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经验总结] 文化攀附:从敖包相会与蒙古酒文化说起~~

文化攀附:从敖包相会与蒙古酒文化说起~~

在演唱《敖包相会》之前,敖其老师做了一次打假,她说敖包不是谈情说爱的地方。

后来她又说《鸿雁》这首歌的翻译有问题:“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这似乎隐喻着蒙古人个个都是酒鬼,每天喝得烂醉,但其实不是这样,蒙古人喝酒很讲礼节,而且很有身体保护意识,以前喝酒是众人围成一圈,酒杯轮流转,因为喝得缓,所以等酒杯下一次轮到我这里的时候,我上杯的酒劲已经过去了,所以是不会喝醉的。

我想这里面有很多话题,因为之前也在不同的场合听到过我们对少数民族音乐的误解,比如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其实是写给青海湖边藏族姑娘萨耶卓玛的,而不是新疆民歌,更不是写给三毛的;另外《达阪城城的姑娘》里面“带着你的妹妹”是当地的一种习俗,“妹妹”是伴娘,而不是让妹妹也嫁过来。还有土家族民歌《龙船调》,并不是一首民族集体传承的歌谣,而是当时恩施歌舞团的一群人在歌谣《种瓜调》的曲调上改编成的爱情歌曲,后来被宋祖英唱到了维也纳,成为世界十大民歌,很有偶然性。其他的例子不胜枚举,也希望大家提供更多的案例。

我想有两个原因造成了对少数民族音乐的误解,一是语言翻译的模糊性,二是地域文化差异造成的。

也就是说,当我们在唱一首民歌(集体传承也好,个人创作也好)时,体验到的只是语言层面的意蕴,而不会去理会这首歌是怎么创作出来的,或者根本不去了解歌曲最原初的意义,就像一个词汇、一个文学意象被生产出来以后,使用它的人只想到我要通过它来表达什么,比如通过演唱“在那遥远的地方”,可以传递任何一个人对心爱的女子的感情,所以唱到现在,没有人管这首歌背后还有王洛宾与卓玛或者与三毛之间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存在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歌曲本身的模糊性(歌词没有界定和表达具体的故事)决定了它就是一个可以用来表达情感的工具。

再回到“敖包相会”和“不醉不还”的问题。
敖包是祭祀的地方,是信仰空间,当然不是谈情说爱的地方,更不是月黑风高的晚上,男男女女野合的场所,因此把“敖包相会”理解成“去敖包旁边谈恋爱”肯定是错误的。但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谈情说爱又需要“敖包”这个意象呢?或者说这个意象为什么如此有效,而被广为传唱?换个角度思考,当我们唱《敖包相会》的时候,“我”到底想传达的是什么,如果这首歌不能传达“谈恋爱”的意思,那它就没有作为情歌的必要,因此“敖包”是不是宗教实体、是不是信仰空间、是不是神圣的地方,对要唱歌的“我”来说并没有很大的约束作用,特别是对一个没有去过草原,不了解草原文化的人来说,这首歌的习得完全是通过电视收音机这些媒介,并不是爷爷、爸爸妈妈讲给你的故事,所以“敖包相会”很大程度上作为了一个表达爱情的意象而存在于音乐世界中,当我表达爱情的时候,是可以随意在这个音乐世界里提取这个意象的。所以说到这里,我们也没必要去刻意地理解“是不是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草原人谈恋爱只能把敖包作为一个地标,方便识别”,因为这种刻意地理解本身是需要之前的误解作为前提的,如果一直没有人告诉你“你把敖包相会理解错了”,也许你一辈子也不会去思考“敖包有没有地标的功能”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意思是什么?就是一个字、一个符号、一个词语、一句话、一个文学意象、一个学术概念等等,它本身被创造出来肯定是有它最初的规定性,但是如果这些符号、字句、语言、意象、概念不被使用,或者说不在实际运作用和外界产生这样那样的关系,那它们根本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意义”:一是作为工具的用途,没有用或者没人用,就存在不下去;二是作为流传的方式,它们的存在根本上是作为意义而承传的,也就是说存在是动态的,是一种过程);然而,一旦它们被使用、被操作之后,情况就会发生很多变化,因为语境变了,所以各种“攀附”行为就会发生,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理解错了”这种现象就会发生。


“不醉不还”可能属于另一种情况,就是语言在表达的时候往往要符合音律(语音规律),特别是音乐作品中,而且像《鸿雁》、《嘎达梅林》这种翻译过来的音乐作品更是如此,怎样找一个恰当的语言表述这首歌曲的感觉,我个人的理解是“不醉不还”是一个很自然的翻译,因为它和“酒喝干、再斟满”搭在一起实在太完美了,就像我们在说一句话一样,就是要表达咱们今晚共饮美酒,“不醉不还”、“不醉不归”、“一醉方休”都是言语的问题,而不是语言的问题,因为要表达痛饮一宿的豪情,说出来就可能带点夸张的色彩,所以这样的对话,我们常常强调要“喝醉”,但其实谁也不想喝醉,谁都知道自我保护,谁也不会觉得蒙古人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恰好这种表达(可能是很日常的)反应了草原人豪爽的民族性格,所以我每次唱这首歌,都觉得“不醉不还”是写得最好的,而且呼斯楞在演唱这句的时候,他本来悠扬的声线一下子变得格外有力和沧桑。           


语言、文本到意象、民俗:工具性与功能性
日常生活中上述所谓“意义攀附”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也不足为奇。但是很多经过严格界定的学术概念仍然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就有意思了。先抛弃后现代那种“话语一经说出就由不得你”的极端理解,回到过程和事实中去观察为什么“误解”在不断发生、而大家却总是不愿承认。

比如“图腾”这个概念,现在被用得天花烂坠,但是没有人会承认这个词用错了,它本身是一个学术概念,但是通过知识分子的权力输送,最后每个人都在用图腾,每个民族都要找到自己的一个崇拜物,那就是图腾,而且理由是这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是狡辩。“非遗”很大程度上也是一样,不到几年的时间,民俗学者发现我们自己不能控制这个概念的意思了,老百姓用得比我们还多。这种情况下,没有人管这些词汇是如何界定的,有没有使用的“禁忌”,大家觉得它是一个“好词”,那就但用无妨,这就是典型的攀附行为。


简单再说一下问题意识的初衷,年会之前在中大海岛民族志暑期班上进行过短期田野培训,记得当时郭立新老师跟我们说的最多的词汇就是“文化攀附”,他说人类学到一个地方参与观察,比如看到这里有个寺庙,有个神像,有个什么奇特的民俗,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事项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权力关系和秩序,因为很可能这些东西不是从古到今都传承下来的,而是一种建构性的东西。当然郭老师的文章我还没看,也许他是从纯人类学的角度去谈文化事项存在的基本规律,不过结合我的思考,我想这可能跟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有切合的地方,因为文化攀附在很多时候是不可考的,比如,一个口头文学意象在被多次使用之后很可能会失去原有的功能和意义,而民俗的变迁同样如此(如果可以把民俗作为一个可以被操作的实体来看待的话),一种民俗在最开始生成的那个社区里一定是有严格规定的,但很可能它被另外一个社区征用之后,就会发生功能上的变化,不过时间过去太久之后,谁都搞不清楚到底那里是发源地、那里的民俗事项更纯正,因为这个时候民俗已经变成大家共享,你可以用,我也可以,工具性的一面是很强的。工具性决定了一个文化事项是否能被人所用,而功能性决定了这个事项被使用的效果。所以文化攀附很可能跟文化认同结合在一起,但另一面,文化攀附又恰恰造成了文化的误解误读和变异。所以就我们的经验而言,最基本的也是最需要回答的,为什么我们看到的那么多“搞错了的”民俗事项,它们有没有存在的合理性?为什么我们要用对或错来定性它们?也许从语用学的角度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不是我们用错了,而是我们要用。而解构主义对文本的批判正是出于过程和实践的观点,并不是什么离经叛道之说,实事求是而已。

所以最后可以批评一下我们自己,做学术就是要把这个过程和来龙去脉讲清楚,地方文化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也不是我们想当然地理解的那样,有很多它们本来的意思,但是也有很多是它们本来就没有的意思,隐喻、附会,最好是不能在研究上面出现。

[ 本帖最后由 小猫咪 于 2012-8-15 22:42 编辑 ]

TOP

回复 4# 的帖子

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作者: 王明珂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 2006-04-01
页数: 279
定价: 35.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802300439

本书运用“边缘研究”方法,对“华夏边缘”作了新的解读。作者认为,所谓“边缘研究”,就是“这种研究法将研究的重点由民族的内涵转移至民族的边缘”。并由此通过对“华夏生态边界的形成”、“华夏族群边缘的形成与扩张”、“华夏族群边缘的维持与变迁”等的论述,用以揭示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环境中,华夏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华夏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凝聚、扩张,以及华夏边缘人群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成为华夏或成为非华夏。
  究竟什么是中国人?作为一位研究中国边疆民族史的台湾学者,作者引用大量历史、考古和人类学资料,从一个新的角度——族群边缘的形成与历史回忆——来解读华夏(中国人)的本质,说明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环境中,华夏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华夏如何藉历史记忆与失忆来凝聚、扩张,以及华夏边缘人群如何藉历史记忆与失忆来成为华夏或成为非华夏。

作者简介 · · · · · ·
  王明珂,1952年出生于台湾。1979、1983年先后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所,1992年获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责任职于中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并曾任教于台湾大学、清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大学、东吴大学等校。主要从事于中国民族史、族群认同、历史与社会记、游牧社会及其历史研究。近十年来从事羌族社会文化、历史记忆与族群现象的田野调查研究。

目录 ······
大陆简体版自序
序论 什么是中国人
第一部分 边缘与内涵
第一章 当代社会人类学族群理论
第二章 记忆、历史与族群本质
第三章 民族史研究的边缘理论
· · · · · · (更多)
大陆简体版自序
序论 什么是中国人
第一部分 边缘与内涵
第一章 当代社会人类学族群理论
第二章 记忆、历史与族群本质
第三章 民族史研究的边缘理论
第二部分 华夏生态边界的形成
第四章 青海河湟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
第五章 鄂尔多斯及其邻近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
第六章 西辽河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
第三部分 华夏族群边缘的形成与扩张
第七章 华夏边缘的形成:周人族源传说
第八章 华夏边缘的漂移:谁是羌人
第九章 边缘人群华夏化历程:吴太伯的故事
第十章 汉人的形成:汉代中国人的边疆异族意象
第四部分 华夏边缘的延续与变迁
第十一章 近代华夏边缘再造
第十二章 一个华夏边缘的延续与变迁
结语 资源竞争、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参考书目

.

TOP

吴真 著:《为神性加注:唐宋叶法善崇拜的造成史》
  作者:吴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8-13 | 点击数:211

为神性加注:唐宋叶法善崇拜的造成史
作  者:吴真 著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4月1日
版次:1
页数:329页
印刷时间:2012年4月1日
开本:16
ISBN:9787516108338
所属丛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主编:朝戈金

内容提要
  本书以唐代宫廷道士叶法善为例,讨论唐宋时期叶法善肉身成神的造神史。着名道士作为社会公共资源,成为箭垛式的圣者符号,被各种社会力量所利用,不断被加注新的神性,其中有中央朝廷的政治加注、传奇小说的文学加注、道团道经的托名加注、地方道观的在地化加注、叶氏宗族的祖先崇拜等等。一种社会力量在选择加注之神性时,常常援引已经附着于圣者名下的既有神性,或借力衍生新神性,或托此解构旧神性,这样就构成了神性的流动。圣者的神性是被选择利用的,神性加注并非单纯层累叠加的造成史,民间神只的神性永远处于加注与失注的动态过程之中。神性的加注与失注,只与社会力量的现实诉求有关。
作者简介
  吴真,1976年生,中山大学文学学士、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道教研究),东京大学博士后(日本学术振兴会)。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日本东洋文库客员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系客座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日祭祀演剧、唐宋道教与文学、古代戏曲史。代表性论文有《招魂と施食:敦煌孟姜女物语における宗教救済》、《敦煌孟姜女变文与招魂祭祀》、《民间神歌的女神叙事与功能》等,专著有《唐诗地图》等。

目录
第一章 道教国师的政治人生
一 五代为道的道教世家
二 内道场道士叶法善
三 武韦时期的叶法善与叶静能
四 97岁的政治第二春
五 长安景龙观主的交游圈
小结
第二章 仙师的自我设计与朝廷的政治加注
一 三次上表告老还乡
二 回乡立碑与舍宅为观
三 遗世诗中的自我设计
四 19年后的政治加注
五 《叶尊师碑》中的道派加注
六 无所作为的叶氏门徒
小结
第三章 叶法善仙传的文学加注
一 刘谷神的《叶法善传》
二 《太平广记叶法善传》主要出自杜光庭《仙传拾遗》
三 敦煌《叶净能诗》与刘谷神《叶法善传》的渊源
四 杜光庭的道教神化加注
五 杜光庭的地方知识加注
六 为叶法善“除污”
七 敦煌社会的叶净能符咒崇拜
小结
第四章 类型化的故事与神性化的角色
一 类型故事的附着点
二 明皇遗事中的叶道士印象
三 同类故事与斗法故事中的法师形象
四 世俗想象中的道士与道法
五 “能夺善衣”的叶道士
小结
第五章 中晚唐括苍地区叶法善崇拜的初兴
一 舍宅为观的族产转换
二 叶氏家族与道观香火
三 叶姓跃升为地方大族
四 晚唐的叶氏家族道士
五 叶天师的谶言与应谶者
六 新出的天师剑神话
七 宣阳观的公共性转向
小结
第六章 宋代道法传统的发明与道经的托名
一 《北帝灵文》与叶静能
二 被抹杀的《北帝灵文》
三 重新冠名的叶法善《骨髓灵文》
四 《天真皇人九仙经》与叶法善/叶静能
五 五雷法的《雷书》与叶天师
六 灵宝大法中的唐天师叶真人与叶靖能
七 温元帅地祗法中的叶天师
八 宋代道教仙传中的叶法善
小结
第七章 宋代地方道观的各自加注
一 福主叶天师的祈雨灵验
二 冲真观道士与天师遗物传说
三 处州各道观的挂靠与身份认同
四 处州籍进京道士与叶法善崇拜
五 处州地方道观的香火格局与经营策略
六 各自为神的地方性叶法善崇拜
七 《唐叶真人传》的处州公共记忆
八 叶法善灵验的停滞
小结
第八章 叶氏宗族的道士祖先崇拜
一 高溪崇道观与叶氏移民
二 甲乙住持制与宗族控制
三 《唐叶真人传》所载叶氏世系谱
四 卯山道观的宗祠化运营
五 由处州宗教市场看叶法善崇拜的走向
小结
结语 为神性加注——道士成神的造成史
一 神性加注的类别
二 神性的流动
三 神性的失注
四 神性叙事的停滞
附录 文献
一 金石资料
二 官方史料
三 文学仙传
引用文献目录
一古典文献
二近人论著
三研究论文
后记

TOP

攀附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在学术上应该如何回应?我想首先是要把这个词从日常话语里提升到学术概念上来,也就说我们日常生活中觉得攀附是一种不正常的行为,是给自己脸上贴金或者是给别人做伪注的行为,但是在学术研究上,应该将其是看成是一种十分正常的文化实践,特别是民间与国家、边缘与中心、大众与精英这样的关系话语中,使用“攀附”这个概念或视野可以解释很多问题。通过攀附的个案研究能够说明人类普同的个体诉求和社会心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