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张怀群)一九七七年以前的泾川县城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张怀群)一九七七年以前的泾川县城

北门
不去太平原,沿着西兰公路从高平步行到泾川城,过了夸父峰,但见左公柳高大,一棵接一棵。北门上有一座汽车站,是平凉地区运输公司的车站,在今天的回中广场东南角,60年代是一排平房,白色的墙壁,蓝色的窗框,透明的玻璃反光。进车站的大门就是进候车厅的门,门楣之上,有一个人字形的檐板装饰,下面写着泾川汽车站,门外面的小广场是青砖铺的。小广场南边紧贴着公路,有左公柳,树下面有一个河南口音的老汉大声喊着,好梨子,好梨子,他把梨称为梨子。一个当地的老汉突然闷声闷气憋出声,秤锤梨!梨用麻纸包的严严实实,有人买几个取几个,赶紧把棉被捂在筐子上。近处有两家三家酿皮子,一家两家用喷火的小炉子烧的醪糟。
1975年以后,汽车站的候车厅盖成三层楼房,四四方方的。下面是有可以出入后候车厅的玻璃门,直接进去是两个买票的窗口,向西走进一个大候车厅,北面是铁栏杆,出后门就可以进到院子里坐车。四四方方的楼檐上,立着五个黑体大字,泾川汽车站。候车厅以东是大门,汽车出进。东墙外,60年代是一条南北向的土路,能通到泾河边,过便桥就到了兰家山。这条路后来变成一条水渠。汽车站大门东面,隔水渠是一个很大的公共卫生间,服务于天南地北的旅客和全县城的人,县苗圃利用这个肥料育苗,有人专门管理,后面就是县苗圃。1974年以前,车站大门东面,面向公路,有各种苗木,一棵一棵没有缝隙的长出了很长很长的墙,墙中间留出来一个缺口,是钢筋做的跃进门似的大门,也没有写字。出门五六步就走向公路。进了大门是一条中轴线道路,路的中部有一座和农家两层相似的楼,夜晚住人看护果园,路在楼下经过。直到后墙,有后门和门楼,很少打开。东墙的中部,也有一座楼,坐东向西。苗圃前院里,全部是苹果园,黄元帅、青元帅,硕果累累。果园北面,和车站一墙之隔处,是坐北向南的上房,三层台阶。上房两面,有西向东向的两排房子。西房是三间职工宿舍,东房是库房,1982年改为食堂,南面后来修成五间职工食堂。1974年以后,在中轴线道路之西,建了篮球场,盖起来两排八间现代化的职工宿舍。苗圃的东、西、北墙以黄土打墙,南墙以砖墩和白灰粉墙青瓦戴帽。原来的大门改成两个砖墩,置两扇蓝色的大铁门。东墙外是一条南北向的水泥板水渠,在今天的青年路西侧,水渠之东至今天的电视台后墙,北至中山林,南接西兰公路,全部是苗圃的育苗地,一年一度育出全县所需的杨树苗子。现在农林路北路北端,1977年以后修起了监狱,附近建起武警部队泾川县中队的营房。
现在的啤酒厂大门处,当时有红转修的两层楼房,是县城里第一座两层办公楼,这是泾川糖厂筹建处,这个糖厂,立项、论证、批准经过很多年,是甘肃省在陇东布局的的重点糖业企业。为了建设它,泾川县在高平公社任家寺大队建起了泾川县甜菜良种繁殖场,为了给糖厂提供原材料。两层楼下有一块场地,放着第一批运来的三五台大型糖厂装备,在露天陪伴阳光和雨露。筹建处的领导和职工经常出差,很忙也很闲。全县干部职工农民看见大型糖厂装备,都默默的祝福,盼望这个大型糖厂能够开工上马,每天制造出一车一车的白糖,让泾川有标志性的工业企业。但是后来还是下马了。后来,这里有了泾川县鞋厂。
育苗地向东,北至中山林,南至西兰公路,东至泾灵北路,是吴家水泉的农耕地。吴家水泉沟是一条自然流淌的沟渠,通达泾河,渠有五六米宽,有很高的土梁子。土梁子东,一直到甘家沟、二里半岗砖瓦厂,即现在的农贸市场、安泰花园、城东所有的小区、汽配城广场,全部是土窝子、吴家水泉的耕地。耕地北是中山林,栽植于泾河边,有杨树、柳树,洋槐俱多,一望无际,郁郁葱葱。说是冯玉祥的军队、左宗棠的军队种植。中山林西起官桥(汭河桥)、北至泾河,南至今天的棉纺厂、美罗城、东街小学、第三小学、新世纪Β区高层,东至甘家沟。它是被一点一点伐掉的,在1960年代至2020年以前。现在这个规模是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了。
苗圃的对面,中山街出口东侧角上,是糖业烟酒公司的门店。西侧有个小熟肉店,是刘毅先生开的,猪头肉、猪耳朵、猪肝猪肠是主打产品,一度曾经卖羊肉泡,早晨要排队才能吃上。向南一拐,是泾川县医药公司的一家药店,相邻是一个中药药铺。烟酒门市部以东,是一片空地。1980年左右,这里盖起了七八间节平房,开了大门,房子的背墙就是院墙,泾川县工商局由此创建。东面,有一个很大的鱼池,县政府创建于1950年代,是泾川县农林牧副渔业中渔业的基地。鱼池南接汭丰渠,渠的南面是泾川县糖酒厂,缩进去了鱼池的宽度开辟了大门。此间曾经是泾川县拖拉机站、泾川县党校、泾川一中所在地。糖酒厂大门外,突出了一个院子,是车马店,信托公司的企业,有中年妇女管理着非常便宜的客房,穷苦的乡下妇女、身上只有几块钱的老农民来城里看病回不去,多在这里住宿,一个晚上七八角钱。它的东面就是寡妇街,城关派出所在街口的东侧,有一排长长的坐北向南的平房,大门向西开。派出所东,是人民武装部,一排一排平房对称,院子很大,大门很气派。相邻畜牧兽医站,院子也不小,大门也很有气势。畜牧兽医站东墙外,北起公路,南至安定街,是一大片茂密的芦苇,芦苇地掩映着县委大院的东墙,后来的体育场、人大、政协大院,检察院院子都在此地创建。芦苇地东界,是物资局,东墙紧贴泾灵路。物资局的背后是泾灵路中学、后来的泾川二中,现在的新景花园一部分。
泾灵路中学南墙外,是刚刚新建的泾川县农林水保系统的两个大院,大门向着安定街开,此间是安定街的东端、东南角,物资局是这个城市板块的东北角,这里也叫党校桥头,桥是吴家水泉沟之上的桥,现在是县城重要的十字路口,第一座天桥、网红桥也是立交桥由此出现。桥头、西兰公路和泾灵路东侧形成的直角后面,是中共泾川县委党校、泾川县红专学校。党校东是泾川县农业局的良种猪场,良种猪场向东至砖瓦厂、今天的新鼎小区、汽配城对面,是吴家水泉村的庄稼地,从古代开始,地里曾经踏出来一条斜路,也是进县城的捷径。
向东前进,一条土岗突了出来,似乎要挡住西兰公路,传说是泾川县城的萧墙,因为离县城二里半路,名为二里半岗,是现在的新鼎电影院一带。这个土岗至少有20m高,岗的东西自然形成了不短的坡,国道上的大小汽车,要减速慢行。骑自行车的男人带着女人,经常有事故在此发生。1970年前后,在这个岗上面,修了一个大门,门西修建了两层青砖箍的箍窑,是男女工人的宿舍,背向西兰公路。箍箍窑,一是不得不节约投资,二是当时建设楼房极度缺乏钢材水泥。箍窑南面,小小的院子后面,就是几台机械,工人们把山挖下来,扩张成平地,筑成有规模的烧砖瓦的砖窑,这就是泾川县砖瓦厂。社会主义建设能看见的重要标志,就是城市发展的规模,城市发展第一材料是砖瓦,泾川城市建设所需要的砖头要在这里生产出来。
现在回到泾川汽车站,向西,是平凉地区泾川公路段,最早是道班,后面有很大的院子,是很有钱的单位。向西是中山林,1970年代开辟地皮,建成了汽车修理厂。西墙上有一排坐西向东的砖墙平房,那里面有幸福相会,有职工家属居家。后面是泾河,水泥河堤从1974年开始建设,河堤上从此有数不清的青春相约,多少城里的年轻男女第一次在这里生发爱情之梦。中山林的西端,后来继续开辟地皮,泾川县棉纺厂在此问世,又有酒店。再往西行,就是官桥,汭河从桥下淌流。
汽车站的对面是中山街,街口与汽车站的候车厅垂直。街头上,中山街西侧的门店向西一拐,是农副公司卖苹果的两间商店,紧接着是百货公司、饮食服务公司建设的在高高的台阶上的现代样式的十几间门店,在今天的回中饭店处。百货公司的三间门点,有布匹、丝绸、条子绒、百货、五金等时尚商品。很高的台阶是水泥的,增加了商店的现代魅力;职工是很漂亮、洋气的。饮食服务公司的食堂很宽敞,二两粮票、八分钱能买一碗机器面。炒的臊子那才叫香啊。紧接着是清真食堂,有泾川最正宗的牛羊肉和羊肉泡馍,它的前身是平房,面墙是厚厚的木板做门的那种清朝流传下来的店铺,现在的食堂是70年代初建设的。突然,突出来坐西向东的三间房,是晚上也营业的小饭馆。背后有一个不起眼的大门,挂的牌子叫北门旅社,房子、窗户都很简陋。水从院子里流出来,院子用砂石铺就,走起来坑坑凹凹感觉强烈。旅社的房子平常到极限,一间住两个人,没有什么装潢装修,代表着当时泾川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居民的消费水平。旅社有坐西向东的两三排房子,西墙外直到汭河边上,是一大片树林,民国时候是操场。1970年代中期,这里建起了建筑公司。公司门前有一条路,路的东面建起51饭店,全部是平房。又有了两层的一个酒店迎宾楼,传承着老字号的遗风,挂着一个黑底金色的匾,当时能显示出酒楼文化标识意味,,但是没有几个人懂得其含义。51饭店、迎宾楼在世纪之交都拆掉了,当时都是城关公社的地皮,说建就建,说拆掉就拆掉。向南走,是泾崇公路,路西至汭河边,向南至杨柳湾,整个是杨柳大队的农田。路东是一排青砖墙墩、白墙青瓦戴帽墙,一直通到西门口。

[ 本帖最后由 张怀群 于 2023-2-23 16:47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