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俗学概论:饮食文化和传说——以华师周边餐馆、小吃摊为例

关于本次调查的一些想法~

关于华师周边乡土饮食调查研究大的一些思考:


    走访东南门后我们整理出具体共224家饮食摊点或店面,南门与西区集贸虽未有具体资料但业已走访,我们发现各家饮食摊点所经营的菜式小吃等五花八门、杂糅纠葛在一起。
    从目前所了解到的情况看来,我个人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分类展开研究。
    首先,是对于这些摊点和店面的分类问题。各家的饮食其实早已不能简单的用属于哪一菜系、来自哪个地域来归类,实际情况复杂许多。但是,若是从经营方式以及经营内容来对华师周边饮食分类研究可能是一条比较可行的方法。
    从经营方式看来,我们可以看出来,华师周边的饮食摊点或店面不外乎个体经营、企业连锁两大类,而在这两大类别中,又可以分出一些小类。如个体经营里面包含着流动摊点、固定摊位、私人餐厅这几个主要方式;而企业连锁这一个大类里,情况则有一些复杂,可以肯定这其中有全国性的正规连锁餐饮机构以及地方性企业连锁餐饮机构,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小摊点也在显著位置标出属于全国连锁,但是这些全国连锁的饮食摊点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了解,这里没有具体的调查也就不多说了。
    从经营内容看来,这些各式各样的菜式就更加复杂了,除了按照来源区域来划分以外,还有更加复杂的状况。
我们的研究集中于周边这些乡土饮食的乡土性研究,那么何为乡土饮食,我没有详细的查找,粗略查阅似乎没有找到一个确切的相关研究,这个似乎学界也还未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吧。个人感觉乡土饮食这一概念的提出只能给一个可以无限接近的相对概念,这一概念应该是动态开放的浮动概念。
不妨借鉴一下我们经常讲到的乡土文学,地方色彩是乡土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同理可推,在乡土饮食这一概念中,地方色彩也是其区别于其他饮食类别的重要特征,而这里地方色彩则可能包含了风俗、风物、风情这几个方面的内涵隐喻,于是,某一种乡土饮食则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其来源地域的地方色彩,而这种地方色彩就定义了这一种乡土饮食的具体概念;而在一个更高一些的层面,地方色彩也就是许许多多不同种别的乡土饮食的共同普遍特征。
    乡土这一概念是相对于现代来说的,在这一词组的对比中,我们自然而然的会感受到其中带有传统农业社会/文明与现代工业社会/文明。在今天的生活中,像兰州拉面、重庆烤鱼、四川麻辣烫等等遍布全国甚至世界,那么一种饮食店的发展势必是要融入现今工业文明之中、适应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方式,往大里说,甚至需要迎合全球化浪潮,只有这样才能求得生存发展,于是在此过程中乡土饮食中的浓郁的地方色彩在其传播发展过程中势必会有所弱化,暂且称之为“去地方色彩”,这就形成了地方色彩的“去”与“留”这一对主要矛盾了。
根据乡土饮食中地方色彩的去留矛盾的中“去”“留”双方的作用程度的不同,乡土饮食在按照来源地域进行划分后,对于来源于不同地域的各色乡土饮食的去留矛盾如何作用、有何因由、导致何果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部分了。在是否具有地方色彩这个问题上还很有一些饮食摊点或餐厅并没有明显的痕迹可以看出,一些餐厅或摊点打出的招牌就是家常菜或者可以根据顾客的要求利用实际所有的食材量身定制,而这样一种家常菜和量身定制的菜式是属于哪一菜系的也就无法一刀划开,还是独立出来阐述会比较清晰吧,这样一类难以归类的还有一样即现今比较流行的:创意料理。这两者建议独立分析阐述。
    对乡土饮食本身分类研究是这次调查的主要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便是华师大学生对周边的乡土饮食的选择问题的研究了。
这些应该就是我们这一次调查的主要思路和内容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还有一些可供参考的书籍:
《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姚伟钧著.......ps:这本书主要论述饮食与礼的起源和关系,中国各朝各代的饮食礼俗变化,对我们的调查有一定参考价值是后面两章关于中国古代的饮食观念和社会转型与中国饮食礼俗演变
《饮食风俗》 陈忠明主编  中国纺织出版社
关于饮食传说,图书馆有很多~在7楼轻工业那一区有一套中国饮食思想史之类的和小吃故事集(很久之前看过忘记具体名字了啊),比较专业的在二楼可从各个地区的传说故事集中找到,或者《中国解释性传说》和《中国描述性传说》,谭达先著,商务印书馆,后者中所提到的研究更多的是从民间文学的传说研究角度来阐述的饮食传说。
还有一篇很有启发的论文:《关于“吃”的文化人类学思考——评尤金·安德森的<中国食物>》 郭于华,从这篇论文出发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研究方向和具体参考文献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