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意识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 如何使民族团结意识植根各族青少年学生心中
□ 文字统筹整理 关凯 牛锐
主持人:
普永生 中国民族报社总编辑
嘉宾:
赵学义 中国民族报社顾问
禹宾熙 民族出版社社长
青觉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马戎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关凯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司惟 中国中学生报社主编
杜立 中国中学生报社采编部主任
主持人语
200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意见》。8月24日,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召开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就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进行具体部署。中央决定在全国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这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举措。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走过了非凡历程,取得了伟大成就。但是,我国民族关系在不断巩固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民族团结,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现实的紧迫工作。
由于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如何把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进一步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就是我们需要思考的课题。
民族团结教育要“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
普永生:在学校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当时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陆续在民族地区各级学校开设了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文革”期间,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被相继停止。改革开放以后,民族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再次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自2000年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正式全面开展以来,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相继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各地高度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并做到有关内容“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
根据教育部、国家民委2009年7月16日印发的《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民族团结教育已经被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数的15%。
2009年5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要求,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小学要在三、四年级开设《中华大家庭》课程,五、六年级开设《民族常识》课程;初中要在一、二年级开设《民族政策常识》课程,普通高中一、二年级要开设《民族理论常识》课程,中等职业学校要开设《民族理论常识实践教育》课程。在座的中央民族大学的青觉老师参与了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教材的审定工作,我们先请他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青觉:早在2008年暑期,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研究所就召集了一些学者开始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教材的构思、设计工作,国家民委系统中,我和几位老师也参与了。我参与了教材最初的设计,并为编写组提供了一些素材。比如,我建议教材使用的民族形象的图案,以中央民族大学老师设计的、中国邮政发行的56个民族邮票上的人物形象为主,因为这套形象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这套教材一共分4册,分别是《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民族政策常识》和《民族理论常识》。关于这4册书具体怎样编写,我们讨论了3天。对于前两册,大家意见相对一致,认为主要应该教授常识性的东西,分歧是在表现形式上,大家讨论的是怎样的形式能让小学生更好地接受这些知识。对于后两册,大家的分歧比较大,《民族政策常识》经过了再次审定,《民族理论常识》经过了大幅修改。这两本教材的初稿写得比较生硬,基本上是对党和国家民族理论、民族政策以及相关领导讲话的精简和压缩。
在2008年10月到11月间,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审定,对《民族理论常识》和《民族政策常识》的内容作了调整,对另外两册作了补充。这样,全套教材的审定就算是通过了。审定后的《中华大家庭》介绍了各民族的居住地、人口数量、特点等知识,《民族常识》介绍了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和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等内容,《民族政策常识》主要介绍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宗教信仰自由等政策。
2009年12月,民族地区从事民族教育研究的学者和相关人员举行过一个座谈会,研讨与教材有关的问题。有些人对教材知识点的把握提出了异议。比如,有人指出,新疆有些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但是没有为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所承认,因此在教材中说这些民族无本民族文字是不对的。又如,有人指出,教材中对珞巴族、门巴族人口数量的叙述存在问题。教材中使用的门巴族、珞巴族人口数量是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这一数据只能说明实施人口普查地区的人口情况,并不包含中印领土争议区。简单地使用这一数据,很不准确,会造成我国在政治、外交等方面的被动。
按照规定,参与教材编写,就不能参与教材审定。应教育部要求,我们参加了审定工作。
禹宾熙:民族出版社也积极参与了这项工作,因为民族出版社具有这方面的先天优势。但是我们接触到这个项目的时候,已经进入最后的审定阶段了。
司惟:《中国中学生报》专业性比较强,涉及面也比较广,但是对民族方面的知识却是完全陌生的。2009年9月初,我们报社接到团中央交办的一个任务:从10月开始开设以中国各民族为主题的专栏,为期一年。说实话,对于民族知识,我们都不太懂,中学生可能更陌生。接受这个任务以后,对于栏目的建设我们的确有一些比较新的设想,但是为了稳妥起见,还是用了比较保守的办法。专栏名为《祖国大家庭》,专栏开了以后,有一定的反响,并入选了国家民委评选的“2009年民族新闻宣传优秀专题专栏”。
赵学义:近年来,民族团结教育问题的确引人注目。比如,2008年8月发生的“阎崇年遭掌掴”事件。对于阎崇年个人的学术观点是否严谨的问题,可以作学术上的讨论,但是诉诸武力是不对的。有很多人认为,阎崇年是在刻意美化清朝统治,因此该打。这就反映出,长期以来,我国的民族团结教育是存在着很大问题的。如果社会成员总是强调以民族为界限的分类,民族团结的基础就不牢固了。
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
应是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
马戎:编写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教材是一件大事,它涉及到对中国13亿人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导向问题。乌鲁木齐“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之后,我曾经写过一份报告。我在报告中说,现在确实应当普及民族知识。普及民族知识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汉族地区几乎很少有关于民族、宗教的教育。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各民族的历史、语言、文化、宗教、习俗等知识以及民族平等的观念,确实应该普及。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们的民族教育存在某些误导,使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超越了中华民族意识、国家意识。我们的民族教育,是对民族知识的普及,应该以公民意识教育为主线,在提法上应有一些创新。
2008年5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就职宣誓的时候说,自己“向俄国民族宣誓”。他所说的“俄国民族”,不仅包括俄罗斯人,还包括乌克兰人、鞑靼人等少数民族。从普京到梅德韦杰夫,俄罗斯在话语、用词上发生大转向,提出“国家民族”的概念。俄罗斯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应当考虑中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接受情况,但这只是枝节问题。民族团结教育要强调的是中华民族和民族团结,要多讲讲各民族的共性。
我曾经参加过国家民委组织召开的一个会议。会上,有专家说,以后我们不要再提“中华民族”了,说“中国有56个民族”就可以了,56个民族都认同中国就足够了。他说,讲“民族”、“民族理论”,就是要讲中国的56个民族,“中华民族”不是一个民族。我认为,不管对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都应该是民族团结教育最核心的问题。
普永生:我在2009年上半年去了藏族聚居区,那里现在有80%左右的居民不懂汉语,只讲藏语。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派干部进藏工作的时候,大家都是要学习藏语的,并能流利地用藏语和藏族群众交流,而现在甚至一些乡里的干部去村子里都要带翻译。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语言障碍,党和政府的领导干部不能深入基层,许多信息了解不到,基层百姓的问题又反映不上来,这就会造成许多矛盾。
在民族地区,保留着很多原生态的东西。比如,我在2009年去了拉祜山区,当地的村民还保留着原始的宗教信仰,他们在家里的火塘上插几炷香,就算是供奉神灵了。在民族地区,也有很多原生态的东西已经看不到了。比如,满族宽袖大袍的传统服饰。
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教材介绍了已经看不到的满族宽袖大袍的传统服饰,却未提及仍保留的拉祜族原始宗教信仰。在教材中,不仅要介绍已经消失的民族传统,更要描述现存的民族文化。
马戎:我认为,教材中所说的“民族服饰”应叫做“民族传统服饰”,因为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很少穿它了。
赵学义:民族团结教材应该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性。至于“中华民族”是什么,是否应该从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讲起,是可以探讨的,但是至少得对“中华民族”有个解释。教材中还应该讲讲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各民族共同团结起来抵御外辱的历史。
关凯:美国学者列文森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一书中认为,中国根本就不是一个民族国家,而是个文明国家。著名学者金耀基就赞同这个观点。这可能为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在历史叙述之外,增加了文化叙述的变量。中华民族的建构不仅需要政治方面的努力,也需要其他方面的基础,特别是文化基础。
马戎:这要从两点来考虑,在文化方面,要有文化核心、文化主干。如果单讲以儒家文化为核心,那么把藏传佛教、伊斯兰教放在哪里?这是有问题的。我们讲儒家文化,应强调它的“和而不同”。儒家对待其他文化的态度是包容,而不是消灭。我们所强调的儒家文化,其实是儒家文化的包容性、纽带性。中国儒家文化的包容性是世界上所有文化中最强的,它不排斥其他宗教、语言、血缘。我也常常援引金耀基的观点,就是以文化来看待差别。不能以儒家文明来划定文化边界。
关凯:就我的理解而言,改革开放以后,在我国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应该包括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起来的东西,毛泽东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在这个维度上,才可能更好地解释中国的传统与现代。
司惟:现在学生的民族意识很淡薄。我曾参加过许多与中学生有关的活动,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平常都不穿本民族传统服装,他们参加活动时穿的传统服装都是学校或者地方政府为他们专门购买或者制作的。我认为,民族团结教材不必做得太深,让学生们了解那么多方面的知识也没有太大必要。从我们做《祖国大家庭》这个专栏的情况来看,民族到底是什么?应该怎样认识民族?这些问题是应该讲清楚的,但是不能单纯地讲民族,而要讲民族和国家历史的关系。民族团结教育可以多讲讲各民族的历史源流,讲讲民族团结和谐的现状,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共同为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太细节化不利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开展。
民族团结教育可形式多样
杜立:编教材不如编读本,可以专门出一本《祖国大家庭》读本。教材要涉及到所有的知识点,比较枯燥,学生不喜欢,读本则可以有所取舍,体现出重点。此外,由于篇幅所限,教材不能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表述教学内容,效果不好。
普永生:有些民族特点比较突出,还是应该强调的。比如,藏族信奉藏传佛教,他们将上师、活佛等宗教领袖供奉在佛之前。有的民族宗教工作干部不懂这一点,使得一些工作的效果适得其反,争取不到人心,这就是对少数民族不了解造成的。
马戎:在西藏、新疆等地,面向藏族、维吾尔族等各民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读本,内容应该是不一样的。应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司惟: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应注重形式,多搞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教材的内容很多都是应景的,比较枯燥,只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才能使民族团结观念深入学生心中。
关凯:民族工作要和青年工作结合。教育工作做好了,年轻一代的观念会十年一变。
杜立:高考制度排斥了许多教育,比如国防教育、青春期教育、法制教育等。我曾经负责编辑过法制教育的栏目,但是在栏目里放干巴巴的条目是没效果的,因此我建议搞读本。《法制教育》(九年义务教育读本)共3册,我是执笔人。读本的第一部分介绍宪法,但是讲得比较简单,因为我觉得宪法虽然很重要,但是要理解其具体内容并不容易。读本侧重介绍的是学生需要的知识,这部分内容讲得比较具体。有人说,我编的是讲座材料,不是教材。其实讲座也是教育的一种形式,几经磨合,大家最终还是接受了这种形式。
司惟:法制教育说到底,是让大家遵纪守法。民族团结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
赵学义:是民族团结。
关凯:其实,民族团结就是一种法制教育。宪法中有对公民维护民族团结的要求。
司惟:民族团结教育和法制教育一样,其实质就是要在民族团结大家庭的基础上,承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状,维护民族团结。
马戎:认同可以分为民族认同、地区认同、国家认同等层次,要把国家认同作为最重要的认同。这是教育的目标。
赵学义:我觉得民族团结教育教材有一种低龄化的倾向,它把党和政府管理层的东西都变成了中学生要掌握的东西。比如,要求中学生了解“四个维护”(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四个维护”具体是指什么,恐怕连成年人都不一定搞得清。教材中有些内容,是需要经过实际工作后才能逐步掌握的。
司惟:中小学生教育分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启蒙教育,在这个阶段掌握一些常识和基本知识就可以了。第二个层次是灌输教育,这是必须的。中小学生处于成长阶段,有些认识很朦胧,因此必须进行强制性的灌输教育。我们刚才所说的民族团结教育,就属于灌输教育的范畴。中小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很朦胧,如果我们不对此进行灌输的话,那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第三个层次是提升教育,就是学生在启蒙教育和灌输教育的基础上,有个自我提升,获得新的认识。
赵学义:应教一些学生能接受的东西,比如搞一些活动,开展时事教育。2009年,中央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在评出的“双百”人物中,有很多是少数民族。民族团结教育应该讲讲这些人物的事迹,讲讲他们为祖国发展、民族团结作出的贡献。民族团结教育应该多提供正面的东西,这才是核心。至于反例不要轻易提及,那是法律层面的问题,孩子们长大了自然会明白。
禹宾熙:需要警惕的一个问题是,在理论条件、现实条件都不具备的条件下一哄而上,相关的教育、活动就会变成“运动式”的,其负效应可能大于正效应。
现在的校本课程和地方教材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用技术型,也就是职业教育;另一类就是介绍民族、地方特色,讲地方、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等。比如,在辽宁省,《朝鲜族简史》是地方教材,《朝鲜族礼仪和教养》是校本课程。现在,有人对《朝鲜族简史》进行解构,罗列教材中有多少人物、事件,结果发现这本教材偏重于强调朝鲜族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贡献,其他方面相对较弱。《朝鲜族礼仪和教养》这个校本课程搞得比较好,体现了对国旗、国徽、国歌和国家领袖的尊重。
公民意识教育才是核心教育
赵学义: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接受的应该是公民意识教育。什么是公民意识教育?就是要讲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我们现在的民族团结教育没有权利和义务之分,只是告诉少数民族应该得到什么样的权利,却没有说明他们作为国家公民肩负的义务。强调权利,同时也要强调义务,这是一体两面。
现在的学校里,法制教育要进课堂,民族团结教育要进课堂,人口教育、国防教育等等都要进课堂。学校课堂太小,挤不下这么多教育。我们现在缺乏的是核心教育,不知道核心教育是什么。且不说普世价值教育,至少应该有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最基本的东西是权利和义务,应该讲平等、尊重、宽容、奉献,这是每个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素质。公民意识教育可以结合民族团结教育、国防教育、人口教育等开展。结合多个层面来讲,会生动得多。
如果我们的教育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讲特殊性,那么对于国家是非常不利的。
马戎:公民意识教育要讲公民共同组成了国家,要讲国家的领土、人口、政治制度、宪法、公民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教育每个公民要爱国。我国是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国家,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要强调公民之间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每个公民都要爱国、遵守法制。
赵学义:公民意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应以公民意识教育为核心,结合其他教育来构建一个教育体系。未来教育就是公民意识教育,要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格公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意见》提出的要求比较贴切。在讲到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活动的主要内容时,文件中说,要“深入开展国家统一和热爱伟大祖国的教育”,“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亲切交往、相互依存、交流融合、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共同推动了民族多元化统一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民族团结教育应该多讲讲这些内容。比如,讲锡伯族的时候,应该说说锡伯族从东北迁往新疆的原因,这个民族是为祖国戍边去了。这样讲的话,课程就生动了,锡伯族的民族自豪感也就出来了。不必强求大家记住56个民族的名称,而是要掌握核心理念,真正懂得民族平等、互相尊重。
马戎:有一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跨境民族问题。在我国有蒙古族,境外有蒙古国,应该怎样正确认识我国的蒙古族和蒙古国的关系?这个问题,只能从民族国家的公民权来讲才能讲清楚。就如加入美国国籍的中国人,他们已经不再是中国人了,而是华裔。
赵学义:我前些日子去了辽宁抚顺雷锋小学。进教室的时候,我先看到的是五星红旗,然后看到了毛主席画像。这就是一种国家教育。小学生会问,为什么要挂国旗和毛主席画像?解答的过程,其实就是国家教育的过程。得告诉他们为什么这样,这就把公民意识教育贯穿进去了。
杜立:对小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告诉他为什么。咱们习惯于“吓唬教育”。比如,一个孩子打碎了路灯,得赔200元。小孩不明白,打碎一个灯泡为什么要赔200元?我们不仅仅应该告诉他,他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还要给他讲明白,他打碎了路灯既毁坏了国家财产,也侵犯了他人在夜间借助路灯照明的合法权益。民族团结教育也应如此,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说明民族团结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讲清楚为什么,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
马戎:我的一位博士生曾查阅了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教材,统计其中涉及民族内容的比例,结果很少。这说明我们对民族团结教育的缺失。其实,在中小学生当中进行民族教育还有一种方法,不一定要把它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要讲故事,在历史、政治、语文课本中,增加关于民族团结的内容。比如,可以讲讲鸦片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各族人民共同抵抗外来侵略的故事,这些故事很生动,可以把民族关系融合在里面。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把包括古代、近代直至今天,各民族团结的历史都融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可能比较容易接受,并打下一个感性的基础,这比讲干巴巴的条文效果要好。
禹宾熙:真正的民族团结教育应该渗透在历史、地理、语文课本当中。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是这样给我们讲算术的:一班打死5个国民党兵,二班打死6个,三班打死7个,一共打死多少国民党兵?又出题问:一小队产了x斤粮,二小队产了y斤粮,一共产了多少粮?这些题目一下子就把当时阶级斗争、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内容,都渗透到数学课当中去了。让中小学生背出56个民族的名称比较困难,如果出类似的算术题,说说东部有多少少数民族、西部有多少少数民族,求得的结果是中国有56个民族,这样的效果可能会好一些。把民族团结的内容渗透到地理、历史课中,形式就更多样了。
以上说的是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在课程内容上,对“中华民族”的构建需要时间,对青少年应多讲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贡献。比如,在讲二胡的起源时,应该讲讲二胡从西域进入中原的历史;在讲汉语的形成发展的时候,应该讲讲元朝时期蒙古语对汉语的丰富发展。从文化角度来讲述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更有意义。
赵学义:汉语现在是我国的通用语。汉语的形成,少数民族也有贡献。讲这方面内容的时候,结合一些元朝、清朝的史实,学生们很容易就明白了。如果把这些提法放在儒家文化上来说,可能会好一些。儒家文化覆盖到整个东方,范围很广,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但是如果把黄帝、炎帝强加为少数民族的祖先,他们肯定不同意。汉族把黄帝、炎帝构建成所谓的“人文始祖”,少数民族自然也会寻找本民族的“人文始祖”。
马戎:汉族祭祀本民族的“人文始祖”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件事不适合政府出面做。“中华共祖”的提法不合适,这是导向问题,不能搞国家公祭。
在我国原有的部族血缘社会向现代公民社会过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到历史因素,照顾到一些人的感情,但是方向一定要明确。
赵学义:把我国现行民族政策由条文变成考题,或许学生们能记住生硬的概念,但是他们对民族政策到底是什么恐怕还是全然无知的。民族团结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的,应该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中华民族大家庭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各民族应该和睦相处。
马戎:我在北大上课的时候,曾经举例说明什么是传统的部族社会,什么是现代的公民国家。我说,比如在你的身边有两个人,一个是在中国出生、成长,接受了中国式教育的华人,他的汉语很好、英语水平很差,成年后加入了美国国籍;一个是汉语不好、英语很好、加入了中国国籍的外国人。这两个人中,你认为哪个人和你关系最近?如果回答是华人,那说明你的思维是传统思维;如果回答是拥有中国国籍的人,那说明你具有现代公民国家意识。
关凯:这种选择通常不是理性的,而是出于感性认同。多数人还是会出于一种文化认同,选择那个加入美国国籍的华人。
马戎: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是两回事。我们可以说,自己和那个华人更容易沟通,但不能混淆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
青觉:大家的发言对我有很多的启发。我们原来更多的是关注从上到下的灌输,注重大的、精准的、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讲述民族观、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等核心主张的价值意义。从实施情况来看,我国的民族团结教育形成了“三合一”的主要教育形式。一是依法打击民族分裂活动,惩治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二是推进社会领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发挥政府主导以及先进人物的激励、示范作用;三是通过公共教育系统,普遍、广泛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即学校教育,这是基础形式。
目前,在高校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是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的部分院校,在中东部等更大的范围,民族团结教育还是空白,相关内容没有进课堂。中小学在这方面的教育更少,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民族团结教育应从政府层面更多地下移到社会层面,不能总是由政府主导。
刚才大家在讨论中提出的一些问题,是明显存在的。民族团结教育应该强调微观的、有针对性的,强调实效,把大道理化成小规则,把要求背诵的知识转化为个体言行。在教育方式上,应该从“重知”到“重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把“反应文化”转化为“预防文化”。要轻理论,重体验。一般的国民教育没有必要讲过于专业的理论。在进行重利教育的同时,也要有重情教育。现在,人们习惯于强调中央对民族地区人财物的投入,这是必要的,但是也应该考虑到被帮扶地区群众的感受。从他们的感受出发进行教育,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此外,还要跳出非汉族即少数民族的两元定势,应体现出多元。
普永生: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使民族团结意识深深植根各族青少年学生的心中,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我们统筹考虑、全面推进。
今天只是一个初步的探讨,大家今后可以加强这方面的合作,使我们的民族团结教育能够真正地深入人心。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