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非遗与命名:王老吉与加多宝之争

非遗与命名:王老吉与加多宝之争

王老吉的非遗争夺战
张海勤 转载自 《南方日报》 | 2009-05-25 00:42 |   
专家清点非遗开发中的误区


  ○位列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是这种酒的制作技艺,不是酒。但该品牌酒在打广告时就说,某某酒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荒谬了。酒是物质的,怎么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冯骥才

  ○在日本,一旦企业希望申报非遗,必须交出自己的配方,否则不可能申报成功的。一旦经营出现问题或者公益性事业做得不够,政府有权“罢免”企业对这门技艺的经营权,交给其他企业生产。

                 ———高丙中

  核心提示:听起来就像一场闹剧:王老吉竟引发了胃溃疡。王老吉凉茶在2009年初夏遭遇“飞来横祸”,此时,红罐饮料王老吉的罐装销量在内地已超越可口可乐。

  由于浙江一个消费者投诉王老吉导致胃溃疡,王老吉凉茶里的夏枯草等成分被卫生部认定不在允许添加食用中药材的名单之列。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粤食协)几次公开“喊冤后”,卫生部最后又公开澄清“王老吉食用安全”。作为一个极典型的例子,凉茶在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王老吉利润迅速上涨,传统配方似乎又成为一把有所制约的“双刃剑”。眼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正遭遇一系列冲突:涉及文化的公益性与商业性之争、传统工艺与现代法规之争。

  围绕王老吉背后的“非遗”保护和争夺,记者展开调查采访,在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家的讲述中,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开发中的一些误区、隐忧,浮出水面。

  1、“一场官司引发的入遗”

  夏枯草并不是第一次给王老吉“惹事”了。夏枯草导致一位浙江消费者患上胃溃疡的事件,就像4年前在北京引发的那场官司的翻版,当时曾被北京和广州媒体广泛报道。

  根据《南方周末》2006年8月10日的报道《凉茶保卫战》。2005年“3·15”期间,拥有十几年经验的职业“打假人”刘殿林瞄上了广东的凉茶。他先在北京海淀等3个区的法院将“王老吉”告上法庭,理由是它违法添加中药“夏枯草”;同年6月,他又将“黄振龙”、“平安堂”、“金葫芦”等6家凉茶品牌告上广东卫生监督所,理由是它们违反宣传功效。

  “当年的王老吉危机并不亚于今天。”2005年正值SARS过后不久,广东凉茶进入了大的工业化发展时期,当时总销售额已突破50亿元人民币。刘殿林却抓住“药食同源”的问题穷追猛打。他当时就已指出,绝大部分凉茶申报的都是“食字号”。根据国家卫生部的规定,被列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只有87项,而常见凉茶经常使用的草药超过200项。如果凉茶使用了不在名单中的草药,譬如红罐王老吉中使用的夏枯草,则非常容易成为被告。

  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朱钢博士认为,凉茶申报遗产,最初的缘由就是来自于这场与夏枯草有关的官司。虽然刘殿林败诉了,但他使出的一招几乎要了凉茶行业的命,也间接促使凉茶“自救”,于是想到了申遗。

  有趣的是,凉茶被列为国家级遗产后,有关部门专门在广东大厦召开一个庆祝大会。会上有一个这样的宣布:“来自粤港澳的21家凉茶生产企业拥有的18个品牌54个秘方及术语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将受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及我国有关法律永久性保护。”这其中,就包括“王老吉”、“白云山”、 “夏桑菊”等品牌。甚至,在当年粤食协的一份发文中这样说:“凉茶申遗成功是源远流长的岭南文化的胜利。”

  很明显的是,“凉茶申遗”让王老吉等凉茶企业躲过了当年的危机。在《羊城晚报》一则当年的报道中这样写道:“广东省文化厅及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的负责人认为,凉茶申遗成功的最大意义,在于其模式为其它传统食品适应工业化和现代化生存、发展提供了样板。岭南地区还有上千种类似凉茶的传统食品,比如凉果、广式腊味等。制作这类传统食品的传统工艺,显然与现代化工业的生产模式形成一定的冲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最有效的保护办法。”

  直到今年再次发生夏枯草事件,“申遗”显然不是一个理想的“保护伞”。

  2、王老吉算不算“非遗”?

  更戏剧性的是,夏枯草事件后的王老吉,其概念在非遗专家那里也模糊起来。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说,当年国家批准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是“凉茶”,其实这是不严谨的,符合学理的名称应该是“凉茶制作技艺”,就像大家喝的茶,它是物质的,但是这茶的制作技艺,则是非物质的。“当年以‘凉茶’为名申报,有商业因素介入的影响。”

  “ 就像浙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湖龙井茶采摘和制作技艺,它包含的是从种植、采摘到制作的一整套传统流程,而并没有保护某一商标品牌的龙井茶生产一样。 ”康保成说,“凉茶”列为非遗后却保护了拥有54个秘方、18个品牌的生产企业。“王老吉是物质形态的,怎么列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著名民俗学家、中山大学博导叶春生却认为:“王老吉作为传统工艺的物质载体,实际情况中很难跟非物质形态的制作技艺分开。”叶春生说,广东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广东人发明了驱湿热、去火气的凉茶,是一种民间生活的积累,完全值得保护起来。

  康保成说:“我们一部分专家主张,食品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因背后牵扯的商业利润,都应该延缓申报。”这一主张正在获得相当多非遗专家支持。今年初,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在第二届中国传统节日论坛上发言指出,目前在全国非遗项目的申报过程中,饮食类可谓“疯狂上马”,他则“对某些饮食项目的‘申遗’持保留意见”。冯骥才表达了自己的忧虑:“‘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种提法我不太欣赏。”

TOP

中国商标第一案

广州药业(下称“广药”)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下称“鸿道”)关于王老吉商标的纠纷,2012年5月11日终于落幕,经过了380多天的等待,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签订的《“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这也代表着,2010年5月至今市面上所售的红罐王老吉,均属于侵权产品,广药集团有权对损失进行追索。[1]


  广药与加多宝之间的关系
  2000年签署主商标合同(时限至2010年);
  2002年11月签署第一份补充协议(时限延长至2013年),此前广药集团原老总李益民收受香港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港币200万元;
  2003年6月签署第二份补充协议(时限再延长至2020年),李益民收受陈鸿道港币100万元,随后李益民落马;
  2010年11月广药在北京发布王老吉品牌价值过千亿一事,随后加多宝发声明澄清与广药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让矛盾公开化;
  2011年4月广药递交“王老吉商标”仲裁申请;
  2011年12月“王老吉商标”案进入仲裁程序;
  2012年5月11日,广药集团收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日期为2012年5月9日的裁决书,广药胜诉。
  2012年5月15日,广药集团赢得王老吉商标[2]。


  王老吉之争又上火
  5月27日,加多宝集团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重要声明称,自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于5月9日作出“王老吉”商标归于广药集团裁决后,鸿道集团不服该裁决,以仲裁委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58条规定为由,于5月17日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了撤销该裁决的申请,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已立案。按《仲裁法》第64条规定,当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时,人民法院应当中止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裁决。这意味着广药集团目前还不能申请执行裁决,“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权尚待确定,而广药集团制定的红罐王老吉销售计划也将受到影响。


  王老吉商标之争走向娱乐化:广药称将索赔75亿  

  5月27日加多宝集团(下称“加多宝”)向北京市第一中院提起撤销先前仲裁裁决的申请并已获立案,而广州医药集团(下称“广药”)昨天立刻回应称加多宝此举是“对法律的无知”,并准备针对之前两年来加多宝的侵权非法所得提出索赔75亿元。[3]


  外资巨头或插手王老吉之争  

  广药和银鹭“联手”,有分析人士认为,消息能被放出来,说明合作已经基本达成。然而,2011年银鹭就被雀巢收购,而雀巢和外资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公司是曾经的战略合作伙伴,停止战略合作的时间也并不长。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此前的阴谋论——外资饮料巨头或有可能参与了王老吉的红绿之争。[4]


  加多宝母公司行贿案中止 王老吉商标归属添变数  
6月21日消息,广药集团与加多宝集团关于王老吉商标的纷争再添变数:6月20日,鸿道集团(加多宝母公司)收到广州市人民检察院通知,已中止陈鸿道案件。
  在此前的6月初,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已经申请撤销王老吉商标仲裁裁决一案。[5]




参考资料
1.  广药集团收回王老吉品牌 称有权对损失进行追索 .
2.  视频: 广药集团赢得王老吉商标 .
3.  王老吉商标之争走向娱乐化:广药称将索赔75亿 .东莞769网[引用日期 2012-05-29].
4.  外资巨头或插手王老吉之争 凉茶市场遭重创 .东莞769网[引用日期 2012-06-19].
5.  加多宝母公司行贿案撤销 王老吉商标归属添变数 .东莞769网[引用日期 2012-06-21].
6.  广药版红罐“王老吉”上市 外观与加多宝版相似 .东莞769网[引用日期 2012-06-4].
扩展阅读:
1
王老吉专题:http://info.food.hc360.com/zt/wanglaoji/index.shtml
2
慧聪饮料专区:http://info.food.hc360.com/list/yp_index.shtml
3
王老吉品牌定位:http://www.chengmei-trout.com/achieve-4.asp
4
王老吉图文:http://liondance-dragondance.org/c4.asp?d=19124
5
王老吉商标争夺战红妹完败 “双雄会”改唱“单刀会”http://bbs.cableabc.com/showtopic-2104.html
6
王老吉红绿之争http://finance.sina.com.cn/focus/2010wlj/
7
论红罐王老吉的倒掉http://finance.qq.com/zt2012/wan ... 012&ptlang=2052
8
广药:新版王老吉下月上市 商标抢注漂洋过海开展中http://bbs.cableabc.com/showtopic-2637.html
9
“王老吉”商标之争启示录:http://www.769.com/cy/news/2012052262628.html

[ 本帖最后由 小猫咪 于 2012-7-15 22:39 编辑 ]

TOP

王老吉事件是商业阴谋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时间:2009年05月14日 16:06:48

     记者张演钦报道:“王老吉事件”社会反响强烈,而在部分民俗专家及网友看来,这或是一场商业阴谋。

  “名头大了,是非也就多了”

  “这可能是行业竞争所引发的事件。王老吉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销量大增,而枪打出头鸟,这是中国人的陋习。”昨天,著名民俗学家、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叶春生对记者说,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名头大了,王老吉的是非也多了起来,当然,这和其接受范围更广了也有关系。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说,凉茶是广东特有的东西,这和广东的气候有关。“我一个北方人,来南方二十多年了,也养成了喝凉茶的习惯,很有用!”而最近几年,王老吉在北方卖得不错,也成了很多北方人的日常需要。

  “事件最关键的核心,可能是行业竞争的问题。”记者浏览网页的时候发现,不少网友也有同样的质疑。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家告诉记者,当年国家批准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是“广东凉茶”,其实这是不严谨的,符合学理的名称应该是“广东凉茶制作技艺”,就像大家喝的茶,它是物质的,但是这茶的制作技艺,则是非物质的。“据说申报的时候也正是这个意思,也只有这个意思,才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涵义。”他透露,当年以“广东凉茶”为名申报,有商业因素介入的影响。事后也证明,作为“广东凉茶”的一种,王老吉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销量大增,凸显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巨大的商业效应。

  “不断完善,非一杆子打死”

  王老吉此次面临的问题,在康保成看来,和其他知名品牌没有什么两样。“世界上响当当的丰田汽车也会出现问题,不是说每一批汽车都合格,所以有召回制度。王老吉此次出现的问题,一切都要等待科学检测之后才能说清楚,比如,为什么以前一直没问题,现在突然有问题,是不是某一批次的产品出了问题还是别的?”

  叶春生表示,自己喝王老吉的时间很长,从来没有因此出现过不适,上世纪60年代在北京读书的时候,还写信让家里人寄来王老吉以清热解毒,“当然,不排除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会发现一些不尽善尽美的地方,作为王老吉,也应不断改进、创新。但是,主要的根脉不能变。”

  记者发现,一些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有时候会引发争议。如飘色,就有人质疑其是否含有虐童倾向;雷州半岛流行的穿令,是否对人的身心造成损害?等等。康保成说,就算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可以完善、改良,如飘色,原来是用铁丝穿起来,现在能不能以更先进、更安全、更人性化的手段加以改进?“当然,改进也不能乱改,否则就不叫飘色了。”

  不断完善,而非一杆子打死,这是一种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负责任的态度。著名民俗专家乌丙安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也强调,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品牌很珍贵,希望大家好好爱护。

TOP

很有意思的问题,没想到民俗学家在三年前就卷入了这场讨论中,以前是自己不喜欢喝凉茶,后来是因为喝过一种凉茶上面写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慢慢地就习惯了。这次到广州,发现王老吉和加多宝的争议还是不断,很多不了解内幕的消费者搞不清楚这两个商标究竟是什么意思。而且更有趣的是,这样一个看似完全是在商业规则下“命名”的商标牵,其扯到的却不只是商业内部的规则问题,它还涉及到文化命名的问题,也就是说老百姓消费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凉茶,比如我,如果没有非遗的字样或者我不是学民俗的,也许我至今不会习惯喝凉茶,那么既然有人在利用和消费非遗,那么非遗作为一种文化命名,它带来的后续的“名”的归属和使用问题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像这样几十亿的官司不是一个小数目,当然商家有商家的智慧,这个争议会很好地得到处理,但是非遗引发的问题将不止于此,很多非遗是不能地域化和资源化的,但是权力和资本的介入,这种趋向似乎已经无法挽回。怎么办?

我仍然站在消费者和民众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凉茶是集体智慧,是生活文化,但是我们今天花四块钱买的凉茶究竟消费的是什么?或许生活世界里本来没有这样的问题存在,但是还是需要帮助消费者追问,“命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谁在命名?命名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权力逻辑存在?文化命名与文化存在如何理解?

不生产非遗,是不是就意味着没有文化命名的权力运作呢?凉茶会不会以另外一种命名的方式出现在消费者的眼前?消费者消费凉茶,消费凉茶本身和消费非遗(所谓的健康饮料的概念)各占几成?为什么市场上会同时出现功能饮料和健康饮料的区分,而为什么大家还会同时消费它们?饮料的健康与否谁来界定?那么,所谓的维生素水和矿泉水是否跟非遗凉茶在本质上是一类问题?都是“命名”惹的祸?命名是否意味着一种权力输送,将“科学”的概念生产输送到生活世界中?

近些年,食品安全(健康饮食)、养生、营养医学非常热门,很多商家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号进行营销,而这种“概念消费”与吃药打针看病医疗似乎并无两样,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的日常行为已经开始不受经验控制了,而是通过理念控制,即所谓的理性、科学来控制。简单说来,就是“吃”的问题当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受西方科学规训的影子,更看到了西方科学规训下的中国文化以及民众生活文化被统治的结果,好像是社会转型造成的各种社会问题让我们不得不产生不确信的社会心理,于是,日常生活也成为了一种“治疗”行为。

TOP

439 凉茶配制

时间:2006年
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地区:广 东,香 港,澳 门
编号:Ⅷ—89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文化厅  
                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
                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

    凉茶是粤、港、澳地区人民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土特征,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食用、总结出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湿等功效,伴随人们日常生活的饮料。它有特定的术语指导人们日常饮用,既无剂量限制,也无需医生指导。
    公元306年,东晋道学医药家葛洪南来岭南,由于当时瘴疠流行,他得以悉心研究岭南各种温病医药。葛洪所遗下的医学专著以及后世岭南温派医家总结劳动人民长期防治疾病过程中的丰富经验,形成了岭南文化底蕴深厚的凉茶,其配方、术语世代相传。关于凉茶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在岭南和海外广为流传,经久不衰。数百年来,林立于广东、香港、澳门的凉茶铺,形成了一条岭南文化的独特风景线。
    凉茶配制技艺以家族世袭传承下来,已有数百年历史。“文革”中,凉茶文化虽遭到了严重破坏,不仅凉茶铺关门,有关凉茶的制作器具、遗址、遗迹、史料、照片等文物也所剩无几,但其在港、澳地区仍经久不衰。王老吉、上清饮、健生堂、邓老、白云山、黄振龙、徐其修、春和堂、金葫芦、星群、润心堂、沙溪、李氏、清心堂、杏林春、宝庆堂等16个凉茶品牌的54个配方及其所构成的凉茶文化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
    凉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广泛的民间性、公认的有效性、严格的传承性及巨大的后发效应,使其成为世界饮料的一匹“黑马”。目前,凉茶产量已达200万吨(含港、澳地区),销售范围已覆盖全国及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近二十个国家。在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中华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保护和发扬凉茶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文化部非遗数据中心:http://www.ihchina.cn/inc/guojiaminglunry.jsp?gjml_id=439

TOP

如何理解“生产性保护”?

王老吉的榜样:生产技艺革新

  谈到成功的生产性保护,不能不提广东凉茶,其中又以王老吉为突出榜样。别看现在发展得很好,上世纪80年代,广东凉茶也是处境尴尬,虽然广东人有喝凉茶的需求,但多是家庭自制凉茶,没有形成产业。

  据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叶春生介绍,凉茶之所以能够复兴,就在于凉茶的商品化、产业化经营和生产技艺的革新。“在非遗保护过程中,很多人会陷入一种误区:认为保护的重点就是这些文化、技艺、风俗习惯之类的‘非物质'的东西,往往对文化载体不够重视。其实这是对非物质文化的新一轮破坏,‘体之不存,毛将焉附',载体不在了,这些‘非物质'还如何去保护传承呢?”他说。

  1995年,加多宝集团第一个推出罐装凉茶,也是第一个将凉茶当饮料来卖的,由“药”到“饮料”的观念转变成就了王老吉这个价值百亿元的民族品牌。同时,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凉茶的生产技艺也得到了改善。如今凉茶企业都引进了生产线,以前的药材煎煮也就是现在生产过程中的提取浓缩技术,加多宝等大的企业还采取膜浓缩技术。

  “随着历史的进程和时间的推移,非遗不但要以新的内容和更加完善的形式来展现,而且,越是与时代同步, 有鲜明的时代感,其生命力就越强。因此,保护和经营非遗必须在开发、传承、创新所支撑的平台之上进行。”叶春生表示。

TOP

  康保成分析说,申报大热的项目,往往是工艺类、饮食类,本身的物质载体特别明显,艺术类如戏曲和民间文学现在的申报已经降温,一来是因为它们的种类较少,二来是其物质载体不明显。也许是难以带来直接效益,故人们热情不起来。

  正因如此,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叶春生提醒说,现在大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热情刚刚起来,“热一点还是好的,不用泼冷水,只能纠偏”。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发现,进入名录的“食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多,他因此而感慨万千:“中国那么大,每个地方的口味都不一样,一一申报,非遗保护名录最后就成食品大全了!”

  上个周末,冯骥才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食品类非遗项目不宜过多,首先,食品是靠嘴来保护的,如果不以传统做法为基础,不好吃了,想保护也保护不了;其次,遗产的主要价值应该是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而很多食品类非遗和商家的利益结合得过于紧密。

  食品类非遗只是一个缩影,中国人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体现出来的不正常的热情和极其短视的小聪明,无不证明文化虚火正在上升。

  非遗物质化

  “这些食品类非遗项目往往会误导大家,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那××酒、××月饼这些物质性的东西。”冯骥才提醒社会注意目前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化。

  广东凉茶,就是一个典型。

  “凉茶文化传播全球行”活动于6月16日在京启动,有关公司发出的文稿多次出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茶”的字眼。在一些专家看来,这是一种偷换概念,“凉茶是一种物质,和‘非物质'无关;凉茶的制作技艺才是非物质的,这也是它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方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非遗学者告诉记者,当年以凉茶之名申报非遗,进入国家评审程序的时候,他提出了异议,引起大家共鸣,但最后公布的结果还是凉茶而非其制作技艺,他觉得不可思议。很快,地方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找上门来说:“你这样会损害我们广东的利益。”

  利益在哪里?

  成为“国家级非遗”后,广东凉茶销量大增。加多宝集团官网说,2009年3月21日,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罐装王老吉继续保持着60%以上的销售增速,销售份额达到24.6%。

  广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手工技艺”一共有两项,耐人寻味的是,在保护单位为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那里是“凉茶”,而在保护单位为广州木雕家具工艺厂那里则是“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凉茶是物质,而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则是非物质。标准明显不一,显示出的是低级的逻辑混乱。

  喝早茶,在广府人的生活里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但广州市非遗名录里一直没有喝早茶这一项。这是为什么?有参与评审者对羊城晚报记者解释说,一些专家虽然认为广府人喝早茶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代表性,但容易产生和王老吉一样的问题:物质化。

  “早茶列入名录后,该保护哪家酒楼?这是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利益分割问题。有专家对此非常警惕,所以,连续两批都没有列入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教授看来,这有点让人哭笑不得,“有人混淆了风俗和饮食的概念。喝早茶在广东人的生活里是一种交流方式,一种风俗习惯,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广式早茶影响全国和世界,日语的喝茶直接就是粤语‘饮茶'。申报的时候可放在民俗类,而非饮食类,两个根本是不同的体系。”

  矫枉过正,反映出“非遗物质化”的严重程度。因为“容易物质化”,更多的食品类、酒类等正假非遗之名,大做广告。“韩国保护的食品非遗项目非常少,他们的国家级非遗叫‘重要无形遗产',到现在为止总共才113项,而饮食类只有2项。而我们,恨不得所有的饭店都挂上非遗的牌子。”冯骥才说。

  企业爱申报

  细心的人们发现,以企业为非遗申报主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今年,文化部《关于评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发出后,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要求将酿酒行业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先进单位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做出较大贡献的代表性传承人,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向国家文化部推荐进行鼓励和表彰;很快,中国日用玻璃协会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记者发现,广州市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14项,其中7项的“保护单位”为公共文化机构,如博物馆、文化馆等;另外7项,其申报单位和保护单位则是企业或行业协会。

  王老吉成功的例子给不少企业以巨大的刺激,多种企业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开始高涨。记者在第三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初步名单上看到,酱油类、酒类等饮食行业的申报主体,大多是企业,而且,有的申报者把自己公司的名称直接打在申报项目名称前。

  越来越多的企业对非遗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肖东告诉羊城晚报记者,相关企业普遍呼吁:工艺美术行业最好归口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有很好的扶持政策”,其中包括非遗政策及其影响力。广州市莲花彩瓷实业董事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彩传承人陈文敏说,广彩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后,“我们的生存境况有了可喜的转变,之前人们把广彩当成一般的工艺品,非遗申报成功后,文化内涵大大提升,成为更多政府部门和知名企业赠送嘉宾的礼品”。

  和中国不同,日韩的非遗申报以专家为绝对主导。冯骥才告诉羊城晚报记者,韩国和作为世界上最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之一的日本的专家调查工作做得非常细致,而我们则有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的专家数量远少于遗产的数量,很多遗产根本没有专门的专家去研究,所以往往只能任由地方政府和企业随意申报。这就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非遗申报往往和政绩或商业利益联系在一起,政绩和利益成为驱动力,没有专家,就找个人,档次也不算太高,写了个材料就报了上去,“问题很大,文化的严肃性、原真性都要打折扣”。

  “申报非遗,如果和政绩或商业利益结合在一起,一定是过热的。而且热得不正常。”冯骥才说,最近他在很多地方都呼吁,应该让专家起作用,无论是申报、审定还是保护规划的制定。文化遗产的第一保护人应该是政府,企业申报容易让非遗申报企业化,最大的问题是非遗商品化,这样就要服从商业规律,而不是文化规律。

  根源在利益

  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两批相加合计1028项。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韩国国家级非遗至今共113项,而且我们和日韩不同的是,人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评了。”冯骥才说。

  康保成结识的一名在日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中国学者,听说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起来超过1000项时,大摇其头:“不可思议!这是一个大笑话!”

  到底每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批准多少项为宜?康保成说,他的设想是,每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几十项就够了,每个省市区一两项,尤其是第一批,应该是树立样本,国家据此制订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申报标准,“按理说,进入国家级名录的应该有全国影响,但现在看来很多只有地方影响,没有国家影响”。同理,很多省级非遗项目也没有全省影响,却一路绿灯地进入了省级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每次只能申报一项文化遗产、一项自然遗产或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我们这里,只要是有点历史的,只要是民间的,似乎都应该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说。

  一名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专家说,非遗申报过热,最根本的原因是急功近利,“这种事教育部门一直在做,比如一年建了多少重点学科、争取到了多少重点基地,本科生增加了多少倍,‘211'、‘985'如何如何……教育部门运作‘成功'后,文化部门也在‘学习',数字一摆出来,容易出政绩呀。”

  由于最近几年非遗申报大热,评委也成了一些申报单位拉拢的对象。每次评选,广州市非遗中心都不敢公布专家名单,“就像申报职称一样,谁敢公布评审者名单”?

(来源:羊城晚报)

(编辑:春心如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