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对民俗学的伤害

踩到施老师“雷”,学生惶惶不可终日啊

“恩施土家兄”……  长鸿忙行跪拜礼:施先生,学生不敢不敢

当年协会创办时,我要用 长江民俗社,但老师坚持用 非遗社,估计也是考虑到影响力吧,因为我们作为一个二级大学 不可能引进民俗学学科,而且政府鼓吹非遗,学校领导认可非遗而不会去考虑民俗学是什么东东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长阳之行的感触

长阳县成功将 撒叶荷申遗之后,大肆宣传,民众没有识别能力,原本作为丧葬习俗的丧鼓舞一下成了老少咸宜,人人必备的本事了,禁忌被改变,文化生态遭到破坏。正如文化馆覃老师说的那样:他们以为非遗就是文化,文化就是好东西。 民众朴素的认识我们倒可以理解,但不能理解的是政府的用意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回复 10# 的帖子

嗯,施老师说的对!   对我们来说,确实都是一种学习和进步。
我们利用社团让长大几万人知道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很多90后知道还有一种叫民俗的东西,这本身就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而孙老师独自承担了长江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历史系与文理学院中文系的民俗学、民间文学、神话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每周将近十大节); 还不断与荆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磋商,引进民间艺人进校园;  还与师大、中大等高校联系 办学术会议。这一系列的工作和努力也都是为了一个地方、一所学校、一群孩子的未来 。

这些活动不会带来任何个人利益而且还要老师自己从工资里掏钱为我们办协会,为民间艺人改善生活……

最近,老师又辞去了文学院副院长之职,但为了我们,他暂时还没离开,继续担任长江大学的教学工作和社团建设工作,让我们很感动。

民俗学也正是因为有了像孙师一样的学者,才会走到今天,也才能走得更远。

作为学生小语了一段,不好意思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张局说的对,基层视角也很重要,这次采访田主席就发现基层文化工作者真的作了蛮多贡献!而且都是精英。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