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西北民族大学民俗学简介(省级重点学科)

西北民族大学民俗学简介(省级重点学科)

一、学科简介
1、本重点学科建设起始现状

   民俗学学科自1991年开始招收民俗学(含民间文学)硕士研究生。至2005年招收培养了15个年级 ,来自14省区的14个民族的102名研究生。已毕业63人,其中有些学生成为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大学的博士生,绝大多数被高校及科研部门录用并受到好评。先后有蒙古、日、德、意、韩、美及港、澳留学生前来研修、进行学位论文课题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目前又招收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两度被评为甘肃省“1999—2001年甘肃省高校重点学科”、“2002—2005年甘肃省  

高校重点学科”。曾经于2001-2003年间与宁夏大学回族文化研究所联合招收2名学生(导师为该所的赵慧研究员、马宗保副教授、博士)。并建立了本学科所支撑的相关领域: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点;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点和人类学硕士研究生点。

2、本年度学科建设状况

  本年度获得学科建设经费约计50万元,其中学校投入重点学科建设费20万;学院2004年度专项经费15万以及民俗学硕士研究生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博士研究生点建设费投入约5万元。通过合理使用建设经费,建立了专业实验室—田野作业模拟实验室、购置了学科建设必备的硬件设施;通过举办“实施西北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学术会议”成立了“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 牌子,建立了“甘肃省环县道情皮影教学研究基地”、“和政县松鸣岩花儿教学研究基地”两个教学科研基地。并邀请了海内外相关专业的著名专家、学者:周大鸣、臧小伟、色音、马戎等开展系列学术讲座活动扩大了本学科声誉与影响。开展了“西北民族地区民俗与语言民俗的调查研究”等调查研究、资助出版了《卫拉特—西蒙古文化变迁研究》、《河州花儿与陕北信天游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等专著、另有正在待版《西北民族民俗研究论文集》、《傩舞?仪式?萨满?崇拜——历史现场的田野报告》、《八思巴字蒙古语碑铭译注补》等著作,并购置图书资料、外刊1千多册;在凝练学科方向;培养学术队伍以及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水平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 主要研究方向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本学科已经形成了西北民族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甘宁青人口特少民族民俗文化研究;西北穆斯林民族、游牧民族、农耕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三个比较稳定的而具影响研究方向,并具有了《花儿学》、《蒙古族口承语言民俗》、《甘青特有民族文化形态研究》、《西北民族歌谣学》、《东乡族文化遗产》、《新世纪?社会转型?新问题?新使命——面对民间文化第三次的厄运》、《西部开发中甘宁青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研究项目成果《甘肃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报告》、《宁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报告》、《青海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报告》、《甘青特有民族文化形态研究》、《东乡族文化形态与文献》、《裕固族民俗文化研究》、《裕固族文化形态与古籍文存》、《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研究》、《卫拉特—西蒙古文化变迁》、《蒙古族古代狩猎文化》、《失罗勒合、只勒都与蒙古狩猎文化》、《安答、蔑尔干、薛禅与蒙古狩猎文化》等标志性成果。主要研究方向的特色是立足“西北”与“民族”、突出特有民族以及发挥少数民族自身文化优势,在此基础上将形成民俗学三级学科的“民族民俗学”、“区域民俗学”“一国多元比较民俗学”,以及促建中国民俗学,西北流派的形成。

4、目前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所具有的优势与不足

  与同类学科相比,我们的优势:一是生源的多民族、多省区;二是学科兼容性强。社会人类学·民俗学学院以  

搭建一级学科社会学体系为目标,以民俗学学科为基础已经建立了相关二级学科社会学、人类学学科的教学体系。以学科交叉为契机,进行教学创新,知识复合。现已有博士点:1个(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方向);硕士点:3个(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本科1个专业(社会学)的教学。本学科研究生点毕业生,已经成为攻读相关学科博士学位(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的主要生源。三是学术队伍由多民族高学历人构成。从目前全国各高校已招收本学科相对而言,从考生报名的范围、民族成分与数量,尚无一家可达到本学科点的程度。目前本学科已经形成的较稳定且具特色的三个方向,在全国高校中的影响正在扩大,生源充足,前景看好。不足在于缺少基础理论研究的高水成果和重大标志性研究项目。

5、在省内本学科所支撑的领域中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产生的影响

  (1)本学科形成的三个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西北民族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甘宁青人口特少民族民俗文化研究;西北穆斯林民族、游牧民族、农耕民族民俗文化研究的相关教学研究工作,不仅为本省培养了相关急需的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民俗学人才和为民族宗教工作,提供了高级科研人员的后备。(2)本学科建立的“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研究中心”,不仅对开展西北地区的区域与民族的民间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工作具有推动作用。而且为西北各省保护试点参与制定保护方案和建立保护机制进行追踪研究,为文化遗产学教学和应用研究,开辟并建立了大区域性社会服务空间。甘、青、宁、新 各地各文化类型的考察实践基地。本中心执行主任资深教授郝苏民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国家中心中国“申遗”委员会等非物质文化研究与保护三个机构的委员,对西北五省区制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保护方案和建立保护机制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3)本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将十分有利于甘肃省建设特色文化大省的发展战略,同时也对文化旅游的发展产生直接的推动作用。

二、学术队伍(2002-2005)

   目前民俗学硕士研究生点导师及师资梯队共有18人:其中正高职称的5人,副高职称的3人,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44.4%;中级职称人员8人,初级职称人员2人,中级、初级职称的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55.6% 。年龄结构为:55岁以上2人;46—54岁3人、30—45岁10人、30岁以下2人。

   现任导师有:郝苏民教授、郗慧民教授、郭郁烈教授、马自祥教授、文 化教授(博士、女)、贺卫光研究员(博士)。

   师资梯队与师资力量人员:僧格副教授(博士)、马效佩(博士)、李雄飞(博士)、傲 东、哈德江、满 珂(女)、马忠才、马红艳(女)、看本加、邢海燕(女)、牧 仁(女)、刘 荣等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为师资梯队。

三、科学研究:   
(一) 科研项目 本年度完成的科研项目6项;正在承担的项目20项(评估表格中限填15项),总经费64.9万, 2002.1- 2005.12 承担  国家计委、科技部、教育部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 国务院其它各部门(攻关)项目及产学研和国防重大项目 地方政府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 国际组织资助或国际合作项目 合计
项目数 (个)  4 2 4 4 0 1 15
经费数 (万元)  52 1.6 6.5 2.3 0 8 70.4

   (二)出版专著14册: 已经出版的专著8本,《我不再是羊群的学者》《裕固族文化形态与古籍文存》《裕固族民俗文化研究》《甘肃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概览》《卫拉特—西蒙古文化变迁》《圣经、古兰经与现代科学》《蒙古族古代狩猎文化》《河州花儿与陕北信天游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等;各类编著、参编作品6本。

正在出版中的著作有:《西北民族民俗研究论文集》、《傩舞.仪式.萨满.崇拜——历史现场的田野报告》、研究生系列教材:《中国西北族群口承语言民俗》、《西北民族叙事诗学》、《民俗学与西北民族民俗研究》、《西北民族学》。

   (二) 主要获奖论、著11项。   

四、基础条件:

  (一)可用于本学科点研究生培养的专业实验室——“田野作业模拟实验室” 正在开发及应用的主要教学软件有《西北民族民俗学多媒体教程(含网络资源)》;《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民俗学、民间文学的相关多媒体课件》;《SPS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包》。利用该实验室设计和处理课题数据资料的项目有:“兰州市流动人口调查”、“西北回族城市化现状、趋势及问题专题研究”;“格尔木市流动人口调查”;“新校区教师、学生适应问题调查”;“西北民族物质民俗与语言民俗的调查研究”等课题研究;相关课程多媒体教学所用。人才培养中心与基地——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研究中心;甘肃省环县“道情皮影”教学研究基地;和政县“松鸣岩花儿”教学研究基地。

  (二)可用于本学科点研究生培养的基础设备——复印机、投影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照相机、兼容非线性编辑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15台配置电脑桌椅15个)、电视机、DVD播放机、光盘刻录机、录音笔等。

  (三)可用于本学科点研究生培养的专业文献资料情况及获取资料的技术手段

现存图书 资料期刊  国内专业图书资料期刊数(册、盒、盘) 2400册图书80种期刊
国外专业图书资料期刊数(册、盒、盘) 20册图书,2种期刊
购置图书 资料期刊 数(册、 盒、盘)  2002年 图书378册期刊70种 经费投入(万元 12283元
2003年 图书140册期刊76种 经费投入(万元) 14516元
2004年 图书220册期刊76种 经费投入(万元) 15512元
2005年 图书378册期刊78种 经费投入(万元) 36954元
计算机网络 互联网接入情况 接入 本学科接入终端数 0 建主页情况 1

  (四) 可用于本学科建设的经费使用情况

     本学科点于2002-2005年度获得的建设经费约计50万元,其中学校投入重点学科建设费20万;学院2004年度专项经费15万以及民俗学硕士研究生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博士研究生点建设费投入约5万元。 2002年民俗学研究生点建设费用购置图书资料12283元。 2003年度学校投入重点学科建设费6万,出版2部著作《卫拉特—西蒙古文化变迁研究》(20000元)、《河州花儿与陕北信天游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20000元)、购置设备(10000元)其余(10000元)用于举办全国回族小经文字学术研论会。民俗学研究生点建设费用购置图书资料14516元。 2004年度学校投入重点学科建设费6万,出版2部著作《西北民族民俗研究论文集》(20000元)、《傩舞?仪式?萨满?崇拜——历史现场的田野报告》(20000元)、购置图书资料(14000元)、进行“西北民族地区民俗与语言民俗的调查研究”(6000元)。民俗学研究生点建设费用购置图书资料1512元。学院2004年度专项经费15万建立了民俗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实验室。 2005年度学校投入重点学科建设费8万,再版1部著作《八思巴字蒙古语碑铭译注补》(20000元)、举办学术会议“实施西北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40000元,学校投入会议专项经费100000元;购置图书资料(20000元)。民俗学研究生点建设费用购置图书资料16954元。 通过本学科点所获建设经费的合理使用,在硬件设备、专业实验室建设、资助科研专著出版、举办学术会议以及学术活动、购置图书资料、进行田野作业等各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本学科凝练学科方向;培养学术队伍以及人才培养;促进科学研究;改善基础条件;进行学术交流,扩大本学科声誉与影响: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五、学术交流

   (一)2002年至2005年本学科点举办的主要学术会议有:实施西北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全国回族小经文字学术研论会。

   (二)2002年至2005年间本学科教师(或研究生)参加国内外会议情况:台湾政治大学“中国大陆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的变迁与适应学术研讨会”;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讨论会;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讨论会;内蒙古大学第四次蒙古学国际学术会议;全国傩面文化研讨会等。

   (三)相关图片:实施西北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