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祭祀与文明同行 可以即环保又艺术
2013年04月04日 07:4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陈晓星
题记:人皆有死,中西相同。但也有不同,不同在于殡葬、祭祀的方式习俗有异。国人号啕筑墓,烧纸祭拜;西人默默送葬,有碑无坟。本无关高低,但当今世界,东风劲吹,也西风东渐,互相打量之下,各有借鉴融合,港澳台地区早沐欧风美雨,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祭祀习俗的同时,也最早领略西方的祭祀文化。
试举一例。一位台湾教授告诉记者,他上世纪70年代赴德求学,教授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没想到教授的豪华之家居然与一处墓园相去不远,教授在晚饭后还带他到墓园散步,偶尔给他“介绍”一下石碑下的朋友。当他看到一块碑上的刻字:“我们住在彼此的心里,死亡并未把我们分离”时,他一扫心中的别扭感,开始欣赏墓园的鲜花、月光和安祥的气氛,“原来死亡可以如此艺术!”他说。
祭祀——
可以如此环保
中国人的伦理以儒家为本,奉孝为至善。晚辈对长辈“养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而葬与祭都离不开土地,入土为安是大事,“死无葬身之地”是对一个人最恶毒的诅咒。其次,修坟造墓也彰显着孝德与地位,比占地比豪华在港澳台地区也曾风行。
但是,当传统的殡葬祭祀文化遇到土地的瓶颈时,别说造墓早已无地,现在香港已有的骨灰瓮位都需“轮候”,按照中华传统,这样的“无礼”难以让生者心安。此时,“西风”中的简葬甚至树葬、海葬以及以公园化的“纪念”代替上坟的“祭祀”,转化了以土地为本的祭祀方式。香港特区政府在2007年简化海葬手续,指定专门水域供市民举行海葬仪式,据官方数字显示,过去几年间,香港选择海上撒骨灰的人数增长了4倍,由2007年的160宗升至现在的超过600宗。撒骨灰时大部分家属使用食环署提供的免费渡船服务,也有部分家属自行出海。
今年1月,香港特区政府继续提升“海上撒骨灰渡轮服务”,雇用可接载200多名乘客的大型渡轮,免费接载市民进行骨灰撒海仪式。渡轮上有专业礼仪师协助家属举行海葬仪式,也可按家属要求举行宗教仪式。仪式结束后,家属亲友让海风和鲜花伴随着亲人的骨灰回归自然。
从入土为安、上坟祭拜到随风而逝,一念之变需要媒体、政府、环保组织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比如香港媒体刊文指出,有一项研究显示,无论中西,墓地和骨灰瓮的祭扫时间最长的也就150年,一般在百年之内便成无主之墓,荒废潦倒。香港食环署发布数字表明,高温火化后的骨灰是无毒无害的,不会对水域造成污染。
而传统墓园的祭拜方式也在悄然变革,香港人在清明上坟清除坟前杂草时,传统上相信“火烧旺地”,以火除草,曾经引发多起严重山林大火,香港环保组织长春社为此连续数年举办“清明无山火”活动,发动“清明无山火誓师大会”,呼吁市民改变传统的祭扫方式。他们每逢清明还在墓地免费发放鲜花,引导以西式的鲜花代替纸钱和祭品,既安全又环保。长春社向媒体表示,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近两年香港已实现了清明无山火,也有越来越多的港人接受了以鲜花代替烧纸,虽然有些老人仍然延续烧纸的习俗,但统计显示,各墓园的冥纸量都在大幅减少。
祭祀——
可以如此艺术
四面环海的台湾岛也在推行海葬,今年一开年,台北市、新北市、桃园县跨县市办理海葬活动,活动通知指出:殡葬改革目标为“节葬”与“简葬”,鼓励民众采用海葬、树葬及花葬等多元环保自然葬法。在台湾地狭人稠、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台北市、新北市及桃园县今年再次携手合作,办理联合海葬活动。
据此项活动的主办者介绍,台湾自2001年由县市出面开始办理海葬,颇受家属响应,已经为近800位家属完成海葬心愿。选择海葬,通常是往生者的心愿,家属尊嘱办理。
目前,台湾因为墓地饱和而实行骨灰塔存放骨灰,家人每到清明便到骨灰塔祭拜,祭扫祖墓的传统仪式自然改变。离台北市区不远的关渡龙园生命纪念馆便是一座骨灰塔,它已经像西方的墓园一样公园化,除怀恩楼、怀亲楼塔位区外,还设有祭拜大厅、祭祀大厅,纪念馆还举办春、秋、清明法会,家属参加法会后可在花草繁茂的庭院散步、留影、聊天,纪念馆还设计了周边的景点路线,比如关渡宫、红树林、十三行博物馆等,把清明祭扫与赏春踏青结合起来。
在实行了千年厚葬的基础上,“简葬”的推行大不易,它首先需要理论的解释和观念的转变。台湾近年来兴起了一门新学科——生死学,南华大学还设立了生死学研究所,推出了殡葬管理学班,参加者学习期满可完成80个学分;除学分课程外,研究所还广设教育推广中心,讲解殡葬政策规定、各宗教的生死观、各式葬礼、祭文写作及各种告别仪式。没想到此举大受欢迎,每次开课都座无虚席。
新的观念带动新的殡葬方式,又引发新的祭祀方式,现在的台湾,殡葬与祭祀也越来越远离铺张、喧嚣与哭天喊地的形式。骨灰塔园区摆脱传统墓地的阴森荒芜,绿草如茵,水面、天鹅点缀其间,居然还吸引了新人前去拍摄婚纱照。
台湾播放过一则电视新闻,宜兰福园骨灰塔园区举办露天音乐会,丝竹悠扬,令听者安慰,也是对死者最大的敬意。祭祀可以如此艺术,开启了人们全新的对殡葬、祭祀的认识。
“选择一棵自己喜欢的大树,让尸骨如落花一般化为春泥,回归大地,既不与活人争地,也可让后人在大树之下追忆先人。或者更潇洒地将骨灰撒在特定的区域内,随风飘向远方,不留一点痕迹……”这样的文字越来越多地见诸台湾媒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传统观念。
祭祀——
可以如此多样
无论有意引导还是自然演变,土地的限制、生活方式的改变都在影响着人们对殡葬和祭拜礼仪的认识与选择。一位长居海外的“绿卡”人士告诉记者,早期华侨华人在海外多为劳工底层,融不进当地社会,死后也“住进”华人圈的专有墓园,一切依中华传统葬俗行事。而现在一般不再有新设的华人墓地,华侨华人也大多选择入境随俗,生前身后都“华洋并处”,一切从简。
记者在澳门参加过一个长辈的追思会,家属租用了一个社区会所,亲友鱼贯而来,在登记簿上留下对逝者或家属的话,到遗像前鞠躬献花,然后像茶话会一样围桌而坐,在家属哀而不伤地介绍完逝者生命的最后一程后,大家像聊天一样追忆生者的往事。我坐在角落里聆听,对于这位长辈有了更多的了解,也从形式上的吊唁变成内心的不舍与告别。
现在的澳门,清明已从扫墓扩展到家庭聚会、行(登)山,一家老少往往在扫墓后到酒楼聚餐。
祭祀在中华传统中无论对国家还是家庭都是大事,因此才有一个祭祀的节日——清明,形成了一套繁复的规制。但这些传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从“火葬起于西域,惨者不仁”,到现在的中国人普遍接受了火葬的方式。
现在港澳台和海外华侨华人的祭祀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
方式变了,但祭祀中慎终追远的精神没有变,仁、孝的传统道德仍然被当代中国人奉为圭臬。就像英国人罗素所说:“中国人没有因为佛教而变成印度人,也没有因为科技而变为西方人。”虽然港澳台和海外的中华儿女在殡葬与祭祀上吸收了西方的观念,但清明还是“大日子”,中国人还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