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注】21世纪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报(节选)

【关注】21世纪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报(节选)

  

21世纪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报告(节选)




课题负责人:郑杭生
课题组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广海、王思斌、王忠武
关信平、刘少杰、刘祖云

力、
朱炳祥、宋林飞
李伟民、李路路、洪大用
谢立中、谢遐龄、蔡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2004年3月30日



目录
前言... 4

一、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基本情况... 4

二、社会学学科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6

三、本报告的主题与框架... 8

1.面向21世纪的社会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总报告... 9

一、社会学学科的发展状况... 9

二、社会学学科人才需求的新形势... 11

三、现行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2

四、现行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15

五、改革和完善社会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18

2.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才培养子报告... 21

一、近二十年来人才培养工作的总结... 21

二、社会学人才培养的有关问题... 25

三、关于21世纪社会学类人才培养的一些讨论... 29

3.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人才培养子报告... 34

一、人大社会学简史和概况... 34

二、课程设置... 35

三、教材建设... 38

四、教学活动... 38

五、考核与指导... 39

六、提供条件,鼓励创新... 41

4.南开大学社会学系人才培养子报告... 56

一、社会学学科20年来人才培养工作总结... 56

二、未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探讨... 72

5.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才培养子报告... 81

一、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基本情况... 81

二、社会学系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81

三、本科生教学改革与培养状况... 82

四、研究生教学改革和培养状况... 87

五、研究国外教学经验,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95

六、新世纪社会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 100

6.吉林大学社会学系人才培养子报告... 105

一、曲折的历程,丰富的体会... 105

二、难得的机遇,广阔的前途... 108

三、依托工业社会,关注市场经济... 110

四、理论创新为本,方法建构为用... 112

五、明确学科地位,寻求更大发展... 114

7.中山大学社会学系人才培养子报告... 117

一、对过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回顾与总结... 117

二、对未来专业人才培养环境和需求的分析与推测... 121

三、对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认识与建议... 123

四、对社会学学科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与建议... 124

8.武汉大学社会学系人才培养子报告... 126

一、改革培养目标,修订培养方案... 127

二、改善教学条件,改革教学方法... 128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129

9.山东大学社会学系人才培养子报告... 132

一、确立社会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和需求条件... 132

二、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135

三、对社会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目标模型的理论界定... 139


前言
1979年中国社会学恢复建设以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政策咨询、对外交流以及学术团体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科学中的重要门类,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并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江泽民同志2002年在视察中国社会科学院的“7·16”讲话中明确指出,社会学是需要加强研究的学科之一。但是,中国社会学的继续发展也还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迫切需要引起有关部门和广大社会学者的高度重视。
一、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基本情况1、从学术队伍看,社会学者主要由四个系统的社会学从业人员构成,高等院校社会学者成为主体。
所谓四个系统,第一是高等院校的社会学教学与研究人员;第二是各级社会科学院中的社会学研究人员;第三是各级党校或行政学院的社会学教学与研究人员;第四是各级政府的政策研究或咨询机构的社会学研究人员。随着社会学学科建设的推进,社会学者的专业素质大大提高,拥有博士学位或曾经赴国外进修、留学的人占从业人员的比例越来越大。
整体上看,各个系统的社会学研究各有特色,但是高等院校在推动中国社会学学科发展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社会学者人数、科研成果数量、培养人才数量,还是社会影响力,高等院校的社会学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截止2002年9月,全国共有42所大学建立了社会学系,125所大学成立了社会工作系,另有2所大学建立了独立建制的人类学系。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我国高校的社会学专业取得了迅速发展。
2、从人才培养看,目前社会学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专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2001年高校社会学学科发展状况调查的资料,全国高校中社会学本科学位授予点有4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有4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有6个,另有社会工作本科学位授予点29个。最近两年,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很快,到2002年9月,全国高校已经有100多个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位点。2003年2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国人民大学增设国内第一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
为了推进社会学的中国化,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对于中国社会的理解,社会学界在引介和翻译大量国外社会学著作和教材的同时,积极组织国内学者编写高质量的教材。目前,仅北京市就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等单位出版了社会学教材丛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批教材经受住了考验,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备受读者欢迎的优秀教材,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学概论新修》、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工作概论》等等。
为了规范各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还讨论确定了高校社会学专业和社会工作专业的主干课程,并编写了各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目前,社会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如《社会学概论》、《国外社会学理论》、《中国社会学史》、《中国社会思想史》、《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工作概论》、《经济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社区概论》、《社会心理学》等,在一些著名大学的社会学系基本都能开设。
根据2001年的调查统计,全国高校社会学的人才培养情况是:毕业社会学专科267人、本科2858人、硕士510人、博士35人;社会工作专科1032人、本科774人、硕士(社会工作方向)19人。在校社会学本科3458人、硕士215人、博士144人;社会工作专科166人、本科1933人、硕士(社会工作方向)5人。大体上,近年来培养高层次社会学专业人才的力度有所加大。
3、从科学研究看,社会学界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国外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各门分支社会学以及各类应用问题的研究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著作、研究报告和科研论文。
有关统计表明,从1978年到1995年,报刊中公开发表的社会学文献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累计达到39730篇,年均增长18.1%。整体上看,应用研究的成果居多,例如人口问题研究、劳动就业研究、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小城镇研究、社区建设研究、收入分配研究、贫困问题研究、私营企业主研究、社会发展战略研究、社会发展指标研究、婚姻家庭问题研究、公众心理研究、社会保障研究、城市化与流动人口研究、环境问题研究、犯罪问题研究、青少年社会化研究,等等。
社会学研究得到社会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越来越重视资助社会学家开展研究。例如,从“六五”计划至“八五”计划期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社会学课题共计210项,而“九五”期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课题则达到180项,预计“十五”期间,对于社会学研究的资助力度还会继续加大。
社会学家开展的研究产出了大量具有重要影响的优秀成果,例如费孝通教授的《小城镇,大问题》,郑杭生、李强等人撰写的《社会运行导论》,等等。有许多成果被直接应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转变成实际的政策和制度,例如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政策、人口控制与计划生育、小城镇建设、社会发展指标以及社会发展评估,等等。
此外,社会学家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各级党委和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新闻媒体提供政策咨询和专家视点,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从对外交流看,中国社会学的国际交流越来越多,国际影响越来越大,国际地位越来越提高。
社会学的恢复建设与海内外友好人士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可以说,从一开始,社会学就在国际交流中成长。
20多年来,中国社会学机构与国外社会学机构之间的人员互访、合作研究、学生培养越来越多,双方共同举办国际会议的数量也呈现增加的趋势。尤其重要的是,中国学者已经从单纯地学习、借鉴国外社会学成果的阶段逐步过渡到以我为主,批评借鉴的阶段,中国社会学的主体意识觉醒,在国际交流中日趋走向平等对话。
中国社会学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世界主流社会学界和社会学家的关注。经过激烈竞争,中国社会学界已经获得第三十六届世界社会学大会的主办权。该届会议的主题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将在2003年7月7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届时,世界主要的社会学家将光临北京参加盛会。这件事情,对于中国社会学界来说,意义十分重大。如果说,1995年举办亚洲社会学大会是中国社会学走出国门,进入亚洲,那么2003年世界社会学大会,则是中国社会学冲出亚洲,跨向世界。
5、从学术社团的建设看,中国社会学者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规范的意识日益增强,社会学的学术团体健康发展。
中国社会学会是全国性的社团,它的下面还挂靠着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中国青少年犯罪学会等重要学术团体,中国社会学会下面还设立了社会学方法分会、农村社会学分会、中国社会思想史分会等。此外,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设立了很多省级社会学会,在一些地区、市、县还设立了社会学研究会。根据初步统计,社会学社团的会员数量超过1万人。
中国社会学会每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并不定期出版学会信息,在促进社会学者之间以及学者与政府之间沟通和交流、繁荣社会学研究、规划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建立学术规范、普及社会学知识、促进对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社会学学科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整体上看,社会学学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体制性问题,主要是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外部环境问题;二是实践性问题,主要是社会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问题。
1、社会学学科发展的体制性问题
首先,社会学学科的重要性与其在现行学科体系中的位置不相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被分为文、史、哲、经、法、教六大门类,社会学隶属于法学门,事实上它与一般意义上的法学有着很大区别,与其他学科门类同样有着重要区别。从社会学学科内涵的丰富性及其对于社会研究的重要性来看,应当独立成为一个门类,以为学科发展搭建一个好的平台,并促进社会学相关学科的整合。
其次,现行社会学的二级学科和学位点设置不合理。社会学是法学门类的一级学科,其二级学科包括人口学、社会学、人类学和民俗学。这样,社会学既是一级学科,又是二级学科,不仅看上去不顺,而且严重制约了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发展。事实上,将社会学与作为其分支学科的人口学相并列,明显是不合适的。应当象经济学那样,在二级学科层次,把社会学分解得更为细致一点,起码应该区分为理论社会学、应用社会学和社会学方法等,然后再加上人口学、人类学和民俗学,这样设置二级学科比较合理,从而也使得依据二级学科所设置的学位点比较合理。
第三,现有社会学学术刊物的数量与社会学学科的迅速发展非常不相称。目前,国内实际上只有1种公开出版的社会学学术刊物,1本社会学的普及刊物。作为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主体的高等院校,竟然没有自己的专业刊物。这种现象是由现行新闻出版管理政策造成的,我们迫切希望在科学审核的前提下,增加社会学专业刊物的数量,可以考虑优先批准社会学科研力量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校举办专业社会学刊物。
第四,目前在全国高校比较流行的院系调整中,一些学校对于社会学学科的归属处理欠妥,有些学校把它放到法学院,有的学校放到公共管理学院,有的学校放到法政学院,有的学校放到哲学学院,虽然做法不一,但是都存在有意无意地使社会学学科边缘化的倾向,不利于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因为,相比其他历史较长、在社会科学和社会应用方面具有强势的学科(如法学、管理学)而言,社会学还是弱势学科,尽管它本应具有较高的学科地位并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为了促进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各高校应当对其进行保护,并提供适当的发展平台。
第五,现行图书资料目录中,社会学的图书资料没有单独的目录(这与社会学诞生较晚以及中间曾经被取消有关),而是归在其他学科目录之下。这样,不仅不方便社会学类图书资料的分类和整理,而且也妨碍社会学者对于相关图书资料的检索和利用。在很多图书馆,社会学的图书资料被分散在很多其他学科之中,因此,需要对此进行必要的调整。
第六,社会学学科中间被取消的历史后遗症今天仍然在某种程度上这样那样地存在,由于社会学的规模整体上还不大,在很多方面容易被有关领导和部门所忽视。特别是,很多人对于社会学研究的实证性缺乏了解,不仅因此缺乏提供必要资金支持的意识,而且还设置了社会调查的一些障碍,不利于社会学者通过科学调查搜集第一手资料。
2、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实践性问题
首先,社会学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还有很多社会学者并非专业社会学出生,学历层次不高,对于国外社会学的发展动态缺乏了解,专业水准较低,不仅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也制约了社会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其次,社会学的人才培养还不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中国现代化的实践对社会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从社会对人才使用所反馈的信息来看,社会学的专业人才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高的理论水平,较强的社会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特别是,社会对于中高级社会学人才的需求旺盛,这方面的培养力度还需要加大。
第三,社会学的专业规范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应当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规范、科学研究规范,确立公正、合理的学术成果和教学活动评价机制,从而促进社会学学科的健康发展。
第四,社会学者应该更加注意深入中国实际,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前瞻性问题,以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服务。目前,社会学界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有不足之处。
第五,社会学者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的本土意识和主体意识还不强,盲目照搬国外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自甘居于边缘地位的现象还存在。尽管从国际视野看,中国社会学目前仍然是一种弱势的社会学,但是,每一个学者都应该立足于中国改革的伟大实践,自觉地为改变中国社会学的弱势地位,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有国际影响的社会学而努力。
第六,国内社会学的发展还不平衡。地区之间、高校之间以及各个系统之间,社会学的从业人员、科研力量和学术水准,还有很大差别。社会学者之间应该多加交流,互帮互助,共同为促进中国社会学的发展而努力。
三、本报告的主题与框架2000年8月,全国高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暨社会学系系主任联席会议威海会议决定,要加强面向21世纪的社会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模式研究。本报告就是这项研究的最终成果,其核心内容是反映各主要高校在社会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做法、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社会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有关建议。
当时确定,由我负责主持这项研究,并确定了参与研究的9所高校社会学系,他们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吉林大学社会学系、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武汉大学社会学系、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和山东大学社会学系。会议要求各系系主任或主管教学副主任亲自参与研究,在2001年6月30日以前提交各系的研究报告。
但是,由于各系负责同志工作都很繁忙,所以大部分人并没有按时提交报告。直到2004年2月,仍然有个别单位未能提交报告。鉴于该项研究已经超期,我们只能截止并编辑整个报告。
本研究报告共有9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社会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总报告,其他8个部分是社会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子报告。总报告虽然部分呼应了各个子报告的内容,但是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只是所有子报告的简单总结。全部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洪大用教授通读、编辑,最后由我审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报告完成的时间有先有后,所以数据口径并不一致。但是,各个报告的负责人都很认真、深入地分析了社会学类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相信这些分析会对进一步完善社会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进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

郑杭生
教授

2004年3月30日



1.面向21世纪的社会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总报告洪大用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特点,逐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社会学专业人才。但是,随着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完善。
一、社会学学科的发展状况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纵观其产生、发展的历程,时代实践的需要贯穿始终,正是在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中产生和发展了社会学学科。时代和社会需要是社会学发展的永久生命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是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根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大批具备社会学专业知识技术的高级人才,社会学学科在中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为适应社会需要,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社会学要尽快补课”的指示,各高校和社会科学院积极响应,并抽调出具有一定教学、研究工作经历的学者参与社会学学科筹建,从而开始了社会学学科恢复与重建的历程。高等院校在社会学学科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0年4月,在全国高校中,上海大学率先成立了第一个社会学专业,1988年全国第一个社会工作专业成立,社会学教研室、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专业陆续设置。截止2002年9月,全国共有42所大学建立了社会学系,125所大学成立了社会工作系,另有2所大学建立了独立建制的人类学系。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我国社会学系的数量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
1、从专业设置来看,社会学类主要设置了社会学、社会工作、人类学专业。其中,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成为社会学学科中两大主要的三级学科门类,社会学专业发展早于社会工作、人类学,而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目前已超过开设社会学专业的院校。特别是最近几年,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迅速。2000年度报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共有27所,2001年度报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达到36所,截止2002年9月,全国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已经超过100所。
根据2001年高校社会学学科发展状况调查资料,社会学本科学位授予点4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4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8个,社会工作本科学位授予点29个。
2、从师资情况来看,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社会学发展初期,整体师资力量比较薄弱。首先,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批数量人员从其它专业转行从事社会学教学与研究,许多教研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教育或培训背景。其次,教师队伍中“近亲繁殖”现象比较普遍。由于早期专业人才的缺乏,本校培养的毕业生担任本专业教师,延续和发展本学科点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校际人才流动相对较少。第三,社会学师资比较缺乏。学科起步较晚,国外归国人员较少,国内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待时日,尤其是一些筹建社会学专业的一般地方院校,因资金和声望等因素限制,缺乏人才吸引力。
80年代末到90年代,随着社会学研究人员对社会转型的认识加深,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的加强,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模的扩大,这一状况有所好转,社会学学科教学科研人员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加入教研行列,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深入,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3、人才培养状况。根据2001年的调查①统计,社会学学科毕业生的情况是:社会学专科267人、本科2858人、硕士510人、博士35人;社会工作专科1032人、本科774人、硕士19人。在校生情况是:社会学本科3458人、硕士215人、博士144人;社会工作专科166人,社会工作本科1933人,社会工作硕士5人。近年来,高校社会学系在国家教育部的指导下,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力度加大,为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越来越多。

表1-1:社会学学科毕业生情况

专业
专科生
本科生
硕士生
博士生

合计

社会学
267 / 7%
2858 / 78%
510 / 14%
35 / 1%

3678

社会工作
1032 / 57%
774 / 42%
19 / 1%

——

1825


表1-2:社会学学科在校学生情况

专业
专科生
本科生
硕士生
博士生

合计

社会学

——
3458 / 91%
215
/ 5%

144
/ 4%

3817

社会工作
166
/ 8%

1933
/ 92%

5
/


——

2104


4、在教学与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自社会学恢复与重建以来,高校社会学立足中国国情不断探索社会学教学改革,我国的社会学系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的高校社会学教学体制,社会学专业的教材建设也取得了不少进展,推出了大量本土的社会学教材,同时引介、翻译了大量国外社会学名著,丰富了社会学专业的教学内容。
社会学的科学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科研活动频繁,研究领域广泛,研究成果丰硕。进入90年代,我国的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使社会生活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各种复杂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使命。应用性研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并由此扩大了社会学的社会影响。从“六五”至“八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社会学课题共210项,“九五”期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课题则达到180项,大量的研究成果被推广应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二、社会学学科人才需求的新形势1、社会学专业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中国的社会学在恢复重建后短短20年里,发展势头迅猛,研究范围涉及许多具体领域,社会学理论、社会学观点以及研究方法等广泛普及,并为众多行业部门所重视和采用,是一门独具特色的综合性文科应用学科。
由于中国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正在进入关键时期,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越来越复杂化,社会学的发展面临着“黄金时期”。据有关资料预测,社会学专业人才将在90年代及21世纪初成为深受欢迎的人才,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社会学知识背景和社会工作知识技能的专门人才,社会学专业人才潜在的巨大市场需求为社会学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机遇。
2、社会学需求层次发生变化
根据2001年的调查统计,社会学专业专科人才培养基本取消,本科和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增加。当前社会学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的总体形势是人才需求层次提高,具备社会学知识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上占优势。通过对人大社会学系毕业生的调查可以了解到,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比本科生好。近年来各高校也加大了研究生培养规模和力度,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此外,由于一些用人单位对于社会学专业不太了解,一些适合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领域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影响到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的人才需求量。
3、社会学专业人才需求的主要领域
根据对毕业生流向的分析,社会对于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需要具备扎实社会学理论功底和专业技能、从事教学或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人才,如高校、研究院、研究所等教学科研单位;需要从事决策和咨询、信息调查研究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如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需要具备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人才,如民政部门、社会团体、公共事业管理部门;需要具备综合分析能力、能够准确把握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实质的专门人才,如新闻媒体单位。

通过对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毕业生情况的统计,截止2002年10月,该系共培养学生443人,其中本科生307人,硕士研究生103人,博士生33人。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如下图(39人重复,不计算在内):

图1-1:人大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注:“党务部门”包括:综合党务部门、组织部门、宣传部门、统战部门、外联部门、党史研究部门;“政府部门”包括:外事部门、内政部门、立法部门、司法部门、咨议部门、综合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事业单位”包括:文化事业单位、教育事业单位、科研事业单位、体育事业单位、卫生事业单位、新闻传播事业单位、出版事业单位、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包括:各民主党派,工会、青年团、妇联,涉外社会团体,其他社会团体,基层社区;“其他”包括:出国、读研、无工作、情况不详。
4、新世纪社会发展对社会学专业人才的要求
现代化的发展为社会学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从社会对人才使用所反馈的信息来看,社会对社会学专业人才的要求主要有:
(1)拥有扎实的社会学专业基础知识,较高的理论水平。能够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原理分析解答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具备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2)具备社会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等能力。社会学专业人才要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并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3)知识结构合理,较高综合素质,社会适应性强。社会各行业发展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信息资源错综复杂,要求人才具备全面知识基础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如语言能力、阅读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
21世纪的中国社会、经济发生深刻变化,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增多,人与自然、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社会学作为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交叉、应用学科,理应及时担当起时代重任,围绕现实重大问题和学术前沿问题开展研究,培养更多合格人才。
三、现行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人才培养模式从广义上来理解,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安排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过程。人才培养模式是诸要素的组合。通过对各学校人才培养状况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各校在高等教育指导思想前提下,主要围绕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科特点设定本学科点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在认识上大体一致。

根据师资力量、科研成果、科研经费、学生质量等指标,目前中国高校中社会学学科建设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校主要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这些高校在人才培养质量、师资力量、学术研究成果、学科建设等方面成就突出。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对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主要是建立在对这些高校人才培养状况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

大体上,构成现有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诸要素主要包括:
1、人才培养目标
社会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内容有:
.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格健全的;
. 掌握扎实的社会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

.
具有熟练应用社会学理论、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知识综合地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 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知识结构合理的;
. 能够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和社会团体等单位工作的一流的专门人才。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内容有:
.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格健全的;
. 具有扎实的社会工作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
. 具备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
. 能够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卫生部门、社会团体及其他福利、服务和公益机构等单位从事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课程体系

在本科课程设置上,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两个专业课程基本相同,但专业必修课各有侧重点。根据培养目标,社会学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专业核心课程(等同于专业必修课),二为相关学科课程(等同于选修课或辅修课),三为公共课程(等同于通修课),在规定期限内修完并通过考核者,准予毕业并授予学位,本科学制4年。三大部分中,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占较大比重。


(1)专业核心课程。社会学专业核心课程开设情况大体相同。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社会学专业主干课程基本上都能开设,参见表1-3:

表1-3:7所大学开设社会学专业主干课程的情况


课程名称

开设学校


比例(%)
1
《社会学概论》

7

100%
2
《国外社会学理论》
7
100%
3
《中国社会学史》

7

100%
4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7

100%
5
《社会统计学》

7

100%
6
《社会工作概论》

4

57%
7
《经济社会学》

0

——
8
《发展社会学》

2

29%
9
《社区概论》

2

29%
10
《社会心理学》

7

100%

注:参与比较的院校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程开设比例最高的主要有: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工作概论、国外社会学理论、社会统计学等,这里不详列。

(2)学科相关课程


相关学科课程的内容因各校学科研究侧重点不同情况差别较大,主要分专业选修课程以及其他学科课程,各学校有规定的学时及学分,课程选择权在学生,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及学科要求灵活自主安排学习。


(3)公共课程


公共课程是指全校通修性质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理论素养,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如哲学、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中国革命史、法律基础等)、体育、高等数学。


研究生课程体系也主要分为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公共课程(英语、政治理论课程等)三大块。研究生专业课程学时较少。硕士学位学制3年(有的学校已经改为2年),博士学位学制3年。

3、教材建设
1983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学概论》(试讲本)是社会学恢复以来的第一本教材,该教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对于普及社会学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那时以来,社会学学科的教材出版数量迅速增加。以《社会学概论》类教材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60多种。其中,《社会学概论新修》(人大版)、《社会学教程》(北大版)被认为是国内学者编写的比较优秀的教材,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和欢迎。《社会学概论新修》还被连续确定为国家级“九五”、“十五”规划教材,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
大体上说,社会学恢复建设以来的教材建设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以“社会学概论”类教材建设为主。由于社会学曾被长期取消,很多人对这门学科比较陌生,加之社会学恢复建设所导致的巨大需求,因此,重建以来,众多学者投入到普及社会学基本知识的工作中,陆续出版了大量概论、导论、教程、原理之类的教材,以满足教学需求和社会需求。
第二,围绕社会学的主干课程进行教材建设。国内社会学的主干课程包括《社会学概论》、《国外社会学理论》、《中国社会学史》、《中国社会思想史》、《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工作概论》、《经济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社区概论》、《社会心理学》等,以上课程现在都有公开出版的教材,有些课程的教材还有多种版本。
第三,积极翻译引进国外著名的社会学教材。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国社会学家波普诺的《社会学》(第十版),就受到了广泛欢迎,被很多学校列为指定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华夏出版社从2000年开始,陆续推出了一套经典社会学教材译丛,第一辑已经出版11本,在国内也产生了很大反响。
第四,积极推进教材内容的本土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批判地介绍西方社会学理论。
第五,教材编写以集体力量为主。大部分教材都是多位作者合作完成的,甚至是通过跨单位合作完成的。
4、教学实践计划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基础知识、理论的要求,制定考核制度并严格执行。具体做法是,社会学专业本科生按以下程序完成学业:实施专业课程教学,撰写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参与社会调查或见习。各个环节的考核都通过者授予学位。
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按以下程序完成学业:实施专业课程教学,在校期间有一定科研成果要求(如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数量),撰写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参加论文答辩。各个环节的考核都通过者授予学位。
四、现行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由于学科发展历程与其他发展成熟的学科相比较为短暂,人才培养经验不足,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阶段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才质量的提高,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
1、教学师资上存在问题
进入90年代,社会学本土专业人才培养已经小有成就,更多的具备专业训练背景的人加入高校教学行列,教师队伍状况有了极大的改观。但是在社会学快速发展的中国,师资队伍建设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改善。
(1)社会学专业教学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根据对学生的调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学互动不够,“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单向教学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理论联系实际不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学方法和手段注意不够,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更新缓慢,不能及时反映社会学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等等。参见下图

图1-2:学生对于教师教学的评价



(2)非国家教育部直属院校社会学专业师资匮乏,教学活动质量参差不齐。随着社会对社会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我国高校社会学专业纷纷上马,急需大量师资。在现代社会人才市场双向选择的机制下,自身条件处于劣势的非直属高校竞争力和人才吸引力较弱,人才需求标准降低,从而直接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2、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

(1)专业课程上,注重基础知识、理论的教学而专业技能、方法训练不够,尤其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工作等课程,课堂教学学时比重过大,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欠缺。参见下图

图1-3:学生对于社会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看法

(2)课程设置重复。就社会学专业而言,不同学历教育的课程设置尚存在一定的重复性,一些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雷同,不同层次之间差异不明显,仅仅通过现有课程设置难以区分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性。从我国目前对社会学专业高级人才需求增加的情况来看,课程设置的层次性有待改善,大力加强和改进社会学研究生层次教育。
3、教材建设方面的问题
第一,尽管社会学学科教材的数量迅速增加,但是能够经受较长时间考验的、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高质量教材还很有限。很多教材是为了评职称仓促编写的,低水平重复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概论类教材。还有很多教材,由于参编人员庞杂,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教材的整体质量不高。
第二,现有教材体系还不健全,不能满足社会学分支学科迅速发展的需要。目前社会学的一些主干课程虽然都有教材,但是一些分支学科的教材严重匮乏,特别是一些交叉性新兴学科,几乎没有可用的教材。以社会工作而言,最近几年发展极为迅速,全国已经有100多个学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但是高质量的教材很少。一些出版社,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等,正在积极筹划系列教材的出版事宜,但是进展还很有限。
第三,现有教材体系的层次没有分开,不能有效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随着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门学科。但是,现有教材基本上是面向普通高校本科生的,面向社会大众宣传的通俗类教材不够,面向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教材也不足。
第四,现有教材在结合中国实际、及时更新以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一些教材还存在着照搬国外理论与案例的现象;一些教材长期不能修订,内容陈旧,受到学生和其他读者的批评。
第五,现有教材的配套建设不足,很多教材没有配套出版教学大纲、教学案例、复习思考题、推荐阅读书目以及多媒体课件,限制了教材的使用效果,特别是对于非社会学专业的读者而言,要学习社会学很困难。即使对社会学专业的读者(尤其是学生)而言,也不便于其开展自学,同时也不便于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
第六,现有教材的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死板,不适应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也不适应互动式教学的发展。很多教材的内容是千篇一律、密密麻麻的文字,缺少必要的图片、表格以及专栏,而且文字本身也是干巴巴的,让人很难读下去。
第七,现有教材建设的投入不足。一些学校虽然设立了教材建设基金,但是数量有限;有很多学校还没有专项资金支持。即使有资金支持,也是资助那些已经比较成熟的、有很大销量的教材,对于一些探索中的新兴分支学科的教材支持力度明显不足。国家在教材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也很有限。
第八,现有教材的规划管理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各级教育部门虽然对教材建设工作越来越重视,但是,在规划管理方面还有待于逐步完善,比如说,究竟应该怎样使教材规划更合理?如何建立科学的教材质量评价指标?如何推广优秀教材的使用?如何限制劣质教材的出版?等等。
4、实践环节上存在的问题
(1)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对社会调查实践的重视还不够,本科阶段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实践周期短,实践成绩在总体考核中占的比例偏少。
(2)教学实践方面尚有不足。院系组织的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教学实践的实施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实践目的不明确。
注重社会调查研究是社会学学科的突出特点和优良传统,许多社会学理论和观点都是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因此,教学实践活动是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目前许多高校积极主动地整合资源,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创造社会实践条件和实践机会,教学实践环节的建设状况将逐渐好转。
五、改革和完善社会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前文分析的现有社会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表明,社会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迅速变化的社会实践有所脱节,这不仅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也关系到社会学学科的生存与发展。面对新世纪社会学专业人才需求的扩大,培养出高质量的社会学专业人才至关重要。为此,改革和完善现行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1、改革和完善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两个原则
首先是要坚持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与坚持学科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培养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的社会学专业人才,时代和社会需要是社会学发展的永久生命力;坚持学科特色,培养社会学的专业人才,有助于推动社会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学学科人才培养必须遵循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总体培养目标,时刻关注社会发展形势,同时体现学科特点,改革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促进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双重目标,应重视分析社会需求,从专业建设出发去适应社会变化,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另一个原则是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通识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专业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这是由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所决定的。人才需求的标准越来越高,不仅仅满足于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求具备宽阔的知识面,综合素质及良好的适应性。
2、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对策

(1)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讲话中谈到对新世纪人才培养的希望:“希望当代中国大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刻苦学习、勤于钻研,努力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社会学人才培养也要根据这一指示,把握好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原则,重新定位社会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掌握社会学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品德高尚、适应性强、全面发展的复合性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采取多种形式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师资结构。采取各种措施,包括国内在职进修、出国研修、在职或出国攻读学位等,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完善教师业绩考核制度,加强对教学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采用学生评价机制,对教师教学方法到内容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促进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水平。
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整合平衡教学资源。提倡各高校在在师资力量上强强联手,打造精品课程,提高教学质量;改革人事制度,增加教师流动性,改变“近亲繁殖”现象,促进不同学术流派、观点的交流。
(3)加快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是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全面素质。
专业特色按比例排序:
调查研究方法训练
29

社会现象的综合研究
23

个人综合素质训练
19

社会政策分析
14

基础理论研究
9



在课程设置上,突出通识和专业培养的特点。课程设置中,在保持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

图1-4:学生对于社会学专业特色的认知

上,要适应市场需要,积极拓宽知识面,广泛开设一些学科相关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
根据对学生的调查,学生门认为社会学专业最重要的特色是两个方面:调查研究方法的训练和对社会现象的综合研究(参见图1-4)。为此,应当促进专业课程应用性和理论性的结合,在重视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对专业技能、方法的训练,增加实践课时的比重,积极创造实践条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便学生能够将将专业知识灵活运用,深刻把握社会学专业基本知识的内涵。要克服肤浅盲目、囫囵吞枣式的教学方式的方式的局限。
(4)加强教材建设。
为了促进社会学学科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普及科学的社会学知识,很有必要高度重视社会学学科教材建设工作,把它作为学科健康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
第一,各级教育部门、各个院校都应当努力制定更为合理的教材规划,加大教材建设的投入力度,并加强教材建设的管理工作,确定科学的教材质量评价指标,大力推广优秀教材的使用,遏止劣质教材进入市场。
第二,应当明确规定,不具备高级职称和相关研究经验的人不能编写教材,以杜绝教材的粗制滥造,防止一些人为了评职称乱编教材。编写教材是很严肃的事情,它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是深远的。只有那些在相关领域有研究积累的人、那些能够对读者高度负责的人,才有资格编写教材。同时,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编写出真正高质量的教材。
第三,就专业主干课程,应当由国家统一组织力量,编写全国通用教材,以备各教学单位使用。这样既能保证教材的方向和质量,又能限制低水平教材的泛滥。
第四,应当重视面向不同层次读者的教材编写工作,尽量满足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读者了解社会学,学习社会学的需要。
第五,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当强调配套资料建设,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以适应现代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变化的需要。
第六,应当鼓励教材的内容生动活泼,贴近现实并及时修订,增加教材的可读性和先进性。
第七,应当鼓励个人或确有水平的学术团体编写教材,防止由于参编队伍的庞杂而导致的教材质量低下。
第八,应当大力支持新兴分支学科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加大投入力度,以便丰富整个社会学学科的内容,促进社会学的发展和应用。
第九,国家应当出资并委托权威教学单位和出版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社会学学科教学资源库,借助网络化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推动全国社会学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社会学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状况。
(5)加强研究生培养工作,提高研究生素质。
根据当前社会需求形势,研究生培养工作需要加强。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既影响到对于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又直接反映了学科发展的水平。在学科建设方面应注重向高层次、高标准发展。研究生的培养要与本科生的培养区分开来,真正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针对研究生人数少,采取导师负责制,学习分散的特点,将研究生作为一个群体而不是单个个人来培养更为合理,在教学、科研机制上要吸引研究生参与,培养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研究水平的高层次人才。
(6)促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要努力做到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高校既是人才培养的重镇,又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机构,二者的有机结合会达到互相促进的良好效果。要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为教学提供良好的学术功底。应鼓励围绕中国改革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社会学的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使专业教学与社会实践密切联系,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独立分析和研究的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社会学人才的新需求。



2.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才培养子报告谢立中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社会学人才的培养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社会学教育或人才培养工作应该怎样进一步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是我国的社会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本文谨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十几年来的发展经历和未来的发展思路为依据,对上述问题做一个简要的分析和讨论。侧重点主要在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自身的发展,但也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一些与我国社会学教育或人才培养全局有关的问题。
一、近二十年来人才培养工作的总结北京大学自1980年下半年开始设立社会学专业,迄今为止,已有21年的历史;1982年成立独立的社会学系,迄今为止,也已有19年历史。近20年来,北京大学总共为社会培养了484名本科生,256名硕士研究生,56名博士研究生,为我国社会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成为我国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镇之一。以下拟从培养目标、教学工作、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我系近20年的人才培养工作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一)培养目标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可以用一句话来加以概括,这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贡献的社会学专门人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1992:19)。1983年,北京大学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当时确定的本科生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服从国家分配,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社会学理论和应用两方面的专门人才。本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了解国内外社会学研究的新成就,并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和汉语写作能力。毕业后能够在政府有关部门从事人口、劳动、城乡建设、社会福利等方面的计划和管理工作,能够为企业、群众团体从事人事劳动管理和社会行政工作,能够在科研机构、高中等学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1992:18)除去这段话中某些带有计划经济时期色彩的词语(如“服从国家分配”),以及主要适用于本科生的某些内容(如在“高中”从事教学工作)外,这段话基本上反映了我系对各层次学生培养工作的基本目标。这一培养目标不仅反映了社会学学科的基本特点,而且也从政治、业务、品德和体质等各个方面对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1992:18)。
从比较具体的层面上看,作为国内社会学重建以来建立较早、在师资与学术传统等方面基础相对较强的社会学系之一,我系在学生的培养结构方面也最早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培养体系。从培养层次上看,我系从1981年起开始就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起开始招收本科生,1985年起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从学生的专业结构方面看,我系本科生现设有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两个专业,硕士研究生设有社会学、人类学和人口学三个专业,博士研究生设有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和社会保障四个专业,基本上涵盖了社会学大学科之下的各个专业领域。
(二)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为了达到培养目标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它既可以对整个教学过程起指导作用,也可以依此对教学实践进行检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1992:18)。除了上述培养目标方面的具体要求之外,教学计划还包括学制、课程类别及学时或学分分配、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内容。十几年来,通过不断发展完善,我系已逐步形成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的教学计划。以下简述之。
1,本科生教学计划
(1)学制:我系本科生实行四年制学制,迄今一直未变。
(2)课程类别及学分分配:我系从一开始就实行学分制管理,一般每学期每周一小时课记一学分。1983年开始招生时,教学计划规定我系本科生毕业总学分要求为151学分;1986年修订教学计划时规定为152 学分;1991年再次修订教学计划时,为了“促使学生多读书、多学知识,以毕业后适应社会的各种需要”,将学分要求增加到176学分;但到1996年时,为了适应新的五天工作制作息时间,又将本科生的总学分要求降回到151学分。1998年修订的教学计划则规定为153学分;2001年修订的教学计划规定为150学分。
在课程类别及学分分配方面,1983年的教学计划只将全部课程划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其中开设的必修课占131学分,选修课32学分(每个学生实际修习的选修课时不得少于14学分,另外毕业论文的写作占6学分)。1986年开始将全部课程划分为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和非限制性选修课三大类。其中必修课的学分要求有所压缩,降至103学分,选修课学分有所提升,增至49学分(其中限制性选修课22学分,非限制性选修课27学分),占总学分数的1/3左右。从1987年起我系开始设置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并从1989年起开始招生,我系的本科生教学计划也相应地分为社会学专业和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两套,但两者在结构安排上基本一致:必修课为128学分,占总学分70.9%,限制性选修课占10%左右,非限制性选修课占20%左右,必修课比例略有回升。1996年修订的教学计划对三类课程的课时都作了压缩,其中必修课降至106学分,占总学分的66.67%;限制性选修课15学分,占9.43%;非限制性选修课30学分学分,占18.87%(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1992:23;1998:55)。2001年修订的教学计划对必修课作了进一步的压缩,降至100学分,限制性选修课增至20学分,非限制性选修课仍为30学分。近20年来的总趋势是必修课的比例不断缩小,选修课的比例不断增大。目的乃是为了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根据自己的兴趣或未来设计来选择课程,拓宽知识面,增强未来就业和工作上的竞争能力。(3)课程设置:近20年来,尽管我系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不断有所调整,但总的来说必修课的调整幅度并不大,变化的主要是选修课。基本趋势是选修课的涵盖范围越来越宽。以社会学专业为例,1983年教学计划中社会学专业的必修课[1]包括社会学概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国外社会学学说、社会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方法与调查研究、人口问题、中国社会思想史、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高等数学、社会统计学、逻辑学、法学概论、汉语与写作、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生物学、普通心理学、专业实习等。选修课则只有劳动问题、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家庭社会学、社会统计与社会指标应用、计算机技术、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社会发展计划、社会现代化、社会问题讲座等近10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1992:23-24)。在2001年新修订的教学计划中社会学专业的必修课包括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国外社会学说、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软件与应用、社会人类学、社会心理学、中国社会思想史、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劳动社会学、人口社会学、中国社会、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经济社会学、马列经典著作选读、高等数学等;选修课则包括:A.限制性选修课:群体工作、家庭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西方社会思想史、当代社会学理论、社会行政、科学社会学、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统计指标与社会项目评估、社会问题、法律社会学、历史社会学;非限制性选修课:政治社会学、社会学专题讲座、市场调查与预测、专业英语、个案工作、社区工作、民俗学研究、文化社会学、贫困与发展、社会性别研究、宗教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环境社会学、公共关系、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老年社会学、越轨和犯罪社会学、当代社会的生活与文化等(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1)。
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情况也与此类似。2001年修订后的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的专业必修课包括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国外社会学说、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软件与应用、个案工作、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群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政策、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福利史、社会行政、马列经典著作选读等;限制性选修课包括社会问题、社会立法、社会人类学、社会分层与流动、西方社会思想史、社会性别研究、政治社会学、人口社会学、劳动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福利经济学、中国社会、贫困与发展、临床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等。非限制性选修课包括社会工作案例分析、老年社会工作、青少年越轨与矫治、社区服务、心理咨询、社会医学、公共关系、环境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科学社会学、历史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社会工作实务、专业英语、社会统计指标与项目评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1)。

2
,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

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三年,研究生班学制一般为二年左右。硕士研究生仍实行学分制管理。1983年制定的培养计划规定毕业学分为34学分,1986年规定为35学分,现执行教学计划为35学分。硕士研究生课程也分为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1983年教学计划中前者为23学分,占67.6%;1986年修订教学计划时将必修课的学分要求压缩到13学分,2001年教学计划中前者为15学分,占43%。此外,非社会学本科毕业的学生还要求补修一些基础课。
与本科生课程设置类似,我系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近20年来的变化也主要是发生在选修课上(这样趋势也是知识涵盖面越来越宽),必修课的设置尽管也时有调整但总体变化不大。1983年教学计划规定的专业必修课有:社会学理论、社会学方法论和社会调查研究、马列经典著作选读、高级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专题研究、人口问题研究、国外社会学说、社会学和社会问题专题讲座等;选修课有农村和城市社会学、组织社会学、中国社会学史、生育制度、家庭社会学、劳动社会学与劳动问题、人类生态学等。1987年修订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方面有两个变化,一是减少了必修课数量,使必修课仅包括社会学理论、国外社会学说研究、社会学方法论、高级社会统计、马列经典著作选读、第一外国语6门。二是将选修课分为限制性选修课和非限制性选修课两类。限制性选修课有城乡社区发展研究、劳动社会学、社会保障、家庭研究、中国社会思想史、社会工程、人口问题、社会问题研究等;非限制性选修课有城市与区域规划、发展社会学、劳动经济学、社会学专题讲座、劳动心理学、婚姻家庭文献研究等。87年以后,随着我系教师队伍的不断成长,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扩展,逐步增加了中国社会研究、经济发展与社会流动、政治社会学研究、家族研究、当代国外社会学专题研究、文化社会学研究、民族社会学研究、人口迁移与城市化、乡镇企业研究、组织社会学研究、社会心理学专题研究、老年学专题研究、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民俗学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998:57)
(3)博士研究生的教学计划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于1985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是国内第一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社会学系。目前设有三个专业(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的博士点。博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也为三年,但培养计划比较灵活,除政治理论课和外语课由学校统一开设外,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均由导师根据需求提出,学生或听课或自学,课程结束时或参加考试或写出读书报告或论文。90年代中期以前北京大学对博士研究生没有学分上的要求,90年代以后对博士研究生也实行学分制管理,要求每个博士生必须修满20个学分才有资格申请进入论文写作阶段。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要求每个博士生在校期间需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至少发表2篇学术论文。此外,自98年开始还实行了预答辩制度,以保证博士论文的质量。(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998:57)
(三)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建系初期我系只有教师13人(含兼职教师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助教6人。十几年来,我系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引进人才,使我系教师队伍不断扩大。到目前为止,我系(含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共有专职教师38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7人,讲师8人。在教师队伍中,取得博士学位的26人,硕士学位的10人。现有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29人。大致上可以说,我系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师资队伍相对最强的一个社会学系。
但相对国内外其他专业系来说,我系仍然是一个师资理论较弱的系。第一,从师资队伍的规模上看,我系的师资规模相对较小,在建系初期尤为如此。第二,由于社会学是一个重建起来的专业,使得社会学系教师的专业功底与其他老专业的教师相比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这也是在建系初期显得更为明显。为了弥补这两方面的不足,我系在创办初期至80年代底,曾经邀请了大量国内外专家来讲学。据不完全统计,自1981年以来,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课的国内校外专家约有40余人,其中包括全慰天、张子毅、陈定闳、林耀华、叶启政等著名学者。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学的外国专家约有30余人,其中包括英格尔斯、亚历山大、瑞泽尔、奥尔森、田心源、张奚之、林南、蔡文辉、赫勒等国外著名社会学家。应该说,在我系创建之初,这些学者对我系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及课程建设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我国社会学教育的发展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998:54-55)
(四)毕业生去向
近20年来,我系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社会学专业人才。以1996年以来的本科毕业生为例,他们的具体去向大致如下:

表2-1:1996年以来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


毕 业年份

毕业去向

考研
出国学习
行政机关
企业单位
事业单位
二次分配
总计
1996
11
1
14
7
13
0
46
1997
15
1
7
4
7
5
39
1998
10
1
6
3
3
0
23
1999
12
3
3
8
6
1
33
2000
18
8
5
2
6
3
42
总计
66
14
35
24
35
9
183

由表中可见,在近5年我系毕业的本科生中,有超过1/3的人选取了通过考研和出国学习的方式继续深造;各有超过1/6的人进入了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另有不到1/7的人进入了企业单位工作。
另外,据统计,自1994年至1998年间,我系工毕业硕士研究生58人,其中去部委机关工作的13人,占22.4%;去事业单位工作的32人,占55.2%;去企业单位工作的3人,占5.2%;出国学习的6人,占10.4%;留在本系读博的4人,占6.9%。至于博士研究生,则大多数都分配在教学和科研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998)。
二、社会学人才培养的有关问题尽管近20年来我们在社会学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起来看,在这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也遭遇了许多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可能是我系所特有的,有的可能则具有普遍性;有的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有的则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从而成为我们在新世纪里仍然需要努力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在这些问题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学系本科生的生源问题
自1983年以来,我系每年招收40名左右的本科生。虽然每年的招生任务基本上都能完成,但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以第一志愿报考社会学系的生源并不多。虽然缺乏具体的数字资料来加以佐证,但根据我自己多年来所了解的情况看,近20年来,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以第一志愿录取进入我系的本科生也不会超过我系当年本科生招生总数的1/2。将近一半以上的本科生是从报考其他专业的生源中转过来的。这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学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以及影响到社会学系的发展,并给学校招生部门造成一种印象,似乎学生们都不愿意报考和就读社会学专业。北京大学在制定2001年本科生招生计划时就曾经提出要将社会学系的本科生招生名额压缩到30人,后经本系的交涉才同意保留原来的名额(40名)。
这里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是:缺乏以第一志愿报考社会学系的本科生生源,是否真的就意味着考生们普遍不愿意报考和就读社会学系呢?以我本人的观察来看,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实际上,承担过社会学系教学任务的教师们都能够观察到这么一种现象,即尽管社会学系的本科生在入学前有近一半以上没有以第一志愿报考社会学系,但经过半年或一年左右在社会学系的学习后,其学习社会学专业的热情或积极性都普遍有较大的提高。一个重要的证据是:北京大学一直有允许本科生在入学后一年内转系的规定,但近20年来,我系本科生入学后一年内因缺乏专业学习积极性而要求转入它系的数量极少(据统计,1983年至1991年间从我系转入它系的本科生仅1人)。
不仅如此,不少在入学前以第一志愿报考并被录取进入北京大学其他专业系所学习的本科生,在入学后通过各种途径接触了社会学后,也纷纷转入我系。据统计,自1983年至1991年间从其他系转入我系的本科生人数共有26人,占我系这一时期内本科生总人数的8.6 %,比从我系转入其他系的本科生人数要多得多。这表明在高考考生中以第一志愿报考社会学系的生源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考生(包括社会)对社会学专业缺乏足够的了解甚至完全不知道。虽然社会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验科学,而且在我国恢复也已有二十余年,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社会学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这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生及其家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的选择。
我相信,如果考生及社会对社会学有更多一些的了解,以第一志愿报考社会学系的学生数量及比例肯定会比现在要大的多。有两个相关的证据可以支持我的这个信念。一是在社会学知识普及程度相对较高,考生及社会对社会学专业了解程度也相应较高的某些大城市里,以第一志愿报考社会学系的考生数量相对也要大一些。以北京为例,近几年来以第一志愿报考我系的考生人数均与我系在该地区的计划招生人数接近甚至有余。二是从第一志愿报考了我系的考生中可以了解到,他们当初之所以选择社会学专业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与他们对社会学在一定程度上的初浅了解(当然只是初浅了解,否则就不必再到大学来学习了)是有一定关联的。
在这方面,我系90级本科生项飙可以说一个典型。该生于1990年由浙江某中学保送进入北京大学学习,按他自己的说法,“那时的条件很不错,北大文、理科的任何一个系都可以选。结果我的第一志愿填了社会学。”他所在中学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感到很惊讶,问“社会学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不选法律、经济这些热门?”对于第一个问题,他后来的回答是:“那时候我国的‘文化热’刚刚过去,什么问题都提出来了,而且什么观点都有,这给我很大的刺激:原来社会里会有这么多的问题,可以有这么多的争论!这些争论不仅是有意思的,而且事关国计民生,是‘伟大’的。我猜想社会学就是搞这些问题的吧,望文生义而作出了当时的决定”。对于第二个问题,他当时的想法是:“经济学是‘算帐’的,法律是搞这个那个条文的,虽然‘热’,但好象没有太大的想象空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998:18)尽管他后来承认这个看法“看来不太对”,但他当初就是凭借对这些社会学的这些初浅的理解选择了社会学专业。该生后来成为我系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由此可见,对社会学是否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高考考生是否选报社会学专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不了解甚至完全不知道有社会学这门学科,是高考考生以第一志愿报考社会学系人数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社会学人才的培养结构问题

这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学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问题。二是社会学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问题。我们分开来加以讨论。
在我系的发展过程中,实际遭遇过并且当前仍然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以培养什么层次的人才为我系的主要目标?从近20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我系对这一方面问题的处理方案实际上有过某些细微的变化。
1981-1982两年间,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招生伊始,首先招收的主要是硕士研究生,而不是本科生。这和当时我国社会学处于刚刚恢复和重建之时,国内社会学方面的师资奇缺,需要尽快培养一批高规格的社会学人才来充实社会学的教学队伍这一社会需求是相一致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1992:20)。但自这以后在九十年代末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尽管我系也曾于1985-1986年间招收过两届研究生班,1985年起又开始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增加了人才培养的层次,但总的来说人才的培养主要以本科生占多数。除了个别年份外,1990年之前我系每年的本科生招生人数维持在30人左右,90年之后维持在40人左右;除了少数年份外,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1990年之前多在5-10人之间,90年之后则多在10-15人之间;除了个别年份外,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在1993年之前基本上维持在2-3人之间,1994-1998年间基本上维持在4-7人之间。在绝大多数年份中,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个层次)招生人数的总和大约都只占本科生招生人数的1/2左右。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底。这和当时我系形成的“高等教育应进一步向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靠拢,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的办学思想是一致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1992:19)。
但是,大约自九十年代中期始,我们逐渐有一种感觉,就是相对而言社会对于我系的高学历毕业生有着更大和更迫切的需求,这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报考我系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多(这和全国社会学专业本科生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有关),二是从工作分配方面看我系毕业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数量与社会的需求量相比日益显得供不应求。这就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我系在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上倒底应该形成一种什么样的结构形态才更为合理(或者说更符合社会的需求)?一方面,从全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来讲,无论是哪个专业,“低(学历)多高(学历)少”的宝塔形结构本来都是一种较为合理的结构,因为社会对本科生人才的需求总体上总是要大于对研究生人才的需求。但另一方面,我们又感觉到,具体到我系情况似乎有所不同。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譬如北京大学的历史声望和良好的学术氛围),我系拥有相对比较深远的学术传统和比较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力量,在国内外也拥有较大的影响和较高的声望,国内以及国外部分地区想在社会学领域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很多都希望能够有机会进入到我系来学习,而社会各部门也很愿意接受从北京大学毕业的高学历人才,从而使得希望来我系攻读研究生学位的生源要远大于希望来我系攻读本科学历的生源(这里部分原因当然要归咎于上面第一点所述的情况)。因此,扩大研究生的招生培养规模似乎应该是我系的一个发展方向。但这和人们通常对高校人才培养结构的认知有着一定的差距。鉴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系在人才培养方面仍然维持了传统的“低多高少”形态。
直到九十年代底,随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确定和北京大学从整体上逐渐增加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数量,我系自1999年开始也才逐渐增加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招收数量。1999年我系招收硕士研究生26人,博士研究生16人;2000年招收硕士研究生40人,博士研究生18人。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开始超过本科生的招生人数(本科生每年招生人数仍为40人),形成了“研6本4”的比例。当然,这种结构性调整的效果如何,仍然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人才培养结构的另一个问题是专业结构问题。83年我系本科生招生之初只设社会学一个专业。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和深入,我系逐渐形成了上述“高等教育应进一步向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靠拢,应向培养应用性人才倾斜”的办学思想,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又在本科生教育中增设了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1992:19)。我系也因而成为国内最早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社会学系之一。迄今为止,我系本科生教育仍然包括“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与管理”两个专业。然而在实际的办学过程中,我们所遭遇的一个未曾料到的问题是,我系本科生中愿意选择学习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人数不多甚至可说很少。由于社会工作与管理是一个比社会学相对更为新颖的专业,考生及家长和教师对其可能更无了解,为了避免出现无人报考的问题,自招生之初始我们就采取了按系招生而非按专业招生、学生进来后到高年级(一般是自三年级开始)再自行选择专业的办法。但实际的情况是自该专业招生以来迄今为止愿意选择社会工作作为专业学习方向的学生一直不多且有日益减少之趋势。以至到2000年,我系让即将进入高年级的本科生选择专业方向时,40名学生中愿意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仅1人(而且即使这1名学生也是听说将来可能有机会去香港读研才做了这种选择)。这种情况使我们感到非常困惑。因为,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正是国内高校中社会工作专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国内许多高校都相继建立了社会工作系或开办了社会工作专业。为什么这种情况没有对我系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促使更多的人来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相反愿意选择这个专业的人倒是越来越少了呢?
经过一定了解和分析后,我们才逐渐地理解了我系学生的这种专业选择倾向。主要原因在于与社会学相比,社会工作是一种理论色彩较淡、技术性色彩较强的专业,而考入我系的学生作为各地的文科“尖子”一般来说都具有比较好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烈的理论研究兴趣,多数都希望将来毕业后能够从事一些比较具有理论性质和宏观管理性质的工作,因此在社会学和社会工作这两个专业之间,他们自然更乐意选择后者。
此外,与北京大学其他系的本科生一样,考入我系的本科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比例希望在毕业后能够到国外大学去进一步深造,而相对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联系国外学校时困难更为多一些(一是因为国外大学中社会学系的数量要比社会工作系的数量更多;二是因为国外社会工作系在招收研究生时一般要求学生在本科毕业后有过两年以上从事实际社会工作的经历,而社会学系则一般没有此类要求)。考虑到我系本科学生的这种特殊性,目前我们正在设想对我系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使其逐渐向社会行政和社会政策专业的方向转变,以适应我系本科学生的特点和要求。但目前仍只是设想,具体做法仍在探讨之中。
(三)社会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
课程设置也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方面,我系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在课程设置上处理好“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之间的关系。这其实也是我国高校各系当前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一直采用苏联式的教学管理体制,其特点是严格按学科分系,同时实行以系为单位招收和管理学生、组织教学过程。在这种教学管理体制下,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被严格地限制在一定的学科范围之内。这种教学管理体制的好处是学生在校可以在某一专门领域中受到较严格和深入的训练,缺点则是学生对于自己所在领域之外的学科知识了解甚少。这种体制与计划经济时期严格按专业部门有计划地调配人才的用人制度是相适应的,但与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须随市场的需要不断流动、重新配置,因而需要拥有较宽泛的知识面的状况是相矛盾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用人制度的变化,这套教学管理体制越来越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不相适应。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对这套教学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在高校逐渐推行校院系三级管理,以院为单位进行招生和教学管理,但各个学校之间改革的进展情况不平衡。以我系而言,迄今为止仍然是沿用着计划经济时期的教学管理体制,实行按系招生和组织教学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系学生的知识面和未来发展机会。为了能够在现有体制条件下拓宽我系学生的知识面,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自建系以来我们一方面一直在不断尝试完善和拓展我系的课程内容(主要是增加选修课的科目),使我系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在内容上不断趋于完善和丰富(迄今为止,我们不但能够开设出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两个专业的所有基础性课程,而且还能够开设出这两个专业的绝大部分分支性课程),另一方面在学校相关政策的引导和配合下,积极鼓励学生辅修其他系或专业的课程,从而给我系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选择学习课程、拓宽知识面的空间。
但是,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我们在这方面的努力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其中的困难之一是因学生数量有限而造成我系一些有价值的课程难以开成。按照北京大学的有关规定,选修课中的每门课程各学期必须要有5位以上本系学生选修才能正式开课。由于我系本科学生数量有限,往往导致一些课程虽然很有价值但却由于选课人数低于5人而被迫取消的现象出现。尤其是在近几年,随着我系学生为增加就业机会而选修其他系(如法学、经济学系)或专业所开课程的人数比例逐渐上升,选修我系课程的学生人数比例进一步下降,上述情况正变的日趋严重。这就造成了一种矛盾的局面:如果用减少目前允许的选修其他系或专业课程学分数的办法来对我系学生选修其他系或专业课程的时间、数量进行限制,会对我系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但如果不减少此类学分(按照社会发展的趋势将来还应进一步增加)的话,又会对我系的课程建设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个矛盾我们还未能找出两全其美的有效解决办法。
以上三个问题是我系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几个主要问题。其中有些可能是我系所特有的,有些则可能具有的一定的普遍性。能否恰当地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我系也是大多数高校社会学系未来人才培养过程当中的重要课题。
三、关于21世纪社会学类人才培养的一些讨论
(一)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的可能趋势及社会学在其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新世纪是一个很长的时间阶段。我们以下有关“新世纪社会学类人才培养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模式”的讨论实际上只能涉及新世纪初期的一段时间(譬如从今天开始未来20-50年的时间段),因为当代社会正处于迅速的变迁过程当中,过长时段的讨论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社会学人才培养的发展战略要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状况相适应。在未来几十年的时间内,我国的社会发展事业可能呈现出一种比目前更为强劲的发展态势。如果不出现国际和国内环境的较大波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将继续维持20年左右的“起飞”态势,然后将逐渐进入一个平稳发展的均衡时期,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步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并由所谓“小康社会”逐步进入所谓“丰裕社会”社会阶段。在这一段时间内,我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的阶段。这是由于(1)经济迅速发展对原有社会结构和各种有关社会管理体制的破坏将会导致大量新的社会问题(如失业、大量流动人口的出现、城市人口增加所导致的各种管理问题、社会分化问题、犯罪率上升、传统家庭功能的衰微甚至解体、各种新社会群体和社会冲突的出现等等)涌现,需要通过各种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社区建设、社会福利、劳动管理、人口管理、犯罪的预防与矫治、社会行政以及各项相关社会制度的调整与完善等)的发展来进行社会结构和制度方面的创新以解决这些问题。(2)经过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较长一段时间的迅速发展,到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也逐步为各项社会事业的展开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在已经过去的二十几年的时间里,伴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上述各种社会问题也已经逐渐显露,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相对来说还不是很高,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所需要的物质前提积累的尚不够充分,因此尽管政府也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的需要,并且实际上也已经启动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如社会保障和社区建设等),但总的来说到目前为止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还是相当有限。在未来的几十年里,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也将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也必将比现在有更大的发展。
各项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必然创造出比目前更大的对社会学人才的社会需求。无论是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社区建设还是各项相关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的调整与完善,都需要有一大批拥有社会学(这里的“社会学”是指包括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社会工作、社会行政和社会政策等在内的大“社会学”学科概念)专门知识的人才来参与其中。拿社会保障事业来说,它向社会成员提供不仅仅只是货币或物质保障,而且还应该包括服务保障。这些服务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就需要由有一定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门知识的人员来加以指导和协助提供。在拿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事业来说,也应该有大量拥有社会学和社区发展专门知识的人员来参与其中。想一想即使如果是全国每个城市基层社区(农村暂且不论)的建设和发展只需要一位拥有社会学和社区发展专门知识的人员参与其中,它向社会学所提出来的人才需求量将会有多大,我们就可以理解在未来的几十里我国社会对社会学人才的需求量会有多大了。当然,在没有社会学专门人才参与的情况下,上述种种社会发展事业也能够开展(就象我们当前所看到的情况那样),但它们的质量和实际水平却无可避免地会受到的影响,这一点应该说是勿容置疑的。尤其是在未来的几十年里,随着我国逐步深入地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中去,我国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步提高,我国各项社会发展事业在水平和质量上与世界接轨的压力必然也会加大。没有社会学专门人才的参与,要想实现这种接轨、使我国的各种社会发展事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显然是会有较大困难的。因此,为了适应未来几十年里我国社会发展对社会学人才的巨大需要,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开始加大对社会学人才的培养力度,制定出适当的社会学人才培养战略,以便为我国未来几十年的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社会学人才保证。
那么,怎样才能够做好未来几十我国社会学人才的培养工作,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提供出数量足够、质量达标的社会学人才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以我个人的能力无法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以下我仅就着方面的内容提出自己的一些初浅的想法。
(二)未来几十年里我国社会学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
制定一项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所需实现的发展目标。笼统地讲,未来几十年里我国社会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培养出一大批“数量足够、质量达标”、能够充分满足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的各级各类社会学人才。所谓“数量足够”,就是说要使凡是参照国际经验和我国的特殊国情需要有拥有社会学知识的人员参与的活动领域都能够逐步得到它所需要的那些社会学人才。具体地说,这些人才至少包括以下各个领域所需要的专业人员:
1,各级各类研究机构和学校的社会学研究与教学人员。为了向社会输送数量足够的社会学人才,我们首先需要培养出数量足够的“培养社会学人才”的人才。不仅如此,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学知识早已进入普及教育的行列,而我国在这方面可以说仍未起步。社会学知识的普及教育迟早应该成为我国社会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也会需要一定的师资人员。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学学科的研究和教学人员队伍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扩展,但无论是与未来社会学人才培养和知识普及的实际需要相比,还是与发达国家的社会学师资队伍相比,其规模都远远不够。
2,各级政府所需要的各类社会学人才。在未来的几十年里,随着各种社会发展事业的重要性逐渐上升,社会发展战略与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将会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使各级政府在制定社会发展战略和社会政策以及评估它们的实施效果时能够更好地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原则,在政府工作部门中吸收、引进一定数量的社会学专门人才是必要的。
3,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社会学人才(社会保障、社会行政和社会工作等)。随着经济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事业。但我国在这方面的专门人才却非常缺乏,亟需通过对现有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补充输送拥有社会学知识专业人员等途径来改变这种情况,以提高我国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4,劳动管理、妇女工作、青少年工作、工会工作、老年人工作以及犯罪矫治等具体社会工作所需要的社会学专门人才。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些工作基本上都是由受过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等方面训练的专业人员(不管是在政府机构还是在非政府机构中工作)来承担的,而在我国情况则很不相同,迄今为止承担这些工作的人员大都没有接受过社会学和社会工作方面的专业训练。随着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转型以及与世界的“接轨”,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上述工作中的大部分也应该逐渐转由各种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来承担。
5,企业或公司等经济活动部门所需要的各种社会学人才,等等。
以上各类社会学专门人才的培养都可包括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少数理论色彩较弱、技术性色彩较强的专业(如某些社会工作专业)或方向还可以设立专科层次。
所谓“质量达标”,则包括了德智体等各方面的要求。除了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具有团队精神等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外,在社会学专业知识方面则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对国内外已有的社会学及相关领域的理论、方法和其他知识成果非常熟悉;
2,
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实际特点有比较全面与深刻地了解;
3,
能够熟练地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我国社会发展实践中所遇到的有关实际问题,等。
(三)实现上述目标的基本途径与战略措施:几点有关的看法

那么,怎样才能顺利地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能力来作出全面的回答。以下仅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在这方面提出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1,进一步增加高校社会学系的数量。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从原则上说,应该在我国的每一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至少建立一个以上的社会学系。在国外发达国家,几乎每一所大学都有社会学系。在我国,由于社会学重建的时间(与国外社会学发展的历史相比)尚不够长,社会学的师资队伍规模有限,尚不足以满足让每所大学都能够建立一个社会学系的需要。但在未来一、二十年的时间里,让每一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建立一个以上的大学社会学系应该还是能够做到的。从人口数量上说,我国的绝大多数省、直辖市或自治区都与国外的一个中等人口数量的国家相当,建立一个以上的大学社会学系不仅是应当的而且是必要的。否则难以从人才培养的数量上满足未来我国社会发展对社会学专业人才的需要。
2,运用报纸、电视等媒体,通过各种手段,广泛宣传和普及社会学知识,增加普通群众对社会学的了解,使社会学系能够获得比较充分的本科生生源。如前所述,导致目前以第一志愿报考高校社会学系本科专业的生源与其他专业相比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不是社会对社会学人才缺乏需求,也不是学生们对学习社会学专业缺乏兴趣,而是绝大多数的中学教师、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社会学这个专业基本上不了解。因此,在广大普通群众(尤其是在中学生及其老师和家长们)当中广泛宣传和普及社会学的学科知识,让人们了解社会学这们学科,应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今年(2001年)的本科招生过程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印制了大量宣传单页,到全国各地去广泛散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了一般的宣传工作之外,还可以考虑在中学教学中适当增加部分社会学方面的知识或课程(或作为某门课程如政治课、公民课中的一部分,或作为一门独立的选修课程),让普通中学生能够在中学阶段就能够对社会学有所了解(在西方国家,多数中学里都开有社会学课程。当年美国“挑战者”号航空飞机爆炸时所牺牲的那名女航空员就是一位中学里的社会学教师)。
3,对上述问题的一个更为长远也更为根本性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在本科生的招生和教学当中淡化专业的途径来加以解决。前面在回顾我系人才培养的经历时所谈到的几个问题(以第一志愿报考社会学系的生源相对较少的问题、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等)实际上都与我国高校现行以系(甚至以专业)为单位来进行招生、进行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的体制有关。在西方发达国家高校中,一般都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的体制,其中的院是一个拥有较大人事权、财权的管理机构。本科学生的招收和管理一般都是以院而不是以系为单位。本科学生在入学后的前两年,也不分系和专业;每个本科学生都必须学习所在院下辖的每个系的基础性课程(一般为每系2-3门)。到了三、四年级才开始选择偏向某一个专业。我认为,这种办法既能够比较好地解决学生在报考高校时由于对许多学科不太了解而造成的选择困难,又能够比较好地解决学校在“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之间的所遭遇到的矛盾,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虽然近几年来我国高校也在逐渐推行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但从目前来看,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翻牌院”的问题,即将原来的系简单地升级为院(如数学学院、物理学院、语言学院、生物学院、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这样形成的“院”,即使实行按院招收和管理学生,其实质和原来的按系招收和管理学生没有什么两样,学生实际上仍然是被束缚在原来的那一个学科里,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通才教育。另一个问题是虽然有些高校已经比较好地完成了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起了许多真正具有综合性质的“院”,但目前却仍然是在按系招收和管理学生,因而使得新建立起来的“院”级设置在本科学生的招收和管理方面没有起到本来应该起到的作用。因而在着方面我们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实行以院为单位来招收和管理学生,对于社会学这样一个“新”及“软”学科的发展来讲尤其有利。
4,在社会学的人才培养工作中,要特别注意把“在校教育”和“在职教育”相结合。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如前所述,在未来的几十年里,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对各种社会学(社会福利、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劳动管理、社会政策的分析与评估、社会工作等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国的上述这些工作领域中,又已经聘用了大量不具有社会学专业素养的工作人员,要完全用新培养出来的具有社会学专业素养的人员来去替代这些人员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应该的(因为这些人虽然缺乏社会学专业方面的素养但却可能拥有较多的实际工作经验);因此,比较可取的办法是对已经在职的相关人员进行社会学专业知识方面的在职教育,使他们转变成为具有社会学专业素养的、称职的社会管理和社会工作人才。第二,由于现代社会变迁及其知识进步的高速性,即使是曾经经过专业培养的社会学人才,在工作过一段时间之后,也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或“继续教育”,这种“继续教育”当然也最好是以“在职教育”为主。由于我国社会学教育恢复的时间相对来说尚不长,整体规模也不大,已经培养出来的社会学专业人才数量较少,与其他方面的专业人才相比,社会学专业的人才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社会学专业人才的需要之间的缺口将会显得更加突出一些,因此,通过将“在校教育”与“在职教育”相结合的办法来加快社会学专业人才的培养速度,应该说是有特别的必要性。
以上几点,只是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既不系统,也欠深入。只希望能够对具体制定我国社会学人才培养战略或计划的有关人员起一点参考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1992,北京大学社会学十年,内部印行。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998,北京大学与社会学:一个世纪的回顾,内部印行。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998,社会研究,内部印行。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1,社会学专业教学计划,内部文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1,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计划,内部文件。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生王亚敏参与了本项研究,并协助本人做了很多基础性工作。

参见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第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本次调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普通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持,具体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执行,调查对象为全国所有普通高等院校。

本图表数据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针对在校和毕业学生所进行的问卷调查。

数据来源同上。

数据来源同上注。

[1] 准确地说,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两类。在1983年的教学计划中,我系本科生的公共必修课占总学分的238%;在2001年的教学计划中,则占23%。变化不大。本文对公共必修课部分不加讨论。






文章来源: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TOP