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谈初中语文课中民俗文化的教学

谈初中语文课中民俗文化的教学

谈初中语文课中民俗文化的教学

2008年12月24日 15:09:47   金黔在线 -经济信息时报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是李森祥的《台阶》,讲述一位饱受艰辛的农民父亲,在经过了大半辈子的努力以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为家里修建了很高的台阶,坐在新修建的水泥台阶上,父亲的背却老驮了。在上该课时,许多学生对于“台阶”的象征性不能理解,认为一辈子以修建一个台阶作为理想,这太不可思议了。其实,这牵涉到了一个民俗问题,文章中所描写的当地,台阶是家庭贫富地位的象征,台阶的高低,关系着一个家庭在村里的等级。父亲正是由于贫困,而无法修建水泥台阶,觉得一辈子都低人一等,抬不起头来。可见,台阶是他的心病,是他作为一个农民希望获得别人尊重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进行该课教学之前,应该通过资料对本文的背景有深入的了解,将台阶这种民俗民风向学生讲述清楚,才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度理解,学生才能明白“台阶”是贯穿整篇课文的线索,是农民想要改变地位争取缩小贫富差距的一种象征。因此,民俗问题在初中语文课本中虽然出现不多,但是关系到学生对课文的正确理解,所以它的教学是值得重视的。
  要讨论民俗的教学,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民俗。通常我们认为民俗就是一种传统的民间风俗,比如怎么过年、怎么做年糕等。其实这种理解是局限的,这仅仅是民俗的一小部分,从语文学科性质和现代角度讲民俗,其内容要广泛得多,而且同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中国较为流行的民俗观念首先是民间风俗,比如四时八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重阳、中秋等,还有婚丧嫁娶等;另外一种观念是把民俗看成民间文艺、民间文学,比如传说故事、神话、歌谣之类;还有一类把民俗看成古代文化在今天的残留物,比如祭祖等。而国际上普遍认为民俗是一个学科,是指有关民众或人民的一种文化智慧。但是我们今天讲的民俗,是站在语文辅助教学上来讲,基本上是指一些民间风俗和有关的民间文学,这个研究的意义在于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中的民俗文化的理解,进一步把握课文背景和主旨,帮助阅读教学的开展。
  要指导学生在课文细微之处随时发现民俗,通过对这些民俗的分析来帮助理解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语文是与我们的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实现语文学科的生活化,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民俗则是老百姓生活的折射,几乎每一篇课文当中都能够发现民俗的影子。民俗就是一种生活相。一种传承性的生活的样子,没有文字或人规定我们这么做,但我们会不自觉的进行这样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会被作家体现在他的作品中,让我们感受不同社会的生活现状。时时指导学生在课文中发现民俗,不但有助于对社会背景的理解,更是一种乐趣。沈从文的《端午日》中端午节赛龙舟、赶鸭子、水手比赛的热闹场面就是端午节的常见民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自己家乡的端午节风俗进行比较,举一反三,既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印象深刻。《安塞腰鼓》中为什么要刻意描写黄土高原沙尘漫天,西北汉子齐敲腰鼓的场面?教师可以通过影像资料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并将它与江南的碧水云天,清婉柔弱作比较。让学生体会出安塞腰鼓这种民俗是男人团结力量的展现,是西北汉子表达人定胜天的特有方式。《芦花荡》中,勇敢与日本鬼子作战的陕甘宁边区居民,为什么能在芦苇荡中自由穿梭?他们高超的驾船和游泳技术让敌人头晕目眩,溃不成军,这芦苇荡中的作战画面不正是一副特别的民俗风情画吗?教师在讲解课文时,有意识地提出这些有关问题让学生思考,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体现语文课丰富的生活内涵,走进“大语文”教学。
  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俗,通过民俗教学传承中国文化,抵制不良的外来影响,达到思想道德情感教育的和谐统一。在年轻人看来,民俗就是过去的东西,过时的风俗。一谈起民俗,很多学生觉得那是农村里才有的,比如过春节的时候祭祀,腌制腊肉,也有一些认为是婚娶丧嫁等内容,这些根本就不时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过年的年味很少,而外国人的圣诞节、情人节却很热闹的原因。这种认识是非常局限的。年轻学生对于民俗的误解,使他们盲目地崇拜外来文化,无论眉毛还是胡子均一把抓。其实,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随时随地都有民俗,城里人同样有民俗,大学生也有民俗,比如过年拿压岁钱就是一种民俗。所以民俗是一般人都会有的,并不是某个时段或者某个地区特有的“土制度”,学生有这样的曲解必然导致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流失,或者对所学的内容认识不深刻,或者一味地追求外来风俗,不利于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教师要改变这种认识误区,首先应该将民俗概念进行说明和举例扩展,让学生知道民俗在文学中的体现。民俗就是没有任何文字规定我们一定要怎么做,而这就是一种程式化的风行的规范。比如说大家熟悉的传统民俗,譬如春节,春节怎么过,除夕怎么过等。外国的情人节,圣诞节,也只不过是他们的一种民俗而已,我们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的风俗去了解,而没有必要直接去积极跟从和参与。我们要让学生理解:这些约定束成的规范是有千百年的文化积淀的,非一朝一夕之事。认识了我们的民俗,就能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体会中华民族的智慧。比如说在《端午的鸭蛋》一文中,作者以朴实淡雅的笔调描写了家乡端午节煮鸭蛋的风俗。小孩子戴上又黄又大的鸭蛋,不只是为了吃,而是过节的象征,胸前鸭蛋也是过节漂亮的装饰品。这和西方国家过圣诞节挂圣诞树,将礼物藏在袜子里是一样的道理。教师多分析课文中这些具有中国传统浓郁风情的民俗,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能够让一些自然的文化传承下来,对学生在进行文化基础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欣赏和喜爱,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民俗的学习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亲身调查中获得一手资料,再通过自己的搜集整理和总结,结合课文,才能有自己的分析和理解。人教版教材中有一个民俗主题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题目为“到民间采风去”,就是要求学生深入民间,调查各地区的民俗民风,根据获得的资料,开展一系列活动。在开展本单元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走进生活,走入民间,自己去发现身边的民风民俗,鼓励他们从衣食住行各方面去挖掘资料,然后将这些资料与图书馆或网页上发现的文字资料进行对比补充和总结,将成果以论文、图片、音像资料等形式上交,最后作出评比。学生们对于此项活动的开展显得非常有兴致。有一组学生到青岩古镇进行了一番采访,收获颇多。内容包括:青岩当地所聚居的苗族同胞所用的食物器皿研究;青岩最具有特色的小吃糕粑稀饭和玫瑰糖的来历及制作过程;青岩的贞洁牌坊和有关牌坊的用意及历史;青岩的古建筑群和当地居民的居住现状等。这些内容不仅丰富,而且较有研究深度。学生在后来的总结课上,展示了他们所拍下的各种图片,有民居、食物、服饰、雕刻;还通过论文将发现提升到了理论高度,供大家讨论。比如说:你认为历史上的牌坊到底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它是否象征着某种统治观念或者生存观念?玫瑰糖这种传统小吃,除了其特有的美味和历史地位,是否还具有一种文化象征。这种类似的活动,不仅带动学生走出课堂,自己去发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体会了在生活中学语文的乐趣,不再将书本知识完全脱离生活。
  要重视语文教材中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学,它是除了风俗这种显在表现形式以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比如说《核舟记》中民间艺人高超的雕刻技术;《口技》中所表现的这种传统表演艺术;《俗世奇人》中的泥人张那人人称道的捏泥手艺。这些民间艺术所代表的是什么?是一种民间技术的流传,是一种特有文化背景的继承。这些东西会在我们的文学里面得以体现,成为一种专门的民俗文学。类似的文学类型还有传说故事、神话、歌谣之类,如《女娲造人》,《夸父逐日》,学生在阅读这些课文的同时,要明确它们是一种民俗的文化体现即民间文学,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文化的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是无形的、口头的、和非物质的,但也可以通过文学的形式实实在在反映出来。比如《夸父逐日》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神话传说故事,我们不应该只记住故事本身的情节,应该明确故事所反应的内涵是:中华民族争取光明,争取自由的主题,是象征着中国人坚韧的性格和不服输的勇气。因此,认识教材中的民间文艺和民间文学的意义在于它是民俗的物质模式。我们要研究民俗,也要对这些作品进行研究。
  总之,民俗是民众群体反复积淀构成的,是一个民族共同文化的共同感,是无意识和有意识、理性和非理性的交织,是国家思想和文化的原型和起点。中国古代灿烂文明的发展就是依靠大量的生活技艺——民俗来创造,民俗行为对人类的思想和民族的发展影响很大。我们的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对一个民族的文化生命的教学,要重视母语教材中的民俗艺术和民俗文化,关注教学中的民俗现象。透过纷纭繁杂的民俗事象,来管窥一定社会文化生成与发展的源流与底蕴,来对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根进行深刻的挖掘。只有这样的教学,我们才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们民族,我们的历史,了解我们自己,才可以让教育更好地走向世界
  (作者单位:贵阳三十七中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