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辅仁大学的民俗学教学与研究
——以《民俗学志》(1942-1948)为中心
上世纪四十年代,辅仁大学成立了人类学博物馆,随后创办刊物《民俗学志》,登载
民俗学研究相关论文,此外还开展过一系列活动如设立民俗学课程、研讨班,宣传动员,实地调查等。这段过去被忽略的重要历史理应得到更多关注。
娟姐简介了论文的三个部分:
一、从人类学博物馆到《民俗学志》
二、《民俗学志》及其编者
1、民间文学的采录与注译
如叶德礼《中国岁时歌谣》、司礼义《山西大同城南之谜语与儿歌》《民间故事十五则》、海司克《东蒙儿歌七则》等。
2、物质民俗的搜集与分析
如叶德礼《北京房屋前面之装饰》、马仪思《一九四二年北京街门之春联》、37《荷包及其制作之机巧》等。
3、民间信仰,仪式、节俗及其器物
如陈祥春《防治疫病的符咒示例及简析》、E. De Vleeschower《祈雨》、Karl Reitz《延喜式所载镇花祭之祭品》、李慰祖《京郊的四大门崇拜》等。
4、民族迁徙与历史考证 如海司克《昭乌达盟蒙古人之定居及文化变迁》、罗文达《初期来华之犹太人》等。
5、学术史及研究资讯(含方法论、经典迻译、书目书评等) 如史禄国《中国的民族志调查》、杨嗣昌著(赵卫邦译注)《武陵竞渡略》、贺登崧《一贯道书目解题》等。
三、教学与实践
通过回顾人类学博物馆缘起、《民俗学志》概貌及相关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教会学校,北京辅仁大学的民俗学研究有它自身的特色。本土民俗学运动以歌谣征集为起点,西方汉学家们的民俗学却以器物为先,从博物馆开始——毕竟对外来者而言,实物远比语言和精神更直观。现代科技手段还为之提供了新的工具,如民族志摄影。他们的研究让西方更了解中国,他们的眼光和方法也经由教学实践影响并培养了一些中国本土的民俗学者。
这段历史受到的关注实在太少,文章只是做了一点初步的梳理,至于汉学家们个体的情况包括研究路数、他们如何调查写作、研究有何反响,许多问题都有待更深入的挖掘。
“一点初步的梳理”,娟子姐还是很谦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