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越学困惑越多,求《儿歌三百首》来指点

越学困惑越多,求《儿歌三百首》来指点

今天听了场开题报告引起了我很多想法,当然,这些想法更多的是一些困惑,你们尽可以嘲笑我的无知和幼稚。我要说的这些问题没有针对师兄师姐的意思。我翻看这几年的硕士、博士论文,先不管内容,单说题目,就是千篇一律的格式:《主标题——副标题(以xxxx为个案/为例)》。每个人都在做个案,每个人都在做田野,这些七零八落、形形色色的个案累计起来价值有多大呢?到底对我们的民俗学研究有多少实质性的贡献呢?是推动了学科的发展,还是使学科止步不前?   
    第一、我们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田野?在我没有正式进入民俗学的时候,凭着对田野的一腔热忱,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民俗学,尽管周围人说这个学科多么多么冷门,多么多么不好就业,可是田野作业深深地吸引了我。这完全不同于书斋学问,尽可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能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信马由缰。一开学来,上了老师的课,到现在已经两个多月,老师每节课要提的一句话就是“民俗学是一门‘感受’之学”。我们不能把自己当作学者,我们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者;与民众交往的过程中,不要把民众当作研究对象,要与他/她对话,平等地对话。我同意。老师认为民俗学需要坐“冷板凳”的学者去搞理论,但田野不能丢,因此他批评了施爱东老师的《告别田野》。我不敢轻易同意,或者我不能同意全部。老师对我们这些初入门的小菜鸟强调田野的重要性,没问题,可是我不能理解的是田野到底是目的还是手段?田野是民俗研究的手段,还是民俗研究最终是为了去田野实践?  
    今天我向师姐们表达了我的困惑,她们竟然说,毕业论文必须有田野,这是一贯的规矩。你不做田野你学民俗学干什么?所以,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误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学民俗是为了去做田野。虽然貌似大家都在强调田野是民俗学研究的方法,可是在真正执行的过程中,田野好像被扭曲了。八九十年代,大家都在热衷于文本,鄙夷田野;而今时代,田野风行,文本研究反倒成了遭耻笑的对象,连田野作业都没做过,你是学民俗的吗?孰不知,今日你追随之物,明日亦能化为尘土。谁能保证文本研究不会再热起来?谁能保证田野是民俗学永恒的法宝?
    第二、个案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这个问题似乎问得很是多余,但细细考究起来则不然也。老师今天其实已经给了明确的答案,“在个案的特性和共性上做文章”。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难。特性容易,世界上哪个存在不是独一无二?但你又如何从这么多个性的存在中找出共性呢?仅凭一个个案就能解决问题么?一个个案的普世价值体现在哪里?好吧,虽然我比较偏重后现代,不相信存在普世这样的东西,世界无非就是一个一个碎片的叠加,人都是“异化”中扭曲的独特存在。但作为这个学科的发展来说,我不能给它解构了,否则按照后现代来说,“人”都死了,那研究民俗学还干嘛?皮之不存,毛何附焉?民俗学在未来很大的发展空间就是“公共民俗学”。公共民俗学更强调了学科的实践价值,或者再直接一点,就是费孝通的“富民”。那么我们如何让民俗学这门“认识”学科,逐渐走向实践呢?我忽然好像明白了,老师一直让我们看户晓辉老师的《返回爱与自由的生活世界》的意义了。我们要想让民俗学真的能“富民”,首先重要的已经不再是“认识”了,而是肯定它的“存在”。一个东西都不存在了,何谈实践?所以好的个案固然需要,而且是迫切需要,但也更需要有人来整理汇总这些个案,而不是让它们散在图书馆的角落里,覆盖着厚厚的尘土。
    仅代表个人观点。

[ 本帖最后由 归有光 于 2013-11-10 23:0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仲卿 于 2013-11-10 15:21 发表
很深入!很有问题意识!
我求的是讨论,不是点评。

TOP

回复 6# 的帖子

感受的意思类似于理解,就是切身去体会,不要把民众当成研究对象,大概是这样……还有 刘老师不是侃侃而谈,一直在田野奋斗

TOP

回复 9# 的帖子

第一,我尊重我的老师;第二,我尊重你的观点;第三,“感受”,并不只是个人的观感,是理解他人的理解,在个案中找出普遍的价值。我想现在只是我们这些学生还没有能力进行总结汇总。

TOP

回复 6# 的帖子

第一、我们学生有自己的辨别能力,还不至于盲从;第二,老师没有实际和理论脱节,所以他肯定了户晓辉老师的理论研究,并且让我们花了大半个学期来讨论;第三,三套集成的成果,到底是值得我们反思还是值得我们深度挖掘,这还是个争论;第四,对施爱东老师向来争议颇大,我不轻易评价;第五,老师可能没有读《告别田野》,我会跟老师进一步探讨求证。

TOP

引用:
原帖由 穆昭阳 于 2013-11-10 18:26 发表
田野的工作不能否定,同样的民族学、人类学也在田野基础上发展。我认为岳老师的功夫要很扎实,贴切了生活。并不是师姐说的必须有田野才能支撑。恰恰是某些方面被忽略了。比如历史、文学这样一门基础学科。陈学霖的著 ...
我个人也比较喜欢看岳老师推荐的书,涉及面很广,而且我觉得他比较有想法,很有意思。
至于研究,我觉得真的还是有很多局限性,当然我作为一个刚入门的菜鸟可能没资格这么说,但至少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会努力克服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南池子 于 2013-11-10 23:24 发表
个人意见:在未征求老师意见、又无法保证内容是忠实于表述者本人的观点时,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进行讨论。
虽然说刘老师可能并不介意学术上的批评和讨论,但是有关观点的讨论本身可能对刘铁梁老师就是“不公平”的。 ...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就偏移了我的话题

TOP

引用:
原帖由 南池子 于 2013-11-11 16:40 发表


我倒是不担心刘老师和施老师在学术上“对掐”,更不担心您俩到后台还“对掐”的。
关键是归有光的帖子内容里涉及到了刘铁梁老师的一些信息,但是用课堂言论表示,一方面确实是一种“发表”,但是另一方面也 ...
我也很纳闷……我又没提学校,我也没提老师名字,莫名其妙矛头就指向老师了。

我在文尾提到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是我对老师课堂内容的理解。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所以,我还是要再找老师讨论的,也欢迎继续拍砖(拍我的砖)。

TOP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3-11-11 09:25 发表

同意7号院老师所说。
因为师大老师教的是“理念”,而不是“方法”。
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懂得很多大的学术道理,但写不出好的学术论文。
“理念”与“方法”有轻重之分么?我不觉得教学有侧重有什么问题。而且老师你这么说有失偏颇...写不出好的论文,这是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跟我们整个教育体制也有关系,老师你挥着金箍棒,一棒下去打死多少师大学生...
8过,8过,老师提出问题,我们虚心接受,但选择性改正...

TOP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3-11-11 09:59 发表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范式,
80年代的学者都喜欢做大文章,动不动就是***概述、谈****、关于****、****刍议之类。
90年代以后,“以小见大”开始成为学术新路向。
00年代以来,个案研究几乎已经成了学术研究的 ...
老师,有几个问题:

第一,我今天去图书馆查了下,发现有好几本《普通逻辑学》,不知道你说的是谁编的?我想看看...

第二,我今天跟岳老师也问了关于田野、个案这些的问题。我觉得他分析地挺有道理。依据现在的教育体制和学生的水平,硕士三年,很难写出来有价值的理论性的东西,因为理论要求大量的文献积累,所以田野就成了最容易入手、最容易操作的了。重要的不是学生写出了什么,而是他在这个过程当中学到了什么,只要认真写,有点收获就行(希望这次我清楚地表达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轩辕剑行天下 于 2013-11-11 21:03 发表
个人认为不论研究与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所以到底是为田野还是为研究就很简单,在田野我们就享受田野,也许爱的就是这一点
今天听老师引用了格尔茨一句话,跟你分享,“我们去村庄做研究,但研究的不是村庄”(大概这样)。

TOP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3-11-11 21:26 发表

你看你看,我说师大不重视逻辑的学习吧,一句话就暴露出弱点了。
正因为“理念”与“方法”都应该重视,不存在轻重之分,所以我才说师大的教育对“理念”的引导过于偏重。
老师,我的水平不足以代表师大的学生,我是拖后腿的,平均线以下的~~~~~~~~

多谢指教。我会好好学逻辑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3-11-12 21:20 发表


下次见了,考考你哈。
归有光童鞋最擅长的就是七十二变,你就是练透了《如来神掌》,也找不到归有光的一根毫毛...归有光童鞋骑着青牛,浪迹江湖去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3-11-12 21:23 发表

说的是,没有理论的武装,到了田野,就只看到田野。
看吧,这就是“理念”的重要啊...
我默默觉得,你会告诉我,理论和理念不是一个意思

TOP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3-11-12 22:36 发表

理论有包含操作方法的,也有只提供眼光,不提供操作方法的。
理念主要是看问题的眼光。
你已经习得了许多不错的理念。
我不要做光说不练的假把式...江湖之大,还望前辈指条明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