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迈克尔·R.达顿:《中国的规制与惩罚:从父权本位到人民本位 》
书名:中国的规制与惩罚——从父权本位到人民本位
作者:〔[澳]〕迈克尔·R.达顿 译者 郝方昉;崔洁
出版信息: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9年10月 字数约 345,000 字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的社会调控与惩罚
旧制度的重现,还是新制度的萌生
关于“封建残余”的争论
另觅他途
第一编 德性规制
第二章 家庭规制:孝道的意义所在
户籍登记与欧洲话语
中国的户籍登记:一项灵活的技术
作为现代之先声的登记?
马克思主义与魏特大主义的国家观念
封建统治阶级的让步政策还是反攻倒算?
集权国家理论诸问题
结论
第三章 中国登记史
关于登记史
唐代的登记
宋代的登记
元代的登记
明清时期的户籍登记
乡约
乡约中的监控与惩罚
父权本位的惩罚与国家的地位
相互性的“积极方面”
保甲:一项谈判的技术
结论
第二编 刑罚制度
第四章 中国刑罚的早期模式:从德性规制到肉刑规制
监狱释义
作为刑罚对象的家庭
中国法的世俗性
确认案件事实所需要的精确程度
法律的精细化与监狱
对区分之明细化的强调
隋唐时期父权本位刑罚的调控机制及其所具有的
相互性
监狱理论诸问题
宋代监狱
明代的刑罚与调控
监狱谱系建构诸问题
关于东方的东方学话语之产生
结论
第五章 中国刑罚的现代模式:从肉刑规制到规训经济学
现代监狱的出现与个体化了的规训主体
现代监狱的建筑模式
个体化了的规训主体的出现
作为监控方式的建筑设计
京师模范监狱
刑罚制度的转变
一种新的规制体制
传统实践的复苏
民国时期的移垦制
对西方制度的保留
结论
第三编 户口规制与工作规制
第六章 户口的出现
保甲的衰微与户口的出现
社会主义计划的出现
中国和苏联的登记制度
中国的地方规制
中国的地方委员会与户口登记
人事档案制度与户口
户口登记与社会主义
“集体主义”
结论
第四编 有用之才
第七章 构筑防线
关于有用之才:家庭的角色
“动员家属、亲友的力量,促进罪犯的改造”
真实、科学与群众
依靠群众
计划的“积极方面”
计划的出现:劳动改造的发端?
计划消极的副作用
“人民意志”vs、“专家”
传统实践与社会主义调解
比较共产主义研究与中国刑罚实践:缘何不同?
内部规定的问题
结论
第八章 古拉格与乌托邦
继承问题
生产力理论?
规训方案
分类、规训和控制:入狱
羁押和初期教育活动
分类、规训和控制:队的结构与管理
对罪犯身体的重新安排
修饰身体,转变思想
教育
结论
第五编 回归社会
第九章 监狱的扩展
改革引发的新的犯罪形势
累犯与流窜犯罪
改革所需要的规制技术:户口登记与治保会的角色
结论
第十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附录1翻译理论:后殖民主义的位格
附录2勘误表
译者后记
序言
本书作者迈克尔·R.达顿(Michael R.Dutton),澳大利亚汉学家,中文名马太,取意“马列主义老太太”,并谐英文名姓的发音。这部著作是他在格里菲斯大学的博士论文,写作前后费时六年,三十郎当时杀青,又过三年,在墨尔本大学政治系高级讲师任上刊行。青灯黄卷里,一晃十多年飞逝,不堪局隅,于是跨海北上,搬回英伦老家,任教伦敦大学Goldsmiths学院。21307年,因另一部中国研究著作Policing Chinese Polititcs:A Histor,①获授美国亚洲学会的“列文森奖”。至此,“马列主义老太太”在国际汉学界出头露面,不枉三十载从春到秋、焚膏继晷的中国研读工夫。
本书以户籍和狱制为线索,经由刑事规制将家国勾连一体,主要探查的是红色中国秩序的可能性问题。其间,秉持福柯的“谱系”方法,配以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等等西学时尚热论,通过系统回顾历史而指证制度的历史连续性,加上不时比对西制以例说中国式制序的独特性,作者希望还原当代中国社会控制的真实图景。此处的“当代”,时问起始主要限于1949年之后的40年间,并同时含括清末狱制改良至人民共和国诞生前的中国近代化进程。本来,百年沧桑分解为一个完整过程的两个时段,虽有迂回,却又恰成接力。合而论列,以“近代(化)”一言以蔽之,自属恰切。
当年作者一介愤青,来华本意是要探索中国的“继续革命”,汲汲于为腐朽的西方寻找一剂解药,不料月朦胧、鸟朦胧,端的是见不如闻,于是催生出这部理述中国的社会控制与刑事体制之间的纠葛,爬梳其中从“父权本位”向“人民本位”转型的汉学著作来。
后记
承蒙清华大学法学院许章润教授推荐,译者有幸翻译了达顿教授的这本著作。许师曾言:“汉学家们的能耐是常能于国人熟视无睹的不经意处,发现蹊跷,小处着手,层层解说,而蔓延开来,铺陈深意。”作者在立意和进路上的优势诚如斯言;在此前提下,作者凭借深厚的内功(汉学功底和福柯等理论利器)和丰富的经验(历经六载,走访各类人物,观摩实地景观),终成此书。可想而知,它定不会令诸位有志于此道的读者失望——否则那一定是译者的罪过。
译本乃合作之成果,二位译者的分工如下:第五章以前由郝方昉译出,第六章以后由崔洁译出,然后进行互校,最后由郝方昉统稿。翻译汉学著作,一项特别的工作就是要把书中引用的中文资料再还原为中文。译者在这方面用功甚多,但是囿于能力和环境,并未能找到所有作者所引用之版本。故对此类未能找到者,只能用其他可得之版本替代;原书所引之版本的出版社、出版年代、页码亦不得校对,此点还望读者见谅。此外,凡原文引注中文资料所述未明者,另加“译者注”;资料于坊间难得者,“译者注”略长——如读者不喜,自可略过。关于译者对原书中一些表述的疑惑,也在“译者注”和“附录2勘误表”中体现了出来,以期求证于方家。
另外需交待的是,关于英语人名,考虑到全部译出并不能为读者的阅读提供更多的方便——甚至可能造成混乱,所以除少数所涉人物有中文名(如:J.J.L.I)uyvendak,戴闻达;A.F.P.Hulsewfi,何四维等)或有中国大陆所通行之译名(Michel Foucault,福柯;Karl A.wittfogel,魏特夫等)以外,多数均未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