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西北民族大学2010级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顺利通过

西北民族大学2010级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顺利通过


2013年5月26日,西北民族大学2010级民俗学专业硕士论文答辩会在学校本部礼堂东厅如期举行,答辩组成员组主要有: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彭金山老师,本学院的文化院长、僧格老师、满柯老师以及马红艳老师。没有郝先生的民俗学答辩组,有点冷场,但答辩还是照常进行了,全班12人顺利过关。

TOP

舞之灵—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的传承研究


摘要:

本文根据法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中的三个核心概念—场域、资本、惯习,对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蹈在实践中的传承进行研究,借助布迪厄提出的人类学方法—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对调查对象和其社会实践进行分析。


本文的调查对象是达斡尔族以女性为主的自娱性民族民间舞蹈—鲁日格勒舞。文章整体的叙述框架通过把握鲁日格勒舞蹈在具体社会实践场域中的发展源起,追述舞蹈的传承脉络,分析其社会实践工具—鲁日格勒舞蹈的物质资本、文化资本、符号资本在俗民何种惯习机制中的具体实践过程,传承是以人为中心的动态过程,那么,鲁日格勒舞在传承实践中也必定会发展变化。
鲁日格勒舞的传承场域、资本、惯习三者之间一脉相承,在具体实践中场域里的资本因惯习的塑造而越发厚重。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蹈在场域中因依托于特有文化土壤上的惯习而异彩丰呈,这种呈现的突出表现唯有依附于达斡尔族的俗民惯习机制,才能够保持鲁日格勒舞蹈在俗民群体中的最终归属感。对于传承的研究,不仅要注意到传承文化的“民间性”,还要重视在实践传承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交融,其传承发展更需要是社会关系和行动个体的共同努力,以更好的姿态去适应社会的变化,才能将传承的道路走得更加绵远。


作者:张晓红     指导老师:文化

[ 本帖最后由 狄道流珠 于 2013-5-27 17:24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与神共舞:甘肃省临洮县衙下集拉扎节跳神活动调查研究





摘 要


“拉扎节”在甘肃省临洮县,主要盛行于南部地区的衙下集、南屏等乡镇。每年从农历7月15日第一个“拉扎”开始,一直延续到10月1日,当地群众在近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以自然村庄为单位,按照各自约定俗成的日子,欢度“拉扎节”, 盛况不亚于过春节。在每一个村庄的“拉扎节”到来时,村民们除了各节日里基本都有的吃喝玩乐、走亲访友外,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跳神”活动。跳神是拉扎节的主要节日习俗,在这种节俗的背后是当地群众的众神信仰观念。因此,要想对拉扎节跳神活动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必须考察当地的众神信仰观念。




本研究以临洮县衙下集拉扎节跳神这一民俗事项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神灵崇拜这一民间信仰为主线,运用民俗学以及象征人类学相关理论从衙下集俗民的视角对拉扎节进行解释,对衙下集俗民对拉扎节跳神活动象征符号的建构以及拉扎节及其跳神活动中人与神交流的象征表达进行阐释,理解拉扎节在当地俗民生活中的现实作用和在当地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并分析拉扎节背后的意义之网。




学生:马根权     指导老师:文化



[ 本帖最后由 狄道流珠 于 2013-5-27 17:36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天水地区伏羲信仰及其祭祀仪式研究




摘  要





本文主要考察了天水地区伏羲信仰和祭祀仪式这一古老民俗,试图透过仪式表层的作为现实的表现形态,深入分析这一古老民俗文化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民族精神和现实价值,并对其进行合理性的保护。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场景深描的研究方法,对伏羲祭祀仪式的历史渊源、现状做了详细的阐述。论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考查历史典籍中记载的“真实的伏羲”, 试图还原伏羲的本来面目,从而作为探讨伏羲信仰的基础元素。第二部分着重深描天水地区历史上与当前、官方与民间祭祀伏羲的仪式与祭俗。第三部分首先比较分析了官方与民间伏羲祭祀仪式的历史变迁,并分析了变迁中的文化内涵;其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下论述了伏羲祭祀仪式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为了维系、保护这种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古老习俗,提出对伏羲祭祀仪式的开发和保护应该以研究和应用伏羲文化为主题,在“保护性的开发”的大原则下,在现代生活中激活这种文化,展示其亘古不衰的魅力。




作者:曹睿琴    指导老师:文化



TOP

节庆中的仪式展演:晋南襄汾县

跑鼓车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摘 要


    鼓车即鼓与车的集合,由古代的战鼓、战车演变而来。跑鼓车是俗民自发组织的一种融音乐、竞技于一体的民间娱乐活动,展演规模宏大,历代典籍却疏于记载。古时流行于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的尉村、三公村、南北膏腴、南北贾岗以及襄陵镇、赵康乡等,现在只有尉村和南膏腴坚持拉鼓车。每年清明节、农历三月十六,分别在南膏腴、尉村举行,目的在于震瘟疫,庆丰收等。此外,两个村子都在元宵节闹鼓车,目的主要是娱乐,为社火助威。两村展演仪式相似,都要经历祭鼓、踩辕和鏖战。具体展演程式有差异,南北膏腴较传统,尉村的展演程式较复杂,并融入一些新的元素,如鼓车歌、文艺表演等。两村鼓车数量、形式、图案各异,尉村四个院分五辆鼓车,造型为木轮单鼓鼓车,南膏腴两个院分两辆鼓车,造型为木轮双鼓鼓车。据传拉鼓车的习俗已经延续了上千年,其起源时代有春秋、明代、唐代等说法。本选题以表演理论为指导,考察研究节庆中的跑鼓车活动,探究其文化内涵。


    在大量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以下三方面的研究:


    一、跑鼓车习俗的文化渊源与展演空间。这一章既探讨尉村、南膏腴跑鼓车习俗的起源、鼓饰及鼓车配饰的来源。又从展演空间的角度,不仅阐述产生跑鼓车活动的环境及在其环境影响下鼓车的分布问题,还探讨鼓车在节庆中的活动场景,主要包括尉村农历三月十六的鼓车节、清明节南膏腴的鼓车会以及两个村子共有的节日活动——元宵节闹鼓车。


    二、节日中跑鼓车的仪式及技艺展演。本章主要阐述艺人拴鼓,德高望重者踩辕、长者携众祭鼓、青壮年男子鏖战的人员要求、程式和鏖战特点。


    三、跑鼓车及其展演中体现的文化内涵。这一章节阐释鼓车图案所蕴含的民俗思想,祭鼓仪式中蕴含的民间信仰以及鏖战中体现的民俗意义。




作者:范静      指导老师:文化


TOP

民间曲艺集市与俗民生活——山东省胡集书会的调查与研究




作者:辛利芹              指导老师:文化

TOP

烟台渔灯节祭海习俗的调查研究以仪式与文化变迁为中心







渔灯节是每年正月十三、十四烟台沿海渔民祭拜海神、送渔灯祈福的传统渔家节日。渔灯节作为渔家文化的典型代表,承载了渔民们文化心理和风俗习惯。渔灯节从明代产生以来,有300多年的传承与发展的历史。现如今已经成为当地较为出名的海洋渔家节日庆典,但是渔灯节的整体研究探讨却相对滞后。


本文以解释人类学与文化变迁的理论为指导,对渔灯节的节日变迁及原因进行考察,在大量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下的研究:


一、本文主要对渔灯节的节俗进行展演分析,将不节俗代表的渔灯节进行比较分析,以此了解不同地区渔灯节节日习俗的差异。比较不同节俗代表的利弊。


二、对渔灯节所处地区的俗民信仰进行探究,得出对海洋环境的敬畏以及海神信仰崇拜是渔灯节发展的主要精神支撑。


三、由于经济生产方式的改变,海洋作业的风险性降低等因素的影响,渔灯节祭海习俗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节日神圣性降低,渔灯节的节俗活动趋于娱乐化、世俗化。节日习俗、功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由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对渔灯节节俗变迁与原因的考察,得出渔灯节看似兴旺的背后却隐藏着危机,节日处在复杂的变革环境中。


四、着重思考渔灯节这一传统海洋渔家节日在现代化的冲击中未来何以为继。对渔灯节未来发展的展望应保持着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宣扬渔灯节本真性、保护好渔灯节祭海、送灯的节日文化内核。




作者:姜文华     指导老师:郝苏民


TOP

山东省苍山县小郭泥塑传承活动的调查研究




摘  要


山东省苍山县小郭泥塑又名“苍山泥塑”,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相传源于清咸丰年间,其祖师爷李宗标在窘迫的生活环境逼迫之下,借鉴了天津“泥人张”和江苏无锡惠山泥人的艺术经验,又结合了小郭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地方文化特色,而创造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泥塑一派。小郭泥塑历经五代艺人,传承至今,并于2006年12月,被收入《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农耕文明架构下的文化生态迅速瓦解,小郭泥塑的传承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以民俗学民俗传承论以及非物质文化保护相关理论为指导,对小郭泥塑传承发生机制和传承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以期从中探寻小郭泥塑的传承发展规律。同时,也为与小郭泥塑相类似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寻找一条中国式的发展道路,许它们一个光明美好的未来。




本文以“传承活动”为中心词。小郭泥塑的传承活动是泥塑艺人和泥塑受众双方合力作用发生的。为了还原给小郭泥塑一个全面立体的传承活动面貌,笔者分别对二者在传承活动中的具体的传承发生机制进行了解读分析,尽管,在当前小郭泥塑传承现状中他们都不同程度的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在小郭泥塑传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变的。而如何让他们继续在小郭泥塑传承过程中继续发力以及怎样发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作者:刘晶       指导老师:郝苏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