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齐江]民族音乐学的本土化

东西方的音乐并不一定是相冲撞的,而是可以互相包容,取长补短。单看现在流传下来的古乐,尤其是唐代流传下来的音乐,可以说包容了很多从西域传来的胡乐的风格。盛唐的音乐应该可以说是兼容并包的音乐,而整个盛唐也有一种兼容并蓄的胸怀和气度。只是后来,中国的音乐传统被深深割裂过,有的音乐家曾被流放海外,而有的则被迫放弃了挚爱的音乐生涯。可能断裂不只是音乐传统,而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和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杰出艺术人才的产生更需要社会多方的呵护与栽培。培养音乐人确实至关重要,但是我们已经生活在现代社会,当代的音乐人需要从他自己的角度阐释当代人的生活,寻找他自己的艺术创作与演绎空间。而在此过程中,汲取不同文化的营养是必须的,不能一味崇洋媚外,也不能一味固步自封,当然,自己的根基一定要先扎稳。

[ 本帖最后由 goldserpent 于 2011-12-20 11:07 编辑 ]

TOP

坚决支持楼上!!

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以及强权的介入,确实是桎梏音乐人才自由发展、自由创作的重大障碍。时代总是在进步,相信原创音乐总可以找到突破口。虽然很艰难,但是值得去努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