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最传奇的十大考研人物(图)

最传奇的十大考研人物(图)

最传奇的十大考研人物

2008年12月02日 16:50   新浪教育




  2009年考研即将拉开大幕,
每个考研人心中都怀揣着同一个梦,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跟汗水来实现。

新浪考研站精心为大家盘点了最传奇的十大考研人物,
愿你们的努力都能创造出一个个闪亮的奇迹。





农家三兄弟个个是博士 在当地成为传奇


高河勇(中)、高河伟(左一)、高剑三兄弟在老家门口合影


  故事导读

  长寿湖畔一个普通农家,三兄弟接连成为博士,其中两人留学海外,在当地成为传奇。

  村里人说“高家祖坟埋得好”;三兄弟却“坦白”,他们从小就坚信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农家院走出三博士

  父母付出太多艰辛

  前日,长寿湖碧波荡漾、风光如画。有些神秘的“博士之家”,坐落在绿树掩映的湖畔——长寿区云集镇尖峰村9组一个普通农家小院。条石砌成的墙、青瓦盖的屋顶……与当地其他农家小院没什么两样。

  “哎呀,高兴哟,我上个月过生,孙娃子们都回来了的,还给我买了好多东西哟。”刚过76岁大寿的高家奶奶张青珍,抱出衣服、奶粉、电烤火炉等孙子送的礼物一脸灿烂。

  “我那三个孙娃子争气哟,老大高河勇1995年考入沈阳医科大学,2004年又到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现在上海龙翔生物医药开发有限公司担任技术总监;老二高河伟1999年考上清华大学工程物理学院,2003年被工程物理学院保送硕博连读,今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继续深造;老三高剑1999年考取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后来到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硕博连读,今年8月已赴瑞士巴塞尔大学深造……”老太太一一讲述3个孙子的成绩。

  “你知道博士是好大一个官?瑞士、美国又在哪里?”一邻居逗乐着问。“我哪晓得那些哟,只知道他们有出息了,终于把书读穿了,现在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老太太一说就笑,露出已脱落的稀疏门牙。“不过,我今年又喂了两头大肥猪,每头至少300斤重,我会早早把它们杀了做腊肉、灌香肠。孙娃子们不管跑多远,当了好大的官,只要他们有空,过年一定会回来看我的。”张青珍说。

  父母付出太多艰辛

  一家走出三个博士,家教有些啥秘诀?对此,三兄弟的父母高伯生、何明全用一个字总结:苦。

  现年50多岁的高伯生、何明全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没读过多少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生了三个儿子,分别取名高河勇、高河伟、高剑。家有三子,虽是一件喜事,但这给原本不富裕的家庭,也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

  “那时的长寿湖可不像现在,特别是我们村,公路都不通,外出还得靠划船。”何明全说,当年,她跟丈夫靠在土里刨食为生,加上柑橘、西瓜等副业,一年收入也很少。三个儿子相继上学后,她家更是捉襟见肘,常年几乎是红苕玉米稀饭当主食。

  有一年,由于地里的西瓜苗死得多,高家损失惨重,仅靠卖土豆的几个钱根本满足不了三个儿子的学杂费和生活费,急得夫妻俩觉都睡不着。后在亲友指点下,夫妻双双到涪陵一家制药厂谋到一份差事。何明全当包装工,高伯生既当门卫又当搬运工,两人没日没夜苦干,同样无法满足家庭开支。

  后在好心人帮助下,两口子在厂房旁边耕种了一块“自留地”——一块闲置的土地,种出一些蔬菜,然后挑到街上叫卖。因没有经验,又舍不得交钱进菜市场,何明全的菜多次被城管没收,急得她当街哭过多次。

  “农村娃儿要摆脱这种苦环境,没有其他办法,只有读书。”何明全意识到,自己这一辈子苦点没关系,千万不要连累孩子。因此,她对孩子只有一个要求:好好读书。而且,为了让孩子全心读书,夫妻俩无论多辛苦,哪怕是喂猪等农村常见的家务活,她也不轻易让孩子沾手,除非是孩子考试成绩下降,以此来“惩罚”一下。

  学习诀窍全靠竞争

  为此,高家形成了一股读书争先之风,三兄弟心目中,好成绩是唯一目标。

  老大高河勇说,当时家里虽然困难,但兄弟三人有一个信仰:只有读书,才是走出农村的唯一出路,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因此,个个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家里成了一个小学校,都自觉埋头苦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家的家务活并不是根据年龄大小来分配,而是把成绩作为唯一标准。高河勇虽是老大,本应多承担一些家务,但他成绩好,得到父母很多“豁免权”——不洗碗、不扫地等等。见此,两个弟弟羡慕得不得了,个个发奋。

  其中,三兄弟在小学、初中阶段,老幺高剑因性格外向、比较调皮,在学校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成绩相比两个哥哥最差。最让他刻骨铭心的是:在卖西瓜、柑橘的季节,父亲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将他拉起床,然后划船运西瓜、柑橘到附近场镇叫卖。为节约钱给哥哥作学费,父子俩在镇上从不吃东西,直到晚上回家才吃。哥哥则不用出门,躲在家里看书,饭菜都是母亲端到手上。

  中考时,两个哥哥均以优异成绩考上长寿最好的学校——长寿中学,高剑却落榜了。那个暑假,他不但承担了大量家务,更常遭父母责骂,自尊心受到极大刺激。为获得读书机会,他多次向父母哀求,为了表示好好读书的决心,甚至拿出刀子,要划破手指写血书作保证,吓得一侧的奶奶赶紧夺下他手中的刀。后来,父母为他缴纳了5000元择校费,他才进入高中。从此,高剑痛下决心,一改之前学习散漫的习惯,成绩迅速提高,高考时如愿考上中山大学……

  “当然,在漫漫求学路上,坚持是十分重要的。”高河勇说,他们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时都遇到不错的工作机会,但最终大家选择继续深造,主要归功于父母从小灌输的“读书有用论”。

  三人已成当地榜样

  “高家的房子背山面水,一下出了三个博士,肯定是风水好……”面对村民这样的传言,三兄弟的爷爷高老太爷总是乐呵呵地解释:“没有的事,娃儿争气才是硬道理。”

  高老太爷说,他家房子的选址、修建跟当地其他人家没什么两样。三个孙子能成才,全得力于父母以及自己的努力。他们的父母不像有的农村家长,为了短时能挣钱,不重视教育,放弃了长远规划。

  1999年,高家的老大刚大学毕业,还没等父母缓过神来,老二和老三又考上大学,需要一万多元学费。而当时家里的钱早已被老大读大学掏空,根本拿不出这笔钱。为此,父母急得多次大哭,当时就有人劝:娃儿有这么大了,让一个出去打工挣钱负担另一个嘛。但父母坚决不同意:“我们即便上街乞讨,也绝不让一个孩子读不起书。”随后,夫妻两人四处求人说好话,才借到钱勉强将两个孩子送进大学。

  对于教育,憨厚的高家父母说不出多少大道理,只是一个劲表扬孩子们争气。但村民们说,在高家,从来看不到孩子相互打闹、玩耍的场面,三个孩子一放学,都是直接回家抱起书本啃。读大学后,三个孩子都是靠奖学金、当家教、帮人校对书籍等维持学业和生活,基本没让家里承担费用,父母每年只是开学时象征性给点。

  三兄弟的初中和高中老师吴兴全、潘佐连、蓝占清等证实,他们在读书上都有一股拼劲,且三人相互竞争,全身心投入,谁也不服谁,因此成绩都非常好。还有,家长的教育意识也起了关键作用,即便穷到学费都缴不起,借钱也要让孩子坚持读书。

  “三博士不仅成了当地的传奇,更树立了一个榜样。”他们的母校——长寿湖中学的袁校长说,高家三位博士已成为典范,现在当地不仅家长对孩子读书更加重视,学生中也自发掀起一股读书热潮,“读书有用”、“知识改变命运”已成为当地村民共识。



全国最小研究生报到 10岁上大学13岁读研




13岁的张炀来到北京工业大学报到



  2005年,10岁的张炘炀以510分的成绩考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今年夏天,13岁的张炘炀通过北工大硕士研究生的复试,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研究生,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昨天,张炘炀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北工大数理学院报到。与大学期间一样,张炘炀将在父亲张会祥的陪读下,走过3年或者更短的研究生生活。

  “神童”不怵闪光灯

  昨天上午9点,张炘炀和父母出现在北工大数理学院新生报到台前时,立即引起一阵轰动,等候已久的记者迅速上前,闪光灯对着张炘炀闪个不停。负责迎新的几个学生也拿出相机,边拍照边感叹:“这就是我们的小师弟啊!”而张炘炀对此似乎早已习惯,头都不抬一下,继续低头办理报到手续,领取相关表格。

  皮肤白净,眼睛不大,嘴巴小小,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1米72的个头从背后看如同成年人,但年少的脸庞却泄露出他的年龄。这就是13岁的张炘炀给人的第一印象。

  张炘炀是辽宁盘锦市盘山县人,其父张会祥是当地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张炘炀只用两年就读完小学,高一高二接连跳级。10岁时他考上大学后,张会祥干脆放下工作全程陪读。当教师的母亲吴慧娟为了照顾儿子,也申请将工作调到河北廊坊。

  在儿子办手续时,张会祥放下行李,热情地回答着记者的各种问题。他们的行李非常简单,两个旧编织袋里只有两床棉被和一些衣物。张会祥说,6点他们就从廊坊出发了,“本来准备坐大巴到学校,等了半天没来,怕耽误孩子报到,我们就打了个车,花了80元。”似乎认为打车有些浪费,张会祥补充说,“要是坐大巴每人只要十几元”。

  见导师不爱打招呼

  张炘炀办理报到手续时,他的导师——北工大数理学院副院长程曹宗正好在旁边。吴慧娟赶紧叫儿子:“那是程老师吗?炘炀,赶紧叫老师!”而刚办完手续的张炘炀却扭头走了,边走边回答:“都认识了,没必要打招呼,再说以后多的是机会!”吴慧娟只能无奈地摇头,对孩子父亲“抱怨”起来:“你看看这孩子!一点都不像话!”

  当张炘炀去交学费、办饭卡和学生证时,吴慧娟还是紧跟着他,不放心他一个人办理。由于报到大厅内人很多,当负责老师要求只让学生本人进去时,吴慧娟赶紧“求情”:“让我跟孩子一道吧,他才13岁呢,太小了。”相对于吴慧娟对儿子的紧张,张会祥则“放心”得很,一直站在大厅外跟记者聊天。

  张会祥说,之前电汇学费时,不知什么原因没能汇成功,所以只好现场交。6000多元的学费对于张家并不是小数目,“不过炘炀不赞成我们办助学贷款什么的。”他表示,孩子虽然学习不错,但也有很多不足。“尤其是不爱跟人打招呼,大学时他就老不叫老师,我们在家教育他好多次了,他就是不听。”张会祥说,以后孩子稍微大点可能会懂事些。

  父子同住博士宿舍

  昨天,张炘炀和爸爸入住博士生5号楼双人宿舍,并没有和同学一起住进硕士生宿舍。张会祥说,儿子考研之前,他就特意找北工大研究生招生部门的负责人谈过,希望学校能为儿子安排一间单独宿舍,毕竟儿子年龄小需要他陪读。得到校方的肯定后,张会祥才放心地让儿子报考北工大。

  由于带来的床垫有些薄,吴慧娟叫上儿子一起出去买床垫和暖瓶。东西买到后,张炘炀赶紧一只手夹起一床厚床垫,大步流星地走在前面,只让妈妈拎暖瓶。看到儿子对自己的细心“照顾”,吴慧娟很是甜蜜地笑了。

  对于自己的住处,张炘炀表示“很不错”。他向父亲提出希望能买个电视,“黑白的也行”,但立即遭到张会祥的否定。妈妈吴慧娟也赶紧劝儿子:“不行,你自制力太差,只知道看电视怎么办呢?”张炘炀随即沉默了。

  张会祥说,儿子读大学时看到同学有手机、电脑、MP4、数码相机,也提出要买,但他们没同意。考上研究生后的这个暑假,张会祥在廊坊给儿子买了手机、电脑和MP4,一共花了近8000元。“儿子非要买个2000多元的手机,好说歹说才同意买个1000多元的。”张会祥说,这次来北京,并没有把电脑带来,“怕他沉迷游戏”。

  学校说法

  希望把他培养好

  北工大研究生部主任吴斌介绍,张炘炀的研究生考试成绩为334分,属于正常范围。复试时,老师们对炘炀的印象还不错,“虽然他年纪小,但已按一个真正大学生的步调在走了”。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学校为他专门安排了博士生楼作为宿舍。为对张炘炀进行更好的培养,学校还安排数理学院副院长程曹宗作为他的导师。

  吴主任说,张炘炀的天赋确实很好,但需要因材施教,把他的优势最大地发挥出来,未来才可能走得更远。吴主任也对张炘炀人际交流方面的能力表示了担忧:“学校会与他的父亲进行沟通,希望以后能逐渐对孩子放开。我们希望能把孩子培养得更好。”

  对于以前张炘炀在学习中经常跳级的情况,吴主任表示,此前学校也有非常优秀的硕士生提前半年毕业,但人数非常少,张炘炀可根据自身情况提出提前毕业申请。同时,张炘炀也可申请硕博连读,5年后便可博士毕业,但学校将在一年半的硕士学习后对其进行综合测评,合格的话才可被批准硕博连读。

  对话·张炘炀

  “我不知道什么叫挫折”

  记者:为什么报考北工大数学系?

  张炘炀:我是根据自己的实力报的这个学校。我喜欢数学,我爸让我报法律我没同意,自己报了数学系。

  记者:大学有什么收获?张炘炀:学了些东西的事就不提了,最主要的是认识了一些同学,锻炼了身体。

  记者:有没有对女生产生过好感?

  张炘炀:有是有,但都比我大,不太现实。还是男生在一起方便,能一起锻炼。

  记者:暑假都做什么了?张炘炀:回盘锦老家呆了20多天,在家天天看电视,还有就是睡懒觉、看课外书。

  记者:你妈妈说你小时候不爱吃肉,认为吃肉是杀生?

  张炘炀:现在我吃了。因为如果我不吃肉我就会营养不良,会生病。

  记者:神童这个光环让你有压力吗?

  张炘炀:我不觉得自己是神童,也没有什么压力。

  记者:你觉得自己成功吗?张炘炀:我不觉得,我跳级跳得多,其实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学到。

  记者:你认为什么叫成功?张炘炀:我有一段时间特别爱看《奋斗》,很喜欢里面的主人公陆涛,他人长得帅又有钱,我以前觉得他这算是成功。现在我觉得这只是另一种成功吧,我对成功的定义是达到自己的目的。

  记者:你遇到过挫折吗?张炘炀:挫折?(愣了愣,想了一会儿)我不知道什么叫挫折。(又想了一会儿)其实我遇到的挫折不比别人少。

  记者:比如说呢?

  张炘炀:(挠了挠头)想不起来了。

  记者:对以后有什么规划?张炘炀:肯定是要读博的,出不出国到时候再说。

  记者:读博会读哪个学校?张炘炀:不知道。北大?清华?哪个牛就考哪个呗!

  对话·张会祥

  “希望他能找个稳定的工作”

  记者:你对孩子有什么特别的培养方法吗?

  张会祥: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教育,主要是培养他自学、预习的能力。他两岁时,我们发现他记忆力很好,就教他认字。上学前,他已经认识了2000多个字。

  记者:为什么让他接连跳级?

  张会祥:其实最开始没想让他跳那么快。第一次让他跳级是因为我觉得小学没必要花6年时间,我最开始打算的是让他提前进中学,这样即使考不了好学校,也可以仗着年龄优势再复读。但后来发现他学得特别快,这才开始不停地跳级。

  记者:高考后,为什么不让他复读,考个更好的学校?

  张会祥:那时候我想法又变了,再复读会给孩子增加压力。再说他可以把大学当成高中读,把研究生当成本科读,他的优势就在于年龄小,以后还可以再往上考。

  记者:孩子上研究生,你仍然选择陪读,为什么呢?

  张会祥:主要是孩子太小,我陪读一是为他的安全考虑,另外一个就是要督促他学习。炘炀的自制能力特别差,如果我不管他他就只顾玩,完全不管学习。

  记者:大学时就这样吗?张会祥:对,大一下学期,我放松了监督,结果他好几门考试差点不及格。

  记者:读研有你陪着他,以后你不在身边,你不担心他会更加没有自制力吗?

  张会祥:以后孩子就大了,自然就能克制自己了。

  记者:孩子上大学时,很多人认为他会退学,你知道吗?

  张会祥:知道。厦门有个教授专门写信给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说孩子过不了两年肯定会退学。不过这事是在炘炀考上研究生后我才知道的。他考上研后,学校领导才拿出这封信来给我看,但我最终还是没看,只是听老师说了下。网上的那些质疑,我也从来不关心。

  记者:我发现很多言论都说,孩子现在读书虽然厉害,以后总会不行,你觉得呢?

  张会祥:(很激动)什么叫行?什么叫不行?说孩子知识掌握不行?该学的孩子也都学了,他也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上的,只是净抓了精华部分,不是面面俱到。说孩子生活能力不行?他的自理能力强得很。我陪读不是照顾他的生活,主要是管学习。上大学时,我只给他洗大件衣服。

  记者:孩子上研了,你认为你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成功了?

  张会祥:我也没认为这是成功,任何人成长学习的模式都不是固定的。我只是让他走了捷径,这种学习方式可能特别适合考试。

  记者:只有孩子的妈妈在工作,家里的经济能支撑吗?

  张会祥:当地政府对我特别支持,我原来的工作并没有辞掉,现在还领着工资的。早几年我还出过一本关于炘炀教育方式的书,经济方面目前也能撑得过去。

  记者:你希望他读博还是出国?

  张会祥:读博吧,毕竟他年龄太小了,出国有很多不便。读博我就不会再陪读了。

  记者:对孩子有什么期望?张会祥:我只是希望他能找个稳定的工作,生活过得幸福快乐。





残疾中专生自学10年考上研究生



拿到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学费无着落的戴欢现在是喜忧参半。



  前日,当戴欢收到湖南科技大学寄来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时,他那写满沧桑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作为一名中专生,10年来,他完全靠自学硬啃,从大专、本科一步步走来,最终考上了研究生。

  车祸致残后求职屡屡受挫

  戴欢的家在宁乡县黄材镇松华村。9岁那年,他遭遇一场车祸,被迫截肢失去了右脚,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1994年初中毕业时,戴欢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原湖南省第二轻工业学校,成了一名财会专业的中专生。“当时我考虑到家里穷,一心希望早点从学校出来,为家里帮忙。”戴欢说。

  1997年毕业后,他回到了宁乡县。“按政策,单位应该无条件接收我。但因为我残疾,工作分配的事却迟迟没有结果。”刚走出学校,戴欢就遭受了重重打击。最后,宁乡县城一家勉强维持经营的国营机械企业接收了他,安排他在办公室当文员。因单位不景气,不久戴欢离开了这家企业,多次去外面寻找工作均未能如愿,只好又回到原单位。2001年7月,所在企业进行改制,戴欢失业了。

  自学10年考上研究生

  在经历一系列打击后,戴欢暗暗发誓,一定靠自学提升学历和就业能力。

  提起自学生涯,戴欢很动情。中专毕业那年,他就获得了自考财会大专文凭。“1998年,我已开始自学英语专业。”戴欢说,下岗后,他白天边学边帮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晚上一个人静心苦学,长期看书至凌晨。2004年,戴欢顺利过关,获得了英语专业大专自考文凭。去年年底,他又如愿完成英语本科自考11门功课的考试,拿到了本科文凭。

  拿到本科文凭不久,戴欢去宁乡县城应聘教师。可在招聘现场,招聘工作人员以他是自考文凭为由拒绝了他。“这件事对我的打击很大。”戴欢告诉记者,“我想你们看不起自考本科文凭,我就考个研究生给你们看看。”今年年初,他参加了研究生招生考试。

  经过初试和复试,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拿回了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教师”

  “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老师。过去10年自学,我尝到了没有老师教的滋味。”面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戴欢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

  目前,戴欢的母亲因患癌症几乎失去了劳动能力,全家的重担就压在了父亲一个人的肩头上。接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后,一家人喜忧参半,忧的是,下半年开学就要交的5000多元学费现在还没有着落。

  戴欢表示,他会努力完成学业,实现自己的理想。

拿到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学费无着落的戴欢现在是喜忧参半。(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前日,当戴欢收到湖南科技大学寄来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时,他那写满沧桑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作为一名中专生,10年来,他完全靠自学硬啃,从大专、本科一步步走来,最终考上了研究生。

  车祸致残后求职屡屡受挫

  戴欢的家在宁乡县黄材镇松华村。9岁那年,他遭遇一场车祸,被迫截肢失去了右脚,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1994年初中毕业时,戴欢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原湖南省第二轻工业学校,成了一名财会专业的中专生。“当时我考虑到家里穷,一心希望早点从学校出来,为家里帮忙。”戴欢说。

  1997年毕业后,他回到了宁乡县。“按政策,单位应该无条件接收我。但因为我残疾,工作分配的事却迟迟没有结果。”刚走出学校,戴欢就遭受了重重打击。最后,宁乡县城一家勉强维持经营的国营机械企业接收了他,安排他在办公室当文员。因单位不景气,不久戴欢离开了这家企业,多次去外面寻找工作均未能如愿,只好又回到原单位。2001年7月,所在企业进行改制,戴欢失业了。

  自学10年考上研究生

  在经历一系列打击后,戴欢暗暗发誓,一定靠自学提升学历和就业能力。

  提起自学生涯,戴欢很动情。中专毕业那年,他就获得了自考财会大专文凭。“1998年,我已开始自学英语专业。”戴欢说,下岗后,他白天边学边帮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晚上一个人静心苦学,长期看书至凌晨。2004年,戴欢顺利过关,获得了英语专业大专自考文凭。去年年底,他又如愿完成英语本科自考11门功课的考试,拿到了本科文凭。

  拿到本科文凭不久,戴欢去宁乡县城应聘教师。可在招聘现场,招聘工作人员以他是自考文凭为由拒绝了他。“这件事对我的打击很大。”戴欢告诉记者,“我想你们看不起自考本科文凭,我就考个研究生给你们看看。”今年年初,他参加了研究生招生考试。

  经过初试和复试,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拿回了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教师”

  “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老师。过去10年自学,我尝到了没有老师教的滋味。”面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戴欢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

  目前,戴欢的母亲因患癌症几乎失去了劳动能力,全家的重担就压在了父亲一个人的肩头上。接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后,一家人喜忧参半,忧的是,下半年开学就要交的5000多元学费现在还没有着落。

  戴欢表示,他会努力完成学业,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年读完本科考上北大研究生 同学说他独行侠

三年读完本科考上北大研究生 同学说他独行侠




  当其他同学忙着准备暑期实习的时候,昨天,浙江工商大学大三学生陈文收到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他是全校第一个三年读完大学本科的学生,而且还考上北大经济学院研究生,这一消息轰动全校。

  不参加任何社团的独行侠

  出生于安徽马鞍山的陈文,高中成绩优异,以一本分数线进入浙商大旅游管理专业学习。一年后,因为学习突出,陈文转入该校章乃器学院混合0501班。

  “记得高中时意气风发,立志想考北大。”陈文说,进入大学之后,他没有伤心,没有气馁。他开始对经济学很感兴趣,得知学校有政策,只要修满大学所有学分,可以提前毕业,于是他悄悄地下定决心,要做全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三年里,他的生活很简单,上课、自习,在散步中思考。

  “要实现这个目标,我就得放弃很多东西。”陈文告诉记者,大学时间,他一心扑在学习上,和同学交往很少,基本不参加学校里的社团活动,连班级里组织春游、秋游都不怎么参加。

  对此,陈文的解释是,他的目标是研究学术,学术不是游戏,求学得耐得住寂寞。他自嘲道,“世界上不能都是像我这样能傻望着竹子发呆的人。”

  陈文说他最崇敬的人就是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的陈寅恪。

  看上去就是个“书呆子”

  陈云南是陈文的辅导员,一次暑期实践活动和陈文住一个房间,他对这个心比天高的学生非常了解。

  “我跟他交流过,给他取了个‘未来经济学家’的绰号。”他说。

  陈云南认为,陈文是个很有计划性的人。“从大一开始,他就开始了他的人生规划。大一下半学期,一般同学修20多个学分,他一口气修了40多个学分。”

  陈文班里的团支书张月丽告诉记者,“有一次英语(Q吧)课,老师让陈文发言,可他没讲几句,就扯到经济学上去了,还在黑板上涂涂画画。”

  “搞得我们同学都不知所云,只能面面相觑。”她说。

  张月丽说,当她得知陈文被北大录取时,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怪。她还推荐记者去采访他们同班的朱海明同学,“他可能是少数和陈文走得比较近的人了吧。”

  朱海明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他看上去就是个‘书呆子’。大一的时候就捧着经济学的专著在看了。”

  “我最欣赏他的就是对学问的执着,太耐得住寂寞了。”他说,当其他同学都在玩的时候,陈文就是能静得下心来。

  记者手记

  让鸟儿都能自由地飞翔

  一个月前我就跟陈文聊过。我发现,在他的世界里,在木讷和心高气傲的表面之下,除了对更高深学问的探究,别无他求。

  他希望我不要作报道。因为很多高校不招三年读完大学的学生,北大破例招他,已经顶着很大的压力。

  我尊重了他的意愿。如今他终于顺利拿到了北大通知书。

  我十分佩服北大,愿意招收一个不是特别有名的学校里的一个只读了三年大学的学生。但我更佩服浙江工商大学,能如此大度地让陈文提前毕业。

  我们的大学需要这样的气度,更需要有这样的制度,让少数的怪才、天才能突破常规,自由发挥。

  或许陈文并不一定能成就伟大的学问,但我们的大学有了这样兼容并蓄的气度和制度,才有机会培养出我们自己的大师,才有资格去追逐“世界一流大学”的桂冠。





32岁美国男子诵读困难拿10个名校硕士学位




母亲充当专职“朗读者” 32岁美国男子诵读困难拿10个名校硕士学位



  据美国媒体7日报道,美国密歇根州马斯基根市32岁男子本杰明·波尔格可能是“现代史上拥有最多高等学位证书的人”,因为他虽然只有32岁,却拥有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名牌学府颁发给他的10个硕士学位。

  6月5日,本杰明又获得哈佛大学颁给他的设计专业博士学位。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本杰明却是一个诵读困难症患者,他很难自己阅读书籍,他的很多学科知识和课外作业都是由母亲洛丽塔朗读给他听,而他的作业也都是口述,再由母亲或速记员记录或打印下来的。

  据悉,本杰明强烈的求学和求知欲望,来自两岁时遭遇的一场车祸,那场车祸差点让他的父母丧命。本杰明说:“我后来感到生命非常短暂和宝贵,我想尽可能地利用每一天时间。”当本杰明上一年级时,他就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诵读困难症,尽管换了好多学校,但成绩始终没能获得改善,最后母亲决定将他接回家亲自教育。洛丽塔经常带他去参观博物馆和历史遗址,她从来不允许本杰明认为自己不聪明。

  本杰明攻读的专业包括社会学、教育学、政治和教育学、房地产、发展研究、自由主义研究、共存和冲突学等。在过去10年中,本杰明不但一边在大学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还一边在至少14所大学学院中教书。据悉,他每天要花10小时用来学习,花5小时用来教书。本杰明称,他每天只睡4小时,通常是从午夜睡到凌晨4点。





武汉女生凭获奖论文赴哈佛读博 并获全额奖学金



  楚天都市报 (记者罗欣 实习生柯婧 通讯员陈先钧 曾艳)四年前,因一篇科研论文获全国性大奖,她被保送至清华大学;四年后,再次因这篇论文的“牵线搭桥”,身为本科生的她被哈佛大学相中,直接被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

  这名女生,是华师一附中2004届毕业生李纯。昨日下午,记者从该校获知这一消息时,李纯已在哈佛大学学习了近一个月。

  华师一附中“科技创新与机器人”选修课指导老师王维佳介绍,2003年暑假,李纯和同学彭兆明、王熙合著的《水华蓝藻对异育银鲫的影响初探》,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被清华大学免试录取。2004年5月,在第55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中,他们的这篇论文又获得学科大奖的四等奖。

  据了解,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级别的青少年创新活动竞赛,竞赛内容涵盖所有自然科学和部分社会科学,被称为中学生科学竞赛的“世界杯”或“奥林匹克”。此次大赛最高奖项为学科大奖,李纯等人获得四等奖已属不易。

  王维佳说,去年寒假,李纯特地找他要了这篇论文的标准英文版,为申请读哈佛做准备。“美国知名大学都非常看重在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中获奖的学生,李纯能被录取,这篇论文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在王维佳眼中,李纯个性开朗、喜欢讨论、善于思考。高中时,她还担任班干部,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交流能力。进入大学后,学科成绩优秀,英语水平拔尖。





把学习当成兴趣 兰州15岁少年考上研究生


  用9年时间完成了普通学生12年的学业,我们兰州的15岁男孩李嘉熙,靠着自己的聪颖天赋和家长的不懈帮助,以出色的成绩和独特能力赢得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的垂青。昨日,他高兴地拿到了该校的预录通知书。

  据了解,李嘉熙目前就读于兰州市铁路第一中学初三(4)班。今年3月初,参加了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的招生考试,在585个学生当中脱颖而出,成为我省首个考入重点大学少年班的少年才俊。据悉,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学制8年,毕业时直接可拿到硕士研究生文凭。

  本报记者 郭涛 实习生 谭亚宏 为您报道

  昨日上午,记者走进兰州市铁路第一中学初三(4)班,看到李嘉熙时而用手在空中比划,时而在纸上写着公式,原来他正给同学讲解着一道物理题,同学们围在他身边聚精会神地听着。有位学生告诉记者:“李嘉熙为人特别真诚,在学习和生活上都很乐意帮助同学,我们在学习上遇到任何难题,他都会详细地帮我们讲解,而且讲得很清楚,我们都很愿意向他请教。”这时,其他同学也都凑过来表示很赞同。

  很多人认为15岁的李嘉熙能够考上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是因为他的高智商与生俱来。然而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李嘉熙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和平时的努力更是密不可分的。当我们问到他在学习上有什么好的经验和技巧可以和大家分享时,李嘉熙腼腆地笑笑说:“我觉得首先学习兴趣很重要,应该把学习当成乐趣而不当成负担和责任。就拿英语来说吧,我一直都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平时很喜欢听一些英文歌曲,有时间也会看几部经典的外国原声电影,这样可以在学习之余放松一下,而且能提高我的英语听说水平。”

  提起这次顺利通过选拔,李嘉熙谦虚地说自己起初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对于结果的成败当时还是没有过多地考虑。面对以后的生活,他说自己特别想当个心理医生。再者,由于他本身对于生物学很有兴趣,研究人的心理也是他所向往的职业。不过具体的专业选择还要等到进入学校以后才能确定。

  提到李嘉熙,班主任刘莹老师兴奋不已,她高兴地对记者说:“这个孩子在学习上很有钻研精神,对于班级活动都能积极参加,做事沉稳有主见,同学们都很喜欢和他交流。”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父母给李嘉熙提供了非常宽松的生活环境。李嘉熙的父亲是一名工程师,常年在外地工作,母亲是一名检察官,在身边照顾李嘉熙的生活起居。李嘉熙告诉记者,他的生活空间很自由,母亲从来没有刻意地要求自己。李嘉熙的母亲告诉记者,孩子取得今天的成绩让她很欣慰,孩子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作为父母应该引导他向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加上李嘉熙本身的自我克制能力也很强,他能自己总结出一套比较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的老师告诉记者,该校从1985年开始招收“少年班”大学生,其目的是不拘一格选拔智力超常少年,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和高素质的“精英人才”。录取则根据笔试和面试成绩,综合考核,择优录取。笔试考试内容:基础知识占40%,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占60%。说到对李嘉熙的印象时,这名老师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李嘉熙是个全才,在面试过程中,李嘉熙的谈吐十分稳健,而且回答的问题都十分全面。

  据了解,目前全国只有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开办了面向全国招生的少年班,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在今年的招生中,全国585名初中生参加了选拔考试,其中我省就有30人,而最终在全国仅录取了62人,而甘肃只有李嘉熙一个人被录取。据介绍,此次招生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其中笔试成绩占总分的75%,面试占到25%。笔试科目有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四门,面试内容包括科普知识、人生、社会、心理等综合内容,主要有自我介绍、心理交流、科普知识问答和话题讨论等方面。

  通过选拔,兰州市铁路第一中学初三(4)班学生李嘉熙最终以综合82.9分的好成绩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我省第一个被该校少年班录取的初中生。




励志人物:66岁老翁攻读中医博士学位



  今年66岁的刘桂沅精神矍铄,了解他的人大多用身残志坚、老有所为形容他。原来,老刘虽然9岁时摔折了右腿,但他不但在年轻时考取了西北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而且在60多岁以后开始研究中医,目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据了解,刘桂沅从西北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后,曾在廊坊地区建委工作。1984年下海搞建筑,曾进修于天津大学土木建筑系,从事九度地震结构实践研究……

自强不息 湖北农民自学考上公费研究生

  汉网消息 (记者 翁晓波 通讯员 沈考) 昨日,记者从湖北省教育考试院获知,洪湖农民颜晓华目前被全国自学考试办公室评为第三届全国自学成才奖励基金“全国十佳自考生”。

  颜晓华来自湖北洪湖,是地道的“农村伢”。1999年,他和哥哥分别面临初中、高中毕业。但贫寒的家

  庭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当时才15岁的他决定回家务农。回家后,他先后做过装潢工、洗碗工,最后选择了在家养猪、养鸡鸭、养鱼。这期间,父母在外打工,他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里的事情。

  2003年,他将自己养猪养鸡挣来的钱帮哥哥交了大学学费。与此同时,大学的生活也深深吸引了他。当年9月,他来到湖北大学成教学院读自考。四年里,几乎没什么英语基础的他成功考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并于今年考上湖北大学行政管理系公费研究生。

  去年8月,本报以头版头条报道了颜晓华的故事,激励了一大批农村青年。湖北省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颜晓华是新时代农村青年的代表。”



       成都脑瘫姑娘当上硕士 学习成绩一直优异



  一名有着脑瘫后遗症的成都龙泉驿区女孩,凭借自己顽强学习精神以超乎寻常的毅力取得了四川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文凭。四川新闻网记者10月28日获悉,目前这位名叫何佳的脑瘫女孩已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

  据医学专家介绍,脑瘫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障碍,时常伴有癫痫、智力低下和语言障碍等并发症出现,1981年降生的小女孩何佳就不幸遭遇到这种病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