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中国百姓生活中消失的事物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百姓生活中消失的事物
2008年11月26日 11:15:1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26日电 题:中国百姓生活中消失的事物
新华社记者王攀 石莹 张芽芽
人们喜欢用“沧海桑田般的巨变”来形容1978年至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间的种种变迁:在无数新生事物蓬勃兴起的同时,也有很多事物已经或者正在从人们身边慢慢消失。
事实上,同前者相比,后者更能打动人心:眼下,回忆过往年间那些消失的事物,回忆那些曾在岁月和生活中留下的各种印迹,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上的热门话题。
粮票、农业税、寻呼机……最先被人们提及的那些消失或正在消失的事物,展示的是中国人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历史轨迹。
吃穿住行是日常生活的头等大事,从1955年到1993年初,中国百姓的生活离不开票证——生活用品凭票购买,定量供应。
住在广州的钟女士说,1982年就读中山大学时,每个月国家都会发下23斤粮票,去食堂打饭,“现在读大学的孩子,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这些曾经发挥大作用的票证了。”
北京东四街道的王大妈用顺口溜形容这种变化“从前是:破旧平房连成片,衣服穿破才更换,粮油需用票证购,想吃干果得过年。看今朝:楼群林立东二环,平日衣着时装穿,各种食品超市全。”
物质的进步远及边疆,也让那里的事物发生了值得欣喜的变化。在西藏,随着电动搅酥油机飞进千家万户,传统的打酥油桶逐渐退出了日常生活,更多的成了屋内的摆设。
然而,更让人感慨良多的“消失的事物”,则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那些曾一度与人的工作、身份和职业密切相关的“抽象名词”。现在,还有哪个大学毕业生等待“毕业分配”进“国营工厂”?又有谁指望获得“招工指标”?人们不再热烈讨论如何打破“大锅饭”,“福利分房”也已是过眼云烟。
中国知名管理软件提供商用友软件公司董事长王文京,1979年上大学并分配到机关工作,1988年下海到中关村。他说,改革开放为中国人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原来你没得选择,毕业后就分到一个单位,一辈子不动。现在改革开放了,你可以选择。”
30年间,中国已形成了一个由专业人士、中介机构人士、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等组成的面向市场经济的庞大职业群体;与此同时,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大规模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1.5亿多农民从此离开黄土地进入大城市,开始了他们作为农民工的都市人生。
出差和务工时必须携带的介绍信在1985年被一人一证的居民身份证所取代;“盲流”和“收容遣送”这些带有歧视性的名词在2003年终成历史……普通中国百姓从此拥有了流动的权利。
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中国人的隐私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个人作为独立的存在受到尊重。单位结婚证明随着新婚姻法的颁布而废止,强制性婚检改为自愿婚检,结婚、离婚再也无须组织批准。婚姻纯粹成为个人私事。
事实上,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步伐如此迅速,人们还对一些改革开放后曾风行一时的“事物”记忆犹新:从“价格双轨制”到“打击投机倒把”,从“下海经商”到“下岗再就业”、“买断工龄”,共和国在经济方面的重大改革步伐都给每一个亲身经历的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北京市民李文说,改革开放初期,少数人通过勤劳致富让“万元户”的称号风靡一时,30年过去了,在很多大城市,月入万元已经成了“司空见惯寻常事”,“万元户”早已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改革开放在全国各地的不断推进,“特区通行证”逐渐在深圳、珠海退出历史舞台,凭身份证人们可以自由进入特区。上世纪90年代曾经在深圳工作过的刘先生如今定居北京,他说:“内地的开放程度并不比深圳、珠海差,有的还比它们强,全国一盘棋,在价值观趋于一致的情况下,内地和特区已无多大区别。”
经济社会的发展还使一些事物虽然看上去依然存在,内涵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广州一家媒体工作的储德武说,改革开放前,“工分”一词是农村集体经济核算的重要方式,现在,它已经成了许多都市白领领薪水的基本指标,“词虽然还在,但旧有的概念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完全不同的经济组织和运作方式。”
中山大学民俗学教授叶春生说,这些“消失”是无数细微的见证,表明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是一个包括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在内的整体性社会变迁过程。
改革开放30周年的到来,激发了中国百姓对生活细节中各种变迁的回忆热潮。翻开时下中国众多的报纸和杂志,往往能看到同一个选题:三十年间消失的事物,而这些都成为了最热门的“回忆对象”。
在互联网上,人们也在广泛讨论“30年间消失的十大职业”、“那些留在我们记忆中的事物”等话题;一些网站还发起了“请网友谈谈当年流行事物和流行语”的调查活动。
负责主持多个有关改革开放30周年报道主题的网络策划人张东升说,众多讨论和发言表明,人们还关注一些“消失的事物”背后所留下的争议和思考。
“比如有网民就感叹说,一些地方清澈的河流和清新的空气消失了;也有人感叹,一些古老的建筑和四合院在城区改造中消失了;还有人感叹说,传统的邻里关系也因为城市居住格局的变化而消失了,这些‘消失’都非常值得人去反思。”张东升说。
面对消失的事物,或者因为它们被更美好的新生事物所取代而高兴,或者因为它们不得不随着时代发展无可奈何的遗落而悲伤,人们在这个话题上往往百感交集,莫衷一是。
“这并不是单纯的忆旧,”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说,“透过消失的事物,人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给中国方方面面带来的深刻变化,也可以更好的总结得失,迎接未来。”
对于许多外国人来说,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消失的事物”也令人印象深刻,并值得世界思考。刚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的加拿大专家大卫·拉姆斯登说,当他23年前第一次来到中国时,街上大多数人都穿着灰色、黑色的套头衫,路少车也少;“但当我今年6月离开中国时,这些情况已经完全看不到了,街上路人着装非常时尚,女孩们用化妆品打扮得花枝招展”。
新旧事物交替速度之快,是中国这30年令世界瞩目的重要原因,许多变化跨越了西方社会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历程。比如,中国从自行车王国进入汽车社会的速度就让海外媒体惊讶:拥有汽车的人数在飙升,快速的公路建设和繁荣的经济组合在一起,这些现象的出现被压缩到了几年内。
吸引外国人的当然不止这些——城市街头围观“老外”的队伍早就不知去向;广告铺天盖地;一些报道还说,由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派驻中国的外交官还少了“困难地区补贴”。
“除了这些物质上的东西外,更多的是中国人对全球市场和国际社会的隔阂感消失了,中国和中国人愿意成为负责任的大国,这是最重要的。”夏学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