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张勃]从乞巧节到情人节:七夕节在当代的蜕变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乞巧民俗的起源、演变和形成的文化内涵

 有专家研究发现,乞巧民俗的形成与远古先民对天象崇拜,牛郎织女故事的演变以及秦人祭祖习俗有着密切关系。
  乞巧民俗源于古人对天象星宿崇拜,秦人祭祀先祖(女修)等风俗融合后演变形成,并流传至今。据文献考究,它形成于汉代,发展于魏晋南北朝,唐宋时非常盛行。唐人李中在《七夕》诗中写道:“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宋代的乞巧更是车水马龙,人流如潮。而西和乞巧不仅保存了各村都有的“乞巧场子”,各场子相互“拜巧(从七月初一到七月初七连续七天)”,村社群众敬奉“巧娘娘”的习俗外,西和县还保存有“五月五、戴手襻,打上火把点高山”的等风俗,而手襻从农历五月五开始一直要带到乞巧期间,用手襻搭桥“迎巧”。可以说是时间绵延两个月,参与人数涵盖男女老少,其场面之大,参与人数之广并不亚于宋人。
  先民精察天象,特别对月相的变化最为重视,依据月亮周期性的变化编制了夏历。以朔日、上弦、望日、下弦四时将“一月四分”,每七天为一段,四个七天为一月。月亮由缺到圆生长,再由圆到缺消落。这样消长不息,盈缺轮回,极合古人生死轮回的理念。每月初七正是新月趋向“极圆”历程中的起始时刻,是最富期望的时刻。渴望繁衍生息,成长壮大自己部落的先民最看重这一时刻。七月初七双“七”重合,为月令中的吉庆日,更意味着生生长长,因而此日就成为一个祈求生育、生长的特殊日子。可见“七夕”乞巧是远古人们对月亮崇拜与夏历编制重七之法结合而发端的。
  先秦以前,我国大致有两大时令系统:一种是四时月令系统,一种是五行时令系统。前者发源于西方部落,后者起源于东方部落。时令不仅是农事生活的指南,在古代还是祭祀日与先民社会生活的时间点。从《诗小雅 大东》中可以看出,牛郎织女故事在西周已流传甚广。当时人们对牵牛、织女二星的认识,已经与农耕生活中的牛和织女联系一起。先秦时代,铁器的发明和使用已经极盛,铁制工具和织布机已普遍推广,农业和手工业都获得了空前发展。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正处于上升时期,男耕女织的理想生活模式是人们渴望的,人们以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寄托愿望。加之当时的秦人有对女性崇拜的习俗,允许已婚男女一年一度“放牛出栏”,就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那样。但只要七夕一过,就必须乖乖各自回家。先民们为了给自己的放纵找一个依据,便说祖先有如牛郎织女之类的生活。作为秦人的发源地,西和自然而然的传承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和祭祀女祖的遗风。
  把善织的先祖“女修”尊为“巧娘娘”,美化成善织“云锦霞衣”的织女,不仅证明西和远古时代纺织业的发达,同时说明勤劳的西和远古先民对劳动和掌握娴熟劳动技能人的尊敬和崇拜。在西和乞巧活动中,乞巧女儿举行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乞求巧娘娘赐以聪慧和灵巧,因参加乞巧活动的多为未出嫁的女子,被历代文人称为“女节”或“女儿节”。


来源:http://www.gs.xinhuanet.com/news/2013-08/16/c_116970489.ht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