,2005~2006年第一学期我接手了民俗文化选修课程,并开始进行中学民俗文化课程系统教学的尝试。我将自己的教学目的设定为十九个字:“热爱生活,学会珍惜,懂得欣赏和理解,自觉保护。”以下是一个学期选修课程的初步实践和效果的总结。

(一)正确认识民俗,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民俗并不是一门立竿见影,能看到实际效益的学科。我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学生报名选修“民俗文化”并不是他们的初衷,他们常常是因为选不上别的课程才退而求其次。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民俗文化课,在他们的心目中已经从无奈的选择,转变为真心的喜欢。在孩子们期末的心得体会当中不时能看到这样的文字:“不得不承认,最初选修‘民俗文化’并不是我的初衷,但很幸运地因为某些偶然,我走进了民俗文化的课堂,并渐渐喜欢上了,同时,这门课也让我体悟到了许多道理。”[14]

此外还有一些孩子选修“民俗文化”的动机,仅仅是好玩,但是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他们用他们的文字,用他们的调查报告证明,他们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已经从单纯的好玩,发展到更深的一个层次。高一(12)班的马玉玢同学说:“之所以选择民俗文化作为我的选修课,就是觉得不会让自己太累,缓解一下学习的压力吧。但是一个学期下来,我认为它不是单纯的娱乐,而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开始为我们的民族感到骄傲和自豪。”高一(4)班的巴邑同学在心得中写道:“这个学期的选修课,我选择了民俗文化,当初只是觉得好玩,上了几次课才发现,这门课程带给我不仅仅是有趣的知识,更是深深的震撼。”

那么,是什么让孩子们有了这样的转变呢?我想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带领孩子们看到了最真实的民俗,带领他们正确地认识了民俗。

在上课前,孩子们对“民俗文化”有各种各样的猜想,其中占大多数的意见是认为民俗是“一些很稀奇古怪的事情,譬如偏远的山沟里,从未与外界沟通的村民们一些我们认为很不可思议的生活方式;或者是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那些神圣不可侵犯的习俗;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等等;还有部分孩子则将民俗文化狭义地理解为“各少数民族的服装、语言、生活习惯等”,在这样的认识之上建立起来的兴趣只能是一种肤浅的猎奇心态。我针对这样的情况,精心准备了起始课——《民俗就在我身边》,从孩子们的熟悉的生活事象入手,从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入手,选取材料,进行讲解,力图从第一节课开始,纠正孩子们脑海里主观臆断的偏见,带领他们正确地全面地认识民俗文化。在之后的专题讲座中,我所选取的讲座主题也是尽量贴近大家的实际生活,如传统节日、饮食文化、胡同文化等,讲他们看得到、摸得着的民俗事象,但同时又揭示这些司空见惯的事象背后的文化意义,这些文化意义是他们没有或者很少听说过,想到过的,这时候,孩子们的兴致会特别高。因为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对于自己已认知的事物有特别的亲切感,能产生共鸣。讲课所用的材料是学生知识储备的已知部分,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同感,激起学习的兴趣,同时从他们的已知当中让他们发觉自己的未知,便更能激起他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因此很多学生感叹“直到上了第一节民俗课,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民俗离我们那么近。”

此外,在授课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尽可能地运用多媒体,通过播放民俗记录片、原生态民歌录音、精心制作的图片文件等形式,让孩子们对民俗文化能有直观的感性的理解和领悟。显然,孩子们对于这些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是喜闻乐见的。如现在的孩子和原生态民歌的距离是比较远的,他们喜欢的和经常听到的是现代的流行音乐,但是我还是把民歌作为了专题之一来讲,因为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歌中书写的是老百姓真实的情感、真实的生活,是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脉,是民族历史的见证,但是如何让孩子们走进原生态民歌呢?我于是采用了中央电视台著作级电视记录片《望长城》中的“访民歌手王向荣”的一段片子,并在看完片子之后,让孩子们用简短的语言当堂写下即时感受。从他们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学的效果。高一(11)班王雨晨同学说:“欣赏完这段录像后,我对原生态民歌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只认为原生态民歌是歌曲的一种,且有五音不全的特点,现在才发现,原生态民歌是融入了民族文化的,已不再是简单的歌曲,而是充满了淳朴的社会风情,有一种真情隐藏于音乐之中。它是不经雕琢的,真实的,是人间最美的旋律。”高一(3)班的王璐同学写道:“虽然我听不懂演唱者演唱的某些内容,但是我感到了那种最为原始的东西,朴实的人们是在用心歌唱,勤劳的祖先在劳动时快乐地歌唱,最为纯朴的就是我们的民歌了,要拯救民歌,不让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慢慢丢失。”高一(1)班的王小燕认为:“这种原生态民歌使我感觉到很朴实、很亲切。它抒发了演唱者内心的真情实感,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真实、朴素与纯真。这种原生态民歌可以说是我国的一种国粹,它与平时所听到民歌有所不同,它更加接近人们的生活,是一种返朴归真。”可见孩子们已经通过记录片真正地走进了民歌,感受到了民歌之魅力。在第二课时的时候,我又精选了一些原生态民歌和现代通俗歌曲,进行比较讨论,并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进行讲解,使孩子们了解,原来所谓的现代艺术、流行文化中富含着我们民俗文化的因子,只有老百姓自己的东西才能引起老百姓的共鸣。已经入境的孩子们在歌声当中非常轻松,并愉快地学习着,而我,也和他们一起体味着民俗文化给予我们的幸福。

我认为,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孩子们已经能比较正确地认识民俗,看待民俗,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民俗文化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喜爱,这种喜爱不是盲目的,而是理智与情感的结晶。

(二)懂得珍惜传统,学会保护文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们对民俗文化产生真爱的时候,他们必定会去关注民俗,必定会与民俗文化产生共鸣。

当他们知道我们的民俗文化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的时候,当他们知道我们的民俗文化已经成为国际性话题的时候,孩子们的自豪和兴奋溢于言表。高一(9)班的程雪飞在课业总结中说:“上了民俗课,我越来越喜欢中国民俗,我发现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民俗文化面前,当今流行的一些情绪化的东西是多么微不足道。”为了使他们更好地了解民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我不但注意给他们讲解具体的民俗文化事象,更注意搜索各种前沿的研究资料和研究信息,包括世界遗产大会的信息,高校民俗学、人类学研究的课题,让孩子们更多地接触学术界的信息,知道哪些是热点、是亮点,是我们最可宝贵的文化、最可宝贵的传统,孩子们对这些内容也表现出了非常高的兴趣,反映良好。高一(3)班的徐琛在心得中这样写道:“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分支成多元的文化,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当发言和传承,民俗课真的让我学到很多,了解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骄傲。”

民俗文化选修课不仅给孩子们带来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思考。民俗文化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我在上课过程中也将这些内容穿插的授课内容中。从孩子们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了他们思想的火花。高一(10)班的陈晗说:“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难道不该深刻反思一下吗?难道不该尽我们所能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祖国吗?因此,我感到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甸甸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高一(3)班王璐同学说得更是感人:“对于已经无法挽回的损失和心灵的创伤,国人应该反思,历尽沧桑的民族文化不能在开放的今天走向终结,真的不应该。”而高一(4)班巴邑更是以自己的一颗赤子之心为民俗文化振臂一呼:“民俗,是一门永远也不会停止的文化。对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而言,它更是博大精深。难道我们能对这门学问的销声匿迹视而不见吗?难道我们能容忍这门学问居于人们的关注之外吗?难道我们能抛弃这门学问,对它的内涵置之不理吗?不,我们不能这么做,我们不能答应摇滚和Rap取代了我们的民歌,我们不能答应面包与奶酪取代了我们的热菜热汤,我们不能答应圣诞节取代了我们的新年,我们不能答应townhouse取代了我们的四合院,我们欣赏西方文化,但我们不能摒弃自己的文化!因为我们的文化同样精彩,同样细腻,同样历史悠久,同样韵味无穷,丝毫不逊于他人的文化。我们不能仅取‘他山之石’而遗忘了我们的‘玉’!因为我们的民俗文化,不仅是节日、饮食、民歌……更是这一切中包含的那些感情!这些节日,饮食等中,有我们的先辈们的血与泪,爱与恨,苦与乐,悲与喜,它们是我们的历史的见证,是我们精神的载体,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孩子们的文字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一次又一次地为他们拍案叫好。我知道,他们已经懂得了珍惜身边的传统文化,同时他们也懂得了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我们责无旁贷,我们任重道远!中国学民俗的人不多,真正从事专业民俗研究的人更少,作为民俗学人,我们常常有一种孤独的感觉,但是,现在,我的这种孤独感已荡然无存,其实对传统文化的珍惜和爱恋早已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譬如绿叶之于深埋在地下的树根,这是一种血肉维系的深情。只是我们没有去挖掘,没有去激发,而使它渐渐消逝了。

(三)重视动手操作,强调亲身体会

在民俗学的学习中,田野作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现在学生主观能力的局限,本学期课程没有组织进行集体田野作业。但是,我觉得让孩子们在听课之后做点力所能及的访谈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另一方面,孩子们在访谈过程中一般能获得发现的惊喜,发现他们从未发现过的民俗文化之魅。于是,我设计了相关专题的调查报告表,调查报告表的设计原则如下:①符合民俗学学术规范;②信息点齐全且分项细致;③内容简练,强度适中;④要求明确,便于操作;⑤调查项目明确,调查对象有限(只需要对家人或邻里进行短时间访谈即可)。

我在课堂上并没有要求必须交上调查报告,因为其一我知道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条件进行调查,其二,我很清楚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并不想给他们额外的负担,如果他们觉得有意义,觉得对自己有帮助,自然会去做,如果觉得没有意义,即使做了,那样的调查是有水分的,这是民俗学研究的大忌。但是,调查报告的上交情况出乎我的意料,不但选修本课的学生绝大部分都及时上交了,更让我感动的是还有其他非民俗文化选修课的孩子闻讯来要调查报告表,主动要求进行调查的,他们的报告都做得非常认真,非常出色,甚至有的孩子还超额完成任务,进行了多个访谈,并写下了自己对调查对象叙述内容的思考和想法。这些及时的、详细的、真实的记录,对于民俗学而言是非常宝贵的,同时也说明这些孩子们具有一定的学术潜力和可贵的学术品格,对民俗文化有相当的兴趣和悟性。

通过民俗文化选修课,我又一次深刻地感受到: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所至之时,一切劳动即便是辛苦,那也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在我如此,在孩子们也是如此。

一个学期的民俗文化选修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纠正了他们头脑当中对传统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的偏颇认识,使他们能正确地感知、看待民俗文化,同时也使他们懂得了传统的宝贵,明白了民俗文化保护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感受到了沉重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作为老师的我也从中得到了很多,积累了民俗文化课程教学的些许经验和教训。

  

现在,前辈学者在民俗学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阵地上的披荆斩棘,已经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理论财富和实践财富,同时,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扶持,亿万民众的关心和理解等众多因素的合力又为民俗文化课程在中学的开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好的契机,剩下来的就是需要我们,这些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民俗学人的不懈努力了。我相信,几代民俗学者的民俗教育大众化之梦不再遥远,我更相信,融入了民俗文化课程教学的中学教育,将使学生、使社会、使整个国家和民族都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第1~3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2.钟敬文《民众生活模式和民众教育》,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第175~179页,中华书局,1996年。

3.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19页。

4.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第64~67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第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1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7.徐怀谦《源——访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钟敬文》,《人民日报》,1999年02月22日第4版

8.《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中国文化报》,2003年1月22日头版。

9.黄永林《论民俗文化教育》,《文艺报》,2005年8月11日,第六版。

10.《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文化遗产日》,《人民日报》,2006年2月9日头版。



--------------------------------------------------------------------------------

[1] 徐怀谦《源——访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钟敬文》,《人民日报》,1999年02月22日第4版
[2] 实际上就是“民间文学”课程,但是用的是一个根据外文的译名。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1页。
[3] 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1~3页;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19页。
[4]钟敬文《民众生活模式和民众教育》,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1996年,第175~179页。
[5] 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4~67页。
[6]黄永林《论民俗文化教育》,《文艺报》,2005年8月11日,第六版。
[7]虽然有相当一段时间,基础教育中有“乡土教育”一块,但是由于片面注重升学率等问题,乡土教育几乎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
[8]黄永林《论民俗文化教育》,《文艺报》,2005年8月11日,第六版。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页。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页。
[11]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中国文化报》,2003年1月22日头版。
[12]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文化遗产日》,《人民日报》,2006年2月9日头版)可见文化遗产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我们的民俗文化。
[13] 《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文化遗产日》,《人民日报》,2006年2月9日头版。
[14] 本文所选取的学生言论,除《望长城》观后感部分之外,都选自他们的期末课程小结。

来自:http://kg.ftedu.gov.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429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民俗,打开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的一扇窗

[作者] 廖碧  
[摘要]  

    一、民俗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
    当前,中学生们熟知外国卡通人物,知道哈里·波特,热衷过圣诞节等洋节,但却对身边传统的民俗知之甚少。随着世界交流的加强,外来文化的渗透与日俱增,中国的优秀文化传承堪忧。学生的成长时间有限,若不让中国的优秀文化占领下一代的头脑,下一代将缺失我国的部分优秀文化。
    语文教学肩负着文化的传承作用。作为“母语教学”,语文教学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渠道。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也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同时,作为接受者与参与者的中学生,他们的身心特点要求语文教学必须要贴近生活,才能真正被学生接纳。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语文教学改革呼唤着课程资源的开发,《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从传承文化和贴近生活这两方面的要求来看,民俗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它融入生活,包纳文化,二者的结合;空间角度来看,民俗是一个地方的文化沉淀,时间角度来看,民俗作为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个地方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样式。民俗总是与人民生活形影相随,结伴而行。民俗是约定俗成、世代积累、长久稳定的,往往超越历史阶段而存在。
    民俗是文化的沉淀,民俗是学生身边的语文。因此,民俗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
    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包含民俗的内容
    我国民俗包罗万象如:农耕节气、人生仪礼、岁时节令民俗、建筑民俗、饮食民俗、婚丧民俗等。可以说涉及到生活各个方面。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众多篇目涉及民俗。初中语文(人教版)中名家名作包含民俗内容很多,如:周密《观潮》、鲁迅《社戏》、叶圣陶《苏州园林》、刘成章《安塞腰鼓》、冰心《观舞记》、魏明伦《变脸》…… 单就反映岁时节令民俗的诗文在中学课文中就不少,有咏元旦、闹元宵、清明祭奠、端午纪念、重阳登高等。8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专辟一个民俗单元,收入《云南的歌会》、《春酒》、《端午的鸭蛋》、《吆喝》、《俗世奇人》五篇文章,让学生借以了解民生与民间文化。高中语文教材的民俗内容更加多,民俗中所表现出的文化更为悠远。
    借用叶圣陶打的一个形象的比方,他认为语文教材应当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锁钥”, 可见教材是语文教学的工具之一。
    而教材中丰富的民俗内容,又如同一扇窗,一扇开启民俗文化的窗。打开这扇窗,生活的大潮将汇入眼中。透过这扇窗,我们可以看到古老的民俗有些一直延续至今,与现代生活相融合而不失其历史光泽。民俗,并不是深埋于岩层之下的化石。相反,在现实生活中几乎随处可以发现它们的遗存。
    三、如何利用民俗推进语文教学
    1、了解重视民俗可加深对课文理解。课文中的民俗知识得到重视,才能对课文有更深理解。仅以鲁迅作品为例,《社戏》就是以绍兴民间的祭社活动为背景而展开的。浓浓的乡情、淳美的人情、纯真的人性就在这独特的节俗活动中散发出光辉。在《阿Q正传》中也写阿Q于社日的活动情景,阿Q在社日赢钱挨打,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深深的不幸。又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迂腐穷酸,生前被人冷嘲热讽,漠视、遗忘,却只在中秋、端午或年关的时候才偶尔被人因欠钱想起,何其可悲可叹。《祝福》中祥林嫂在祭祀灶王神民俗活动过程中的遭遇,《药》中,住清明节祭祀(华大妈给儿子上坟)的习俗,都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2、走进民俗可丰富语文的实践活动,真正拓展语文教学资源。民俗,渊源流长,因其产生、发展、壮大于民间,有着深厚的人文积淀,故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因为民俗扎根于民间,中学生处身其中,所以民俗是中学生可以随手拈来的生活中的语文,又可以在生活中的某些场合运用。对于中学生而言,这种生活中的积累运用更切实际,是更有趣味的语文。
    我们让学生围绕民俗作综合语文实践活动,可以结合岁时节令作专题活动,如:端午节与屈原、伍子胥事迹研究;端午节时观赛龙舟、插艾叶、佩香囊、吃粽子活动的进行。一个传统节日,从资料查询到实践体验,可以安排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走进民俗可以将语文教学带入新的境界。一方面,学生可以深入到社会生活的丰厚土壤中,采集丰富多采的民风民俗,以歌谣、俗语、谚语、故事、戏曲等灵活多变,形式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师和学校也可将本地乡情风俗、风物特产民俗作为资料,按类整理加工,编成教材,作为语文课外读物的补充教材,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体味地方文化的魅力。师生双方在走进民俗的语文活动中,深切感受传统文化的美韵,油然而生热爱家乡之情,既培养学生爱国思想,也弘扬传统文化。
    四、民俗走进课堂大有天地
    可喜的是,国家开始重视民俗等传统文化的传承。《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强调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内容、风俗、礼仪,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继续完善中华民族始祖的祭典活动,充分发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民族节庆的作用;高度重视国庆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等重要节日、纪念日,广泛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个别城市(如上海、成都、沈阳)中的一些学校或有识之士已经着手开展“民俗走进课堂”的实践活动。可见,民俗在语文教学中的研究,还有广阔的天地。
    (作者单位:重庆市六十五中学)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