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美论坛”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美论坛”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于2011年7月23日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民俗学会主办,参与机构包括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北京师范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博物馆等,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秘书长叶涛,美国民俗学会会长库尔特•杜赫斯特、执行理事长迪姆•罗伊德,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黄永林等13位专家共同参与了此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美论坛”是由美国民俗学会发起,中国民俗学会等五方共同参与的中美非物质文化合作项目,项目资金主要由美国民俗学会从美国鲁斯基金会申请的资金构成,中山大学、华中师大、云南民族博物馆等机构也将配套一定资金。该项目执行时间初步拟定为两年,内容包含专业发展、公共政策、博物馆和公共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在7月23日的第一次工作会议之前,来自美国民俗学会的库尔特•杜赫斯特、玛莎•麦道尔、迪姆•罗伊德、比尔•艾伟、张举文,已经分别与云南民族博物馆、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举行了筹备会议,并就博物馆展示、民俗学课程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等具体工作层面达成了共识。所以,在23日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美论坛”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中,美国民俗学会执行理事长迪姆•罗伊德首先对筹备会议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和通报,进而对专业发展、公共政策、博物馆和公共教育四个主要工作方向设定了将来的工作目标和时间表。作为四个方向中最先启动的专业发展,会议决定将在2011年9月底初步完成人才培养计划的设计,尽快促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人才赴美考察、进修,为专业发展的下一步发展树立可自借鉴的工作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